buddhism-台灣佛教網路論壇wiki

buddhist-??

佛教佛法-01

佛教佛法-02

佛教佛法-08

佛教佛法-03

佛教佛法-07

佛教佛法-04

佛教佛法-06

佛教佛法-05

佛教佛法-19

佛教佛法-10

佛教佛法-09

會員登入

佛教佛法-14

佛教佛法-13

會員登入

佛教佛法-11

佛教佛法-12

 

佛教佛法-18 發表主題:智慧短语 佛教佛法-17
 

佛教佛法-15主題發表人:子洋(lstzzy) E-Mail

1 体谅关怀。是真正的尊重。 救苦救难。是实质的慈悲。 
2 懂得感恩惜福。半碗咸菜就是万两黄金。  
不懂感恩惜福。全部宇宙如同一堆废土。 
3 学佛要学出欢喜。不欢怎么能喜。 学佛要学成舍得。不舍怎么能得。 
4 悲天悯人。谨言慎行。与人为善。心甘情愿。 
5 我们不能左右天气。但我们可以改变心情。  
我们不能改变容貌。但我们可以展现笑容。 
6 佛法无量义。慈悲是为本。 真理无尽藏。智慧是为根。 
7 道。没有时间。无始无终。所以弥陀才叫无量寿。  
道。没有空间。无内无外。所以弥陀才叫无量光。 
8 以慈悲净化社会,以道德立身处世。 以勤劳创造事业,以和谐沟通群我。 
9 能付出爱心就是福,能消除烦恼就是慧 
10 真君子不责人所不及,君子不强人所不能;  
真君子不苦人所不好,君子不计人所不便。 
 
11 勇猛中要有慈祥,慈祥才能让人信服;  
慈祥中要有力量,力量才能让人跟随。 
12 老板若能包容员工,便能激发员工努力工作的意愿;  
主管懂得包容部下,便有带动部下群策群力的禅机。 
13 有能力的人,处处给人方便;无能力的人,处处给人为难。 
14 修行就好比是做心脏手术,目的是要把我们凡夫的心,  
变成“慈、悲、喜、舍”无量的佛心。 
15 修行就是同不良的习气作斗争,看你能不能战胜自己的烦恼。 
16 见我过者,是良师益友,誉我善者,是恶友魔党。 
17 是小人,欢喜君子犯过,唯恐天下不乱也;  
是君子,耻听小人之恶,不忍世间纷争也。 
18 一个能干的人,肯将利益分享大家,要给人欢喜;  
一个慈悲的人,一定乐于主动服务,要给人方便。 
19 给人欢喜,给人信心,给人希望,给人方便----------有佛法就有办法 
20 无私的慈悲,象春风,象冬阳。 无尽的发心,象甘露,向能源。 
21 能节制物欲的人,才能享有幸福的生活;  
能降服心中魔障,始能受用佛法的真谛。 
22 美丽与丑陋在一念之间, 天堂与地狱在一念之间。 
23用万声佛号,表达我良好的祝愿,摘万朵莲花,点缀你清净的心田,唱万首梵歌,愿你烦恼永消,点万盏心灯,照亮你美好的前程。 
24 若论修行本来易,欲除妄想真个难。 
25 有聪明有能力,不一定能解决问题。  
有慈悲有智慧,一定可以克服困难。 
26 星星会陨落,钻石会粉碎。唯有慈悲信仰的功德,  
水不漂,火不烧,恶风倾动不了,任凭人间人去莺飞。 
27 健康是最真的富贵,知足是最大的财富。 
28 与其美化容颜,不如美化心灵; 与其改变别人,不如改变自己。 
29 用智慧来传授人生,用经验来提携后学,  
用修行来开发生命,用培德来探索未来。 
30真正的力量是忍耐,真正的智慧是宽厚,真正的慈悲是包容,真正的财富是知足,忍耐,宽厚,包容,知足,人生之四宝也。 
31 智者的聆听,虽粗言滥语亦摄神谛闻;  
愚者的聆听,虽慈言善语亦无法包容。 
32 对人不侵犯,侵犯别人,必将见弃与人;  
则己不推诿,推诿责任,必难获信与人。 
33 用心在思考上,那是力量的根本;  
用心在无我上,那是修行的根本。 
34 航行的路是海洋;明灯的路是夜晚;  
人行的路是善事;成道的路是慈悲。 
35 人生最大的平安是:心安理得、俯仰无愧;  
人生最大的微机是:心高气傲、刚愎自用。 
36 从工作中学习做人的道理,则工作就是学校;  
从职业中揣摩生命的意义,则职业就是道场。 
37 做人要知感恩,感恩的人,表示做人的资本雄厚; 
做事要知情理,明理的人,表示做事的方法容通。 
38 贪婪嗔恚去除了,身心才能净化;  
自私嫉妒远离了,心胸才会宽大。 
39 看他人的错失处,当返观内省;  
说他人的是非时,将自己勘验。 
40 只要不种恶因,自然不受恶果;  
想要幸福快乐,便要培养善缘。 
41 用智慧确定方向,方向必到; 
用意志克服困难,困难必解。 
42 尊重别人的自由,尊重生命的价值, 
尊重大众的利益,尊重天地的生机。 
43 诚心、诚实、耐力。勇敢,都是创业的资本; 
等待、拖延、迁怒、怨对,都是失败的根本。 
44 通情达理,这是处世的准则; 
荣辱与共,这是交友的法则。 
45 随便的承诺,会造成彼此的伤害; 
呆板的严谨,会造成双方的隔离。 
46 古寺的钟声,虽无翅,却能飞扬; 
感人的文章,虽无声,却能印心。 
47 拜佛可以折服我慢,念佛可以降伏妄念, 
行善可以止息贪欲,包容可以对治嗔恨。 
48 精进勤劳,是善德是财富, 
懈怠放逸,是罪恶是贫穷。 
49 欲望愈少,心灵愈清明,  
成见愈少,生命愈宽广。 
50 一点慈悲,不但是积德种子,也是积福根苗; 
一念宽容,不但是无量德器,也是无量福田。 
51 修身之道只在“正派”,行善之要只在“喜舍”, 
朋友之交只在“情意”。 
52 带有余而济后人,必无济人之日, 
带有暇而后读书,必无读书之时。 
53 说话要言行一致,行为要内外一如, 
做人要前后一致,做事要大小一如。 
54 用理智净化感情,用慈悲运作感情, 
用礼法规范感情,用道德引导感情。 
56 大事不糊涂,小事不苛求,此乃事业成功之快捷; 
善德不嫌多,恶行不沾身,是为修行佛道之初阶。 
57 大丈夫不为一己之身体,当为天下苍生忧; 
小乘人只为一己之身计,不为世间众生想。 
58 作本分人,说真心话,作情理事,交诚实人。 
59 有失败的勇气,才有成功的希望; 
有辛勤的耕耘,才有丰实的收成。 
60 平等是人间的和谐,互尊是人本的要义, 
环保是世界的规律,自然是生命的圆满。 
61 失败中可能会出现成功的曙光,因此要败而不馁; 
成功中也可能暗藏失败的阴影,因此要胜而不骄。 
62 自知者,方可明自脚下,自尊者,方可洒脱自在。 
63 精进,是开发潜能的不二法门; 
忏悔,是断恶修善的具体行动。 
64 良药苦口利于事,淡薄名利利于事, 
忠言逆耳利于行,清净无求利于心。 
65 虚伪,于人于己,有害无益,真诚,于人于己,多有帮助。 
66 在物质上能淡薄,则不为行役;在名利上能淡薄,则不为世迁。 
67看淡自己是般若,看重自己是执著。 
68布施不是有钱人的专利品,而是一分虔诚的爱心。 
69逆境就如磨玉的磨石,不磨不发光! 
70不能低头的人,是因为一再回顾过去的成就。 
71一个不肯原谅别人的人,就是不给自己留有余地。 
须知每个人都会有犯过错而需要别人原谅的时候。 
72 忍片时,风恬浪静; 退一步,海阔天空。 
73 忧则天地皆窄,怨则到处为仇, 
哀则自己束缚,怒则大敌当头。 
74 近之不孙,远之则怨, 
75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76 世事让三分,天宽地阔;心地培一点,子种孙收。 
77 生气,是拿对方的错误来打击自己; 
怀恨,是拿对方的错误来折磨自己。 
78 忍得一时之气,免得百日之忧。 
79 争赢的——赢得日后苦果,让人的——自得极乐佛果。 
80 谦则人和,宽则得众,信则存誉,勤则有功。 
81 人之惑,惑于私,除私则明;  
人之病,病于惰,除惰则勇。 
82 倡导人和,关怀大众, 善用机缘,顾全大局。 
83 满腹经论,不如一善在心, 高谈阔论,不如一言九鼎。 
84 语言,要像阳光,能制造光明的见解; 
语言,要像净水,能制造洁净的观念。 
85 见人成就不要嫉妒,见人发心应当随喜, 
见人有难不可旁观,见人沉沦要能提携。 
86 善于论人者,察己必常疏;善于自省者,律己则常严。 
87 举止动步,无益于人,戒之莫行;举手动力,无益于人,戒之莫为。 
88 名利,远观则能潇洒;名利,避开则少是非; 
名利,淡薄则能洞察;名利,放下则少忧恼。 
89 尘劳回脱事非常,紧把绳头作一场,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90 以语言三昧给人欢喜,以文字般若给人智能, 
以力行无畏给人依靠,以同事摄受给人信心。 
91 用慈悲的心灵关怀众生, 
用慈悲的双手广做好事。 
92 用忍耐的力量处众,用担当的力量负责, 
用亲和的力量待人,用禅定的力量安心。 
93 不如人处勿自叹,须知天外有天; 
胜于人处勿自傲,当念人外有人。 
94 改革来自决心,创造来自用心, 
教育来自爱心,服务来自发心。 
95 佛陀大雄大力大无畏,菩萨大慈大悲大救济, 
罗汉大喜大舍大牺牲,僧侣大愿大行大情意。 
96 知足是天然的财富,奢侈是人为的贫穷, 
精进是无尽的能源,懈怠是隐形的危机。 
97 观操守在厉害时,观精力在饥疲时, 
观度量在喜怒时,观镇定在震惊时。 
98 耿介严正,用以律己;忠厚义气,用以待人; 
真诚勤勉,用以任事;慈悲发心,用以行善。 
99 唯有慈悲,能化干戈为玉帛,消怨对于无形; 
唯有慈悲,能结善缘转逆境,成事业度众生。 
100 面对死亡,要有如落叶归根的自然; 
面对死亡,要有如空山圆月的明净。  

  TOP

 
佛教佛法-21 佛教佛法-23

 

佛教佛法-20   佛教佛法-22

瀏覽人數:    

   

 佛法心得討論版精華區     佛教熱門話題     佛學藏經閣

 藥師咒咒輪-釋大寬法師-佛網Buddhanet 

 

 

------------------------------------------------------------------------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6 牟尼佛法流通網 地址:台北市信義區吳興街122號 電話:02-2378-0262 傳真:02-2377-5977

| Android APP Store | 佛教網路電視 | 佛教視頻影片 | 佛教文物購物網 | 多媒體下載 | 佛教書店書局 | 清心 | Buddhism wiki |

| 佛教經典功德會 | 大藏經 | 佛學辭典 | 電子書免費下載 | 佛陀紀念館 | 佛光山 | 慈悲小站 | 佛教音樂 | 佛教經典 |

| 牟尼佛法流通網 | 佛教釋大寬法師 | 弘憶有情互聯網 | 佛網 | 新浪網Sina | Yahoo! | Google | 百度 | Bing |

| 佛經 | 梵文咒輪 | 摩尼 | 佛教 wiki | 佛教圖書館 | 佛教論壇 | 佛教 | 佛教經典梵文 | 佛像觀音圖片集 |

 

| 求職 | 新聞 | 電視 | 影音 | 字典 | 拍賣 | MP3 |  健康 | 知識 | 雜誌 | 生活 | 下載 | 網路書店 | 佛光山 | 佛陀紀念館 | 佛教如來宗 |

| 楞嚴經 | 金剛經 | 大悲咒 | 楞嚴咒 | 法師 | 佛教經典數位圖書 | 陀羅尼 | 佛教線上 | 佛教維基 | 網路書店 | 淨土宗第十四代祖師 |

| 楞嚴經 | 金剛經 | 大悲咒 | 楞嚴咒 | 法師 | 佛教釋大寬法師翻譯 | 禪話 | 禪宗 | 禪定 | 禪修 | 標點符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