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ddhism-台灣佛教網路論壇wiki

buddhist-??

佛教佛法-01

佛教佛法-02

佛教佛法-08

佛教佛法-03

佛教佛法-07

佛教佛法-04

佛教佛法-06

佛教佛法-05

佛教佛法-19

佛教佛法-10

佛教佛法-09

會員登入

佛教佛法-14

佛教佛法-13

會員登入

佛教佛法-11

佛教佛法-12

 

佛教佛法-18 發表主題:轉貼-普賢菩薩十大願王 佛教佛法-17
 

佛教佛法-15主題發表人:妙淨(yeu7746) E-Mail

《華嚴經》上告訴我們,“不修普賢行,不能圓成佛道”,西方極樂世界沒有一個不是修普賢行的。要想成圓教佛、無上正等正覺,一定要修普賢行。西方極樂世界,從初發心的菩薩到等覺菩薩統統修普賢行,這個不可思議﹗普賢行是以清淨心修的、平等心修的。身口意三業清淨,才能修普賢行。 
普賢菩薩十大願王: 
第一願:禮敬諸佛,對待一切人,沒有分別,一律恭敬,就是普賢菩薩教導的“禮敬諸佛”。 
你對虛空法界一切眾生,決定沒有分別執著,這時候你修的禮敬是普賢行;得罪、輕慢一個眾生、就是得罪、輕慢一尊未來佛。 
禮敬一切人事物,就像禮敬諸佛。以尊敬佛的心,敬一切人 事物,這才是“禮敬諸佛“情與無情,同圓種智”,對一切人事物,都要禮敬。禮敬是沒有界限的,這是十大願王第一條“禮敬諸佛”。 
 
第二願:稱讚如來,稱讚裡面就有一點差別。如來跟佛不一樣,佛是講相,事相上是平等的,要平等地禮敬。 
如來是講真如本性,與性德標準相應的稱揚,與性德標準不相應的,只是禮敬而不稱揚。“稱讚如來”,教我們隱惡揚善。看到眾生好的這一面,我們要贊嘆他、鼓勵他;見到他惡的那一面,不說他,讓他自己去反省,自己去懺悔。這是養我們自己的道心。 
 
第三願:廣修供養,這原有兩個意思,就是自利、利他; 
第一個意義“自利”是什麼?斷除我們的慳貪煩惱,這個煩惱是煩惱當中的根本。 
第二個意義就是“利他”,利益眾生,其中最殊勝的是法供養。普賢菩薩是修供養,供養跟布施沒有兩樣,用心不一樣。最極恭敬心,那個布施就叫供養。 
不僅是對佛供養,對一切眾生都是供養,這是平等法,這是普賢菩薩,廣修供養﹗有情的眾生我們盡心盡力供養,無情也是盡心盡力供養。桌子把它擦得干乾淨淨整整齊齊,是對它的供養、對它的禮敬;我們東西隨便亂丟,這不行,這叫大不敬﹗廣修供養裡面的意思很多,可是裡頭最重要的,是清涼大師在《華嚴經疏鈔》裡面說的,“修法供養就是依教修行”,這叫真供養。 
 
第四願:懺悔業障,什麼是業障?貪嗔痴就是業障﹗我們一天到晚都在造作,善業起貪愛,惡業起嗔恚,無記業(非善非惡)起愚痴。 業障搞清楚了,我們的心清淨,於一切境界裡面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是“慧”;於一切境界當中如如不動,不分別、不執著,這是“定”。有定有慧,業障就沒有了。以清淨心念佛,戒定慧三學一次完成,這就是真正的消除業障,真正的懺悔。 
 
第五願:隨喜功德,什麼叫隨喜?隨是隨緣,喜是法喜,唯有隨緣才能得到法喜,才能增上戒定慧三學。有心去做就不是隨喜,有心去做,心就不清淨;無意去做,心才清淨,一切事順其自然。歷代祖師時常教誡我們︰隨緣而不攀緣,好事不如沒事,不跟人結冤仇。凡夫最大的業障是︰妒忌心重,不懂得隨喜功德。隨喜,是歡喜贊嘆,功德與講經說法的功德一樣。看到別人做好事,我們隨喜,歡喜贊嘆,就是圓滿功德。隨喜功德與自己所修的功德,無二無別。 
 
第六願:請轉法輪,意思就是請諸佛菩薩來教導我們破迷開悟。佛法講的“法輪”,是比喻永遠不停地講經說法、弘法利生。佛教我們,法輪的意思是︰心要淨、心要空;身要動,身要為一切眾生服務,要能捨己為人。 
 
第七願:請佛住世,眾生根性都劣,哪有眾生是聽一次經、聽一部經就開悟証果?絕大多數的人必須天天聽、天天學,不斷地薰習才能成就。要想眾生真正地成就,只有一個方法,請善知識長住我們這個地方,不要走,要請佛住世﹗ 
 
第八願:常隨佛學,普賢十願,實在講只有七個誓願,從“禮敬諸佛”到“請佛住世”這七條,後面三條是屬於回向。回向裡面第一個是“常隨佛學”;“恆順眾生”,這是回向眾生;“普皆回向”是回向實際,實際就是法界,就是真如本性。把經典裡面的教訓統統變成自己的思想見解、生活行為,那我跟阿彌陀佛就沒有兩樣,這叫做“常隨佛學”。 
 
第九願:應機說法,叫“恆順眾生”。佛法沒有定法,永遠是恆順眾生、隨喜功德。 
佛教導我們恆順眾生,不是順人情,而是恆順眾生的佛性;若恆順眾生的人情,就免不了要造業。對於眾生的善行、善事,決定隨順;隨順是理智的,不是感情的。對任何事情,恆順眾生、隨喜功德,心裡毫無成見。 
 
第十願:普皆迴向,念佛人所作所為,不違背經典,叫“普皆回向”。普皆回向,是把心量拓開。心量拓開,就可恢復自性。 
“心包太虛、量周沙界”是普賢菩薩的心量。普賢菩薩,念念是盡虛空遍法界,念念為盡虛空法界一切眾生服務。 
 
念佛人要落實普賢十願,才能往生淨土。凡是能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的那些人,給諸位說,統統叫普賢菩薩。 
 
《華嚴經》上說,普賢菩薩有三種︰當位普賢,就是等覺菩薩;道後普賢,成了佛,倒駕慈航再退到菩薩位上;道前普賢,那就是從法雲地一直到我們現下初發心。 
 
普賢十大願王,每一願末後一句“無有疲厭”,無有疲厭,什麼道理?無論從事哪一個工作,他都把工作做得非常圓滿,樂在其中。那個樂是樂在為眾生服務,不是為自己名聞利養。 

  TOP

 
佛教佛法-21 佛教佛法-23

 

佛教佛法-20   佛教佛法-22

瀏覽人數:    

   

 佛法心得討論版精華區     佛教熱門話題     佛學藏經閣

 藥師咒咒輪-釋大寬法師-佛網Buddhanet 

 

 

------------------------------------------------------------------------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6 牟尼佛法流通網 地址:台北市信義區吳興街122號 電話:02-2378-0262 傳真:02-2377-5977

| Android APP Store | 佛教網路電視 | 佛教視頻影片 | 佛教文物購物網 | 多媒體下載 | 佛教書店書局 | 清心 | Buddhism wiki |

| 佛教經典功德會 | 大藏經 | 佛學辭典 | 電子書免費下載 | 佛陀紀念館 | 佛光山 | 慈悲小站 | 佛教音樂 | 佛教經典 |

| 牟尼佛法流通網 | 佛教釋大寬法師 | 弘憶有情互聯網 | 佛網 | 新浪網Sina | Yahoo! | Google | 百度 | Bing |

| 佛經 | 梵文咒輪 | 摩尼 | 佛教 wiki | 佛教圖書館 | 佛教論壇 | 佛教 | 佛教經典梵文 | 佛像觀音圖片集 |

 

| 求職 | 新聞 | 電視 | 影音 | 字典 | 拍賣 | MP3 |  健康 | 知識 | 雜誌 | 生活 | 下載 | 網路書店 | 佛光山 | 佛陀紀念館 | 佛教如來宗 |

| 楞嚴經 | 金剛經 | 大悲咒 | 楞嚴咒 | 法師 | 佛教經典數位圖書 | 陀羅尼 | 佛教線上 | 佛教維基 | 網路書店 | 淨土宗第十四代祖師 |

| 楞嚴經 | 金剛經 | 大悲咒 | 楞嚴咒 | 法師 | 佛教釋大寬法師翻譯 | 禪話 | 禪宗 | 禪定 | 禪修 | 標點符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