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律航法師文記—報恩

 

律航法師著述

 

佛化家庭幾個基本條件

怎樣發菩提心

釋尊如何報答親恩

 

佛化家庭幾個基本條件

 

佛法與世法,本來分不開的。人世間事事物物,隨拈一法,無不是佛法。我佛所說法門雖有八萬四千之多,而歸納起來,不外自利利他而已。學佛者若欲實行利他,必須先自家庭佛化做起。今依次說明佛化家庭的好處,及佛化家庭的殊勝,以及佛化家庭具備的幾個基本條件。

 

佛化家庭的好處:中國人互相標榜的為詩書傳家、忠孝傳家、或耕讀之家、積善之家等等,這是表揚他讀書、耕田、忠孝、慈善的意思,而佛化家庭正包括了上述的意義。而且全家老少男女們都信仰佛教,具實行佛的教化。佛以清淨、慈悲、莊嚴為教,若全家都為佛所化,便自然成清淨家庭、慈悲家庭和莊嚴家庭了。

 

佛化家庭的殊勝:佛法雖深廣如大海,但能得其一滴,便終身受用不盡。佛以清淨、慈悲、莊嚴為教,全家若能信受奉行,則個人的身語意業清淨莊嚴,必能敦倫盡分、閑邪存誠、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家庭方面和睦慈悲,相習成風,必能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倡婦隨、主仁僕忠,即世法所謂模範家庭了。老少又能茹素念佛、戒殺放生、家風善熏、化行俗美,於是一家清淨、一鄉一邑悉皆清淨,何異人間樂土?但欲達此目的,必須具備如下條件。

 

佛化家庭具備的幾個基本條件:

 

一、母教:家庭以母親的感化力,最深最大。父親多在外邊工作,不能常在家內教導兒女。所以人的一切習慣,全在孩提時受母親的感化,成為第二天性。假定母親信仰佛法,他的兒女自幼耳濡目染,也沾些佛教的氣味。試看回教徒堅守清真教規,不吃豬肉等,多得力於母教。我們若欲佛化家庭,也應該重視母教,勸導婦女們多多學佛。

 

二、胎教:人性的善惡與胎教很有關係,假定母親是一個佛教徒,受孕以後,茹素念佛,嚴持三皈五戒,遵行十善業道。胎兒在胎中稟受慈悲祥和的氣氛,出胎之後,性情一定良善。

 

三、啟蒙:一般人對於四歲至七歲的兒女,以為年齡尚小,多不注意教育。那知「教子嬰孩」,古有明訓。在小孩三歲以後,漸有知識,他的識田如白紙一樣,為父母的給他畫甚是甚。若把佛法上極淺近的道理和小故事,如助人、放生、不撒謊等類,常常講給小孩聽,再跟著大人們學習拜佛唱念,所謂「少學若天性,習慣成自然」,久而久之,不知不覺的一切佛化了。

 

四、教女:中國人向有重男輕女之風,所以對於子女的教育,也不免歧視,這是大大的錯誤觀念。蓋良善的國民,多成於良善的母教。今日的童女,即是他日的賢妻良母。若不注重女子的幼年教育,則他日安能成為良母?既無良母,安有良民?印光大師常說:「治國平天下的大權,女人家操得一大半。」可謂探源之論。若欲佛化家庭,必須重視女子教育。

 

五、教材:家人講解,不必用高深的佛理,專就三世因果、六道輪迴的道理,演講的明明白白。再把三皈、五戒、十善業道,不惜迴環重復加以說明,務使兒女們人人徹底瞭解,佛法與自己實有密切關係,遵行則身心快樂,違反則煩惱重重,自然生起信仰來。總之,以理智開導兒女,千萬不可以家長身份,強迫教育。所以者何?若不啟家人的真信仰,縱暫時形式佛化,日久亦流於虛偽敷衍,不能得到佛法真實利益。

 

六、行持:佛法真實義意,重在實行。所以佛化家庭的起碼行持,必須念佛戒殺。固為佛說念阿彌陀佛一聲,可以消除八十億劫生死重罪,若少殺一條生命,即少欠一個命債,少造一次新殃。所以家中設置佛堂,按家庭忙閒狀況,隨分朝暮課誦。家人最好全體吃素,如不能做到,亦可暫採用三淨肉,家中萬萬不可殺生。

 

七、禁止惡習和工具:近代家庭以賭博為唯一的消遣,此實為最大的惡習,勞民傷財敗品損德,莫此為甚。無論何種賭具,一律禁止,不准入門。

 

八、提倡佛教的娛樂:人生不可太枯燥,尤其青年,必須予以高尚的娛樂,始可調和其性情。佛教的法器及唱讚,梵唄悠揚,最適宜於精神修養。若請明師教授得法,可以得到無比娛樂。至於現代樂器及運動器具,亦可隨力備用。

 

結論:上來八條雖然簡單,但是佛化家庭最基本的條件。若為家長的以身施教,對於佛法具有堅固的信仰,及純潔的修持,則家人天性相近,自然受其感化。現在世風涼薄,人心卑劣,共業感召,空前浩劫。若不以佛法灌輸家庭,潛移默化,由家而國,佛化世界,則將來人類慘禍,實不堪設想。故不揣固陋,略貢要義,尚望各界大德倡導實行。

 

怎樣發菩提心

 

經上說:「修行若不發菩提心,終成魔業。」古德說:「修行不發菩提心,譬如耕田不下種。」由這兩段經論看來,可知發菩提心,為修行上最起碼和最重要之條件。

 

那麼,菩提心究竟是什麼?含些什麼意義呢?按「菩提」二個字是梵音,東土譯為「覺」。覺又分:「自覺、覺他、覺行圓滿。」總而言之,就是發起「成佛」的心。成佛為什麼?課誦本上說得很明白:「誓願度眾生,總願成佛道。」其他如大慈大悲呀!自利利他呀!斷一切煩惱呀!學一切法門呀!皆是發菩提心的廣義和推闡的名句文身。

 

怎樣發菩提心呢?淨土宗第十一代祖師實賢大師〈勸發菩提心文〉,發揮得最為詳明精微。它的內容大概分為:邪、正、真、偽、大、小、偏、圓等類,條分縷析,應有盡有,誠為天親菩薩《發菩提心論》後,絕無僅有的宏文。但是文內係專對出家人立論,非對一般人士而言,且文體深奧。此次《中國佛教》月刊徵文的格例:一、為對四眾弟子作勸請。二、要用淺顯通俗的語體文。我為符合刊物的意旨,只得另闢途徑,來詮發菩提心的意義,然而也不能超越天親菩薩和實賢大師兩位大德的範疇之外,不過文體和措詞上稍為不同罷了!試說如次:

 

一、為了脫生死而發菩提心:我們眾生自無量劫來,在六道中輪迴生死,生了再死,死了再生,生生死死,無有了期。驢皮袋,馬皮袋,何處不鑽?刀山劍樹,餓鬼飢虛,誰敢說沒有嚐過滋味?偶一念及,不寒而慄。今生幸而得了人身,又得聞佛法,還敢不猛發大心?擇一個了生脫死最容易、最穩當的淨土法門,深信切願,一心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永不退轉,一生成就,乘願再來,普度眾生。

 

二、為報答親恩而發菩提心:哀哀父母,生我劬勞!十月懷胎,三年乳哺,教養百端,惟恐不能成人。及至成立,有所建樹,而父母已幾衰老,甚至椿萱見背。菽水承歡,莫報萬一;昊天罔極,徒悲何益!惟有速發大心,信願念佛,求生西方,並以念佛功德,回向法界,求佛加庇,令過去多生多劫的父母,和一切眾生,同生極樂。蓮池大師云:「親得離塵垢,子道方成就。」凡欲報親恩者,當以發菩提心為第一要義。

 

三、為普度眾生而發菩提心:有人問某法師道:「修行為什麼?」答:「為成佛。」又問:「成佛為什麼?」答:「為度眾生。」學佛不度眾生,本師釋迦斥為焦芽敗種,自了漢,終究不得成佛。所以「菩薩初發心,廣度諸眾生。」尤其常念地獄苦,發菩提心。若觀世音菩薩,示現三十二應;地藏菩薩發願地獄未空,誓不成佛。我們眾生發心修菩薩道,若不廣發大菩提心,則「因地不真,果招紆曲」,怎能圓成佛道呢?

 

四、為洞徹因果而發菩提心:世出世間一切法,皆不離乎因果。經云:「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所以說:「善惡到頭皆有報,只爭報早與報遲。」我們既明白了三世因果,六道輪迴的大道理,當然要發大菩提心。行無緣大慈,運同體大悲,以菩薩大願為自己本願,口言佛之言,身行佛之行。於是身口意三業清淨,自然因賅果海,果徹因源,度人還同自度。無量功德,何樂而不為?

 

上來所說四種發菩提心,明知掛一漏萬,未能詮發菩提心義蘊的萬分之一,但因為通俗起見,特為列舉了生死、報親恩、度眾生、明因果,犖犖諸大端,聊供四眾善信作參考。若專務學佛精進,而不注意發菩提心,則不惟不能獲得佛法的真實利益,反而墮入魔道,自誤誤人,萬劫不能復得人身,其為害不堪設想。奉勸諸仁者,速發菩提心!

 

——本文曾刊於《中國佛教》第二卷第十期—— 

 

釋尊如何報答親恩

 

報答親恩,名為孝道。在古代的人,百行以孝為先,天經地義,絕無疑議。不料近代歐風東漸,人們對於倫理道德的觀點,不免有了變化,竟有狂妄之徒,創「非孝」之說。殊不知孝道為人類獨具之理性,亦是人類特有之需要,此中包括了精微廣大的道理。因此之故,世間法和出世間法,莫不以孝親為至德要道。但是從表面上看,似乎有些差異:實因儒家所謂孝道,有跡象可尋;而釋氏所謂孝道,專致力於根本,在跡象上則簡略。有跡象可尋者顯而易見,專致力於根本者晦而難明。何以故?儒者服勞奉養以安其規,所謂之孝道;立身行道,揚名聲顯父母,謂之為大孝。推極而論,「戰陣無勇,非孝也;事君不忠,非孝也。」舉凡五常百行,無非孝道的發揮。所以《禮記》〈祭義〉上說:「孝悌之道,通於神明,光於四海。」論孝至此,在世間法上,可謂既至且盡,無以復加了。然而儒家所謂孝道,皆顯於耳目之間,人人所易見,若以佛法衡之,未免「美哉猶有憾」。佛教唯我出家的四眾,以成道利生為最上報恩之事,且不僅報答現生之父母,併報答無量劫來多生之父母,以及四生六道中之一切父母。又不僅於父母生前者當孝敬,且當度脫父母之靈識,使其永出苦海,常住正覺。所以印光大師說:「釋氏之道,晦而難明也。」本師釋迦牟尼佛報答親恩之事,更為淵深久遠,不可思議。僅就經藏中嘗聞的事實,略述如下:

 

釋尊成佛以後,先度他的父親淨飯王,恐其父王對佛法不信仰,特派優婆離尊者到王宮,騰身虛空,顯現種種神通;天龍八部示現種種莊嚴供養,以折服人間因王富貴之俗念,使其安心皈依三寶。釋尊又以般若聖智,闡明世間苦、空、無常的至理。最後勸導父王和一切釋姓王族,均修行淨土法門,深信切願,一心稱念「阿彌陀佛」,求生極樂世界。此次法會,父王以下立時得法眼淨,證果位者甚多。

 

復次,釋尊為報答母恩,上昇忉利天宮,為摩耶夫人宣講《地藏本願經》,共九十日,全經十三品,詳說三世因果,六道苦空,普度眾生的大慈大悲,統萬類而靡遺,亙古今而無盡。所以佛教門徒皆以此經為報答親恩的唯一孝經。

 

上來釋尊報答現生父母的恩德,可謂「養其大體」最勝義之孝了。然當時印度外道黨徒,某梵志,見阿難托缽乞食時,心懷嫉妒,毀佛法象,大肆譏諷,揚言:「汝師瞿曇,實是惡人,適生一七,其母命終,豈非惡人耶?逾出宮城,父王苦惱,生狂痴心,迷悶躄地,以水灑面,七日方能醒悟:『云何今日失我所生?』舉聲大哭,悲淚而言:『國是汝有,吾唯有汝一子,云何捨我入於深山?』汝師瞿曇,不知恩分而不顧,遂前而去,是故當知是不孝。」阿難聞已,心生慚愧,乞食已,還詣佛所,合掌白佛言:「世尊!佛法之中,頗有孝養父母耶?」釋尊預知此事重大,熙怡微笑,從其面門,放五色光,遍照十方世界。諸大菩薩,齊來王舍城耆闍崛山中,敬請釋尊廣演《大方便佛報恩經》。大意謂:「過去阿僧祇劫,波羅奧國王,為奸臣羅侯弒纂,併殺其二子。其第三子封國邊陲,將見逼殺。遂攜夫人及太子須闍提,倉猝逃往鄰國,誤入歧途,絕糧難行,追兵將至,意欲殺妻而食,父子前進,太子悲哀懇父零割己身。三人且食且行,將到鄰國,太子身肉已盡,請父挖剔骨縫,得肉食之。子倒路傍,父至鄰國,國王聞之,大為感動,立遣四兵,護王復國。中途見其太子身體形容,端正倍常,方知其至孝聖德,感動帝釋,默加護祐,得復其國,立須闡提太子為王。」佛告阿難:「爾時父王者,今現我父淨飯王是;爾時母者,今現我母摩耶夫人是;爾時須闍提太子者,今則我釋迦如來是。」由是一段故事,可見釋尊在過去世已為一切眾生故,難行苦行,孝養父母,身體血肉,供養父母。如是釋尊報答親恩之堅苦卓絕,豈為一般凡夫外道所能了解嗎?後來世人每見出家四眾,割愛離親,捨家就師,輒隨己意見,肆其謗言,謂為不孝父母,與蕩子逆徒無異。殊不知儒家之孝,以奉養父母為先,若釋氏辭親出家,豈非不願父母之奉養嗎?絕不是的。觀釋尊親定佛制:出家必稟父母,若有兄弟子姪可托,乃得稟請於親,親允方可出家,否則不許剃落。其有出家以後,兄弟或故,親無依托,亦得減其衣缽之資,以奉二親。所以長蘆宗頤禪師因母無依,迎養於方丈東室,勸其念佛,求生淨土。歷七年,其母念佛而逝。又長安道丕禪師,父歿王事,年荒負母入華山,自辟穀,乞食奉母。旋赴霍山戰場,收聚白骨,數日後,父骨從群骨中躍出,直詣丕前,乃掩餘骨,負父骨而歸葬。然則為釋尊弟子的出家四眾,究如何盡其孝道呢?父母若在,則善巧勸諭,令其持齋念佛,求生西方;親歿,則以己讀誦修持功德,常時為親至誠回向,令其永出五濁,忍證無生,地登不退,盡未來際以度脫眾生,令自他以共成覺道,如是乃為不與世共之大孝。蓮池大師云:「親得離塵垢,子道方成就」,這已將孝親之道於世間法廣展至出世間法了。若再將行孝的對象擴而充之,則凡所修持,皆悉普為法界眾生而回向之,則其宏願盡未來際,其大孝遍諸有情,親生父母自在其中。若以世孝互相較量,雖在小的跡象上好像不無欠缺,但約根本上來說,就可謂獨能行其至大之孝。惜乎!世人不見此理者,不謂之為妄誕,便謂之為渺茫。豈知豎窮三際,橫遍十方,佛眼圓見,若視諸掌。是故釋尊如何報答親恩,應作如是觀。

 

——本文曾刊於《中國佛教》第二卷第八期—— 

 

| Google | 百度 | Yahoo! | 維基 Wiki | MSN | 佛教 | 經典圖書館 | 

| 電視 | 購物 | 兒童 | 書店 | 雜誌 | 視頻 | 免費佛經 | 音樂下載 | 熱門網站 | 佛教論壇  |

般若文海佛教經典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