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佛頂首楞嚴經正脈疏
卷三十二(經文卷八之二)
明 交光大師 述
大佛頂首楞嚴經正脈疏卷三十二(經文卷八之二)
明京都西湖沙門交光真鑑述
蒲州萬固沙門妙峰福登校
子六回向十位。準華嚴。回向即是發願。圭峰謂不過三處。即眾生佛道真如也。華嚴文極浩瀚。意多遍兼三處。今經文簡。各有隱顯。如眾生顯。餘二則隱。佛道真如顯隱亦然。顯者正當發揮。而隱者亦以意含。非全無也。故此經與華嚴文雖不類。而旨無不合也。又華嚴位位多明菩薩修證德業。故文義汪洋。此經多推得名所以。故文詞省約也。此二經差別之意。就分為十。丑一離相回向。
阿難。是善男子滿足神通成佛事已。純潔精真。遠諸留患。當度眾生。滅除度相。回無為心。向涅槃路。名救護一切眾生離眾生相回向。
此與次位皆回向眾生也。是善男子。指已修十行人也。滿足神通。總攝前八行也。蓋從初行以至第八。現塵現界。神通已極。無少欠缺。成佛事已。躡第九行也。蓋成佛軌則即成佛事。純潔精真。躡第十行也。蓋清淨無漏即純潔。一真無為即精真。遠諸留患。總攝十行而結定也。蓋十行備成。則界內不為諸有留患。界外不為滯空留患。即雙超世出世間也。此上皆躡前文。向下方屬本位。華嚴首標六波羅蜜。全同今經躡上十行之意。當者正也。蓋言正度眾生之時即滅度相。表非前後也。度即滅度之度。然此二句全同金剛經云。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實無眾生得滅度者。次二句乃釋成回向二字。專承滅除度相而來。夫既度盡眾生不取度相。則回有為行入無為心。是回入真因也。背生死途向涅槃路。是趨向真果也。二句各說。同成一趣真之意。非以上句成就下句。若作成下之意。當云回入無為以趨向涅槃。良以常處有為而不回入無為。終不能達涅槃之路故也。此之十位。理應圓滿中道。以從賢向聖。故方言度生而隨滅度相。彰中道也。舊註謂回真智而向俗悲。既不順其文。而亦不得其意也。十向之後。更當詳申。結名救護眾生者。如華嚴始於救離三塗。而極至住佛所住。當亦是破五住。離二死。方為畢竟救護也。末句同於滅除度相。華嚴亦謂不著眾生相。以至想見不顛倒是也。二經旨同。斯經取要言之耳。
丑二不壞回向。
壞其可壞。遠離諸離。名不壞回向。
壞。即上文滅除也。可壞。即上文度相也。諸離。即上文離眾生相也。蓋離眾生相時。則於眾生之四相五蘊皆離。故曰諸離。應即是我法二空相也。今復遠離於此者。蓋不畢竟取著於我法二空相也。如云。雖滅除度相而超乎愛見之境。亦不取著二空而壞乎度生之悲。華嚴云。雖知一切法空寂而不於空起心念是也。結名不壞者。即不壞度生事業也。華嚴此位依舊廣興布施是也。合上位論之。上位言雖度生而不著生相。此位言雖不著相而不妨度生。正悲智雙運自他二利之中道也。
丑三等佛回向。
本覺湛然。覺齊佛覺。名等一切佛回向。
此下四位皆回向佛道也。此位先明智同佛智。蓋即本覺智同佛究竟覺智也。本覺湛然者。心佛顯現。覺海澄停。如華嚴謂廣大清淨是也。覺齊佛覺者。謂與一切如來心精。通捏晹X。妙覺法身。圓滿無二。結名等一切佛者。謂與諸佛法身平等。所謂我與如來寶覺真心無二圓滿也。
丑四至處回向。
精真發明。地如佛地。名至一切處回向。
此位次明境同佛境。蓋即因地境界同佛果地境界也。精真。即本覺體。發明。即發揮妙用。地如佛地者。正表發揮自己因地心中所含無邊境界。全同諸佛果地理上所現無量剎土也。結名至一切處者。即盡佛境界之意。華嚴此位說菩薩廣修供養遍至佛處。而後言三業普入一切世界以作佛事。乃至於一毛孔中普入一切世界等是也。
丑五無盡回向。
世界如來。互相涉入。得無罣礙。名無盡功德藏回向。
此躡前二位而成互融也。世界即所至之處。如來即所等之佛。前二位中猶分自他。故說自覺佛覺。自地佛地。今此融一不分。故但言世界如來。即自他渾具也。互涉之意。如云以世界而涉如來。則一一毛孔中有無量寶剎莊嚴微妙。以如來而涉世界。則一一微塵內有無量如來轉大法輪。得無罣礙者。言世界正涉如來時。不礙如來即入世界。如來正涉世界時。不礙世界即入如來。問。前二位中元以智境分釋。似以性相為對。今既雙承。何又變為依正互涉之對耶。答。佛於智同之位結名處。即言等一切佛。已即取於證智人身。故此位但承二結名語以言如來身與世界涉也。若取智性與境相對言。則一無形。一有形。說涉不便。況依正之相。非智性不融。故說互融時。智性在其中矣。結名無盡功德藏者。以佛身佛界各具無量莊嚴。備表無盡功德。故云爾矣。華嚴明此菩薩以普賢大願行為根本。以華藏無邊世界莊嚴顯功德故。其文如雲如林。此經乃復言簡而盡。義富而妙矣乎。
丑六平等回向。
於同佛地。地中各各生清淨因。依因發揮。取涅槃道。名隨順平等善根回向。
此佛地即躡前功德之藏。菩薩。證此即同如來果地。則是因前已先具足佛果。蓋圓頓上乘先以頓同如來果地。法應爾也。地中各各者。以此藏中功德無盡。如六度萬行。萬德莊嚴。皆其本有。故言各各爾。生清淨因者。依彼本有。一一隨緣各起無修之修。譬如依金造器。器器皆金。豈不純一清淨。故云生清淨因。依因發揮取涅槃道者。蓋前則從果生因。此復乘因剋果。實乃因果互徹性修雙即之旨也。涅槃是佛究竟極果。故此地與前住位所履之地不同。彼是自心理地。此是如來果地。結言隨順平等者。順自心與佛心平等也。足見不達自心與佛果地全同。不是從果修因者。皆非順性之修。言善根者。表此方是成佛真因。必生實果矣。華嚴名堅固善根。文與斯經稍不類。多言布施身命回向眾生而已。
丑七等觀回向。
真根既成。十方眾生皆我本性。性圓成就。不失眾生。名隨順等觀一切眾生回向。
此位文似回向眾生。而實是回向佛道。首句躡上清淨因。及平等善根。即真根也。此根全修即性。而此性攝盡眾生。故曰皆我本性。然我根既成。眾生齊成。故曰性圓成就。蓋成就真根。即成就佛道也。不失眾生者。以若觀見生非心外。一成皆成。則無生可度。失大悲心。不可也。菩薩雖見自他圓成。不妨仍度苦惱眾生。是以華嚴此位依舊廣行二施。結言隨順等觀者。順自心與生心平等也。足知不見一成一切皆成。不於成就而仍行悲度者。皆非隨順自性也。然謂之等觀眾生者。觀其自他同根。而仍以見智悲無礙而已。合前位。則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之理彰矣。
丑八真如回向。
即一切法。離一切相。惟即與離。二無所著。名真如相回向。
此下三位皆回向真如也。即一切法者。如華嚴初文。不過世出世間諸法。所謂世界眾生法門業行等也。離一切相者。即後文云。不著世間。不取眾生。知一切法無有自性皆悉寂滅等也。即離無著者。如後文。又廣陳譬如真如一百七十相。細詳其意。但以此經不即不離似便該盡。足見斯經以約收博之妙。蓋不著即。超有也。不著離。超空也。乃雙超空有之中道也。華嚴於真如相後說十平等。即中也。結名真如相者。真如以無著為相故也。若準前相躡而解。則前之度生成佛。攝盡萬法。即一切法也。離眾生相。同本來佛。離一切相也。下方是本位。於此即離二無所著。方契真如相矣。足見入理轉深之意。
丑九解脫回向。
真得所如。十方無礙。名無縛解脫回向。
首句躡二無著。已得與真如一相也。十方。即十法界也。無礙。即法界無障礙大解脫。蓋前位理無礙。此位則理事事事二無礙也。華嚴以六十二番無著無縛解脫心修普賢行彌滿法界。且得一百五十六種甚微細智。其於法界安往而不自在乎。結名無縛解脫者。即入法界不可思議解脫。良以前位方得離繫解脫。此位轉得自在解脫。故結名。
丑十無量回向。
性德圓成。法界量滅。名法界無量回向。
首句躡前二位而來。蓋無著獲性德之全體。無礙獲性德之大用。體用備具。故言性德圓成。若依孤山所謂三德妙性圓成。亦躡前合後。則無著即般若。無礙即解脫。無量即法身矣。法界量滅者。良由體無不遍。而用無不周。是以一塵一毛皆等法界無復限量。是則量滅者即無量也。華嚴此位專以法施善根莊嚴一切佛剎。從遍法界無量自在身。乃至遍法界無量利生善根。共二十句。皆言法界無量。復有住法界無量。及安住法界無量。共三十六句。皆法界量滅之意。結名可知。問。八結真如。九十不結。何以俱言回向真如。答。九之無礙。十之無量。皆真如相。故三同一處也。三處雖以區分。而實位位圓滿中道。一悲不礙智。二智不壞悲。三本妙合覺。四因果同地。五依正互融。六性修雙即。七自他同根。八即離雙超。九真俗自在。十體用圓極。所以華嚴說位至此。動地雨花。諸天供養歌讚也。又此名位在別教稱為外凡。而此圓實位中。自初住已即齊彼地上。至此更超彼佛一十八位。大非別教所仰視也。回向十位已竟。
子七加行四位。檇李曰。據瓔珞等經。皆不別列四加行位。若唯識等論。則以地前四十心為外凡資糧位。十回向後別明煖等為內凡加行位焉。吳興謂借別明圓者。名意略同。而實不同也。唯識謂加行者。加功用行。以近初地見道。從凡入聖。是大關節。須加功行。此即名意略同之處。問。此經佛判六十聖位。何同唯識。復分凡聖。答。與奪。同別。二俱無礙。若約圓初頓悟本佛。故與其同是聖位。若斟別淺深。則信解之視真修。不妨有凡聖之別。但此圓凡已超別聖遠矣。分為二。丑一結前起後。
阿難。是善男子。盡是清淨四十一心。次成四種妙圓加行。
溫陵曰。四十一心者。乾慧一。信住行向各十。小乘通教皆有四加。而非妙非圓。故此特標妙圓加行。○以先悟本成。而後起無修證之修證。故曰清淨。然特謂之妙圓者。以從初位至於住滿。雖皆純用中道。而文中未嘗顯言利生之事。是則趣真之智居多。十行位中始以明言度生。是則出俗之悲最勝。十回向文中。顯然真俗互融悲智等運。位位願願。圓滿中道。故今躡十向而談加行最為妙圓。謂於諦理非三非一曰妙。即一即三曰圓。問。華嚴位位俱有度生。何無真俗中之次第。答。二皆佛言。各有所主。當互發明。前不云乎。華嚴演功業。故詞泛廣而渾同。楞嚴原立名。故詞切要而區別。相資而不相礙也。問。既由純中而趨真出俗。又由真俗而圓滿純中。即應極證。此位何以復加。而十地何以復修乎。答。十信似修。而實但滿其信心。三賢似修。而實但極其解心。皆非真修也。今信解滿極。將入真修。故說加行矣。是則尚非真修。豈可輒言證極乎。問。信前豈無信解修耶。答。皆似信似解而已。縱有修相。亦但發似信似解之功夫耳。尚非似修。豈濫真修。又未入五品。與既入之位。復有散定二心之別。然則進修次第思過半矣。夫歷六十而均稱聖位者。尊其頓悟也。列十科而區分諸位。不廢修成也。達性修之無礙者。斯可與議道哉。
丑二別明四位。此異唯識位位各有能發定所發觀及所觀法。今詳經文。但以心佛二字對辨四句而成四位。蓋是以心攝眾生。以佛攝真如。即是總躡前三處也。不止第十開出。就分四。寅一煖地位。
即以佛覺用為己心。若出未出。猶如鑽火欲然其木。名為煖地。
據相攝之義。固十向總躡。據顯然之文。仍有別躡之處。此位似躡覺齊佛覺而來。則師云。前之佛覺雖曰能齊。未能正證。今將趨聖果。故即用佛覺為己因心。復加功行以求正證。初入因位。未即得果。故譬鑽火方得煖相。○前但發願希求。此則實用進取。又前佛見未忘。未能泯為己心。此方泯佛見而但惟一心。猶云佛即心也。因位即指本位。果則指初地也。唯識此位入明得定。發下尋思觀。創觀名義自性差別皆空而已。
寅二頂地位。
又以己心成佛所履。若依非依。如登高山。身入虛空。下有微礙。名為頂地。
此位似躡地如佛地而來。以所履即地相也。吳興曰。依煖地心。修佛果智。智觀於心。故如足履地。心相垂盡。故若依非依。高山喻當位之心。虛空喻所依之理。○心相未盡。故下微礙。礙至於微。明心相無多也。蓋前位佛見雖泯。心見猶存。至此則復泯心相而但惟一覺。猶云心即佛也。唯識此位入明增定。發上尋思觀。重觀名等四法皆惟心變也。
寅三忍地位。
心佛二同。善得中道。如忍事人。非懷非出。名為忍地。
此位但以總承前二位雙存心佛。故曰二同。猶云即心即佛也。因果交徹。故曰善得中道。溫陵謂因果兩忘。乃濫下位矣。其以將證未證配非懷非出不差。於忍事而言非懷非出者。蓋既能容忍。非如常人之懷恨。故曰非懷。然尚存忍受。非如至人之頓忘。故曰非出。其於所忍之事將忘未忘。比於忍地菩薩將證未證恰相似也。唯識此位入印順定。發下如實觀。印前四法是空。
寅四世第一位。
數量銷滅。迷覺中道二無所目。名世第一地。
首句標。此亦總承前三位而雙泯心佛。故曰數量銷滅。蓋有心有佛。因果位別。皆是數量。此則方是因果兩忘。猶云非心非佛也。次二句釋數銷也。以迷覺二字雙貫下之中道。然迷中道者。非謂迷了中道。蓋迷即未覺位也。故迷中道者。即未覺位中因人所修之中道耳。覺中道者。亦非謂覺了中道。蓋覺即大覺位也。故覺中道者。即大覺位中果所證之中道也。是則迷中道仍是菩薩因心。覺中道仍是佛之果智。於此二無所目者。蓋下不見自心上不見佛智。而心佛兩忘。不存數量。於世間法中最為第一。是顯登地方為出世。成佛方為出世第一也。唯識此位入無間定。發上如實觀。印二取空。伏除二障俱生分別也。夫初位佛即是心。次位心即是佛。三位即心即佛。四位非心非佛。故不離心佛二字。而四位章章矣。然此中特引唯識者有三意。一令人就明唯識。以彼名既同此。安可不察其義。二顯彼不同此。蓋既達彼義。便見名同義別。三明此深彼淺。蓋彼初地方齊此之初住。故彼地前四加即此住前十心。所以四定四觀。略似十心中定慧根力。而實偏圓異旨。況此四加已超彼佛一十八位之上。豈可同年語哉。又孤山謂此十向開出。義亦無差。理猶未盡。蓋凡進證一位。必有入住出之三心。今四加在向地兩楹之際。應是十向出心而初地入心。倘不另開。合前合後無不可者。後之等覺金剛倣此推之。加行四位已竟。
子八地上十位。溫陵曰。十地者。蘊積前法至於成實。一切佛法依此發生。故謂之地也。○約此則有二義。一者成實義。蓋地以堅實為體故也。二者發生義。蓋地以發生為用故也。據前四卷末。如來但立因果二地。文云。得元明覺無生滅性為因地心。然後圓成果地修證。則是但以初住圓通本心為因地。而以佛究竟妙覺為果地。中間皆圓成果地之位也。今考禪那聖位本文。二住即名治地。而以前妙心履以成地。又回向第四云。精真發明。地如佛地。至四加位。位位稱地。此皆因地也。蓋地亦訓階。良以十地方是真因。而地前說地。乃此真因之階地也。今此十地應亦果地攝也。雖佛地方是真果。而此十地乃進證真果之階地也。又以修證而言。則十地既稱真修。影顯地前皆是似修。佛位既是真證。則十地但惟似證。是則初心究竟理雖頓同。而歷位淺深序仍不濫。圓融行布。二無礙矣。就分為十科。丑一歡喜地。
阿難。是善男子。於大菩提善得通達覺通如來。盡佛境界。名歡喜地。
大菩提者。五菩提中應是無上菩提。據本經四卷佛自結名無上菩提者。乃以非一切即一切及雙離雙即三如來藏為全體。以一多相即。大小無礙。乃至遍包融攝為大用是也。此位方以通達而未證極。仍是明心菩提。見道位也。前云三有眾生。出世二乘。以所知心不能測度。今則惟許此位菩薩不惟通達而且善通達也。然此二句似方標定。次二句乃釋此也。覺通如來者。即自心本覺與佛心妙覺圓融無二。所謂惟妙覺明圓照法界。即覺通也。盡佛境界者。亦以三藏四義四相全體大用攝盡佛之妙境。此二句表其正由覺通如來盡佛境界所以通達無上菩提。然通之一字。乃實證親見。非同文字比知。又當知覺通二句。乃躡前四加中即心即佛。彼方將證未證。此則實證。又彼縱覺通而未盡境。此則不但通而且盡。所以增勝而為聖位矣。華嚴說此菩薩善知諸地障與對治等。十句皆言善知。亦似通達。末後結以轉入佛地。方似盡境。然通達地上修因之事。恐未合此無上菩提。二經之旨似稍別也。智者詳之。結名歡喜者。於所希望初得通達故也。金光明云。初證得出世之心。昔所未得而今始得。於大事用。如其所願悉皆成就。生極喜樂也。
丑二離垢地。
異性入同。同性亦滅。名離垢地。
躡前位則覺通如來。即九界異性入一佛境名異性入同。始證必不忘於佛境。而佛境當情。即此便為清淨本然中之微垢也。是須將此同性。亦復滅除。方所謂離垢清淨。又若躡前四加中非心非佛。彼方加功。此亦實證也。又彼非心非佛。數量銷滅。方是異性入同。此復將此同性亦滅。進證離垢。亦見增勝而成二地聖位矣。華嚴金光皆表離諸破戒之垢。旨似碩異。不必強同。若以墮異墮同即名破戒此固甚深。而亦似強合矣。
丑三發光地。
淨極明生。名發光地。
淨極二字全躡離垢而言。前位方以離垢。未至離離。今復將離垢之離亦復遠離。是為淨極。真覺顯露。是為明生。譬如古鏡。離垢之後更加拂拭。則淨而生明。自然之理。蓋生佛異同情垢細障既淨無餘。則本有照用顯洩而不容遏密。所謂淨極光通達也。華嚴明此菩薩大發真淨六種神通。意相似也。結名發光。即生明也。
丑四燄慧地。
明極覺滿。名燄慧地。
明極躡前明生。蓋前位如火始然。光明始生。未至明滿。此位則如火熾然成大猛聚。唯識與金光皆言燒煩惱薪。此雖理深。亦必有微細惑障為其所爍絕也。而言覺滿者。蓋明稱性。故言覺滿。所謂寂照含虛空也。華嚴此位全修助道三十七品。所謂菩提分法。似正燒薪之意。然文中乃表生法王家。似同此經四住。不可不詳。細玩此諸地上文。多約其所證理之淺深以立位次。不同彼經多陳修斷。來哲無黨。但究義而較分劑。不可祇觀文之廣略而分勝劣也。結名燄慧者。表如燄之慧。有爍絕之勝用而已。
丑五難勝地。
一切同異所不能至。名難勝地。
首二句。以初地覺通如來異性滅而惟一佛境。二地同性滅而佛境亦忘。初復清淨本然了無罣礙。自此復經兩地。由淨而明。由明而滿。則前之異同遠離之久。故至此杳不相及。蓋理極圓融。無復同異之可見。結名難勝者。一切世出世間迥不能齊。況能過勝乎。唯識謂此地真俗兩智行相相違。合令相應。極難勝故。是彼真俗似類同異。然彼合之最勝。此則迥脫難齊。權實偏圓。旨趣有殊。但相似而已。
丑六現前地。
無為真如。性淨明露。名現前地。
夫自地前加功用行。由賢希聖。乃至入地銷異滅同。明生覺滿。由是迥超同異。而有為功用最勝勝極無能勝者。然而極盡有為。則無為真如性方顯現。故以現前名地。良以圓頓人發心。即頓悟真如妙性。忘情佛境。然而五住未破。心垢未除。其於真如尚屬比知。豈即親證。今由似修而歷真修。極盡有為功行。將至無功用行。故於斯地真如方始顯現。初得親證。然而真如全體大用當在八九兩地。而八地真無功用。此地方到無為。始顯真如而已。又此但約性顯而名現前。華嚴金光多明功行顯現。似亦殊旨。故不煩引也。
丑七遠行地。
盡真如際。名遠行地。
前位真如方得顯現。尚未全彰。況能行盡。此則盡其實際。莫不徹至。溫陵曰。同異不至。則真如淨性明露現前矣。真如現前。分證則局。盡際乃遠。迥超極造。故名遠行。吳興曰。盡真如際者。斯是無際之際。理既無際。行豈近乎。○此經從五地同異不至。則有為功用即已畢竟。六地無為真理即已現前。至此則真際全彰。華嚴此地方明功用極至。且但言功用殊勝。而總不言本理顯現。似亦殊旨。智者詳之。
丑八不動地。
一真如心。名不動地。
溫陵曰。既盡其際。乃全得其體。一真凝常。故名不動。○六地真如方以顯現。七地方以全彰。而實未即用為己心。今言一真如心者。己心佛心二俱圓泯。惟一真如本心。即一真如法界而已。名以不動者。動。即變也。而如理精真。一無變異。故云爾也。菩薩當住此地。根身器界。一塵一毛。悉是真如自心。所謂徹法底源。無動無壞。故以不動名之。蓋自初心領悟者至此而親證不謬矣。華嚴此地方明十身互作。又於此地而列十地別名。亦有童真之號。至偈明乎八住。頗似同此經八住。合前四住生貴之意推度。不可不甄別也。更俟後文以通伸詳辯。
丑九善慧地。又二。寅一正明本地。
發真如用。名善慧地。
前位是得真如全體。此位是發真如大用。稱體起用。自然之理。華嚴金光多指功行。而此經似說本真自體自用。前位如一塵一毛皆清淨本然周遍法界。此位則一一互攝互入即遍即包等十玄業用皆真如用也。結名善慧。應即法界無障礙智也。問。七行之塵界互現。五向之依正互涉。與斯何異。答。七行方有是行。五向方有是願。未說親證本真自體自用法爾本具者顯現發揮。此真修位中相似親證。故大不同。詳此十聖行相與華嚴多所不同。故推聖言以求至理。非敢妄生去取。若華嚴。唯識。金光。皆言此地具四無礙辯。為大法師。最善說法。然華嚴發明說法境界亦大不思議。謂其能令有情無情遍演法音等。資中曰。華嚴名此菩薩具四無礙智。作大法師。演說無量阿僧祇句義無有窮盡。故名發真如用。○予謂說法固亦可以說為發用。然方是大用中一用耳。故明用不遺說法。而說法豈盡大用耶。餘地皆不盡同。此何必同乎。故須具足十玄方為稱真之用。然亦豈遺說法。
寅二結釋通名。
阿難。是諸菩薩從此已往。修習畢功。功德圓滿。亦目此地名修習位。
諸之一字。非但只指九地。已往者。乃通指上位。或惟四加以至九地。以佛於四加前總結過四十一心。顯彼是修位前諸方便心也。此復總結。故宜但從四加顯修位耳。修習下二句。以自初心頓悟妙真如性。由是歷位修斷。以至於此。真如全體大用親造實到無欠無餘。故云爾也。又若二句別以分屬。自四加至六地修習畢功。以次位即入無為故也。自七地至九地功德圓滿。謂真如本具性功德畢顯。又後位但惟取證故也。末二句。明標自此地以前通名修習。而實彰顯後三位修意少而證意多也。此亦不違相宗。但以十地總修習位也。
丑十法雲地。
慈陰妙雲。覆涅槃海。名法雲地。
舊解多種。似各偏缺。而名義亦不相顧。吳興以上句屬於慈而次句以眾生本寂滅相為涅槃海。是但利生也。溫陵亦以上句總屬於慈。而但標為自己果德。卻以下句為如來果海。謂兩相稱合。是乃人分自他。而法惟自果也。又法雲二字。唯識謂大法智雲。含眾德水。充滿法身。金光明謂法身如虛空。智慧如大雲。皆能遍滿覆一切故。華嚴謂受大智職。增長無量智慧功德。名為住法雲地。是皆似以法為法身。雲為智雲。總是理智孚契之意。今別解之。上八字為義。末四字結名。義中慈妙是法。慈目利他之悲。妙指自利之智。陰雲是喻。陰取庇潤之相。雲取充滿之體。悲如陰而智如雲。二者俱有蓋覆之意。故下句覆者。稱合圓遍也。良以悲智陰雲是十地圓滿因德。涅槃海是十地將證未證之果德。涅槃略取圓寂為義。真無不圓而妄無不寂之謂。海者。喻此果德之量橫亙豎窮廣無邊。而深無底。菩薩悲智圓滿。切鄰斯果。故於斯地方以稱合而無少欠闕也。故知前非無智無悲。但至此而稱合涅槃為勝耳。然亦不說稱合佛德恐濫等覺。結名法雲地者。以名召義。則法之一字雙含悲智。雲之一字該攝於陰。而攝用歸體。以此二字之名。召上八字之義。可謂名義相孚矣。通上經論考之。經固佛言。論亦佛意。豈敢妄生敬慢。輕起抑揚。但旨寓於文。而聖語錯綜。實無定相。固不可私於所習而失其公評。亦不應避嫌而隱佛實義。夫唯識金光文義皆同。雖華嚴事用洪廣。語意亦無大殊。獨此經文辭簡而義迥殊。了無符同之相。且華嚴四地方說生法王家。而此經四住明言譬如中陰。自求父母。陰信冥通。入如來種。似全同彼生法王家。至於四地但言明極覺滿。了無生貴之意。又華嚴八地方說十身相作。而異名中亦言是童真住。此經八住已云十身。靈相一時具足名童真住。至八地但云一真如心。了無十身童真之語。又華嚴九地明言法王子住。而此經獨於九住受法王子名。至九地但云發真如用。杳無王子之稱。又華嚴十地顯言灌頂受職。而斯經十住明言如國大王分委太子陳列灌頂等。至十地但云慈陰妙雲覆涅槃海。了無灌頂之相。是華嚴四八九十地位皆同斯經住位。餘地亦但名字多同。義亦不類。至於兩經住位。亦但名字多同。而義各差殊。凡若此者。豈可謾不加察哉。吳興遽以地住十身之同而抑華嚴為別。固大不可。以二經皆但借名別教以誘彼而已。而義實皆天淵也。管見責之固當。然但高推華嚴。亦不詳訂異同之由。似亦未盡理也。今有比度。試與智者商之。非敢執為定說也。斯經具二無礙法界各一分。意旨頗同華嚴。但辭有廣略耳。然亦未有更比華嚴超越之理。問。今何現以十住同華嚴之十地耶。答。佛語自在。應有兩途。一者融攝意。蓋圓旨一攝一切。則初住即應攝初行初向初地。如是乃至十住。即應攝十行十向十地。若此則應十十各同。何止住地四位之同耶。二者開合意。蓋佛語無定。或開前而合後。或合前而開後。今楞嚴恐或合華嚴住行向為十信。亦如天台合別家二十三位為後三信是也。請言其相。答。以五根初植為住義。以進定二力收定散諸行。以第八慧力明言回向。九戒十願皆向意也。由此十信合彼三十。故得以此經十住遂對華嚴十地。問。若是。則住後諸位復是何位。答。俱應是等覺開出耳。問。等覺一位安得有此多義。答。華嚴十定。十通。十忍。與斯後位法數正均。但建立異耳。楞嚴分取同他。謂每於十位皆分取定通忍三。而同他權教立行向加地之名。亦所以誘引於彼也。請明其相。答。如十行中。前四度是忍。皆須勤勇無間故也。禪度是定。後五智度是通。神通與智互相資發故也。十向。則初三是忍。蓋十忍中無生最勝。二向無生可以意得也。中五是通。一總四別。總意可知。至一切處不過十方三世。乃眼耳宿命三通也。次三向。神境漏盡他心如次三通也。後三真如皆自性定。可以意得。加地則三別一總。四加全作於忍。勤勇無間意也。初地至四地是通。蓋通達盡境。則眼耳神境宿命他心皆極增盛。離垢可當漏盡。明生。明極。仍是最勝三明。五地至九地是定。前一引起。後四皆自性增勝定也。十地是三之總。慈悲無緣。忍也。智慧無障礙。通也。稱合涅槃。定也。此之開合。但因二經住地之位既同。恐須如是開合。理或然矣。又華嚴等覺一位含攝甚多。恐是楞嚴行等諸位。然上聖境界。惟證乃知。終不執定。姑存之以供智者玩適。取捨隨心。亦不必深誚也。地上十位已竟。
子九等覺一位。起信等諸經論中亦有於十地後不開此位者。乃合入十地耳。或目為果。合入妙覺。然而因有多分。果惟一位。合入十地為正。總不若今經另開。問。行向地等既即定通忍。應即等覺。憑何又開。答。等覺義長攝廣。前義不攝覺際入交。何妨另開。分為二科。丑一正明本位。
如來逆流。如是菩薩順行而至。覺際入交。名為等覺。
此位將明菩薩始覺等於如來妙覺。故先舉如來而言逆流者。蓋謂如來已先證入妙覺果海。無復進取。但惟不捨眾生。倒駕慈航逆流而出。而此菩薩乃言順行而至者。謂其進取未竟。方趣果海。順流而入也。覺際入交者。菩薩始覺與佛妙覺分劑正齊。但有順逆之不同耳。譬如入海採寶者。前商已得諸寶。逆流而出到於海門。後商方以進取。順流而入。亦到海門。是二船恰齊。但前商船頭向外後商船頭向內為不同耳。吳興曰。瓔珞經云。等覺照寂。妙覺寂照。即其義焉。溫陵曰。十地菩薩混俗度生與如來同。但所趨逆順與如來異。蓋如來逆流出同萬物。菩薩順流入趨妙覺。已至覺際。故名入交。與佛無間。故名等覺。即解脫道前無間道也。
丑二出所得慧。
阿難。從乾慧心至等覺已。是覺始獲金剛心中初乾慧地。
首二句通前總躡。見始終同名乾慧。而實名同義別耳。言從乾慧至等覺者。中間所攝五十四位并能攝二位共五十六。總以結盡。是覺即指等覺。金剛心者。解脫道前無間極力至堅至利。能斷無明生相微細惑體。故云爾也。然連此以稱乾慧者。顯是究竟乾慧。揀異前之初心乾慧也。溫陵曰。前名乾慧。以未與如來法流水接。此名乾慧。以未與如來妙莊嚴海接。吳興曰。以障妙覺無明初乾。未與究竟如來法流水接故也。○初乾即是始獲。蓋表前位皆未能得此慧。至此始得初乾矣。諸師於此或但合入等覺。或更別開一位。愚謂詳玩是覺始獲四字。則合於等覺固無不可。然更玩至已二字。斷是等之後心。則別開亦通。今但取五十五位。則合之為是。取單複十二及六十聖位。則開之乃宜。以佛語自在。類多開合無定。不應執於一也。
子十妙覺一位。
如是重重單複十二。方盡妙覺。成無上道。
初八字結上因位盡也。一字但局一位為單。一字總包十位為複。十二者。或單或複共成十二也。當依溫陵取一乾。二信。三住。四行。五向。六煖。七頂。八忍。九世。十地。十一等。十二金也。於中乾煖頂忍世等金七位為單。信住行向地五位為複也。末八字正明究竟果位。總前位皆趨此果。至此方收成功。獲無上正真之實果也。盡妙覺者。謂因位初心圓人始覺雖漸次而深。以本始未一。能所未忘。皆未盡妙。乃至等覺亦但能齊。而尚未能一。今於最後一剎那間證入斯位。但惟本覺。無別始覺。能所淨盡。寂照一如。萬事萬理劃然一體。故稱為妙也。究實其體不越前四卷中三如來藏。其用不越彼四義四相。所謂十玄德相十玄業用一時具足。而窮玄極妙不可思議矣。無上道者。以圓頓初心雖與如來同一覺道。而圓融不礙行布。位位皆以前前為下。後後為上。則知因中諸位莫不有上。斯位則證極而無復加上。故云無上道也。所謂無上菩提無上涅槃等皆其異號。正答因果諸位一大科已竟。
癸二總揀非實非染。
是種種地。皆以金剛觀察如幻十種深喻。奢摩他中。用諸如來毗婆舍那清淨修證。漸次深入。
種種地。即指上因地與果地也。果地雖一。因地重重。故言種種。金剛者。即前所謂金剛王寶覺。蓋自初住圓通之位已即分證。位位轉深。至等覺則究竟金剛心也。故知金剛乃甚深般若之名。是即實相之觀照。所謂如珠有光。還照珠體。前劣後勝。一體而已。觀察者即以金剛寶覺照之也。溫陵曰。種種地。單複十二位也。十喻者。幻人。陽燄。水月。空華。谷響。乾城。夢。影。像。化也。○深喻者。喻此金剛所照之修皆如幻等。所謂如幻三摩提。無一實體。終不著相。永明云修習空華梵行等是也。總表無修之修。正以揀彼凡小執於事相之實修也。奢摩他。前文考佛答處已作自性本具圓定。而以照見於此為微密觀照。至於毗婆舍那。前文問答皆無是名。按深密經。佛以無分別觀為奢摩他。以差別觀為毗婆舍那。似分照真俗之意。今詳味斯經語脈。似不全同彼意。良以無分別之語固不違於性定。而差別云者仍可參詳。今言奢摩他中。顯是於自性定中。又言用諸如來毗婆舍那。而下復贅以清淨修證。顯是從性起修。則毗婆舍那全歸修意。蓋是不離自性定中。雙用即定之慧。與夫即慧之定。而定慧圓融之意也。然更須知仍是合性修兼定慧雙收前二以結歸禪那而已。末言漸次深入者。蓋是圓融不礙行布。而務臻究竟寶所。終不化城中止矣。
癸三歸重初心勸進。
阿難。如是皆以三增進故。善能成就五十五位真菩提路。
此之歸重初心以勸進。欲人由下學以上達也。良以圓人頓悟。雖窮盡因果。而發足進取須重初心。故今此經談位既始於三種漸次。而學者豈可不從此以策力哉。故此節深意誠在此耳。吳興曰。三增進者。即漸次也。前三文下皆結示云是名增進修行漸次。又云從是漸修隨所發行安立聖位。五十五位者。除前乾慧。由信至等覺是也。問。何故除乾慧而又不取妙覺。答。既言真菩提路。則顯乾慧非真。妙覺非路。
癸四判決邪正令辨。
作是觀者。名為正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
欲人捨邪而歸正也。吳興曰。須知圓教之外三乘所修皆屬邪觀。○此對勝揀劣為邪。非叛道之邪也。孤山曰。圓教地位。以六即配。則十信為相似即。初住以後為分真即。妙覺為究竟即。○此天台所判圓教所獨。漸教有六無即。頓教有即無六。今行布不礙圓融。故六而常即。所以六位皆佛。圓融不礙行布。故即而常六。所以六位不濫。至於諸位所斷無明所證真如。隨佛自在分合而為多少。何敢定數。華嚴百界倍增。但可準知。未必定依其數也。良以斯經位次不定依彼故耳。一正說經一大科已竟。
丁。二說經名。夫義者名之實。而名者義之表。是故因義以定名。由名以表義。名義常相須也。今正宗委談三分。所詮經義略備。而能詮經名不彰。則何以辨義而成總持耶。故即說經名焉。溫陵曰。正宗未終而遽結經名。由初示密因。次開修證。而卒乎極果。則經之正範畢矣。結經後文尚屬正宗。舊名助道分者。特助道而已。故後別列。乃正助之辨也。分二。戊一文殊請名。又二。己一具禮陳白。
爾時文殊師利法王子。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
初以阿難當機者。欲進多聞人於大定也。而終以文殊為請名。表總持全經。非根本大智不可也。
己二請名問持。
當何名是經。我及眾生云何奉持。
凡問經名。必兼請持法。而答名之後多不詳答奉持。略結而已。良由名以略文總攝多義。得其名。即得其總持之要矣。故不別答受持之法也。
戊二如來備說。分五。己一從境智為名。
佛告文殊師利。是經名大佛頂悉怛多般怛羅無上寶印。十方如來清淨海眼。
首句標告。及是經二字。文局第一。義通五題。下不重標。詳玩五題皆顯密雙彰。而義則互通。以顯密無二。但廣略持解。力用異宜而已。今第一名初十三字。彰密楞嚴也。分雖各屬。而釋則合用。下皆倣此。密題全當科之境字。境。即諦也。為智所對。文用三重喻表。一佛頂。二白傘。三寶印。雖亦是喻。而直以稱法。非待法合。此之謂表法也。首三字表理體。屬真諦。前總題中通表。蓋是因題立意。此對下文但表理體也。大之一字貫下白傘。仍作稱讚之詞。佛頂具二義。一無上而最尊。二無見而最妙。正以表一真法界。故以大稱。悉等六字此云白傘蓋。七卷中元有摩訶二字。故亦應有大意。今因上大字貫下。故不重標。傘蓋雖亦可作二物。今以含覆用同。故但為一。此對佛頂。當表事用俗諦。若連摩訶。即當體大。而以白傘當相用二大。今緣佛頂表體大。已代摩訶。故得六字皆但屬於相用。白。眾色之本。今表萬用清淨乃即真之俗非同染著之用也。傘蓋。正表萬德張施。慈悲普覆。為佛果要用。作眾生依怙也。末句總攝上體用真俗而為第一義諦。以圓融絕待。更無法能過之。故云無上也。寶印者。即海印心印也。華嚴云。二諦融通三昧印。又云。海印三昧威神力。法句經云。森羅及萬相。一法之所印。即諸佛祖以心印心相傳之心印也。末八字。顯題也。十方如來。明諸佛同證也。清淨者。離分別絕能所之意。海即心海。眼即智也。謂照心海之智眼也。上密題中所詮表之三諦。是即心海全體大用。以智圓照此之心海。名曰海眼。然須離諸分別。一念不生。方以默契。又如珠之有光。還照珠體。體即照而照即體。始為清淨海眼。
己二從機益為名。
亦名救護親因。度脫阿難。及此會中性比丘尼。得菩提心。入遍知海。
諸題顯密分明。獨此題似乎惟顯無密。然準四推之。當亦意具。良以救度慶喜性尼皆憑咒力。故此題前十八字當是稱祕咒之功能也。而阿難登伽正以舉此經之當機也。故凡務多聞而未全定力者皆準阿難。凡欲惑熾然不思出要者皆準登伽。末八字表利益也。菩提心。即前三諦圓融之心遍知海。即前遍照三諦之海眼也。此蓋但於前題中加當機獲益勸人欣此入此也。問。前總題中不許立諦。只言三藏。今何說諦而不說藏。答。前為斥絕三觀。故並諦不許。今為明境用諦。而三諦仍即三藏而已。
己三從性修為名。
亦名如來密因修證了義。
亦名下。上四字為密。下四字為顯。總題中分屬明白。以如來密因為性具者。蓋諸佛須見自心果性本有。依此起修。方成真因。權小皆所不知。故曰密因。修證了義者。言雖知本有。不墮無修無證。不妨有修有證。然依無修證而起修證。故曰了義。非同染實之修。不了義也。又盡理顯談。非就機覆相也。廣如總題中解。蓋密因仍是前之境智。但加修證而已。恐悟人具見自心。理智天然。而不加修證。亦終不能究竟。所以勸人不可徒欣。仍當修此證此也。
己四從要妙為名。
亦名大方廣妙蓮華王。十方佛母陀羅尼咒。
亦名下。上七字為顯。為最妙。大方廣。取起信釋。乃一心所具三義。華嚴作所證之法。三字以次為體相用之三大。此乃三字並列。不同總題之讚詞也。此大乃直目性體。橫亙豎窮。無邊無底。相乃義相德相。具足恆沙性功德故。大方二字。即性相對也。廣指用言。以上性相皆屬於體。稱體之用。無盡無量無障無礙。如十玄妙用是也。益以見斯經旨同華嚴矣。蓮華取義甚多。且略取於方華即果處染常淨二義。亦即表於一心三大之法。因果交徹本具而非修生。染淨不二融即而非擇滅。王以自在為義。因果染淨俱得自在。故稱為王。益見斯經旨同法華矣。然則性相體用交徹圓融。至妙無以加焉。末八字為密。為最要。佛母表其有出生義。陀羅尼此云總持。明其具含攝意。七卷說咒利益中。亦稱其能出生一切諸佛。顯文中亦言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門。俱佛母意也。陀羅尼既總一切法持無量義。合於上佛母一表出生多佛一表含攝多義。豈非至道要術哉。此蓋復於有志希修證者具示以最妙最要之處。信乎可以彈指超無學也。
己五依因果為名。
亦名灌頂章句。諸菩薩萬行首楞嚴。汝當奉持。
亦名下四字為密。餘皆顯也。吳興曰。此經從天竺灌頂部中流出。蓋約密言名灌頂章句。有誦持者。則如來智水灌其心頂。亦如剎利之受職也。○此中所取因果有二。一者密題為果。以灌頂受佛職故。職即果也。下皆屬於因行。以諸菩薩萬行為別行。如前四度。首楞嚴三字為大定之名。乃定慧雙融。後二度也。前之四度皆依此而運。方成第一波羅密。故為總行。若準起信論中五行。則此之萬行即彼前四行。此之首楞嚴即彼第五止觀雙融行也。合此總別因行。方以感彼佛職之果。欲欣果者務修行也。二者密題中既曰智水灌頂。即屬文殊大智。菩薩萬行。即屬普賢大行。智行總之為因。首楞嚴。即毗盧萬德圓融究竟堅固之大果也。良以佛說斯經。無非欲眾生修大因而證大果。故此末題終歸因果也。如華嚴法華二題可類見矣。汝當奉持。文局於此。而義總結五題。以上五中境智。機益。性修。要妙。因果。皆當信奉受持。蓋必以智照境。隨機受益。從性起修。盡其要妙。滿其因果。方為能奉持也。夫既說全經。而又備陳經目。則如來所以應求而說者。可謂悉委悉盡矣。故如來委說一大科已竟。
大佛頂首楞嚴經正脈疏卷三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