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ddhism-台灣佛教網路論壇wiki

buddhist-??

佛教佛法-01

佛教佛法-02

佛教佛法-08

佛教佛法-03

佛教佛法-07

佛教佛法-04

佛教佛法-06

佛教佛法-05

佛教佛法-19

佛教佛法-10

佛教佛法-09

會員登入

佛教佛法-14

佛教佛法-13

會員登入

佛教佛法-11

佛教佛法-12

 

佛教佛法-18 發表主題:虛雲老和尚《楞嚴經》開示摘錄 佛教佛法-17
 

佛教佛法-15主題發表人:釋大寬(dakuan00) E-Mail

虛雲老和尚《楞嚴經》開示摘錄 
 
《上海玉佛寺禪七開示》次七第二日開示(1953年3月1日) 
 
  《楞嚴經 觀世音菩薩圓通章》曰:「憶念我昔無數恒河沙劫,于時有佛出現於世,名觀世音,我於彼佛發菩提心,彼佛教我,從聞思修,入三摩地。」由此可見,觀世音菩薩不是一天兩天的時光就成功了的。同時他公開的將他用功的方法講給我們聽,他是楞嚴會上二十五圓通的第一名,他的用功法子是從聞思修,而得耳根圓通的入三摩地。三摩地者,華言正定。故他又說:「初于聞中,入流亡所。」這種方法,是以耳根反聞自性,不令六根流於六塵,是要將六根收攝流於法性。故又說:「所入既寂,動靜二相,了然不生。」又說:「如是漸增,聞所聞盡,盡聞不住。」這意思即是要我們把這反聞的功夫不要滯疑,要漸次增進,要加功用行,才能得「覺所覺空,空覺既圓,空所空滅,生滅既寂,寂滅現前。」這種境界,既自以反聞聞自性的功夫,把一切生滅悉皆滅已,真心方得現前。即是說狂心頓歇,歇即菩提。觀世音菩薩到了這種境界。他說:「忽然超越,世出世間,十方圓明,獲二殊勝。一者上合十方諸佛本妙覺心,與佛如來同一慈力;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眾生,與諸眾生同一悲仰。」我們今天學佛修行,也要這樣先把自己的功夫做好,把自性的貪嗔癡慢等一切眾生度盡,證到本來清淨的妙覺真心,然後上行下化,如觀世音菩薩這樣的三十二應,隨類化度,才能有力量。所以觀世音菩薩,或現童男童女身,化現世間。世人不知觀世音菩薩業已成佛,並無男女人我之相,他是隨眾生的機而應現的。但世間人一聞觀世音菩薩之名,都覺得有愛敬之心。這無非是過去生中持念過他的聖號,八識田中有這種子,乃起現行。故經云:「一入耳根,永為道種。」你我今天來此熏修,當依諸佛菩薩所修所證之最上乘法。現在這種法,是要明本妙覺心,即是說見性成佛。假如不明心地,則佛不可成。要明心地,須行善道為始。我們一大到晚,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則福德自此增長;加一句話頭,時刻提起,一念無生,當下成佛。諸位把握時間,莫雜用心,好好提起話頭參去。 
 
 
《上海玉佛寺禪七開示》次七第三日開示(1953年3月2日)  
 
  今天第二七的三天又過去了。功夫做純熟了的人,動靜之中都有把握,有什麼心去分別他一七二七,三天二天呢?但是初發心的人,總要努力精進,莫糊糊塗塗的打混,把光陰錯過了。我現在再說一個比喻給你們初發心的聽,希望好好聽著。諸方禪堂中所供的一位菩薩,是一位聖僧,他是釋迦如來的老表,名阿若憍陳如尊者。世尊出家時,他的父王派父族三人、母族二人,往雪山照顧他,此尊者是母族二人之一。世尊成道後,初至鹿野苑,為之說四諦法,這位尊者最初悟道。同時此尊者是世尊諸大弟子中的第一位出家者,故名聖僧,又名僧首。他的修行方法在《楞嚴經》中說得很明顯:「我初成道于鹿苑中,為阿若多五比丘等,及汝四眾,言一切眾生不成菩提及阿羅漢,皆由客塵煩惱所誤,汝等當時因何開悟,今成聖果?」這是佛告訴我們不成菩提及阿羅漢的原因,並追問當時在會諸大弟子的開悟,是用何法而成功的。這時候獨有憍陳如尊者瞭解這個法子,所以他在這會中站立起來,答復世尊曰:「我今長老,于大眾中,獨得解名,因悟客塵二字成果。」他說了之後,再對世尊解釋說:「世尊,譬如行客,投寄旅亭,或宿或食,宿食事畢,俶裝前途,不遑安住;若實主人,自無攸往。如是思惟,不住名客,住名主人,以不住者,名為客義。又如新霽;清暘升天,光入隙中,發明空中,諸有塵相,塵質搖動,虛空寂然。如是思惟,澄寂名空,搖動名塵,以搖動者,名為塵義。」他這一說,把主客二字,說得何等明顯。但是你要知道,這是一個比喻,是告訴我們用功下手的方法。即是說,我們的真心是個主,他本是不動的,動的是客,即是妄想。妄想猶如灰法,灰法很微細,它在飛騰之時,要在太陽照入戶牖時,或空隙之中,才看得見。即是說,我們心中的妄想,在平常的動念中並不知道,一到清靜修行靜坐用功的當中,才知道許多的雜念在不斷的起伏。在這妄念沸騰的當中,如果你功夫不得力,那就作不得主,故不得悟道,流浪生死海中,今生姓張,再生又姓李,如客人投宿旅店一樣,經常要換地方。但我們的真心,卻不是這樣,它總是不去不來不生不滅的常住不動,故為主人。這個主人,好比虛空法塵飛出,虛空總是寂然不動。又如旅店裏的主人,他老住在店中,不到其他地方去的。在名相上講,塵者塵沙,是煩惱之一,要到菩薩的地位,才能斷得了;妄者妄惑,惑有見惑八十八使,思惑八十一品,見惑由五鈍使而來,修行的人先要把見惑斷盡,才能證入須陀洹果。但這步功夫非常的難,斷除見惑,如斷四十裏的逆流。可見我們用功的,是要有甚深的力量。思惑斷盡,才能證到阿羅漢果。這種用功是漸次的,我們現在只借一句話頭,靈靈不昧,了了常知,什麼見惑思惑,一刀兩斷,好似青天不掛片雲,清暘升天,即是自性的光明透露。這位元尊者,悟了這個道理,認識了本有的主人。你我今天用功第二步,要把客塵認識清楚,客塵是動的,主人是不動的。如不認清,則功夫無處下手,依舊在打混,空過光陰,希望大家留心參看。 
 
 
《虛雲和尚法匯—法語》普說  
 
  這段大事。不是說了便休。所以中峰國師有雲。‘世界闊一尺。古鏡闊一丈。還知蒲團上。一個吞不下吐不出的無義味話頭也未。若向這裏一肩荷負得去。便可喚世界作古鏡。喚古鏡作世界。都無異致。如其未爾。世界與古鏡。古鏡與世界。相去不啻三千里。何以如此。蓋能所分別。覿體障礙。便是生死根本。故楞嚴經雲。“根塵同源。縛脫無二。識性虛妄。猶若空花。由塵發知。因根有相。相見無性。同于交蘆。”這裏無你動步處。無你著眼處。昔安楞嚴讀到。“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無見。斯即涅槃。”雖破句讀之。其桶底子當下脫落。直得七穿八穴。洞見老瞿曇心肝五臟。只得喚古鏡作世界。喚世界作古鏡。洞澈森羅萬象。混融大地山河。洗盡見塵。攪幹情浪。無第二念。無第二人。指南作北。敲東擊西。死柴頭上心花燦爛。冷灰堆裏赤焰騰輝。安有一毫剩法與人為知解。近來佛法混濫。往往將根塵識妄。認作真心。說得宛然。了無交涉。諺雲。“擊石乃有火。不擊原無煙。人學始知道。不學非自然。”’此說於做功夫上說得恰好。特為諸人重與注破。石中有火。未曾施一毫智巧之力。終日只說石中有火。說到眼光落地。依前只是一塊石頭。要覓一星點火。了不可得。此是不肯死心做功夫。以求正悟。惟記相似言語。說禪說道者也。更有一等癡人。聞說石中有火。擊碎其石。欲取其火。碎抹為塵。終不能得。卻不自責。不以智巧求之。便乃不肯相信石中果有真火。此是不信自心是佛。反道佛法無靈驗之凡夫也。此說且置。何為‘智巧。’首以信根為石。次以無義味話頭為擊石之手。又以堅固不退之志。作固火刀。用精勤猛勇不顧危亡之力。向動靜閑忙中。敲之擊之。使不間斷。加上般若種性。乾柴一握。驀劄相承。引起一星子延燎不已。直至三千世界化為燋焰。複何難哉。昔百丈令溈山撥火。溈撥之不得。丈躬撥得之。舉謂溈曰。‘你道無這個。’試問諸人。還識得百丈撥火的消息麼。其或未然。聽取一偈。‘十方世界火爐闊。冷灰堆裏深深撥。得一星兒血點紅。今古從來無欠缺。諸禪流。莫休歇。燎卻眉毛萬丈光。若不如是遭凍殺。’參去。 
 
《虛雲和尚法匯—書問》複邵武雙泉寺沿山上人問楞嚴第六征心文非知不知義 
 
  昨接大劄。謂前有賜教。責未奉複。抱歉良深。因老朽去歲往渝數月。今春始返。還山后。即將南華常住職責交卸。移住雲門。因與曹溪交通不便。所有函件。諸多延滯。又因老病侵尋。文字緣薄。早經屢次申明。凡各處所來函件。辭謝不答。今仁者為法心切。諮詢楞嚴妙義。朽智識淺薄。徒負虛名。倘若置之。恐辜盛意。不得已聊循經文。略敘鄙意。函問非知不知之義。以鄙見依經順文。解釋甚多。其明顯處。如尊者謂眼色為緣。生於眼識。其意執定此心有相有處。向來認執此心。今上文既五處皆破。都無現量。疑此心決在根與塵之中間。故佛以兩種斥破。心不在根塵之中。設立二問審定。一佛言心若在根塵之中。此之心體。為複與根塵兼二。為複與根塵不兼二。上以二種問定。下正分破。一先破兼二。佛言阿難。汝以此心。一半兼根。一半兼塵之二者。而此物與體兩下雜亂。何以物是塵。本非有知。體是根。原本有知。即今此物與體。一是有知。一是無知。物是根。塵是體。根與塵。成其兩立。汝執心在根塵之中。即中不成。兼二即不成。故雲仍為中二。破此心不兼根不兼塵雲。二佛言阿難。汝若執此心不兼根不兼塵之二種。即成非知不知。何以汝此心體。既非根有知。又非根塵之無知。汝執心在中間。即今中無體性。故雲中何為相。總之一落方所。即有障礙。冥心合道。聖人以知為眾妙之門。否則知卻成閉塞。由人自妙用耳。此不過略述數言。還祈教正。 
 
《虛雲和尚法匯—1943重慶慈雲寺開示》 
 
 
  方才有幾位詢問楞嚴經意旨。茲乘大眾在此機緣。略說概要。此經原有百卷。而此土所譯。祗有十卷。初四卷示見道。第五第六等卷示修行。第八第九卷漸次證果。最後並說陰魔妄想。阿難尊者為眾生示現詢問。而佛首明諸法所生。惟心所現。因阿難尊者見佛三十二相。如紫金光聚。心生愛樂。佛問其將何所見。阿難尊者白佛言。用我心目。由目觀見。如來勝相。佛問心目何在。阿難尊者白佛言。縱觀如來。青蓮華眼。亦在佛面。我見觀此浮根四塵。祗在我面。如是識心。實居身內。佛告心不在內。不在外。亦不在中間。若一切無著。亦無是處。諸修行人。不能得成無上菩提。皆由不知二種根本。一者無始生死根本。則汝今者與諸眾生用攀緣心為自性者。二者無始菩提涅槃。元清淨體。則汝今者識精元明。能生諸緣。緣所遺者。由諸眾生遺此本明。雖終日行而不自覺。枉入諸趣。應知諸法所生。惟心所現。一切因果世界微塵。因心成體。而一切眾生不成菩薩。皆由客塵煩惱所誤。色聲香味觸法為六塵。眼耳鼻舌身意為六根。是為十二處。加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六識為十八界。另地水火風為四大。再加空大見大識大為七大。合為二十五數。由二十五位賢聖分別自陳宿因。入道途徑。至於六道輪回。淫為其本。三界流轉。愛為之基。阿難尊者為眾生示現。曆劫修行。幾難免摩登伽之難。所以示罪障之中。淫為首要。因淫損體。遂殺生補養。而盜妄等惡。亦隨之而生。阿難見了如來三十二相。如紫金光聚。對摩登伽之美色。而不愛樂。男子見了女子。或可觀想自己亦作女子。女子見了男子。或可觀想自己亦作男子。以杜妄想。自己終日思想。確可轉移心境。譬如我從前幼時在家垂辮發。衣俗衣。終日所觸所想無非俗事。晚上做夢。無非姻親眷屬。種種俗事。後來出家所作所思。不出佛事。晚上做夢。亦不外念佛等等。至蔥蒜五辛。不可進食。為免助長欲念。所謂除其助因。修其正性。更加精勤增進。自能漸次成就。更須自己勤奮。不可依賴他人。阿難尊者以王子佛弟。舍其富貴。出家從佛。希望佛一援手。即得超登果位。詎知仍須自己悟修。不能假借。不過吾人如能發心勤修勿怠。則由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以至十地。亦自得步步進益。以達等覺妙覺。而三界七趣。無非幻妄所現。原本不出一心。即一切諸佛之妙明覺性。亦不出一心。是以心佛眾生。三無差別。香嚴童子可說即是我鼻。憍梵菩薩可說即是我舌。二十五位聖賢因地。雖有不同。修悟並無優劣。不過現在時機。發心初學。似以第二十四之大勢至菩薩。及第二十五之觀世音菩薩。二種用功方法。或更相宜。觀世音菩薩于阿彌陀佛退位時。補佛位。而大勢至菩薩。則候觀世音菩薩退位時。補佛位。大勢至菩薩以念佛圓通。吾人學習應念阿彌陀佛。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因十方如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若子逃逝。雖憶何為。子若憶母。如母憶時。母子曆生。不相違遠。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至於觀世音菩薩。則從聞思修。入三摩地。上合十方諸佛。同一慈力。下合六道眾生。同一悲仰。若遇男子樂持五戒。則於彼前。現男子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若有女子五戒自居。則於彼前現女子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如是或現天人。或現聲聞緣覺以至佛身。所謂三十二應。以及十四無畏。四不思議。經無量劫。度無量眾生。眾生無盡。悲願無盡。諸位善體斯意可也。 
 
 
《虛雲和尚法匯—禪堂開示》用功下手——認識賓主 
 
  用功怎樣下手呢。楞嚴會上憍陳那尊者說客塵二字。正是我們初心用功下手處。他說。“譬如行客。投寄旅亭。或宿或食。宿食事畢。俶裝前途。不遑安住。若實主人。自無攸往。如是思惟。不住名客。住名主人。以不住者。名為客義。又如新霽。清暘升天。光入隙中。發明空中。諸有塵相。塵質搖動。虛空寂然。澄寂名空。搖動名塵。以搖動者。名為塵義。”客塵喻妄想。主空喻自性。常住的主人。本不跟客人或來或往。喻常住的自性。本不隨妄想忽生忽滅。所謂但自無心於萬物。何妨萬物常圍繞。塵質自搖動。本礙不著澄寂的虛空。喻妄想自生滅。本礙不著如如不動的自性。所謂一心不生。萬法無咎。 
此中客字較粗。塵字較細。初心人先認清了‘主’和‘客。’自不為妄想遷流。進步明白了‘空’和‘塵。’妄想自不能為礙。所謂識得不為冤。果能于此諦審領會。用功之道。思過半了。 
 
《虛雲和尚方便開示》閏三月二十四日 
  「本來一法通時法法通。不在乎多看經典的。看藏經。三年可以看完全藏。就種下了善根佛種。這樣看藏經。是走馬看花的看。若要有真實受用。就要讀到爛熟。讀到過背。以我的愚見。最好能專讀一部楞嚴經。只要熟讀正文。不必看注解。讀到能背。便能以前文解後文。以後文解前文。此經由凡夫直到成佛。由無情到有情。山河大地。四聖六凡。修證迷悟。理事因果戒律。都詳詳細細的說盡了。所以熟讀楞嚴經很有利益。」 
 
 
《虛雲和尚方便開示》五月二十一日 
 
  楞嚴經上佛說。“如我按指。海印發光。汝暫舉心。塵勞先起。”我們和佛就如此不同。楞嚴一經。由阿難發起。作我們的模範。全經著重說淫字。由這淫字。說出很多文章來。最初由阿難示現。因乞食次。經歷淫室。遭大幻術摩登伽女。以娑毗迦羅。先梵天咒。攝入淫席。淫躬撫摩。將毀戒體。如來知彼淫術所加。齋畢旋歸。王及大臣。長者居士。俱來隨佛。願聞法要。于時世尊。頂放百寶無畏光明。光中出千葉寶蓮。有佛化身結跏趺坐。宣說神咒。敕文殊師利。將咒往護。惡咒消滅。提獎阿難及摩登伽。歸來佛所。阿難見佛。頂禮悲泣。恨無始來。一向多聞。未全道力。殷勤啟請。十方如來。得成菩提。妙奢摩他。三摩禪那。最初方便。佛應阿難之請。就說出一部楞嚴經來。阿難遇摩登伽女。並非做不得主。這是菩薩變化示現世間。非愛為本。但以慈悲。令彼舍愛。假諸貪欲。而入生死。圓覺經說。“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由有種種恩愛貪欲。故有輪回。若諸世界。一切種性。卵生。胎生。濕生。化生。皆因淫欲而正性命。當知輪回。愛為根本。”所以說。“三界輪回淫為本。六道往還愛為基。”世人有在家。有出家。有為道。有不為道。凡自性不明的。都在五欲中滾來滾去。五欲就是財色名食睡。由此五欲。生出喜怒哀樂愛惡欲七情。七情又捆五欲。因此生死不了。如經所說。“南閻浮提眾生。以財為命。”人的投生。起首由於淫欲。及至出生後。就以財為主。 
  
《虛雲和尚方便開示》六月初二日 
 
  所以每每叫你們參學的要帶眼識人。又要有雙好耳。聽法能辨邪正。然後將所見所聞的。放進一個好肚裏。比較他的是非得失。修行就不會走錯路。不上偽善知識的當。現正是末法時代。你到那裏訪善知識呢。不如熟讀一部楞嚴經。修行就有把握。就能保綏哀救。消息邪緣。令其身心。入佛知見。從此成就。不遭岐路。又全經前後所說。著重在一個淫字。說。“若諸世界。六道眾生。其心不淫。則不隨其生死相續。汝修三昧。本出塵勞。淫心不除。塵不可出。縱有多智。禪定現前。如不斷淫。必落魔道。”看楞嚴經。若不歸宗。跑馬看花。就不中用。要讀到爛熟。就能以後文消前文。以前文貫後文。前後照應。則全經義理。了然在目。依經作觀。自得受用。古來行人。從此經悟道的很多。溫州仙岩安禪師。因看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無見。斯即涅槃。當時破句讀雲。‘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無。見斯即涅槃。’於此忽有悟入。後人語師雲。‘破句讀了也。’師雲。‘此是我悟處。’畢生讀之不易。人稱之曰安楞嚴。希望同參們。無論老少。常讀楞嚴。此經是你隨身善知識。時聞世尊說法。就和阿難作同參。 
 
《虛雲和尚方便開示》六月初三日 
 
  悟道不難。總要生死心切。具長遠堅固向道之心。至死不退。今生能不退。雖未悟。來生再努力。何有不悟之理。楞嚴經二十五圓通。位位都是經過久遠劫來。長期修習才成功的。我們生死心不切。不發長遠心。病來知念生死。病好道念就退了。所以楞嚴經說。“凡夫修行如隔日瘧。”病時有道。病退無道。無明起時如瘧。退則好人。故要努力精進。生懺悔心。堅固心。不要今日三明日四。修行要一門深入。以一門為正。諸門為助。各修一門。彼此不互謗。謗法輕法慢法都不對。欲想佛法興。除非僧贊僧。互謗。是佛法的衰相。佛子專心向道。痛念生死。衣不足。食不足。睡不足。昔裴休丞相。送子出家。子是翰林。拜溈山祐祖。名法海。訓以警策箴雲。‘衣食難。非容易。何必千般求細膩。清齋薄粥但尋常。粗布麻衣隨分際。別人睡時你休睡。三更宿盡五更初。好向釋迦金殿內。’溈山老人要他每天挑水供養大眾。有一天。他挑水挑得太累了。心裏說。和尚吃水翰林挑。縱然吃了也難消。回來時。溈山老人問他。‘你今天說什麼話。’法海答曰。‘沒有說什麼。’後來溈山老人揭穿他心裏的話。並說‘老僧一打坐。能消萬擔糧。’所以出家人不管你出身怎樣富貴。到了佛門。就要放下一切。專心向道。才算是本色禪和。 
 

  TOP

 
佛教佛法-21 佛教佛法-23

 

佛教佛法-20   佛教佛法-22

瀏覽人數:    

   

 佛法心得討論版精華區     佛教熱門話題     佛學藏經閣

 藥師咒咒輪-釋大寬法師-佛網Buddhanet 

 

 

------------------------------------------------------------------------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6 牟尼佛法流通網 地址:台北市信義區吳興街122號 電話:02-2378-0262 傳真:02-2377-5977

| Android APP Store | 佛教網路電視 | 佛教視頻影片 | 佛教文物購物網 | 多媒體下載 | 佛教書店書局 | 清心 | Buddhism wiki |

| 佛教經典功德會 | 大藏經 | 佛學辭典 | 電子書免費下載 | 佛陀紀念館 | 佛光山 | 慈悲小站 | 佛教音樂 | 佛教經典 |

| 牟尼佛法流通網 | 佛教釋大寬法師 | 弘憶有情互聯網 | 佛網 | 新浪網Sina | Yahoo! | Google | 百度 | Bing |

| 佛經 | 梵文咒輪 | 摩尼 | 佛教 wiki | 佛教圖書館 | 佛教論壇 | 佛教 | 佛教經典梵文 | 佛像觀音圖片集 |

 

| 求職 | 新聞 | 電視 | 影音 | 字典 | 拍賣 | MP3 |  健康 | 知識 | 雜誌 | 生活 | 下載 | 網路書店 | 佛光山 | 佛陀紀念館 | 佛教如來宗 |

| 楞嚴經 | 金剛經 | 大悲咒 | 楞嚴咒 | 法師 | 佛教經典數位圖書 | 陀羅尼 | 佛教線上 | 佛教維基 | 網路書店 | 淨土宗第十四代祖師 |

| 楞嚴經 | 金剛經 | 大悲咒 | 楞嚴咒 | 法師 | 佛教釋大寬法師翻譯 | 禪話 | 禪宗 | 禪定 | 禪修 | 標點符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