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ddhism-台灣佛教網路論壇wiki

buddhist-??

佛教佛法-01

佛教佛法-02

佛教佛法-08

佛教佛法-03

佛教佛法-07

佛教佛法-04

佛教佛法-06

佛教佛法-05

佛教佛法-19

佛教佛法-10

佛教佛法-09

會員登入

佛教佛法-14

佛教佛法-13

會員登入

佛教佛法-11

佛教佛法-12

 

佛教佛法-18 發表主題:要如何消除破戒乃至五逆極重的罪業? 佛教佛法-17
 

佛教佛法-15主題發表人:釋大寬(dakuan00) E-Mail

要如何消除破戒乃至五逆極重的罪業? 
 
要知道這世間的萬事萬物皆是<業感緣起>,業有善業、惡業、無記業、與無漏的清淨業,破戒與犯五逆罪等於是造作了一極重的惡業,極重的惡業會感得極重的苦果,極重的苦果指的就是阿鼻地獄,阿鼻地獄又稱作無間地獄,是受苦無間斷的意思,而且嚴重的話,會是千萬億劫求出無期的痛苦! 
 
不過,如果破戒與犯五逆罪的人能夠至誠懇切的向佛菩薩求哀懺悔,懺悔過去所犯下的罪業,發願從今以後永不再犯,請佛菩薩慈悲加被,然後依著佛陀的教法努力去實行,或是持誦無量壽如來根本陀羅尼(彌陀大咒),或是持誦楞嚴咒,大悲咒...等咒,或是禮拜八十八佛大懺悔文,或是禮拜佛說佛名經(萬佛)...等,這些大乘的經咒都有滅除破戒與犯五逆罪的功德,至於要努力到什麼程度才算真正的滅罪呢?  
 
這個可以從兩個角度來討論,一者從有的角度來說,唯識學所說的八識田中的善惡業種子是不會滅的,善有善的種子,惡有惡的種子,彼此是不會互相抵消的,不過只要善的種子比較多比較強,惡的種子雖然還在,但是沒有惡的緣,自然不會受到惡業的果報,比如說帶業往生極樂淨土,因為在極樂世界的根身,器界是純善極淨的,所以惡業的種子就不至於起現行了!  
 
另一個角度是從空的角度來說,如果能體會到本來不生不滅的自性,那麼所有的迷惑,惡業,痛苦都是猶如夢幻泡影一般,萬法皆空,無一法可得,所以說二祖慧可參謁達摩祖師,求達摩祖師為他安心,達摩祖師說:<將心來,與汝安>,慧可回答: <覓心了不可得>,達摩祖師說:<與汝安心竟!> 既然心是空,那罪業也是空,業報也是空! 心經講的:<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也就是這個意思。涅槃具有<常樂我淨>四德,能達到<常樂我淨>的境界,那就真的是徹底的消除業障了! 
 
所以說,真的要到完全沒有任何的罪業,那可要證悟到佛的境界才行! 如果是專指消除破戒的罪業,以作為能否重新受戒的標準,一般來說要懺悔修持到見好相才行! 梵網經云:「若犯十戒者應教懺悔要見好相。好相者:佛來摩頂、見光、見華等便得罪滅。」 
 
 
不過,在我們討論破戒的罪業的同時,我覺得有必要先強調一下受戒持戒的功德,我個人的看法是覺得:「受佛戒者,雖然會犯戒,可是比不受戒而無戒可犯者,那要好的太多了。有戒可犯是佛弟子,無戒可犯是名外道! 」 
 
只要我們發自真心誠心去受戒持戒,其實根本不用去擔心破戒的問題,為什麼這麼說呢? 以殺生戒為例,只要我們真心受持不殺生戒,那表示我們真正的生起了<對一切有生命的有情眾生都不殺害>的誓願,這個誓願是針對無量無邊一切有生命的有情眾生而發,所以,這個持戒的功德是無量無邊的! 萬一,我們因為種種惡緣犯了殺生戒,乃至殺人破戒了,其罪業只是針對少數的無辜的生命來結罪,相較起來,還是持戒的功德大過破戒的罪業,因為持戒的功德是無限的,而犯戒的罪業是有限的! 犯戒算是違背了自己的誓願,造下了傷害眾生的過失,如果能夠誠心懺悔,重新發願,並且祈求佛陀慈悲威德加被,令我們與冤親債主能解冤釋結,轉惡緣為法緣,這樣子,再大的罪業也能夠轉為輕業的! 
 
大般涅槃經裡面記載的阿闍世王的故事就是最好的例子: 
阿闍世王犯了殺父及起惡心殺佛的逆罪,後來遍體生瘡,痛苦不堪,又恐怖死後必墮阿鼻地獄,因而生起了懺悔之心,醫臣耆婆,開導慰喻,勸阿闍世王往見佛陀,後來蒙佛陀慈悲威神加被,令阿闍世王身心清涼,生決定心,依二十觀法洗除心垢,明了因果發菩提心,轉惡重罪即得微薄! 這段故事詳載在大般涅槃經卷十九、卷二十,原文很長,因為擔心大家沒有耐心讀完原文,所以在此節錄其中的重點如下: 
「 
爾時王舍大城阿闍世王,其性弊惡憙行殺戮具口四惡,貪恚愚癡其心熾盛,唯見現在不見未來,純以惡人而為眷屬,貪著現世五欲樂故,父王無辜橫加逆害,因害父已心生悔熱,身諸瓔珞妓樂不御,心悔熱故遍體生瘡,其瘡臭穢不可附近。尋自念言我今此身已受花報,地獄果報將近不遠。爾時其母字韋提希,以種種藥而為傅之,其瘡遂增無有降損。王即白母:「如是瘡者,從心而生非四大起。若言眾生有能治者無有是處。…我從智者曾聞是義。世有五人不脫地獄。謂五逆罪我今已有無量無邊阿僧祇罪。云何身心而得不痛。又無良醫治我身心。」... 
 
爾時大醫,名曰耆婆。往至王所白言。大王:「得安眠不? 」 
王即以偈答言:「 
 若有能永斷  一切諸煩惱 
 不貪染三界  乃得安隱眠 
 若得大涅槃  演說甚深義 
 名真婆羅門  乃得安隱眠 
 身無諸惡業  口離於四過 
 心無有疑網  乃得安隱眠 
 身心無熱惱  安住寂靜處 
 獲致無上樂  乃得安隱眠 
 心無有取著  遠離諸怨讎 
 常和無諍訟  乃得安隱眠 
 若不造惡業  心常懷慚愧 
 信惡有果報  乃得安隱眠 
 敬養於父母  不害一生命 
 不盜他財物  乃得安隱眠 
 調伏於諸根  親近善知識 
 破壞四魔眾  乃得安隱眠 
 不見吉不吉  及以苦樂等 
 為諸眾生故  輪轉於生死 
 若能如是者  乃得安隱眠 
 誰得安隱眠  所謂諸佛是 
 深觀空三昧  身心安不動 
 誰得安隱眠  所謂慈悲者 
 常修不放逸  視眾如一子 
 眾生無明冥  不見煩惱果 
 常造諸惡業  不得安隱眠 
 若為於自身  及以他人身 
 造作十惡業  不得安隱眠 
 若言為樂故  害父無過咎 
 隨是惡知識  不得安隱眠 
 若食過節度  冷飲而過差 
 如是則病苦  不得安隱眠 
 若於王有過  邪念他婦女 
 及行壙路者  不得安隱眠 
 持戒果未熟  太子未紹位 
 盜者未獲財  不得安隱眠 
耆婆。我今病重。於正法王興惡逆害。一切良醫妙藥呪術善巧瞻病所不能治。何以故。我父法王如法治國。實無辜咎橫加逆害。如魚處陸當有何樂。如鹿在弶初無歡心。如人自知命不終日。如王失國逃迸他土。如人聞病不可療治。如破戒者聞說罪過。我昔曾聞智者說言。身口意業若不清淨。當知是人必墮地獄。我亦如是。云何當得安隱眠耶。今我又無無上大醫演說法藥除我病苦。 
 
耆婆答言。善哉善哉。王雖作罪心生重悔而懷慚愧。大王。諸佛世尊常說是言。有二白法能救眾生。一慚二愧。慚者自不作罪愧者不教他作。慚者內自羞恥。愧者發露向人。慚者羞人愧者羞天。是名慚愧。無慚愧者不名為人。名為畜生。有慚愧故則能恭敬父母師長。有慚愧故說有父母兄弟姊妹。善哉大王具有慚愧。大王且聽。臣聞佛說。智者有二。一者不造諸惡。二者作已懺悔。愚者亦二。一者作罪。二者覆藏。雖先作惡後能發露。悔已慚愧更不敢作。猶如濁水置之明珠。以珠威力水即為清。如烟雲除月則清明。作惡能悔亦復如是。王若懺悔懷慚愧者。罪即除滅清淨如本。 
 
大王。富有二種。一者象馬種種畜生。二者金銀種種珍寶。象馬雖多不敵一珠。大王。眾生亦爾。一者惡富。二者善富。多作諸惡不如一善。臣聞佛說修一善心破百種惡。大王。如少金剛能壞須彌。亦如少火能燒一切。如少毒藥能害眾生。少善亦爾能破大惡。雖名少善其實是大。何以故。破大惡故。 
 
大王。如佛所說覆藏者漏。不覆藏者則無有漏。發露悔過是故不漏。若作眾罪不覆不藏。以不覆故罪則微薄。若懷慚愧罪則消滅。大王。如水渧雖微漸盈大器。善心亦爾。一一善心能破大惡。若覆罪者罪則增長。發露慚愧罪則消滅。是故諸佛說有智者不覆藏罪。善哉大王。能信因果信業信報。唯願大王莫懷愁怖。若有眾生造作諸罪。覆藏不悔心無慚愧。不見因果及以業報。不能諮啟有智之人不近善友。如是之人一切良醫乃至瞻病所不能治。如迦摩羅病世醫拱手。覆罪之人亦復如是。云何罪人。謂一闡提。一闡提者不信因果無有慚愧不信業報。不見現在及未來世。不親善友。不隨諸佛所說教戒。如是之人名一闡提。諸佛世尊所不能治。何以故。如世死屍醫不能治。一闡提者亦復如是。諸佛世尊所不能治。大王今者。非一闡提。云何而言不可救療。 
 
如王所言無能治者。大王當知。迦毘羅城淨飯王子。姓瞿曇氏。字悉達多。無師覺悟自然而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莊嚴其身。具足十力四無所畏一切知見大慈大悲。憐愍一切如羅睺羅。隨善眾生如犢逐母。知時而說非時不語。實語淨語妙語義語法語一語。能令眾生永離煩惱。善知眾生諸根心性。隨宜方便無不通達。其智高大如須彌山。深邃廣遠猶如大海。是佛世尊有金剛智。能破眾生一切惡罪。… 
 
爾時虛空尋出聲言。無上佛法將欲衰殄。甚深法河於是欲涸。大法明燈將滅不久。法山欲頹法船欲沈。法橋欲壞法殿欲崩。法幢欲倒法樹欲折。善友欲去。大怖將至。法餓眾生將至不久。煩惱疫病將欲流行。大闇時至渴法時來。魔王欣慶解釋甲冑。佛日將沒大涅槃山。大王。佛若去世王之重惡更無治者。大王。汝今已造阿鼻地獄極重之業。以是業緣必受不疑。大王。阿者言無。鼻者名間。間無暫樂。故名無間。大王。假使一人獨墮是獄。其身長大八萬由延。遍滿其中間無空處。其身周匝受種種苦。設有多人身亦遍滿不相妨礙。大王。寒地獄中暫遇熱風以之為樂。熱地獄中暫遇寒風亦名為樂。活地獄中設命終已。若聞活聲即便還活。阿鼻地獄都無此事。大王阿鼻地獄四方有門。一一門外各有猛火。東西南北交過通徹八萬由延。周匝鐵牆鐵網彌覆其地亦鐵。上火徹下下火徹上。大王。若魚在鏊脂膏焦然。是中罪人亦復如是。大王。作一逆者則便具受如是一罪。若造二逆罪則二倍。五逆具者罪亦五倍。大王。我今定知王之惡業必不得免。唯願大王。速往佛所。除佛世尊餘無能救。我今愍汝故相勸導。爾時大王聞是語已。心懷怖懼舉身戰慄。五體掉動如芭蕉樹。仰而答曰。汝為是誰。不現色像而但有聲。大王。吾是汝父頻婆娑羅。汝今當隨耆婆所說。莫隨邪見六臣之言。時王聞已悶絕躄地。身瘡增劇臭穢倍前。雖以冷藥塗而治之。瘡烝毒熱但增無損。 
 
爾時世尊大悲導師。為阿闍世王入月愛三昧。入三昧已放大光明。其光清涼往照王身。身瘡即愈欝蒸除滅。王覺瘡愈身體清涼。… 
 
王言:耆婆,彼天中天,以何因緣放斯光明?大王,今是瑞相將為大王,以王先言世無良醫療治身心,故放此光先治王身然後治心。王言:耆婆,如來世尊亦見念耶?耆婆答言:譬如一人而有七子,是七子中一子遇病,父母之心非不平等,然於病子心則偏多。大王,如來亦爾,於諸眾生非不平等,然於罪者心則偏重,於放逸者佛則慈念,不放逸者心則放捨。何等名為不放逸者,謂六住菩薩。大王,諸佛世尊於諸眾生不觀種姓老少中年貧富時節,日月星宿工巧下賤僮僕婢使,惟觀眾生有善心者,若有善心則便慈念。… 
 
爾時大王即命一臣名曰吉祥。而告之言。大臣當知吾今欲往佛世尊所。速辦供養所須之具。臣言。大王。善哉善哉所須供具一切悉有。阿闍世王與其夫人嚴駕車乘一萬二千。姝壯大象其數五萬。一一象上各載三人。齎持幡蓋花香伎樂種種供具無不備足。導從馬騎有十八萬。摩伽陀國所有人民尋從王者。其數足滿五十八萬。爾時拘尸那城所有大眾滿十二由旬。悉皆遙見阿闍世王與其眷屬尋路而來。爾時佛告諸大眾言。一切眾生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近因緣者莫先善友。何以故。阿闍世王若不隨順耆婆語者。來月七日必定命終墮阿鼻獄。是故近因莫若善友。… 
 
爾時大王即到娑羅雙樹間。至於佛所仰瞻如來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猶如微妙真金之山。爾時世尊出八種聲告言。大王。時阿闍世左右顧視此大眾中誰是大王。我既罪戾又無福德。如來不應稱為大王。爾時如來即復喚言。阿闍世大王。時王聞已心大歡喜即作是言。如來今日顧命語言。真知如來於諸眾生大悲憐愍等無差別。白佛言。世尊。我今疑心永無遺餘。定知如來真是眾生無上大師。… 
 
爾時佛告阿闍世王言。大王。今當為汝說正法要。汝當一心諦聽諦聽。凡夫常當繫心觀身。有二十事。 
一所謂我此身中空無無漏。 
二無諸善根本。 
三我此生死未得調順。 
四墮墜深坑無處不畏。 
五以何方便得見佛性。 
六云何修定得見佛性。 
七生死常苦無常我淨。 
八八難之難難得遠離。 
九恒為怨家之所追逐。 
十無有一法能遮諸有。 
十一於三惡趣未得解脫。 
十二具足種種諸惡邪見。 
十三亦未造立度五逆津。 
十四生死無際未得其邊。 
十五不作諸業不得果報。 
十六無有我作他人受果。 
十七不作樂因終無樂果。 
十八若有造業果終不失。 
十九因無明生亦因而死。 
二十去來現在常行放逸。 
 
大王。凡夫之人常於此身當作如是二十種觀。作是觀已不樂生死。不樂生死則得正觀。… 
 
阿闍世言。如我解佛所說義者。我從昔來初未曾觀是二十事故造眾惡。造眾惡故則有死畏三惡道畏。世尊。自我招殃造茲重惡。父王無辜橫加逆害。是二十事設觀不觀。必定當墮阿鼻地獄。… 
 
佛告大王。一切諸法性相無常無有決定。王云何言必定當墮阿鼻地獄。阿闍世王白佛言。世尊。若一切法無定相者。我之殺罪亦應不定。若殺定者一切諸法則非不定。佛言。大王。善哉善哉。諸佛世尊說一切法悉無定相。王復能知殺亦不定。是故當知殺無定相。… 
 
大王。眾生狂惑凡有四種。一者貪狂。二者藥狂。三者呪狂。四者本業緣狂。大王。我弟子中有是四狂。雖多作惡。我終不記是人犯戒。是人所作不至三惡。若還得心亦不言犯。王本貪國逆害父王。貪狂心作云何得罪。大王。如人酒醉逆害其母。既醒寤已心生悔恨。當知是業亦不得報。王今貪醉非本心作。若非本心云何得罪。… 
 
爾時阿闍世王。如佛所說觀色乃至觀識。作是觀已即白佛言。世尊。我今始知色是無常乃至識是無常。我本若能如是知者則不作罪。世尊。我昔曾聞諸佛世尊常為眾生而作父母。雖聞是語猶未審定。今則定知。… 
 
我初不知恭敬如來。不信法僧。是名無根。世尊。我若不遇如來世尊。當於無量阿僧祇劫在大地獄受無量苦。我今見佛以是見佛所得功德。破壞眾生所有一切煩惱惡心。 
 
佛言。大王。善哉善哉。我今知汝必能破壞眾生惡心。 
 
世尊。若我審能破壞眾生諸惡心者。使我常在阿鼻地獄。無量劫中為諸眾生受大苦惱不以為苦。爾時摩伽陀國無量人民悉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以如是等無量人民發大心故。阿闍世王所有重罪即得微薄。王及夫人後宮婇女悉皆同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爾時阿闍世王語耆婆言。耆婆。我今未死已得天身捨於短命而得長命。捨無常身而得常身。令諸眾生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即是天身長命常身。即是一切諸佛弟子。說是語已即以種種寶幢幡蓋香花瓔珞微妙伎樂而供養佛。復以偈頌而讚歎言。 
 實語甚微妙  善巧於句義 
 甚深祕密藏  為眾故顯示 
 所有廣博言  為眾故略說 
 具足如是言  善能療眾生 
 若有諸眾生  得聞是語者 
 若信及不信  定知是佛說 
 諸佛常軟語  為眾故說麁 
 麁語及軟語  皆歸第一義 
 是故我今者  歸依於世尊 
 如來語一味  猶如大海水 
 是名第一諦  故無無義語 
 如來今所說  種種無量法 
 男女大小聞  同獲第一義 
 無因亦無果  無生及無滅 
 是名大涅槃  聞者破諸果 
 如來為一切  常作慈父母 
 當知諸眾生  皆是如來子 
 世尊大慈悲  為眾故苦行 
 如人著鬼魅  狂亂多所作 
 我今得見佛  所得三業善 
 願以此功德  迴向無上道 
 我今所供養  佛法及眾僧 
 願以此功德  三寶常在世 
 我今所當得  種種諸功德 
 願以此破壞  眾生四種魔 
 我遇惡知識  造作三世罪 
 今於佛前悔  願後更莫造 
 願諸眾生等  悉發菩提心 
 繫心常思念  十方一切佛 
 復願諸眾生  永破諸煩惱 
 了了見佛性  猶如妙德等 
爾時世尊讚阿闍世王:「善哉善哉。若有人能發菩提心。當知是人則為莊嚴諸佛大眾。」... 
 
從以上阿闍世王的故事中,讓我們可以清楚的了解到:一個犯了五逆罪即將墮落阿鼻地獄的惡人,誠心懺悔消除深重罪業的心路歷程。這懺悔滅罪的過程中,仰賴的就是佛陀不捨眾生、授與法藥的大慈悲心,「佛法如甘露,除熱得清涼,一心應善聽,能滅諸煩惱。」真是說的一點也不錯!  
 
 
釋大寬 比丘 合十 
 
附註: 
菩薩瓔珞本業經云: 
「若一切眾生初入三寶海以信為本。住在佛家以戒為本。」 
 
「 其受戒者。入諸佛界菩薩數中。超過三劫生死之苦。是故應受。有而犯者勝無不犯。無犯名外道。以是故。有受一分戒名一分菩薩。」 
 
「佛子。受十無盡戒已。其受者過度四魔越三界苦。從生至生不失此戒。常隨行人乃至成佛。故知菩薩戒有受法而無捨法。有犯不失盡未來際。」 
 
 

  TOP

 
佛教佛法-21 佛教佛法-23

 

佛教佛法-20   佛教佛法-22

瀏覽人數:    

   

 佛法心得討論版精華區     佛教熱門話題     佛學藏經閣

 藥師咒咒輪-釋大寬法師-佛網Buddhanet 

 

 

------------------------------------------------------------------------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6 牟尼佛法流通網 地址:台北市信義區吳興街122號 電話:02-2378-0262 傳真:02-2377-5977

| Android APP Store | 佛教網路電視 | 佛教視頻影片 | 佛教文物購物網 | 多媒體下載 | 佛教書店書局 | 清心 | Buddhism wiki |

| 佛教經典功德會 | 大藏經 | 佛學辭典 | 電子書免費下載 | 佛陀紀念館 | 佛光山 | 慈悲小站 | 佛教音樂 | 佛教經典 |

| 牟尼佛法流通網 | 佛教釋大寬法師 | 弘憶有情互聯網 | 佛網 | 新浪網Sina | Yahoo! | Google | 百度 | Bing |

| 佛經 | 梵文咒輪 | 摩尼 | 佛教 wiki | 佛教圖書館 | 佛教論壇 | 佛教 | 佛教經典梵文 | 佛像觀音圖片集 |

 

| 求職 | 新聞 | 電視 | 影音 | 字典 | 拍賣 | MP3 |  健康 | 知識 | 雜誌 | 生活 | 下載 | 網路書店 | 佛光山 | 佛陀紀念館 | 佛教如來宗 |

| 楞嚴經 | 金剛經 | 大悲咒 | 楞嚴咒 | 法師 | 佛教經典數位圖書 | 陀羅尼 | 佛教線上 | 佛教維基 | 網路書店 | 淨土宗第十四代祖師 |

| 楞嚴經 | 金剛經 | 大悲咒 | 楞嚴咒 | 法師 | 佛教釋大寬法師翻譯 | 禪話 | 禪宗 | 禪定 | 禪修 | 標點符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