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法蓮華經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講錄

湛山倓虛大師著

 

 

民國三十一年,壬午農歷二月十三日,青島湛山寺,觀音息災法會。今天頭一天講經。經者、徑也。就是給人們說的,壁直一條大路。叫人照著去行,這通條大路,是人人能行,古今不變。所以這經,又有經常不變之義。不同歧途小道,有走不通的時候。

 

(上段解釋經字,作路徑說。言其徑直超捷。正合品中執持聖號,簡易妙法。雖不同尋常解經舊義。卻是極奇極確。閱者幸勿以詞害義。又歧途小道。正指旁門外道。及不回向小乘聲聞而說。可見此經,為壁直大道也。編者識。)

 

妙法蓮華經者,這是法喻為名。妙法是法。蓮華是喻。法為妙法。先講法字。法為名詞。妙是形容詞。法字所包甚廣。十法界四聖六凡任舉其一。皆名為法。無論形形色色,有形有相,名之為法。甚至無形無相,凡有可名,亦皆名為法。約而言之。可分三類。即為佛法。眾生法。心法。佛法太高。因其超出九法界之上故。眾生法太廣。因其階級差別。無有數量。無有邊際故。心法,即是吾人現前介爾一念心性。然此心佛眾生三法。即三而一。即一而三。佛心中有眾生。眾生心中有佛。所以佛法即是心法。心法即是佛法。若無眾生,佛之名字,亦了不可得。所以經云。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若無佛無眾生。是心亦無所寄。則心之名字,亦了不可得。故分之不可。合之不能。所以稱妙。又妙者,不可思議之謂也。即不可心思。不可言議。試就宇宙山河形形色色。任舉一物。皆屬不可思議。即如現前所見紅綠花草。鮮艷奪目。並非由染而成。寧非奇事。再就此花草種子。窮究由來。其前無始。由此演變。其後無終。豈非不可思議也哉。人須知道天下事,一切法,皆屬不可思議。所有一切法上名字。盡屬假名。並無實際。又須知不論有情無情,皆是眾生。蓋眾生者。集眾多成分而生。因緣和合。幻相不無。人亦如是。不過集地水火風空識。六大成分所成就耳。有形有相有知覺。就中若覓人字假名。亦了不可得。是則人從何來。誰亦不能說其究竟實際。人若能知一切法本來如是。不於其中,妄加分別。如鏡鑑物。來則有相。去則不留。這就對了。若於世間一切人我是非。榮辱得失。妄加分別。執著不捨。則爭端蜂起。熱惱互生。甚且操同室之戈。結萬世之讎。揆厥根源。皆由未能識佛所說之修行大道耳。凡夫有我,我所。而佛無我,我所。我即身見。我所,即眷屬財產等。佛無我,我所。視眾生如一體。故無障礙。眾生之名言習氣。染之已深。由劫至劫。不惟不捨。反更固結。最難破除。所以本具妙法。竟成不妙。佛欲破世迷情。所以示現受生。娶妻生子。示同人道。令人知佛亦由眾生修成。只在迷悟之分。所說之法。皆是妙法。要在翻迷成悟。否則五濁惡世之眾生。便無出苦之分矣。

 

(上段解釋妙法)

 

蓮華在此經為喻。若單言蓮華。亦為法之一種。蓮華之為物。花果同時。表佛法因果同時。非有前後。至圓至頓。即淨即穢。而亦非淨非穢。無法不具謂之圓。因果同時謂之頓。蓮華出淤泥者。即淨即穢也。淤泥出蓮華者。即穢即淨也。淨待穢,而有淨名。穢待淨,而有穢號。相待而始顯。若蓮華淤泥。各就本體。單獨立言。所謂是法住法位。求其淨穢了不可得。故曰而亦非淨非穢也。

 

(上段解釋蓮華)

 

初學於此。每有無法下手之憾。不知佛法清淨。無有憎愛。無有取捨。世法巧到極處。即是拙到極處。佛法拙到極處。即是巧到極處。何以言之。世人執著身見。起心動念。無一不在自己身上打算。不知此身。即是吾人慧命之牢獄。世間牢獄不問有期徒刑。或無期徒刑。均屬有限時光。即可脫苦。最大不過一死。亦算告一段落矣。吾人此身內之主人。出一皮袋。入一皮袋。從生至生。從劫至劫。杳無了期。可不哀哉。然此皆由觀念錯誤。觀念能令人生天堂。觀念能令人下地獄。觀念之所繫。顧不重哉。佛初為小根弟子,說聲聞法。令其觀念音聲為生滅法。聞性非生滅法。小根弟子毛羽未豐。只知繞樹穿枝,不能遠飛。但從見聞嗅嘗覺知,六根門頭悟入。不知言外思義。教外明宗。其結果僅能證得偏真理而止。分段生死雖了。變易生死未除。此蓋小乘根性如此。非佛有所吝惜而然也。然其觀念,固已超出天堂地獄之人天乘萬萬矣。小乘所受。名為權法。佛雖說的是權。卻是為實施權。蓋權者。實家之權。惜乎其時聲聞根性。尚未足以語此耳。直至法華會上。聲聞根性均已迴小向大。成熟待脫。佛始開權顯實。正直捨方便,但說無上道。聲聞小果。皆授記莂。舉手低頭。皆成佛道。可謂極暢我佛出世之本懷矣。誠以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皆堪作佛。若能知一切法皆妙。隨處寄託。隨處解脫。無入而不自得矣。

 

(上段總解妙法蓮華經五字之實義。)

 

妙華蓮華經。此為一經之通名。(經之名字)。上來業已略釋。至於名後之有體、宗、用、教。實為經前。五重玄義。尚須一一分別略釋。以便行人有所領會。不至深淺莫辨。錯誤修持耳。

 

(上段總提五重玄義名目之關係)

 

何謂名後有體。因為名依體立。若無實體。則此名字。便無從安立。故繼經題名字之後。再出此經之實體。此經以諸法實相為體。諸者,眾也。諸法,即一切法。法,有法則軌則之義。此處法字。作樣子解。舉凡宇宙山河大地,森羅萬象,飛潛動植。無不各有各的樣子。所以諸法,就是形形色色。如口之所言。心之所思。這些樣子。實相者,真實相狀。不虛不假,不幻不妄,所謂本體也。有人問,前言名為假名。此處又言諸法實相。一假一實。不幾於自相矛盾乎。不知世人於一切法。每執假名為實相。偏於有邊。二乘聖人矯枉過正。視一切法。皆幻不實。則又偏於空邊。所謂扶得東來西又倒也。經云。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又云。治世語言。資生事業。皆順正法。皆入實相。法法圓彰。法法皆妙。獨怪世人分別心重。反把妙法。弄成不妙耳。而諸法之實相。固自若也。諸法實相。是現量境。不可揣測。不可分別。一經揣測分別。便成障礙。茲再設喻以明。即如世間世字。包括三世而言。有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問者,隔也。即是此處非彼處。彼處非此處。此與彼隔。彼亦與此隔。互相間隔。不相融通。似乎確有定相矣。究實而言。過去世中,亦具過去,現在,未來三世。現在世,未來世,亦然。無定相也。方向處所,亦復如是。譬如東南西北。東之東更有東。南之南更有南。又如前後左右。亦照此例推。故謂名為假名。然而實相在其中矣。又如依正二報亦然。例如人之眼依頭腦。頭腦又依身。而人身中之蟲。又各以其所依之處。而認為世界也。人每每以此五尺之軀。執著為我。而不知其中,固有大多數自以為我者在也。試問誰肯承認,吾人身中,果有如是眾多之我乎。經云,四大非有。五蘊皆空。以其唯是假名。亳無名之自性。若不執空假而實相即在其中矣。人奈何隨業識流轉,而不知返耶。世間稱譏苦樂,語言贊毀,但有假名。都無實義。二乘聖人只能悟到諸法寂滅相。未悟到不可以言宣。故名聲聞根性。是以聞言會義未能入實理故。即是吾人見分上之知覺性。比諸凡夫。固已超勝多多矣。若比諸大乘菩薩。確又有我執已破。法執未除之分。即是吾人執遠離相分上之知覺性。尚有此不明瞭者在也。妙法蓮華經。實為二乘回小向大之聖人說法。然雖有大根凡夫頓悟。亦須漸修。如龍女者有幾。若博地凡夫空言對境無心。遽然承當。便有一切廢弛。慢不經心之弊。不可不知也。所以佛於法華會上。對舍利弗尊者言。止止不須說。我法妙難思。諸法實相。本不可說。強名之為實相耳。對諸法有分別。是凡夫之情見。無分別。尚有無分別之執著。亦是凡夫之情見。總而言之。法法皆妙。皆不可說。乃所謂諸法實相也。

 

(上段解釋此經以諸法實相為體。)

 

此經以一乘因果為宗。宗者宗趣。一乘者,表開權顯實。經云。大乘因者。諸法實相是。大乘果者,亦諸法實相是。蓋表因果同時也。如有感即應。即是因果同時。趣者趣向。人能發大菩提心。就是成佛之因。經云。發心究竟二不別。是則即發心時。即成佛時。因必感果。果必酬因。即因即果。即果即因。故謂之因果同時也。然因果二字。亦無定相。望後為因。望前為果。後不定後。望前為後。前不定前。望後為前。斯亦謂之因果同時也。然非此中本意。又如發心是因。成佛是果。此就次第言也。若成佛後。倒駕慈航。果後行因。則又即果即因。即因即果。因果不二。亦謂之因果同時也。如觀世音菩薩是。此為因果同時之餘義。

 

(上段解釋此經以一乘因果為宗。)

 

此經以斷疑生信為用。用者力用。言此經之力量效用。開述顯本。開權顯實。令人成佛。蓋以此經二十八品。前十四品斷權疑生實信。後十四品斷近疑生遠信。亦即斷暀中宋獺C生本中之信也。梵網經云。我是已成佛。汝是當成佛。常作如是信。戒品已具足。人能確信自己,是將來之佛。並信一切眾生,均是未來諸佛。則一切人我是非。無邊煩惱。當下清涼矣。但此信字。在大乘起信論上。修行一萬大劫。方能成就。金剛經云。有持戒修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為實。當知是人。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已於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吾人無始劫來。虛生空過。流浪生死者。何止千萬億塵點大劫。若兩兩相校。所謂一萬大劫之修行。真如滄海之一粟。大地之一塵矣。吾人生末劫。處亂世。幸聞佛法。此固一隙之微明。雖不能遽然以此自豪。要亦不可因信心之難發。而以之自餒也。

 

(上段解釋此經以斷疑生信為用。)

 

此經以無上醞醐為教相。醍醐者,上味也。譬如牛乳。由乳以水提煉而成酪。由酪提煉而成生酥。由生酥提煉而成熟酥。由熟酥提煉至極點纔能得醍醐上味。以喻妙法蓮華經。為諸經之王。高出華嚴阿含方等般若諸經之上。蓋佛為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說法四十九年。談經三百餘會。最後開示悟入佛之知見。使一切眾生,悉皆成佛。故為無上醍醐上味也。

 

(上段解釋此經以無上醍醐為教相)

 

按法華玄義,文相甚繁。茲以時間有限關係。略說本經五重玄義已竟。

 

上來經題,解釋已竟。經題是一部之通名。全經共分二十八品。通通顯的是妙法。此一品經。名為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觀世音菩薩五個字是人名。普門品三個字是佛所說的法名。合而言之。謂之人法為名。為甚麼要研究這個品的名字呢。因為這一品之名目。即通攝這一品經之大義。正是一品之綱領也。能知道綱領。則品內文句,便好明白了。先說菩薩二字。菩薩為梵語之略。具足應云菩提薩埵。菩提翻覺。薩埵翻覺有情。上覺為自行。下覺為化他。言菩薩者,具有自行化他之義。自行含有因果之義。化他含有能所之義。合而言之。謂之自行因果。化他能所。自行約因果說。有因必有果故。化他言能所者。能化者是為菩薩。所化者,為眾生故。菩薩自既由因剋果。離苦得樂。亦欲令他,由因剋果。離苦得樂。所謂以先覺覺後覺也。觀世音觀字,應念貫。但習俗相沿全都念官。菩薩慈悲的很。就是把他名字念錯。也一樣的有感應。甚至把菩薩即念成觀音老母。或念成天后聖母。只要誠心祈禱。也是一樣的有感應。所謂應以何身得度。即現何身度之也。觀者,觀想之義。是菩薩用功之法。世音者即世間音聲。觀為能觀之智。世音為所觀之境。上為自行因果。下為化他能所故有人問菩薩用功。何不多讀佛經。觀想世間音聲,做什麼呢。不知世界一切事理。不出因緣果報。佛經所明。亦不出因緣果報。然則雖謂統大千世界隱顯事理。盡名之為佛經。亦無不可也。況菩薩果後行因。廣行化他。尋聲教苦。有感必應。則觀音之義。尤重在尋聲救苦一邊也。

 

觀世音菩薩,最初觀想,由聞海潮之音聲悟道。因潮有去來。潮來則有聲。潮去則無音。是潮之聲音有生滅。而吾人能聞之性。雖不聞潮之時。仍可別聞風聲鳥聲。及一切人聲等。是聞性常在。無生滅也。是由反聞聞自性。性具無上道。所謂一根既返源。六根成解脫。可見制心一處。無事不辦也。然觀世音菩薩,實係三觀圓修。三諦圓具。何以言之。菩薩初由耳根修入。知音聲無性。此空觀也。再觀所觀之境。雖然無性。卻係緣生。歷歷在心。此假觀也。假不自假。由空而顯。則假亦非假。空亦非空。空假不二。不可思議。此中道第一義觀也。蓋由中道不可思議。方可會人圓理。若知聞性了不可得。謂之體空觀。由此悟真諦理。世音是俗諦。因緣和合而有。亦名假觀。假中有空。空中有假。空假不二。空假一如。不可思議。此為中諦。亦即中觀也。在智為觀。在境為諦耳。

 

(上段解釋觀世音菩薩五字)

 

普門二字,普為普遍。門以能通為義。合而言之。即普遍是門。無有隔閡不通之處。因菩薩尋聲救苦。有感即應。如影之隨形。響之應聲。絕無救援不及。或力不從心之處。是何也。蓋以菩薩法身。譬如皓月在天。影印千江。豈惟千江。即小而一勺一滴。無不影現。經云。眾生心水淨。菩薩影現中。即令眾生心水不淨。菩薩亦無不現之時。特以眾生心水昏濁,而不自知耳。若在凡夫。通身業力。固未易妄測菩薩境界也。蓋此觀音菩薩業已破盡無明,圓證法性。不同六道凡夫,日在煩惱思想中,作生活也。人之上達或墮落。皆在知識上分途。識以了別為義。法相宗於此,簡單言之。猶有百法。今為易於明了起見。假定為五種。即是從知識上判起。上焉者,知識明了。悟世幻妄。而入知覺。由知覺,而證得妙覺。此上達之菩薩也。下焉者,由知識昏闇,而墮入思想。由思想錯誤,而墮入煩惱。此墮落之凡夫也。以墮落之凡夫,妄測菩薩之神通力其間相去。又何可以道里計耶。無怪乎對於普門示現之義。而不容易生信。又門為能感。普為能應。合而言之。即眾生處處感。菩薩處處應也。關於菩薩之廣大靈感。耳目所知。書冊所紀。繁不勝述。人能知道眾生常在菩薩心光之中。菩薩亦常在眾生心光之中。互攝互融。有感即應。理極平常。則向下經文中事理。一經解說即能明白矣。品者,類也。以別於他品。故曰普門品也。

 

(上段解釋普門品三字)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上來經題品題。解釋已竟。譯者,翻譯。亦為變易。言其能翻變梵語為華言也。譯者為誰。即鳩摩羅什也。鳩摩羅譯言為童。什為壽義。合而言之。即名童壽。什師七歲。隨母入寺。見大鐵鞢C頂而戴之。忽念人幼餼哄C非力所堪。逐即不支。因悟一切法唯心所變。此等大師。多是菩薩乘願再來。不可以尋常兒童,一例視之也。父名鳩摩羅炎。可見鳩摩羅三字,是姓。此等不關重要。故不詳說。三藏者,為經藏律藏論藏。經詮定學。律詮戒學。論詮慧學。三藏均有大小乘之別。法師者,能為人作模範。作導師也。姚秦者,姚興之國號。因簡別非秦始皇之嬴秦。非符堅之符秦。故名為姚秦也。相傳符堅時代。聞西域有聖人出世。其名為鳩摩羅什。遂遣大將呂光率大兵五萬。往迎什師。龜茲國王以己國聖人。不肯令其遠出。嗣因符堅被弒。國內大亂。姚萇平定內亂。其子姚興嗣立。而呂光雖以兵力得什。不大信仰。因聞符堅被弒。遂留西夏自立。迨姚興自立。迎請什師。處於逍遙園。待以國師之禮。中國佛經。翻譯雖早。而什師所譯。流通最廣。吾人飲水思源。不可不略知梗概也。下始入經正文。

 

爾時無盡意菩薩,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觀世音菩薩。以何因緣。名觀世音。

 

爾時者,接前佛在靈山說妙音菩薩品已訖之時也。法不孤起。必待有人請問。無盡意者,意是心意。言此菩薩,度化眾生之心。無有止境。無有窮盡。何以言之。此菩薩原是法身大士。豈有不知觀世音菩薩因何命名。即在會大眾。同聽法華。其識見之高。亦可想見。無盡意菩薩。意欲發起說法因緣。普為天下後世,不得見佛之眾生,作代表耳。其跡雖為菩薩。若推其本。殆係古佛再來。誠以一佛出世。萬佛助之揚化。否則此等請法主。固不易承當矣。偏袒右肩者。表身業恭敬也。合掌向佛者。表意業恭敬也。而作示言者。表口業恭敬也。此為請法一定之儀式。請法之人要音聲和藹。身容嚴肅。二者皆由意業虔誠發出。故謂之三業恭敬也。世尊者,世出世間,九法界之所尊崇。故謂之世尊也。此本佛之通號。佛佛皆同。以彰其德。若在此處。則指釋迦牟尼也。釋迦譯言能仁。牟尼譯言寂默。寂默為體。能仁為用。體則寂然不動。用則感而遂通也。此一品經。重在持名。故無盡意菩薩,特以問名為發起。所謂問在答處也。

 

佛告無盡意菩薩,善男子,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即是觀其音聲。皆得解脫。

 

佛告無盡意菩薩七字。此為結集經典人所記。善男子者,質直調柔謂之善。男子者,丈夫之美稱。此意專指無盡意菩薩。而亦兼攝在會大眾。呼而告之。使其意有專屬也。若有者,假設之詞。百千萬下。有一億字。億者萬萬。若以此單位。再加上無量二字。則其數目之多可知。眾生者,不專指人。而以人為重。以在人道說法故。苦者,痛苦。此為苦果。惱者,煩惱。此為苦因。諸者,眾多之詞。或一人而受多苦惱。或種種人,而受種種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者。或從前曾聞人說。或現在有人告知皆得稱聞。一心稱名者,一心言其專誠。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者。言菩薩有此神通。能令以上眾多苦惱眾生。皆得解去煩惱。脫離苦難。並不萺螳伬唌C亦不令其漏落一個。觀其音聲。觀字。作觀看解。亦說得通。因為菩薩身分。六根互用。不同凡夫肉眼。只能看而不能聽也。若說聞其音聲。便是凡夫身分。聞是耳根。觀是表心。不可混同。因為眾生是菩薩心內眾生。菩薩又是眾生心內菩薩。本屬同體。故無隔閡也。然鼓不擊不響。生不感不應。所以眾生,必須向菩薩先發一份誠心也。此一份誠心不是知識思想煩惱。亦不離知識思想煩惱。眾生之心,恆因用而廢體。菩薩之心,常由體而達用。且由全體而起大用。故不同也。眾生所念的聲音,即是聲塵。聲塵能感動菩薩。所以稱妙。然色聲香味觸法六塵。同是一樣力量。同是妙法。所以又稱法法皆妙也。此則凡夫不易知耳。

 

若有持是觀世音菩薩名者,設入大火。火不能燒。由是菩薩威神力故。

 

上節是總言救苦。此下別言救苦之事。上智之人,得總即知別。中下之士,非條分縷析不可也。此節言菩薩神力,能免眾生火難。持字,有執而不捨之意。下一者字,言這樣人。設若遇著大火延燒,四下瀰漫,無有出路之時。若能執持觀世音菩薩五字聖號。便可免去火難。不受火燒。此皆菩薩威神之力。不是眾生幸運所致。宋朝有位法師。名叫慈雲懺主。一生拜大悲懺。最有感應。他所修廟宇房子,木材,一一均經他念過大悲咒七遍。所以後日屢經火災。他那房子,巍然無恙。此可謂能免火難之一證矣。又有竺長舒者。素日虔誠持誦觀音經。即普門品之別名。鄰人失火。適在下風。火勢將及。竺誦聖號不輟。遂得反風滅火。鄰有惡少。不信其事。乘夜大風,在竺宅四下放火。皆不能燃。始驚服謝罪。此亦免火難之一證也。

 

若為大水所漂。稱其名號。即得淺處。

 

此言菩薩神力,能免眾生水難。由深處而得淺處。即可達岸不死矣。唐有岑景仁者。素持普門品。由家乘舟赴蘇州。遇風翻船入水。恍若有人告言。持誦普門品者能免。遂得淺處。遇救不死。此則能免水難之一證也。

 

若有百千萬億眾生。為求金、銀、琉璃、硨磲,碼ョA珊瑚,琥珀,真珠,等寶。入於大海。假使黑風吹其般舫,飄墮羅剎鬼國。其中若有,乃至一人,稱觀世音菩薩名者,是諸人等。皆得解脫羅剎之難。以是因緣名觀世音。

 

此言菩薩神力,能免眾生風難。入海求寶。本屬險事。人為財死。可發一歎。若有百千萬億眾生者,極言其多。以顯菩薩之威神耳。結成如此大隊。近世實所希有。不可執著其數。其中若有或百或千或萬或億萬人。極少乃至一人。乃至者,超略之詞也。以一人稱名而能免百千萬億眾生之風災死難。此亦不可思議之事也。黑風,即怪風。亦即近世之颶風。羅剎,鬼類。喜食人。風災而又遇鬼。真可謂災害並至矣。唐朝有宋衍者。渡海遇風難入水。見有稻稿一束執之。遂得登岸。因即借宿於海濱賣茶水之老媼家。細檢束稿。得金剛經一部。媼云,汝之免難。乃汝妻虔誠誦經祈禱所致。回里問之。果然。因攜物復返其處拜謝。至則人物俱杳。但見大水一片。訊之土人,向無賣茶老媼於彼居住。乃知為菩薩所現。以是因緣名觀世音者,正合上文所問也。

 

若復有人,臨當被害。稱觀世音菩薩名者。彼所執刀杖,尋段段壞。而得解脫。

 

此言菩薩神力,能免眾生刑難也。人犯死刑。最所傷心。所謂待決之囚。已屬生趣毫無。真可謂千鈞一髮之時矣。此時稱名。能使施刑之刀杖。自然斷壞。免難不死。真可謂出人意外矣。

 

若有三千大千國土,滿中夜叉羅剎,欲來惱人。聞其稱觀世音菩薩名者。是諸惡鬼,尚不能以惡眼視之。況復加害。

 

此言菩薩能免眾生之鬼難。

 

設復有人,若有罪,若無罪。杻械枷鎖,檢繫其身。稱觀世音菩薩名者。皆悉斷壞。即得解脫。

 

此言菩薩,能免眾生之囚難。有罪者,是有冤家。無罪者,被人所誣。或盜賊所擄。就現世說雖有有罪無罪之分。菩薩一視同仁。一體同救。杻械枷鎖,皆刑具之名。在手曰杻。在足曰械。在項曰枷。三者皆有鎖以禁錮之。檢者封檢。即鎖上封驗之記號也。俗名封條。書簽上寫書名。俗亦謂之署檢。亦有拘束之義。所以拘束亦稱檢束。繫者繩捆鎖綁。拘束繩繫。不令逃脫也。以一檢字。兼綰上下兩句文義。使文義絲毫不漏。譯師之巧也。

 

若三千大千國土滿中怨賊,有一商主,將諸商人齎持重寶。經過險路。其中一人作是唱言。諸善男子。勿得恐怖。汝等應當一心,稱觀世音菩薩名號。是菩薩能以無畏施於眾生。汝等若稱名者。於此怨賊當得解脫。眾商人聞。俱發聲言,南無觀世音菩薩。稱其名故。即得解脫。

 

此言菩薩神力,能免眾生之賊難。齎音積。齎持猶言執持。重言者,謂其所持之慎重也。以無畏施於眾生,就是眾生有恐怖的時候。能叫他不害怕耳。前言百千萬億眾生。及無量百千萬億眾生。是言被災難的人多。此節及上文兩言三千大千國土滿中羅剎。及三千大千國土滿中怨賊。是就一個人說。言其所被的災難,多而且廣。眾生處此環境。更向何處逃脫。更向何處找出路乎。真可謂萬萬無倖免之理。萬萬無生存之望矣。此種危難。菩薩能救。菩薩神力,真可謂至極無以復加矣。佛無妄語。必有著落。並非喻言。試問娑婆世界。佛不出世。則大千國土眾生。永無出苦之時。謂之滿中怨賊,滿中羅剎。非過言也。

 

無盡意,觀世音菩薩摩訶薩。威神之力,巍巍如是。

 

以上別明菩薩能免七種災難。俱是眾生的命難。因為眾生所寶貴的,莫過於命。故菩薩先從救難入手。使眾生因此易起信仰也。巍巍者,高大也。如是者,如上所言也。摩訶者,大也。薩者,菩提薩埵之略稱。即大菩薩也。因為以上七種,俱是就免難說。自成一類,故略略作一結束。

 

若有眾生。多於婬欲。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欲。若多瞋恚。常念恭教觀世音菩薩。便得離瞋。若多思癡。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癡。無盡意。觀世音菩薩。有如是等。大威神力。多所饒益。是故眾生。常應心念。

 

上來說菩薩之威力功德神通。一稱其名。便能免離此七種災難。合之第一項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云云。是總說離苦。其下七種,是別說離苦。總別合計,共有八種。須知眾生之苦。非無因而至。其因為何。即貪瞋癡三毒是也。此三毒是眾生根本煩惱。其餘枝末煩惱均由此發生。譬如刀兵疾疫饑饉三災。人都知道怕。不知刀兵之災。由殺生害命而來。由驕奢婬佚而來。饑饉之災。由強搶豪奪而來。而殺生害命,強搶豪奪,驕奢婬佚,又由貪瞋癡三毒而生。欲不受苦報,須莫造惡因。知此,則對治三毒之法,誠甚要矣。佛在四十年前。為聲聞弟子,對治多貪,則用不淨觀。對治多瞋,則用慈悲觀。對治多癡,則用因緣觀。理致甚深。其說甚繁。弟子易於領受者。以其有實法可依也。今則惟用稱名之法。譬如一粒神丹,通治萬病。散心可以入道。工作不礙修行。簡莫簡於此矣。易莫易於此矣。真所謂下手易而得效速。用力少而成功高。妙莫妙於此矣。較之小乘之所修其難易相去何止天淵。然而四十年前不說者。以其時弟子。無此信心也。四十年後始說者,信之深也。佛法無邊非信不入。苟無淨信。佛莫奈何。佛譬猶火。眾生如木。乾木易燃。喻眾生之有信心也。溼木難燒,喻眾生之無信心也。佛菩薩雖慈悲。無感不能應也。果能轉三毒成三智。轉煩惱成菩提。則即心即佛。真能令天順地隨。一切鬼神悉聽其驅使。又何疑於感應之如響哉。有如是等大威神力。大者,善應無方。威者,百神從令。神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也。多所饒益者。菩薩無求於眾生。而眾生受菩薩之恩德大也。是故眾生,常應心念者。諄諄勸告之詞也。我輩得聞此等經典。亦係多劫熏修之因。應生難遭之想。不可妄自輕薄而不修也。

 

若有女人,設欲求男。禮拜供養觀世音菩薩。便生福德智慧之男。設欲求女。便生端正有相之女。宿植德本。眾人愛敬。無盡意。觀世音菩薩,有如是力。

 

此言菩薩能滿婦女之願。婦女以有子為貴。故婦女無子。每為人間一件憾事。此願菩薩能滿。可謂奇矣。可謂妙矣。世人有子,每每嬌生慣養。無所成就。甚且造惡多端。墮人下流。此有子等於無子也。菩薩所送之子,福慧雙修,有福便不受苦。有慧便不愚癡。此真求子之人,最所希望者矣。世亦有男兒甚多。獨少女兒者。故婦女既生男兒,又有願生女兒之事。女子固以端正為重,而同時亦頗重容貌。若有德有才有貌。真為眾人所愛敬矣。菩薩有如是滿願神力。豈凡情所能妄測哉。茲將求子得子之證據略述一二。清譚憲卿,富而無子。聞菩薩神力。有求必應。出五千金。建大悲道傷。未幾妾果生子,胞衣皆白。其妻亦以千金作道場。亦生一子。胞衣亦白。胞衣白者,證明是菩薩所送之子,即譚如初譚如博兄弟也。清末狀元張季直無子。禱於狼山大勢至菩薩道場。觀音像前,後亦得子,即孝若也。張亦有文紀其事。又魯人潘對鳧四十無子。虔誠祈禱。夜見里中鑼鼓喧闐。後隨八抬大轎,內有白衣老媼,抱一小孩。疑為鄰人喜慶之事,但不知老媼何以白衣。正遲疑間。鼓樂轎子。直進其家。又疑我家有事。我為家主。何以不知。因即入內詢問。適其妻分娩一子。即前國務總理潘馥也。及出視之,而鼓樂等物。已無蹤跡矣。可見菩薩感應不虛也。

 

若有眾生,恭敬禮拜觀世音菩薩,福不唐捐。是故眾生,皆應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

 

此則佛作保證。普勸受持也。唐者,虛也。捐者,棄也。不虛棄,猶言不白做也。叮嚀諄勸。司謂至矣。

 

無盡意。若有人受持六十二億恆河沙菩薩名字,復盡形供養,飲食衣服,臥具醫藥。於汝意云何。是善男子,善女人,功德多不。無盡意言,甚多,世尊。佛言若復有人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乃至一時禮拜供養。是二人福,正等無異。於百千萬億劫,不可窮盡。無盡意,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得如是無量無邊,福德之利。

 

此言菩薩名號功德。等於河沙菩薩名號功德。一名功德,具足一切名功德也。恆河沙數菩薩,其人數之多可知。其上又加六十二億。億者萬萬也。以恆河沙數為單位。其數為六十二億恆河沙。此等數目,真非凡夫心量所能測矣。若將以上菩薩名號。集成文句。其數亦大有可觀也。況復四事供養。況復盡形四事供養。此等功德。真非凡夫心力所能辦也。然以如此大功德。與受持一菩薩名號,一時供養之功德。是二人所得之福。正等無異。平等平等。兩者相較。此為凡夫所能。彼為聖人所難。何去何從。不待智者而決矣。再據正文。不惟正等。而且超過。不惟超過。而言其一時受持禮拜供養功德福報,且於百千萬億劫,不可窮盡。是簡直一稱觀世音菩薩名號,所得之功德福報。不可以數量計矣。天下之奇妙事。更有過於此者乎。故佛又呼無盡意菩薩。而告之言。無盡意。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得如是無量無邊福德之利。由是知觀世音菩薩名號功德。非佛莫能知。亦非佛莫能讚矣。

 

無盡意菩薩白佛言。世尊。觀世音菩薩,云何遊此娑婆世界。云何而為眾生說法。方便之力,其事云何。

 

前文所說,皆是菩薩悲能拔苦之事。下文更說菩薩慈能予樂。菩薩拔眾生之苦。功夫只做一半。必須予樂。方能圓滿。先救而後度。則救即為度之前方便也。楞嚴經說。觀世音菩薩於古觀世音如來所發菩提心。從聞思修。入三摩地。乃至生滅既滅。寂滅現前。忽然超越世出世間。獲二殊勝。一者,上與諸佛同一慈力。二者,下與眾生同一悲仰。前文所說,皆是下與眾生同一悲仰之事。故無盡意菩薩,更問觀世音菩薩,與諸佛同一悲力,其事云何。方者,法也。便者,利也。方便之力,即隨機應現之事也。娑婆,此言堪忍。謂堪忍受苦。無論如何。不思出離也。

 

佛告無盡意菩薩。善男子。若有國土眾生。應以佛身得度者。觀世音菩薩,即現佛身。而為說法。

菩薩度生。應機示現。應以佛身得度者,言眾生之機。能感佛身應現。故觀世音菩薩即現佛身。而為說法。令成佛道也。

 

應以辟支佛身,得度者。即現辟支佛身,而為說法。

 

辟支佛,即緣覺聖人。聞佛說十二因緣悟道者。而為說法者,非僅僅為其仍說十二因緣也。蓋方便引導則有之。至其結果皆令成佛。此為說法之最大目的也。下皆倣此。

 

應以聲聞身,得度者。即現聲聞身,而為說法。

 

聲聞、聞四諦法悟道。即四果聖人。此為小聖。以上三種。皆為深信佛法一類眾生之機。但志趣不同。有喜以極聖為依歸者。有以大聖中聖小聖為捷近者。菩薩善應群機。無不各就其所喜見,而為示現。不言菩薩者。菩薩為大聖。現屬本位。故從略也。

 

應以梵王身,得度者。即現梵王身,而為說法。

 

梵王為初禪三天之主。超出欲界。無有女身。女身生彼。亦轉男身。蓮花化生。禪悅為食。最為清淨。

 

應以帝釋身,得度者。即現帝釋身,而為說法。

 

帝釋,為釋提桓因之略稱。統管三十三天。東南西北各八天。再加其所居之中天。共成三十三天。即俗名玉皇大帝者是也。

 

應以自在天身,得度者,即現自在天身,而為說法。

 

自在天,在六欲天之頂。亦名他化自在天。此天福報,隨其想念,自然現成。

 

應以大自在天身,得度者。即現大自在天身,而為說法。

 

此天王三眼八臂。騎大白牛。位居色界天頂。亦名摩醯首羅天王天。

 

應以天大將軍身,得度者。即現天大將軍身,而為說法。

 

天大將軍者。欲界天上天帝下之大將軍也。

 

應以毗沙門身,得度者。即現毗沙門身,而為說法。

毗沙門,為北方多聞天王。為四大天王之首領。富有財寶。統管四洲。尤常巡視南洲。唐道宣律師。行般舟三昧。九十天不坐不臥。常行常立。偶因疲極欲跌。為人所扶。詢為毗沙門天王之太子張瓊也。太子因欽佩宣師道行。而來衛護。此足為有毗沙門之一證也。以上六種天神。此土道門所信。惟玉帝及天大將軍二種。因所稱玉帝駕前天尊。皆不出玉帝範圍。即世傳關聖帝君。亦與韋陀天尊,同一流類。其餘四種天神,皆為不明佛法之西土外道所尊。蓋眾生不明佛法。倀倀無所之。譬如病重亂投醫。各就所喜所信。而尊崇之。菩薩悲願弘深。不因其外道而捨之也。

 

應以小王身,得度者。即現小王身,而為說法。

 

小王,對轉輪聖王而言。轉輪聖王,或統四洲,或統三洲,或統二洲,或統一洲。小王則畫地為王,各據一方也。如中國歷代崇奉佛法之帝王,其跡亦皆不可測也。

 

應以長者身,得度者。即現長者身,而為說法。

 

長者,德高望重之人。

 

應以居士身,得度者。即現居士身,而為說法。

 

居士者,清高居道之士。身分次於長者。

 

應以宰官身,得度者。即現宰官身,而為說法。

 

宰官,謂居位治民者。

 

應以婆羅門身,得度者。即現婆羅門身,而為說法。

 

婆羅門,譯言淨行。清修學道。博綜技術。佛未出世。最為竺土所尊。猶此土之醇儒也。以上五種,皆為不明佛法,染於世味,凡夫一類之機。菩薩普應群機。無不隨類,各各投其所喜,而為示現。較之外道。則又不如。因外道尚有出世之心。而此等凡夫。染於世味者深也。因眾生之機愈降。菩薩所現。亦隨之而降。非菩薩之德業。有升降也。彼隱隱中護持佛法之長者居士等。其本亦皆不可測也。

 

應以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身,得度者。即現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身,而為說法。

 

此四者,出家兩眾。在家兩眾。為專信佛法一類眾生之機。菩薩從中,方便示現,皆如其量而止。尼、夷、皆女義也。

 

應以長者、居士、宰官、婆羅門、婦女身,得度者。即現婦女身,而為說法。

 

此一種,專為家族念種,或夫婦情深者,一類眾生之機。菩薩應其機感。投其所喜。而為示現。

 

應以童男童女身,得度者。即現童男童女身,而為說法。

 

此一種,專為子女情重,一類眾生之機。菩薩應其機感,投其所喜,而為示現。

 

應以天、龍、夜叉、乾闔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遾髡驉B人、非人、等身,得度者。即皆現之,而為說法。

 

天為四大天王。龍為四海龍王。夜叉為捷疾鬼,飛行空中。乾闥婆,譯言香陰。亦名樂神。常與帝釋作樂。阿修羅,譯言非天,簡有天福,無天德。迦樓羅為金翅鳥。緊那羅為技神。善作聖樂。摩遾髡鰿偭秤哄C此上八種,鬼畜均有。惟少地獄。當係略去。亦稱八部鬼神。此為專信鬼神,一類眾生之機。菩薩應其機感,投其所喜,而為示現。人,非人等,以二類總攝未盡之機。無遺漏矣。

 

應以執金剛神,得度者。即現執金剛神,而為說法。

 

金剛神,示現惡相。亦為佛門護法。西土有專修其法者。菩薩應機於四生六道,隨類現身。方便總歸引入佛道。注重在而為說法四字。若邪魔外道,以及凡夫俗子,身在其中,不能自拔,同一陷溺。不得藉口菩薩之示現也。又,而為說法法字。所包甚廣。無有定相。在因其所明而通之。較易為力耳。憶昔遇一舊友,開修理鐘表店為業。營業甚盛。彼見我已具僧相。深懷悲愍。因謂汝何不好好經營正業。而出家為僧。不勞而食。甚無取也。予謂此話甚長。請以子之鐘表業為喻。且問鐘表內部。若發條,若游絲,若大小針,種種輪件等皆動乎。曰皆動。曰有不動者乎。曰有。大軸不能動。曰大軸因何不動。曰大軸若動。則全部亂矣。予曰僧學無為大法。其不能別營人世生業。正如鐘表之大軸相似。各有各的正業。不可相並。汝謂人人出家則世界皆滅種矣。予謂人人皆開鐘表店。則世界亦滅種矣。何也。其他相須職業。皆無人做矣。由是店主語塞。後竟於佛門大生信仰。而為其父母作超薦之舉。頗為懇誠。又如予昔在某地,有一學友,患病怕死。有人勸其念佛不聰。予勸其念觀音,求救護。則喜甚。後果感應病愈。夫出家人,與俗人有異。俗人念觀音,求不死。是為令其種出世善根。若出家人害病,念觀音,專求不死。便與道念相違。出家人以有病為助道之緣。若害怕,念觀音,求不死。便是無出息了。所以出家人害病。須痛念無常。早求解脫。與在家人宗旨不同也。何得疑其有靈有不靈乎。況且感應之理。因緣甚深。不可執一而論。有顯感顯應,有冥感冥應,有顯感冥應,有冥感顯應。現時誠求。現時得救。此顯感顯應也。宿有善因。現世隱隱中自無禍事發生。此冥感冥應也。雖然誠求,未見顯然徵兆。而凶事亦無形消滅。此顯感冥應也。宿有善因,雖不誠求,卻蒙顯示徵兆。救之脫苦。此冥感顯應也。眾生但存善心,行善事,說好話,再加心性柔和謙下。時時稱念聖號。為自他一切眾生。虔誠懺悔。自無不蒙救度之理。時節若至。其理自彰。逆順因緣,皆為方便。小有挫折。不必遽疑菩薩之不靈也。小小無謂之事。動輒祈禱。煩瀆菩薩。甚或作惡害人,求其事之成就。皆大大不可也。

 

無盡意,是觀世音菩薩,成就如是功德。以種種形,遊諸國土。度脫眾生。

 

種種形者,三十二應之身形也。然亦有化作橋梁房舍山石藥草稻粱者。度脫眾生者。救之令脫苦。同時亦即度之令得樂。此則通合上文救災現身之條而總言之也。

 

是故汝等,應當一心,供養觀世音菩薩。是觀世音菩薩摩訶薩。於怖畏急難之中,能施無畏。是故此娑婆世界,皆號之為施無畏者。

 

此處佛特指示無盡意菩薩,令其一心供養觀世音菩薩。則下文無盡意菩薩,解頸珍寶瓔珞,供養觀世音菩薩,為遵佛所教矣。尊法重人,表示敬意,故曰應當。無畏之施,重在救苦。以見惟能救其苦。始能為之說法。否則雖說之而不易生信。無畏之施。本為布施之一種。此則即拔苦,即予樂,財法二施,俱在其中矣。此娑婆世界最苦。而菩薩悲願弘深。尤與娑婆世界,一切眾生,特別有緣。故有家家觀世音之口號也。

 

無盡意菩薩白佛言,世尊。我今當供養觀世音菩薩。即解頸眾寶珠瓔珞。價值百千兩金,而以與之。

 

無盡意為請法主。承佛指示。故曰,我今當供養觀世音菩薩也。頸者,脖項。瓔珞者,莊嚴之具也。狀如此方花圈,以金銀珠寶等所作耳。

 

作是言,仁者,受此法施,珍寶瓔珞。

 

法字,作樣子解。受此法施,猶言以這樣東西。奉獻。請其領納也。

 

時觀世音菩薩不肯受之。無盡意復白觀世音菩薩言。仁者,愍我等故。受此瓔珞。

 

等者,即下文四眾天龍八部等也。無盡意菩薩代表大眾。獻此瓔珞。且謂愍我等故。此是何意。且送禮本是體面之事。有何可憐可愍。然而無盡意菩薩,且謂非我一人之意。請看在大眾情分上。措辭如此之卑下。可謂誠敬懇到之至矣。如此,方無市井交易之氣,足表佛法尊重矣。

 

爾時佛告觀世音菩薩,當愍此無盡意菩薩。及四眾、天、龍、夜叉、乾闔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喉羅伽、人、非人、等故。受是瓔珞。

 

佛亦謂當愍此無盡意等。正表示觀世音菩薩為敬田也。佛法在恭敬中求。若無恭敬。情存輕慢。便無利益。佛復從中,代為懇情。則觀世音菩薩。自然不能堅辭不受矣。

 

即時觀世音菩薩,愍諸四眾。及於天、龍、人、非人、等。受其瓔珞。分作二分。一分奉釋迦牟尼佛。一分奉多寶佛塔。

 

觀世音菩薩既受又復轉供二佛,可謂不受而受,受而不受矣。然此轉供二佛。大須注意。因多寶佛塔四字。若非由此點出。則此品經文,便與法華會上。顯不出關係了。由此點明。則知此品,為法華會上所說。又為多寶如來證明。多寶佛塔,非說法華不出。可見成佛法華。佛佛尊重之至矣。

 

無盡意,觀世音菩薩,有如是自在神力。遊於娑婆世界。

 

此處方與上文皆號之為施無畏者銜接。有如是等以下,結明上文,正答所問。以扣前題也。

 

爾時無盡意菩薩以偈問曰。

世尊妙相具  我今重問彼  佛子何因緣  名為觀世音

 

偈者,重頌也。佛世說法。並無書本。全憑記憶。所以所傳詞句,有詳有略。什師譯本止此。至隋闍那岌多譯本,始有此偈頌。後人合之。相得益彰。全品經義。俱攝於極短偈頌之中矣。口稱世尊,而繼之以妙相具者。具者具足。言佛世尊,三十二相。具足無缺。所以稱妙。答問之間,讚其妙相。此西土尋常儀式。相見必稱讚也。猶此土問好之義。然佛有實德。名稱其實。不同凡情,虛妄稱譽。傳之後世,令生敬仰,想見佛世芳規也。彼字屬下文,彼佛子,指觀世音,佛為法王。佛子,即法王之子也。名以彰德。必其有由。故問其何因緣也。

 

具足妙相尊  偈答無盡意  汝聽觀音行  善應諸方所

弘誓深如海  歷劫不思議  侍多千億佛  發大清淨願

 

尊者,世尊。因限於五字成句。而略去也。偈答者,彼以偈問,佛以偈答。兩兩相當。易於成誦也。此為集經人所記。汝聽二字,含有善男子諦聽諦聽,善思念之之意。觀音者,觀世音也,略去世字。好成文句也。知此,則人謂避唐太宗世民諱,略去世字,為不然矣。況譯此經在太宗未成帝之先,足徵無實矣。行字音橫,去聲。即指上文救度眾生之行也。善者,巧也。諸者,眾多之詞。方者,方向。即上下四維四隅也。所者處所。言處所,而眾生在其中矣。應者,應其機感,拔眾生苦,予眾生樂也。弘者大也。誓者,矢志不移,要約必成之意。大而且深,無休歇,無止境也。經歷塵劫,難思難議。言其功德,讚不能盡也。侍多千億佛者,千萬億佛出世,無不助之宣揚法化也。發大清淨願者,稱性發願,無染污心也。

 

我為汝略說  聞名及見身  心念不空過  能滅諸有苦

 

略說者,承上文歷劫不思議,於無可說之中而略說也。或可略者要略,僅能說其綱領大要也。聞名者,持名也。見身者,見像也。心念者,意想也。三業皈命,不使空過,能滅三界二十五有之苦也。諸有者,廣開二十五有。略說為三。欲有,色有,無色有也。欲有者,六欲天以下,以至地獄鬼畜,皆屬欲有。因其有男有女之欲也。色有者,四禪天也。無色有者,四空天也。縱令生到非非想天,活到八萬四千大劫,業盡依然輪轉。不能免去生死。有者,有生死也。推廣而言。則為二十五有。不過開合不同耳。非有異也。苦者,三苦。苦苦,壞苦,行苦。或分八苦,即生,老,病,死,求不得,怨憎會,愛別離,五陰熾盛,廣有無量諸苦。亦開合不同耳。八苦之中,五陰熾盛是總苦。餘七是別苦。各別不同也。五陰,即色受想行識。而以識為起點。識以了別為義。世間學問,吃飯本領,非先有深切認識不可。此即是人間大苦。懂的以後,又要去做,行即做也。做的好壞。不加思索不行。思索即想也。有想的對,有想的不對,便有苦樂。若做久想久了。便有不苦不樂之感。即是平平常常。這叫行苦。凡人久而生厭,即是此苦。三苦既經。使有不合式的環境。色聲香味觸法六塵。皆為色字所攝。若合式的環境。不能常保。便是壞苦。若不合式的環境不變。便是苦苦。此五通攝一切苦,餘便不要細說了。這些苦事,誰人沒有。誰人能免。從古以來,多少聖賢豪傑,都沒有法,解除此苦,這是甚麼原因呢。都是因為不明佛法。不信最上佛法。最上佛法,卻又極其容易。其事維何。即專持觀世音菩薩五字名號也。此五字誰人不能念。然而人總不肯念者,信不及耳。佛法本平常,人卻信不及,卻又偏要花多少錢,磕多少頭,要去點穴守竅,結果弄得身病,豈不可憐,真所謂道在邇而求諸遠,事在易而求諸難矣。不惟不能滅苦,而反能生苦矣。佛言我為汝略說,聞名及見身。心念不空過,能滅諸有苦。此即總言三業皈命,為滅苦之要法也。此為總綱。

 

假使興害意  推落大火坑  念彼觀音力  火坑變成池

 

此重頌長行能免火難之文也。

 

或漂流巨海  龍魚諸鬼難  念彼觀音力  波浪不能沒

 

此重頌長行能免水難鬼難二段之文也。長行不言龍魚,偈多龍魚,既遭水難,水族龍類魚類,自然常為害也。

 

或在須彌峰  為人所推墮  念彼觀音力  如日虛空住

或被惡人逐  墮落金剛山  念彼觀音力  不能損一毛

 

此上兩段,長行未有,偈為補出。

 

或值怨賊繞  各執刀加害  念彼觀音力  咸即起慈心

 

此重頌長行商人齋寶之文也。

 

或遭王難苦  臨刑欲壽終  念彼觀音力  刀尋段段壞

 

此重頌長行臨當被害之文也。長行無王難字樣。偈為補出。

 

或囚禁枷鎖  手足被杻械  念彼觀音力  釋然得解脫

 

此重長行刑難之文也。

 

咒詛諸毒藥  所欲害身者  念彼觀音力  還著於本人

 

此為長行所無,偈為補出。咒詛,請神加殃也。諸者種種。毒藥,如南方蠱毒之類。還著於本人者,如送禮然。對方不受,物歸本主也。非菩薩之過也。

 

或遇惡羅剎  毒龍諸鬼等  念彼觀音力  時悉不敢害

 

此重頌長行入海求寶之文也。

 

若惡獸圍繞  利牙爪可怖  念彼觀音力  疾走無邊方

 

疾走無邊方者,言惡獸忽遽疾走,不暇選擇方向,無邊者,即走不通之邊際,亦不暇認識也。極言其惶恐之甚也。

 

蚖蛇及蝮蠍  氣毒砟黤M  念彼觀音力  尋聲自回去

 

氣毒砟黤M者,其氣有毒,如火之燃燒也。尋聲者隨著念菩薩之聲音。自行回穴去也。

 

雲雷鼓掣電  降雹澍大雨  念彼觀音力  應時得消散

 

以上三偈,長行均無。雲雷鼓掣電者。雲者陰氣。雷者陽氣。雲中有雷。謂陰中包陽。陽欲外發。必向外鼓動。鼓動力極。陽由陰出。如掣破裹囊之勢。掣開陰氣破縫。透出陽光之謂電。漲破聲音之謂雷。降者,落也。雹者,冷所結也。其形大小不定。最傷禾稼。大者,能傷人畜及房屋。小者亦有不為災者。此當指大雹而言。澍,猶注也。傾盆之雨也。消散,指空中雲物消滅散去也。

 

眾生被困厄  無量苦逼身  觀音妙智力  能救世間苦

 

此又重頌長行施無畏之文也。互有詳略。

 

具足神通力  廣修智方便  十方諸國土  無剎不現身

 

此重頌長行十九種現身說法。略為一偈也。

 

種種諸惡趣  地獄鬼畜生  生老病死苦  以漸悉令滅

 

此又重頌長行。天龍等身得度之文也。偈又補出地獄之名。及生老病死苦之義。此等眾生,罪業深重,故偈又只言以漸悉令滅也。

 

真觀清淨觀  廣大智慧觀  悲觀及慈觀  常願常瞻仰

 

此為長行所無。真觀即空觀也。清淨觀,即假觀也。廣大智慧觀,即中觀也。悲觀拔苦。慈觀予樂。此又補出五觀。以明觀世音菩薩修行之本。常願者,勸其應當修學也。常瞻仰者,勸其宜加恭敬也。

 

無垢清淨光  慧日破諸闇  能伏災風火  普明照世間

 

此為長行所無。偈又補出菩薩清淨法身。能遍滿一切時處。其光明之體。如日光遍照。暗去則明來。明來則暗去。以之破眾生災難,如慧日之破諸闇也。慧日,言慧光如日也。以光破闇。言其易也。以譬稱菩薩名號之處。即菩薩慧光所現之處。如明來則闇去之易也。如此易知易行之法。人奈何錯過而不信乎。

 

悲體戒雷震  慈意妙大雲  澍甘露法雨  滅除煩惱燄

 

此亦長行所無。悲體戒雷震者,菩薩無體。以悲為體。即以悲為身也。修持身體,莫重於戒。持戒須嚴。如雷霆之震耳。不可悠悠忽忽。此菩薩之身業也。慈意妙大雲者。菩薩以慈為心意,其慈之妙。其慈之大。如雲之普覆。此菩薩之意業也。澎甘露法雨者,菩薩說法如雨。普潤一切眾生。又如澎甘露然。甘露者,不死之藥也。澍者,注也。傾而出之,不稍吝惜。此菩薩之口業也。可見菩薩修道,仍求諸己而具足,有何奇特乎。無非身口意三業清淨。所成之神通妙用,自利利他耳。

 

諍訟經官處  怖畏軍陣中  念彼觀音力  眾怨悉退散

 

此亦長行所無。下三偈同此。偈又補出訟事戰事。雖比前事為輕。然亦身家性命所關。菩薩悲願深重。亦應其機感,而救濟之。可謂無微不至矣。

 

妙音觀世音  梵音海潮音  勝彼世間音  是故須常念

 

音者,稱名之音聲。稱名之音聲。能拔苦。能予樂。天下之音,豈有更妙於此者乎。故曰妙音。妙音,即是觀世音。非有二也。稱名之法。更妙在不起分別。若有二。即成分別矣。觀世音亦是清淨梵音。若起分別。則識波紛動。便不清淨。念觀世音。不起分別。即是梵音。亦即海潮音。海潮音者。應時不誤。念觀世音。其應如響。豈非應時不誤乎。故觀世音菩薩,五字真言,亦即海潮音也。勝彼世間音者,世間音者,全是分別。若不分別。不名為世間音也。是故須常念者。即此是妙法。除此便無妙法也。

 

念念勿生疑  觀世音淨聖  於苦惱死厄  能為作依怙

 

上言常念。恐其念之久。更起疑念。故此又諄諄戒之。切勿生疑。生疑則念雜。念雜則成分別矣。觀世音淨聖者,若念觀世音菩薩名號。淨到極處。塵不能塵。功無可功。便成聖行。於苦惱死厄。決能為吾人作依怙也。怙者,恃也。詩曰,無父何怙。無母何恃。父母死曰失怙恃。吾人依託聖號。猶孺子之依父母也。戒之曰,切勿生疑。

 

具一切功德  慈眼視眾生  福聚海無量  是故應頂禮

 

持名之法,一即一切,既已具足一切功德。更須如菩薩之慈眼,視一切眾生。則慈隆即世。悲臻累劫。福德積聚。如海無量矣。既感菩薩如此恩德。尚敢傲不為禮乎。是故應當五體投地。百拜以頂禮也。

 

爾時持地菩薩,即從座起。前白佛言。世尊。若有眾生,聞是觀世音菩薩品,自在之業。普門示現,神通力者,當知是人,功德不少。

 

此一品經,專備[世音菩薩,救度眾生之事。故持地菩薩,直名此一品經,為觀世音菩薩品。自在者,無障礙也。普門示現者,隨感即應也。神通力者,妙應無方謂之神。隨感即至謂之通。萬方無阻謂之力。當知是人,功德不少者。謙言不敢定其功德之數量也。處亂世而能聞此妙法,其福分亦不可思議矣。

 

佛說是普門品時。眾中八萬四千眾生,皆發無等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經之品名,係與持地菩薩所說,合而為一也。無等者,絕待也。下等字,平等也。言無等中之等,對待也。雖然對待。仍不知絕待之為何物。則絕待仍不失為絕待。所以二俱稱妙也。阿言無。耨多羅言上。三藐言正等。三菩提言正覺。專持名號。不起分別。三業清淨。即是無等等無上正等正覺之心也。今天二月十九日。法會吉祥圓滿。大眾念佛迴向,祈禱世界,早現和平。

 

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講錄終

沙門會文記

| Google | 百度 | Yahoo! | 維基 Wiki | MSN | 佛教 | 經典圖書館 | 

| 電視 | 購物 | 兒童 | 書店 | 雜誌 | 視頻 | 免費佛經 | 音樂下載 | 熱門網站 | 佛教論壇  |

般若文海佛教經典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