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ddhism-台灣佛教網路論壇wiki

buddhist-??

佛教佛法-01

佛教佛法-02

佛教佛法-08

佛教佛法-03

佛教佛法-07

佛教佛法-04

佛教佛法-06

佛教佛法-05

佛教佛法-19

佛教佛法-10

佛教佛法-09

會員登入

佛教佛法-14

佛教佛法-13

會員登入

佛教佛法-11

佛教佛法-12

 

佛教佛法-18 發表主題:慧律法師圓覺經佛學講座中的法語 佛教佛法-17
 

佛教佛法-15主題發表人:倒茶弟子(ajg828) E-Mail

(阮是可愛的佛弟子,生作是古錐呀淡薄俗,祝你平安又快樂,歡喜來收看圓覺玉玲瓏~~) 
 
以下是末學恭敬整理 慧律法師圓覺經佛學講座中的法語,希望大家平安又喜樂呀~~ 
 
☆☆知幻即離,非幻不滅☆☆ 
知幻,了解這個世間是幻化的,你就馬上能夠放下。即離,知幻即離,了解這世間是虛妄的, 
馬上你就放下,那就是本來面目。知幻即離,非幻不滅。非幻不離,就是說我們的本性, 
非幻就是我們清淨的本性,不曾離開我們。若能用圓照清淨覺相的心修行,在剎那之間就能永斷無明,這個就是頓悟成佛,這個就是六祖的功夫,剎那間就悟入,不必彎彎曲曲,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離一切相,即名諸佛,在一句話好好的去體會、觀照,眼見、耳聞,六根、六塵一切,當下就無礙, [方成佛道。][佛為示因地法行,故說此經。]所以,在座諸位!你如果想成佛作祖,就是一定要聽這部經,沒有這部《圓覺經》,你就是沒辦法,你沒有辦法圓滿的成就佛道。 
☆☆[為示離幻即覺故]☆☆ 
這句話非常重要!離一切幻妄的執著,你當下就覺悟。也就是說:我們時時刻刻要了解,今天我們是在作夢,夢中我扮演一個角色,每一個人要永遠記得這句話:離幻即覺,離一切幻化的錯誤,當下就是覺悟。也就是說:我們今天所有的執著都是錯誤,因為那是增加你的痛苦,編織一個牢獄、一個痛苦、一個負擔,自己的承擔。今天你眼睛所見,沒有一樣是真實的東西;但是,我們今天都被外境騙得迷迷糊糊,以為是真實的東西。所以,幻化的東西,不值得我們痛苦、執著,所以,離幻即覺。 
☆☆在家人所要修的,最重要的就是定☆☆  
在家人比較沒有定力,我們觀照起來,在家人定的力量,整天算起來可以說沒有幾分鐘,他會生氣啊,看到她先生就氣,看到他太太就一肚子火,你叫他定,他定不下來。所以,在家人所要培養的,就是要培養那個定、定力,放下,你想想看:如果我明天就要往生了,我又能如何?放下!在家人的修持方式,要在定裡面,般若的智慧支持的定裡面,這樣我們的生死才有把握,簡單講就是放下的意思。聽到佛法以後,感覺上,一切都可以免了,一切都可以免了,一切都是虛妄的東西。 
☆☆皆依圓覺自性之光明,還照寂滅清淨之覺相☆☆ 
就是在講這句話!我們一下手就讓它圓滿,一下手就用圓滿的覺性修行,圓滿的覺性,要記得!離一切相,不管在任何的狀況之下,都要自由意志,不受任何的業力、習氣的束縛。悟道並不困難,我告訴諸位:悟道哪裡有困難?問題是悟道以後那個習性怎麼斷呢?這才是功夫!你有所覺悟了,覺悟,你怎麼下手?你要怎麼樣培養你的定力,不受外緣、不受你的習氣、不受你的欲望、不受你的錯覺、不受你的分別而所動搖?整部《圓覺經》歸納起來,就是依圓覺自性的光明,還照寂滅清淨的覺相。 
☆☆整部《圓覺經》只有講一個字,講什麼?就是那個「離」☆☆ 
離,離一切相的離,放不下,虞兮虞兮奈若何!如夢中人,夢時非無,及至於醒,了不可得。 
☆☆整部《圓覺經》如果要用八個字,就是這一句:知幻即離,離幻即覺☆☆ 
知幻即離。不作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你如果離開虛妄的東西,一切當作是遊戲人間。[即離、是離妄;]離開虛妄,[即覺、是證真。]這是同樣一種事情喔,不是有一個離妄,有一個證真喔,離妄即是證真,證真就是離妄。 
☆☆我們要如何修行?很簡單,但提一念「離」字☆☆ 
離不是指身體離,是心無所著,直接契入空性。修行,不是看很多很多經典,結果不受益; 
你從幾個字當中,好好的冷靜思惟:平等,一切法不可得,才能進入真正的平等,畢竟空性平等,無礙,心如同虛空,一切法無礙。 
☆☆如果要修頓悟法門,這三個次序不能免☆☆ 
第一個,要了悟覺性,了悟覺性就是你要悟,要先開悟啊!你不了悟覺性,你修千百萬劫,也不知道本性是什麼東西,你不用本性修行,要如何像佛一樣明心見性,證悟佛果?了悟覺性之後,第二要有悲心,發菩提心,要準備度眾生,發菩提心就是悲心所趨,所以,要發菩提心,普度眾生;第三要修菩薩行,要去實踐,不能空口說白話,再辛苦也要去做,別人不做的,我們做。 
☆☆整部《楞嚴經》講無明的開始就是這八個字:性覺必明,妄為明覺☆☆ 
這句話要注意聽,以必明二字,即是從真起妄,所以,我們的無明從哪裡來?就是性覺必明,妄為明覺,無明就是從這個來的。你做夢的時候是清醒的嗎?傻瓜!清醒就不會做夢,做夢就不可能清醒。你為什麼會做夢?因為還沒清醒啊!你為什麼不會做夢?因為我清醒了,我清醒了,就不可能做夢;我如果做夢,就不可能清醒。 
☆☆整部《楞嚴經》就是講這八個字:狂心若歇,歇即菩提☆☆ 
悟道者,縱橫四海都是道,隨處拈來即是慧,縱橫皆得,四海皆通。悟道者,東南西北處處好,春夏秋冬都是樂;正人行邪法,邪法亦正;邪人行正法,正法亦邪。聖人見到清淨平等的本性,他雖示現這個愛跟恨,其實都是為了救度眾生,這個完全不一樣! 
☆☆要如何知道自己的境界進步了?☆☆ 
學佛只有二個目的:第一、就是自在,第二、叫做無礙,我們一樣「自在無礙」,學佛就是學這四個字,用這四個字,一直來檢視自己的境界,這才是真正的功夫。 
☆☆你發圓覺心,什麼叫做圓覺的心呢?☆☆ 
要能離一切相。知是空華,知道我們的身體、我們的心(分別心)、外在的宇宙萬物,都像是空中之花,就是幻化出來,不實在的。簡單講:這個世間沒有真實的相,一切相都是假相的東西,我們都自我困擾。今天的生命,都是一種自我困擾的業力所牽,因此我們就有生老病死。如果我們發一念圓覺的本性、圓覺的心;圓覺就是圓滿的覺性。 
☆☆如何才能達到圓滿的覺性?☆☆ 
當體就了解,當下我們就了解一切如空華水月,不實在。即無輪轉,注意!輪轉就是生滅, 
就是沒有生滅,無輪轉就是不生不滅。你如果了解,一切相都是假相,你就不會跟著念頭團團轉,就不會被牽引,它對你就沒有作用;沒有作用,你不生不滅的心、本性就影現出來, 
影現出來。修行都是藉著當下這一念的正見,一直持續下去,以到達最後任運自如,任運都是本性。所以說:學佛的人,當體就是空性的東西,你走到哪裡都解脫;你如果沒有智慧,找什麼都沒用!不是說我們刻意的去解決這個生死的問題,而使他沒有這個生死的問題,是本性無故,本來就沒有。所以,禪宗有一句話:生死涅槃等同空華,生死跟涅槃都是不實在的東西,涅槃是對生死來講;生死是對涅槃來講,有生死便有涅槃;有涅槃便有生死。 
☆☆[離念頓入,當處了知]這八個字就是圓覺☆☆ 
離念頓入,什麼叫離念呢?離一切相的執著,叫做離念,離凡夫之念,而不是沒有聖人的清淨念。在凡夫要講離念;那麼,聖人是一切無礙,念、無念都是聖人,所有的念、所有的分別心的念,都是平等,所有的平等,都有無量的妙有的念。所以,對聖人來講,離念不離念,都是平等法。所以,離念頓入,當處了知,你看,當處,這個就是言下,言下大悟的那個字眼,當處了知。 
☆☆六塵不惡,還同正覺☆☆ 
我們今天如果用無分別心、無執著心,同樣也是六根攀緣六塵,凡夫是用分別心跟執著心; 
而佛陀一樣眼見色,六根也是要攀緣六塵,但是,六根、六塵對他沒有作用,他一切運用都是清淨。所以,沒有明心見性的人,以為不取不捨就是一種東西;若是明心見性的人,聽到不取不捨,也不取不捨;見性的人,連告訴自己「我不要執著」的念頭都沒有,他用畢竟空性的心,所散發出來任運自如的清淨性,那個叫做保任,保持任運,一切自在,根本就不要告訴自己說:我現在不要取;境界現前,我也不捨,面對這個現實!本性不需要告訴你這個; 
告訴你這個叫做無明。那到底該怎麼做?所以,凡夫變成由相似,然後進入證悟,沒有勉強,就沒有真正的功夫,禪宗也是這樣講,剛開始一定要勉強自己不取不捨,熏習久了才變成自然,簡單講:離一切相,當處不取不捨,就是圓覺性。發大菩提心,[圓照清淨覺相,][真智一照,]真實的智慧一照,[妄惑頓空,]剎那之間馬上就空。[諸病自離。]所以你會有礙,表示功夫不夠。注意自己本性的發展,長養聖胎的功夫,就是要回光返照。要長養聖胎,第一個要有定力。 
☆☆怎麼樣有定力?☆☆ 
離一切相,自然有定力;不取不捨,自然有定力。所以,真智一照,妄惑頓空,你要如何頓悟真如?要記住!怎麼樣是真如?真如就是定,就是如如不動。你要怎麼樣如如不動?一定要不取於相,講來講去,都不離《金剛經》的思想,真如就是不取於相,包括你內心的起心動念,放下!捨掉無可捨,妙用自然現前。 
☆☆[如來二字,不指住世諸佛,][乃指妙心,不變隨緣二義。]☆☆ 
不變而隨緣,隨緣而不變的意思。[如、是不變之體,][湛然常住;][來、是隨緣之用,][無為寂滅。]緣叫做條件的湊合,不變,當下就是隨緣;隨緣,當下就是不變。緣的東西當下就是生滅,生生滅滅‥‥當下無所住,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當下無所住,這樣無所住生其心,這顆心,無所住這顆心,就是不變的東西,這樣才能解釋不變隨緣,隨緣不變的道理。所以說:如,是不變之體,湛然常住,注意!不變之體,不離隨緣的東西,不離當下這個緣,不是這個緣以外,另外有一個不變的體。來,是隨緣的作用,無為寂滅。 [體雖不變,用恒隨緣,]為什麼?[用雖隨緣,]當體即空。所以[體元不變,]為什麼?無所住的東西,你要變化什麼?當下這一念就是空性,本無身心、宇宙、一切境界,一切生滅法都無所住,這就是本來的面目。[是之謂如來。][具此如來二義者,][其唯圓覺妙心也。] 
而這個「如來藏」呢?[含藏染淨諸法。][由含藏染法故,][無明得依之建立,][雖為染法所依,隨緣也。][不為染法所染,不變也。] 
☆☆保持如如不動的清淨心☆☆ 
你如果會修行,只要保持離一切相,一切世間的事情都解決了!我們最尊貴的,就是這顆如如不動的清淨心!所以,離一切相,在聖者來講,叫做任運自如;如果是凡夫,就要返觀, 
返回來,入流亡所。聖人叫做保任的功夫到家,保持任運自如的功夫,叫做保任,因為他離一切相,當下就如如不動。凡夫如果沒辦法,很簡單,我們用感恩的心,用感恩的心一直感謝他‥‥‥這樣子,轉個念頭:因為他成就我們!那麼,一切事情雖然還不能達到不動,不過,煩惱已經可以說沒有了。 
☆☆[謂本末無明,][皆從圓覺妙心,隨緣而生。]☆☆ 
善男子。一切眾生。種種幻化。皆生如來圓覺妙心。根本無明與枝末無明, [生本不曾生,] 
這是錯誤的東西。所以說:人生是連續的錯誤,人生是一幕幕連續的錯覺,你什麼時候離開這個錯覺,什麼時候就覺悟。無論一切時間、空間所影現出來的境界,或者是我們的心的剎那變化,都應該放下,要用如如不動、清淨圓覺之心來過日子,如此諸幻悉皆離。[如木中生火,]就像木中產生火。[木盡火還滅。]火就熄滅。[覺則無漸次,]只要我們覺悟、頓覺,就沒有漸次,沒有次第。[方便亦如是。]只要你覺悟,當下就頓悟,方便亦如是。諸幻既離,覺心顯現,這一句就是禪宗講的:不思善,不思惡。善惡都是幻化的,離善離惡,一念不執,覺心就現前,就是我們本來的面目。 
☆☆定、無所住、無念☆☆ 
這個定,連定的觀念都不能有,有入定就有出定,出入是生滅法,不是無為法。一切無所著,心就定。這個無所住,很多人搞不清楚,無所住就是不分別。無所著就是每一秒鐘都知道一切法不可得,一切法無生,不生不滅,雖有生滅,當體即空;每一秒鐘裡面,都活在無量無邊的快樂、安詳當中;每一秒鐘裡面,都是用無分別心、智慧心在做事。到底這個無念又是什麼意思?因為不悟的人,說無念,執著無念;說有念,執著有念。這是心境的問題。聖人說無念,他知道無念是智慧之心;說有念,是清淨的本性所產生的妙有的有念,有念無礙無念;無念發起妙有的有念,有念是空性當中的妙有;無念是透視中的智慧,有念無念,看你怎麼講都沒關係,這就是我們本來的面目。智慧是最好的枕頭,它可以讓你安眠。沒有智慧的人,他就是一種懲罰,只能睡在床鋪上,無法睡在智慧法身上面,我們一直迷茫;有了智慧,你就擁有一顆安詳的枕頭,夜夜睡得很安詳。 
☆☆潛興密應,廣多無盡☆☆ 
「興」就是運用,「興」就是運的意思,潛興就是暗暗的運作,然後秘密的相應。我們的本性蘊藏於內,暗暗的‥‥‥悟道的人,他就會運用,能秘密的應用,所以說:運用於一切事相當中。所以說:潛興,「興」就是運轉,可以暗暗的運轉它,可以秘密的應用它。廣多無盡,本性通達無生,就能運用於一切事相,你做事業也好,悟到本性的人就很好用,為什麼很好用?白天認真賺錢,晚上闔眼休息時,第一個觀念:這都是虛妄的東西,我是俗家人,必需賺錢!晚上睡覺就全部放下。所以說:在家人如果明心見性,妙用同樣現前,他無罣無礙,無障無礙。為什麼?無盡的智慧都在當下這一念,雖然他白天很認真的工作,可是,晚上卻睡得很香,為什麼?他沒有得失的觀念,因為他已經盡力了!對不對?所以說:[不獨諸佛已證覺體,大用繁興,][即眾生在迷,運轉施為,亦頭頭是道。]所以說:明心見性、大徹大悟的人,做任何事情都無礙,都無礙,礙不了他,因為他已經無相,什麼事礙得了他?我們今天所有的障礙,都是因為在相裡面才有障礙。對不對?他已經完成本性的覺性,他只是表演給眾生看,變成只是一個演員,沒有一個固定的角色,沒有一個固定的角色,本性無形象,你要他演什麼都行。 
☆☆那麼學佛是什麼呢?☆☆ 
學佛就是轉來轉去,離無可離而已~~啊....原來學佛就是快樂的跳舞呀~呵呵!(這句是倒茶弟子說的啦!哈哈) 
 

  TOP

 
佛教佛法-21 佛教佛法-23

 

佛教佛法-20   佛教佛法-22

瀏覽人數:    

   

 佛法心得討論版精華區     佛教熱門話題     佛學藏經閣

 藥師咒咒輪-釋大寬法師-佛網Buddhanet 

 

 

------------------------------------------------------------------------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6 牟尼佛法流通網 地址:台北市信義區吳興街122號 電話:02-2378-0262 傳真:02-2377-5977

| Android APP Store | 佛教網路電視 | 佛教視頻影片 | 佛教文物購物網 | 多媒體下載 | 佛教書店書局 | 清心 | Buddhism wiki |

| 佛教經典功德會 | 大藏經 | 佛學辭典 | 電子書免費下載 | 佛陀紀念館 | 佛光山 | 慈悲小站 | 佛教音樂 | 佛教經典 |

| 牟尼佛法流通網 | 佛教釋大寬法師 | 弘憶有情互聯網 | 佛網 | 新浪網Sina | Yahoo! | Google | 百度 | Bing |

| 佛經 | 梵文咒輪 | 摩尼 | 佛教 wiki | 佛教圖書館 | 佛教論壇 | 佛教 | 佛教經典梵文 | 佛像觀音圖片集 |

 

| 求職 | 新聞 | 電視 | 影音 | 字典 | 拍賣 | MP3 |  健康 | 知識 | 雜誌 | 生活 | 下載 | 網路書店 | 佛光山 | 佛陀紀念館 | 佛教如來宗 |

| 楞嚴經 | 金剛經 | 大悲咒 | 楞嚴咒 | 法師 | 佛教經典數位圖書 | 陀羅尼 | 佛教線上 | 佛教維基 | 網路書店 | 淨土宗第十四代祖師 |

| 楞嚴經 | 金剛經 | 大悲咒 | 楞嚴咒 | 法師 | 佛教釋大寬法師翻譯 | 禪話 | 禪宗 | 禪定 | 禪修 | 標點符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