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佛與醫學

 

道證法師編述

 

第一善—當自端心•當自端身

為什麼要端正•輕鬆(柔軟)?(正而鬆)

「令身正直」是修「觀」之基礎

拜佛:消除業障,開發潛能

拜佛—調伏身心,消除障礙(無住生心),起心拜佛,佛即知之,放光加被

 

拜佛是「第一善」的緊密實踐

 

第一善—當自端心•當自端身

 

•無量壽經說:什麼是第一善呢?—「當自端心,當自端身」。而拜佛就是「第一善」的緊密實踐。

 

•由拜佛鍛鍊觀照力,鍛鍊「正而鬆」,調伏諸根,身心柔軟。在規則之律動中,培養安定力、覺照力、和禮敬精神,再把這功夫,用到日常生活中的每一境界,每一動作。並不是「拜佛另外拜佛,生活另外生活」—打成兩截。若生活與拜佛脫節,就失去拜佛的意義。

 

•整個日常生活,就是拜佛精神的展開—

 

由散亂→專注,由緊張→輕鬆

由僵硬→柔軟,由執著→空靈

由迷茫→覺照,由糊塗→清明

 

為什麼要端正•輕鬆(柔軟)?(正而鬆)

 

我們觀察「用吸管吸飲料」的情形,就能明白:

 

1)「直而暢」的吸管,才能流通順利。曲折之吸管,吸液就受阻。同理,身能端正,血管才能通暢。若身體,長時間僵持不合宜之歪斜姿勢,則血管也如吸管持續被曲折,而血流不通。(如圖示)

 

2)再觀察:若以手,由外壓捏「直的吸管」,也會使吸液受阻,故—正直當中,尚須輕鬆。

 

如果我們的肌肉緊繃,持續在收縮僵硬狀態,則「血管」夾在肌肉中受壓迫,就如吸管被壓捏,必不通暢,這是「自己的肌肉」給「自己血管」壓力。這壓力,源自於「緊張的心」。心必須要放鬆,氣血才能通暢,不會自己壓迫自己,(自己製造的壓迫,是最冤枉,委屈的)。心必須放鬆,才能開發覺照力,靈明專注。

 

少忙理化數學,拼來獎狀一疊,

壯忙理想事業,拼來病歷一疊!

臨終奄奄一息,救我除佛其誰?

南無阿彌陀佛

 

「令身正直」是修「觀」之基礎

 

禮佛偈云:

 

能禮所禮性空寂,感應道交難思議,

我此道場如帝珠,○○如來影現中,

我身影現如來前,頭面接足歸命禮。

 

有人問:既要「觀空」,何必講「端身」之原則?

 

修行貴有次第,地基不穩建高樓,則是危樓。請恭讀古德著作,如善導大師,著觀無量壽佛經疏,在開始教導觀想之前,亦有基礎安定身心之準備功夫,在教「又令觀身四大,內外俱空,都無一物」之前,有一段文字—「教令跏趺正坐......令身正,合口、齒勿相近,舌柱上齶,為令咽喉及鼻中氣道宣通故。」

 

此段文字正是教示「修觀」之前方便,乃極重要之指示,初學者切莫只好高騖遠,忽略「令身正......」之功夫,(乃能「觀空」之觀力基礎)。無根之木易枯,願初學者,皆能用心紮根。

 

註:(齶,音ㄜˋ,齒內上下肉也。)

 

拜佛殊勝功德

 

業報差別經云:禮佛塔廟,得十種功德:

 

一者得妙色好聲。        二者有所發言人皆信伏。

三者處眾無畏。          四者天人愛護。

五者具足威勢。          六者威勢眾生皆來親附。

七者常得親近諸佛菩薩。  八者具大福報。

九者命終生天。          十者速證涅槃。

 

拜佛:消除業障,開發潛能

 

「業障」兩個字,淺顯一點說—「業」就是行為,「障」就是障礙,也就是由過去種種行為累積下來所產生的障礙,不論是身體或是心理的障礙。所謂過去的種種行為包括—我們心裡想的「念頭」,與嘴裡說的「語言」,和身體的「姿勢、作為」。

 

有人以為,要去做相當大的惡事,才是「造惡業」,才會有「業障」。其實,只要心有動念,就有「業」,(善念有善業,惡念有惡業,念佛是淨業);身有動作姿勢也是「業」,某些動作、姿勢會造成身的障礙,就是「身業」方面的「業障」。很多酸痛、疲勞、疾病,和平日「姿勢」有關,亦即和平日「身業」有關,身業又受著「心」之指揮,心有牽掛、罣礙,身就有緊張的姿態,不自覺中就自己製造了障礙(業障)。

 

為什麼說念佛、拜佛可以消業障呢?因為在拜佛時心念要調整到「恭敬」而且「慈悲清淨」,口裡念佛就沒有其他的雜話,達到「言語清淨」,身體的動作是柔軟又謙和恭敬,可消除平日姿勢不良,所造成的壓迫、障礙。這樣身口意三方面都清淨恭敬,就可以消除過去自己身心行為不合理所製造的障礙(消業障),這也順便訓練在「動中的安定」。也彷彿把水管不斷的灌水、沖洗,慢慢的就可以流暢而清淨,可以開發出潛能,也可以活化身體各部分的機能。

 

我們靜下來,觀察自己的姿勢(身業),或先由觀察他人,來作自己的警惕、借鏡—(但,注意,目標是在反觀、修正自己,不是去批評、指責別人)。只要心有牽掛,身體必然不自覺地,會有一些肌肉緊縮起來,僵硬起來。

 

比如:

 

 

 

右手工作,

左手雖沒事,也整隻僵持用力,肩膀也聳起,(白費力氣),左腕也壓折(冤枉阻折血管),左腳沒事也翹著緊張(真委屈),下巴也抬起(脖子疲勞)。

 

腦子忙著工作,

腳趾也無端用力擠折,僵持壓迫,手也耗力支載(其實不必要)。

這都是自找的壓力!

 

由於一向缺少自我觀照,所以很難發現,改正自己,即使很容易消除的障礙,也沒機會消除。拜佛時,就是返照自己,調伏身心,作身心之大調節,使身心自在,得大輕鬆,不必冤枉緊張障礙。

 

拜佛—調伏身心,消除障礙(無住生心)

起心拜佛,佛即知之,放光加被

 

    ┌心—萬緣放下—一心正念,念佛                ┐靈明覺照

拜佛│                                            │

    └身—萬肌放鬆—一心(自然物理重心,重心穩固)┘靈活鬆柔

 

整個拜佛律動中,身心都輕鬆而恭敬專注,輕靈流暢活動。

 

雖在動中—有安定之觀照。

 

動中—柔軟,沒有僵硬、緊繃,多處載力(多重心)之情形,符合金剛經—「無住生心」的精神。

 

比如:膝一著地—手就立刻放鬆(不僵住、白費力支撐),一坐下—則膝與全身又即刻完全放鬆(無住),隨時練習,放下緊張執著的心,鍛鍊「能提起、能放下」,使心與身都通暢無障礙。

 

動中,隨時能靈明地運作(生心)

      又隨時放鬆不僵執(無住)

      輕鬆中,不斷精進(無住生心)

 

心如輪心,輪子運轉,軸心是「一心」,而且「空心」無著。

 

輪有前進、轉動,而心無動搖。

 

                            拜佛訓練目標

★下面以「表列方式」對照說明│

                            應避免之錯誤

 

拜佛訓練目標:

應避免之錯誤:

1、開發佛性之力,

   培養禮敬(佛性美德)—禮敬諸佛

   帶到日常生活(普賢菩薩行願品)

   垢滅善生,身意柔軟。(無量壽經)

×1、不敬、不專注,

     磕破頭顱也徒然。

2、動中「定」

   如陀螺、車輪旋轉中,心不動,

   則動亦安定。

×2、動中「重心」不穩(變動)

     肌肉緊張,

     關節僵硬。

3、趁安定之「動勢」念佛,加強念力。(寂而照)

×3、動中反增散亂。

     (急而躁)

4、開發「覺性」之用(高層都攝觀照力)動中以覺性觀照當下之動作,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以明白之心念佛,順無量光名號之義念佛。(往生論)

×4、如同做運動,以「慣性」動作

     ,盲目上下,無覺照,不知道

     自己正在做什麼,動作如何。

5、都攝六根(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

眼:自然收攝,視力集中。

├耳:自然聞佛號,字字清楚。

├鼻:自然呼吸,而有觀照—

    知息出,知息入。

    拜下:自然呼氣到底,

    (吸佛香)趁自然吸氣之勢起立。

├舌:(1)默念佛時,自然—

        舌尖頂上齶、舌面上空,

        下巴放鬆(唾液流暢)。

   2)出聲念佛時,自然—

        舌柔軟,輕鬆。

        下頜關節放鬆,能靈活持久,

        淨念相繼。

├身:恭敬禮拜,自然動中安定有律,

     輕鬆柔軟中有觀照。

└意:一心念佛(或觀想)(十六觀經)

調伏諸根,身心柔軟。(無量壽經)

×5、六根不攝(託根緣塵)

  ×眼:「開」—東張西望。

       「閉」—易頭暈上火,姿

       勢不穩,血壓調節不良。

  ×耳:注意雜音。

  ×鼻:刻意矯呼吸,

        則氣息不順胸悶。

  ×舌:(1)默念佛時—

            舌整片密貼於上齶(氣

            道不暢)(咬牙切齒—

            血流不暢)。

       (2)出聲念佛時—

            舌僵硬,下頜關節緊張。

  ×身:肌肉緊張吃力,

        關節僵硬,

        動而無律(重心不穩)。

  ×意:胡思亂想。

×散亂、剛強,難調難伏。

6、一心不亂(阿彌陀經)

┌身:一心,

    自然物理重心:足跟。

└心:一心,

      念佛。

┌心:萬緣放下。

└身:萬肌放鬆(關節柔軟)。

┌心:無住生心。

└身:動後立即放鬆,不僵執。

×6、重心非自然物理重心,則

  ┌身:緊張吃力以維持姿勢。

  └心:緊張罣礙,

        難以一心念佛。

  緊張吃力後—

  ┌身酸痛┐

  │      │難以持續。

  └心疲勞┘

知佛大悲,救我無倦。

領納佛光,身心柔軟。

歡喜信受,作禮而去。

報謝佛恩,普施眾生。

今生極樂,與佛同在,

息息相關,出入與共。

不知佛慈,貪求無厭。

自力掙扎,處處緊張。

愁憂疑懼,常懷不滿。

未感佛恩,自私自利。

心掛娑婆,去佛遙遠,

形似拜佛,貌合神離。

 

 

| Google | 百度 | Yahoo! | 維基 Wiki | MSN | 佛教 | 經典圖書館 | 

| 電視 | 購物 | 兒童 | 書店 | 雜誌 | 視頻 | 免費佛經 | 音樂下載 | 熱門網站 | 佛教論壇  |

般若文海佛教經典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