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在家律學概說

 

果清律師主講

二○○二年六月廿二日於慈光圖書館

三寶弟子王和順恭錄

 

甲一、前言

甲二、解釋標題

甲三、在家律學的重要性

甲四、講授在家律學的內容次第

甲五、在家菩薩如何將戒持好

甲六、結勸

 

甲一、前言

 

諸位法師、朱館長、諸位在家菩薩、諸位蓮友:大家午安。今天非常歡喜,果清回到慈光圖書館。在二十幾年前,果清常常來恭聽雪公恩師講《華嚴經》。過去參加內典研究班的時候,也有三年住在慈光圖書館。因為研究班有四年,這邊就住了三年。蓮社蓋好之後,就搬到蓮社去,那邊就住了一年。一共就有四年的光陰。從大學時代開始,一直到出家,前後大概有十年的光陰親近雪公老師。二十多年前是來這邊聽經聞法的,現在出了家第一次回來上這個講座。這是朱館長跟幾位同仁,到埔里正覺精舍來邀請學人,說:目前講經說法的人很多,但是講戒的卻是很少。受了戒不曉得開遮持犯,往往就犯戒了。所以,他老人家慈悲就邀請學人,來跟諸位講一些有關在家律學的課程。因為學人的法務比較忙,除了在精舍擔任課程之外,另外其他道場也有課程,所以時間就抽不大出來,但是第一次,總要出來。果清雖然不能親自來宣講,但是由幾位法師們來代講,也是一樣的。他們學戒也許多年了,對於開遮持犯都比較清楚,所以可以跟諸位共同研究。這是首先要講的一段話。接著我們就正式入於本題。

 

甲二、解釋標題

 

乙一、在家

 

〈在家律學概說〉,第一項就先簡略來解釋這個標題。先解釋「在家」這兩個字。在家簡別不是出家。在《優婆塞戒經》裡頭講到:「善男子,如佛所說,菩薩有二種,一者在家,二者出家。出家菩薩名為比丘,在家菩薩名優婆塞。出家菩薩持出家戒是不為難。在家菩薩持在家戒是乃為難。何以故?在家之人,多惡因緣所纏繞故。」這一段經文是什麼意思呢?它這麼說:「善男子,如佛所說」,如同佛所說的。善男子也包括善女人在裡頭。「如佛所說,菩薩有二種」,說菩薩分成兩種。「一者在家,二者出家」,第一種叫做在家,第二種叫做出家。「出家菩薩名為比丘」,出家的菩薩就叫做比丘。「在家菩薩名優婆塞」,男眾叫做優婆塞,女眾叫做優婆夷。「出家菩薩持出家戒是不為難」,出家的菩薩受持出家的戒法,這個乃是不困難的。「在家菩薩持在家戒」,在家的菩薩受持在家的戒法。「是乃為難」,這個卻是很困難。「何以故?」為什麼困難呢?「在家之人,多惡因緣所纏繞故」,在家的人有許多惡的因緣所纏繞的緣故。

 

什麼是「惡的因緣所纏繞的緣故」呢?這個就如同在《大寶積經》上所說的一樣。《大寶積經》在卷第八十二,《郁伽長者會第十九》,它有一段經文解釋什麼是在家、什麼是出家,將在家、出家修行的情形,加以比較一番。《大寶積經》上說:「復次長者!在家菩薩善修學行。所謂家者名殺善根,名不捨過,害助善業,是故名家。云何名在?一切結使在中住故,故名為在。」「復次長者!在家菩薩若入僧坊,在門而住,五體敬禮,然後乃入。當如是觀:此處即是空行之處、無相行處、無作行處,慈悲喜捨四梵行處。是正行正住所安之處。我當何時,捨於家垢?我當何時住如是行?應生如是欲出家心。無有在家,修集無上正覺之道。皆是出家趣空閑林,修集得成無上正覺之道。在家多塵污;出家妙好。在家具縛;出家無礙。在家多垢;出家離捨。在家惡攝;出家善攝。在家沒於愛欲淤泥;出家遠離愛欲淤泥。」

 

這一段是什麼意思呢?《大寶積經》上這麼說:「復次長者」,又復其次,佛對著郁伽長者。他說:「在家菩薩善修學行。所謂家者」,所謂的家叫做殺害善根。它叫做「不捨過」,不能夠捨棄過失。它是妨害幫助善業的。因此之故,就叫做家。什麼叫做「在」呢?也就是「一切結使在中住故」。「一切結使」,結使就是煩惱。一切的煩惱在當中安住的緣故,所以就稱做「在」。

 

又復其次,在家的菩薩假若進入僧坊,在家菩薩到寺廟裡頭去,要特別小心謹慎,要盡到禮節,不要隨隨便便。他「在門而住,五體敬禮,然後乃入」,五體投地恭敬禮拜,然後再進入僧伽藍。「當如是觀」,應當要如此的觀想。「此處即是空行之處,無相行處,無作行處」,這個就是修行三解脫門的地處。什麼叫做三解脫門?「解脫」是自在的意思。門是能通達的意義。由這三種解脫門,就能夠通達到涅槃城,所以稱做三解脫門。第一空解脫門,也就是觀一切諸法都是因緣所生。因緣所生,它的體性本來就是空寂的;緣生性空。是無我、我所有,沒有我,也沒有我所有。假若能夠如此通達,那麼對於一切諸法就能夠獲得自在。這個叫做空解脫門。第二無相解脫門,既然了知一切法都是空寂的緣故,所以觀男女一或者異等等的相狀,實際是了不可得。假若能夠這樣通達,一切諸法是沒有相,那麼也就能夠獲得自在。這個叫做無相解脫門。那什麼叫做無作解脫門?無作解脫門也稱做無願解脫門。假若能夠了知一切諸法無相了,那麼對於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就無所願求。假若無所願求,就不會造作生死之業。假若沒有生死之業,就沒有果報之苦,就能夠獲得自在,所以叫做無作解脫門。所以我們想要到僧伽藍,到寺廟裡頭去,要了知這個就是行三解脫門的地處。我們要特別小心謹慎,要恭敬,不可以隨便。

 

「慈悲喜捨四梵行處」,是慈悲喜捨修四種梵行的地處。所謂的慈悲喜捨,也就是四無量心。無量是什麼意思?菩薩利益眾生的心非常廣大,所攀緣的眾生既然是無量,所以能攀緣的心也是如此。第一慈無量心,慈是什麼?慈叫做愛念,也就是給予眾生安樂之心,這個叫做慈無量心。也就是說菩薩愛念一切眾生,愛護、想念、護念一切的眾生。常常求得樂事,隨著眾生所要求的而能夠饒益對方。第二悲無量心,悲是愍傷的意思。愍傷也就是拔苦之心。菩薩愍念一切眾生受種種苦,常常懷著悲憫心,拯救濟拔,使令他們能夠獲得解脫。這個叫做悲無量心。第三叫做喜無量心。菩薩慶喜其他眾生能夠離苦得樂,所以他就欣慶無量。第四捨無量心。菩薩對於所攀緣的眾生是沒有憎愛之心—沒有憎恨也沒有偏愛之心,這個叫做捨。又想念到一切眾生同樣能夠獲得無憎無愛、無瞋無恨、無怨無惱,這個叫做捨無量心。所以寺廟就是修行慈悲喜捨四梵行之處。

 

「是正行正住所安立之處。」「我當何時,捨於家垢」,我當來在什麼時候能夠捨離家庭的這種垢穢?我當來在什麼時候,能夠安住如此三解脫門的行為?還有慈悲喜捨四無量心的這種行為?所以我們應當生起如此想要出家之心。沒有在家他能夠修習積集無上正等正覺的聖道。都是出家他趣向空閑之林,修習積集,能夠成就無上佛果菩提的。所以像我們世尊就示現出家。所以「在家多塵污」,許多塵垢染污。出家非常微妙、非常善好。「在家具縛」,有種種的煩惱束縛;而出家是沒有障礙。在家有許多的垢穢;出家能夠捨離許多的垢穢。在家是惡法所收攝;出家是善法所收攝。在家沒於愛欲的淤泥;而出家能夠遠離愛欲的淤泥。

 

所以《涅槃經》也這麼說:「在家逼迫猶如牢獄,一切煩惱因之而生。出家寬廓,猶如虛空,一切善法因之增長。」《涅槃經》說:在家是逼迫者。「迫」者就是很狹窄,就好像處在堅牢獄一般。一切的煩惱因它而生起。而出家卻是非常的寬大廣闊。「猶如虛空」,好像太虛空。一切的善法因此而增長。所以是非常的殊勝。《華嚴經》的《賢首品》也說到:「家是貪愛繫縛所,欲使眾生悉免離,故示出家得解脫,於諸欲樂無所愛。」這是《華嚴經賢首品》所說的。它說這個家是貪愛繫縛的地處。想要使令眾生完全能夠免除離開,所以佛陀就示現出家而獲得解脫。對於諸多五欲的快樂,他無所貪愛。這個就解釋「在家」兩個字的意義。

 

乙二、律學

 

接著解釋「律學」這兩個字的意思。律學也就是戒學,它是三學之一。律有三種的名稱、四種的意義,還有三聚淨戒的內涵。

 

丙一、律有三種名稱

 

我們先解釋律的三種名稱。第一種叫做毘尼,第二種叫做尸羅,第三叫做波羅提木叉。毘尼就是指佛所制成的教法。這個稱做教詮,也就是律藏。尸羅就是教中所詮釋的因行,也就是受隨兩種戒法—受戒跟隨戒。受戒就是我們受戒得到戒體,這個叫做受戒。隨戒就是隨順戒體生起戒行,這個叫做隨戒。尸羅也就是受隨這兩種的戒法。受戒以後,我們就應當隨順戒體如法的持戒。這個叫做因行,也稱做戒行。波羅提木叉屬於果詮。因為毘尼屬於教法,尸羅屬於因行,由此因行決定能獲得解脫的果法。因果都在律中所詮釋的。這個就是籠總說明毘尼、尸羅、波羅提木叉,三種的名稱意義。下頭各別再加以說明。

 

毘尼就是教,尸羅就是行,波羅提木叉就是果,也就是教行果的次第。首先講到毘尼。毘尼是梵語,翻做中文叫作律。律也就是法的意思,也就是法律。法,它是以楷定作為意義,是楷正決定是犯或者是持。因為律藏當中有持犯的方法,犯到的話有輕重的相狀;或者開緣,或者遮止,或者有因罪,或者有果罪,都在律典當中有剴切地說明,所以叫做法律。也就是用此法律來判斷持犯,賞罰分明,所以稱做教詮。

 

第二尸羅,梵語翻做中文叫做戒。或者翻譯叫做清涼。因為這個戒法能夠除去我們眾生的熱惱,所以這是就著它的功用而翻譯的,不是它正式的翻譯。假若就著它的義理還有作用,正式翻譯就叫做戒。我們可以拿六度來做證明,因為六度尸羅波羅蜜翻譯就叫做戒度,可見正式的翻譯就叫做戒。戒有警的意義,也就是警策我們身口意三業,相對前面的境界能夠遠離過非。戒是能警之法;三業是所警之行。又戒有性的義理。性它通善惡。假若持惡戒就禁止作善,像屠夫打獵的人等等。假若受持善戒,他就禁止造作惡法,就如同受佛戒就是。善惡的體性互相不容納,所以這是採取它禁止的意義。所以戒經上說:「如來立禁戒,半月半月說。」受了佛戒,我們就應當要止息一切惡法,要行一切的善法。這是比丘等事業,其他的在家眾都包括在裡頭。也就是策進我們修行的人能夠捨惡向善,捨凡趣聖—捨棄凡夫,而趣向聖人的階位。所以叫做禁戒。

 

第三種叫做波羅提木叉,這也是梵語,翻譯中文的意思叫做別別解脫,或者叫做處處解脫。戒屬於因行,必定能夠獲得解脫。有因行,必定能夠達到這個果德。這裡有兩點的意義:第一叫做近解脫,也稱做近果。第二遠解脫,也稱做遠果。先說近解脫。就如同比丘兩百五十條戒,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條戒,還有像在家眾受五戒、八關齋戒,或者受在家菩薩戒六重二十八輕,或者受《梵網經》十重四十八輕的戒法;能持一條就獲得一條的解脫,持十條就獲得十條解脫。我們全部持的話,就全部得解脫,就不會被業力所纏縛而不能夠解脫,所以它就叫做別別解脫。又者,也可以三業來講,我們身體不造作殺盜淫,我們的身業就能獲得解脫。口不造作妄言、綺語、惡口、兩舌,我們的口業就能獲得解脫。我們的意業不起貪瞋癡等分的煩惱,我們意業就能獲得解脫。所以叫做處處解脫。正當我們身口意三業,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對著五欲六塵這些境界的時候,就考驗我們所受戒行之力,是否能夠依靠止持能夠諸惡莫作、依靠作持能夠眾善奉行?假若被業的境界所纏縛,隨著境界而犯戒,我們就不能獲得解脫。反過來講,我們身口意三業對著境界的時候,假若戒行清淨,戒體光潔,那麼就不會被業力所纏縛,所以就叫做解脫。這個就是屬於近果。受戒為因,不犯為果。第二種是遠解脫,也稱做遠果。「遠」就是指未來來講的。我們今天持戒屬於因行,希望未來能夠斷除惑業而成就聖位,所以這個就稱做遠解脫,也就是遠果。因此,在因行當中,我們戒德清淨,就能夠生起諸多的禪定。定心現前,我們般若的智慧才能開發。有了這個般若智慧,我們就能夠斷煩惱,了生死,度眾生,成佛道。這個就是遠果,就是遠解脫。所以近的解脫是從因行的持戒,不被業力所牽引而言。遠的解脫是對望後來證得聖人的果位,能夠破惑證真來講的。所以第三個名稱—波羅提木叉的解脫,屬於教當中所詮之果,所以稱做果詮。

 

這三種名稱也就是教行果。毘尼是教詮;尸羅是因行;波羅提木叉就是果詮。教是如來所制;戒就是因中所修;果是修因所得的結果。這乃是律的三名。

 

丙二、律有四種意義

 

接著再講到四種的意義。戒它有四種的意義。哪四種的意義?第一叫做戒法,第二戒體,第三戒行,第四戒相。現在說明第一的戒法。

 

在《資持記》—也就是靈芝律師解釋《行事鈔》的,他說:「聖人制教名法」,聖人所制的這個教就叫做法。在《行事鈔》,它就這麼解釋,什麼叫做戒法?假若對著法來敘述的話,它不局限凡夫跟聖人,直接說明這種法,必定能夠軌範成就出離的聖道。必要使令受戒的人,要相信了知有這一種的戒法。所以這一種戒法,也叫做聖法,是聖人所制的。這個就是所謂的戒法。

 

第二種叫做戒體。什麼叫做戒體?靈芝律師解釋說:「納法成業名體」,領納戒法成就無作業性,這個叫做戒體。《行事鈔》它就解釋:「十法界塵沙」,若塵似沙,這個境界就太多太多了。十法界就是四聖六凡。四聖就是佛、菩薩、緣覺、聲聞。還有六道的法界:天、人、阿修羅、地獄、餓鬼、畜生。合起來叫做十法界。我們受戒要怎麼樣得到戒體呢?要好好觀想,才能夠得戒體的。這個戒體所對的對象是非常廣大的。它的對象是什麼呢?就是十法界如塵似沙真俗二諦等等的這些法。用自己要約期限之心,來施造方便:我們身體禮拜,口請師,意業來觀想。又善於清淨我們這一念心,不要隨便打妄想,不可以還想要造惡,這個就不能夠得戒了。必須「善淨心器」,將這一念心安住在正念上頭:安住在「誓斷一切惡,無惡不斷。誓修一切善,無善不修。誓度一切眾生,無一眾生而不度者。」然後觀想十法界微妙的如塵似沙真俗二諦等等之法。我們以前未受戒的時候,對這些境界都是生起惡劣之心,現在我們受戒了,就反對這個惡心,變成善好之心,都要度脫他。譬如我們持不殺生戒,對十法界的有情眾生都不殺害的。不但不殺害人類,就是一切蠢動含靈、小的眾生,都不故意去殺害。所以這個心多麼廣大,因此持戒的功德無量無邊非常廣大就是如此。因為它所對的境界,領納如塵似沙的這些境界,為我們的佛陀所制的戒法加被上去,這些境界都是戒法,都是我們持戒的範圍。所以這些境界、戒法,心未觀想的時候,心跟這個戒法沒有相應。一經我們觀想,對於十法界有情、無情眾生這些境界,我們緣想「誓斷一切惡,無惡不斷。誓修一切善,無善不修。誓度一切眾生,無一眾生而不度者。」這樣子的話,我們就能夠「冥會前法」,冥會前面所對的戒法,和戒法所對的塵沙萬境。譬如受五戒就盡此身形壽命;受八關戒—通常只有一日一夜,也可以隨著時間長短來受。以此要約期限之心,跟這個微妙的戒法就相應。所以在這個戒法上就有緣起的意義。領納在我們心裡頭,就成為戒體。這個就是戒體。我們這個戒體是怎麼樣呢?它是依於眾生的真如本性。以眾生的真如本性作為所依,能依的就是這個戒體—無作戒體。

 

接著講戒行。依戒體生起護持,這個叫做戒行。我們既然受戒,得到這個戒體秉御在我們心中,必須要廣泛修種種權巧的方便,要提起般若智慧,要檢察我們身口二業威儀的這些行為。要立志專心來尊崇,並高尚羨慕以前成就聖道的人。那麼持戒之心在得戒體之後而生起,義理隨順於前面的戒體,這個叫做戒行。

 

戒相是什麼呢?也就是我們戒行表現出來有威儀,這個叫做戒相。所以這個戒相就是威儀的行門成就了。隨著我們所施設、所造作,而一舉一動都稱合戒法。因此之故,我們美好的德行,就能光大顯揚出來,所以叫做戒相。這個叫做戒的四義。

 

丙三、三聚淨戒

 

其次,我們說到三聚淨戒。像諸位有的受了在家菩薩戒,在家菩薩戒就有三聚淨戒的意義。這個聚是什麼意思呢?聚就是集的意思。戒就是禁戒。這三種戒能收攝一切大乘諸多的戒,所以叫做三聚淨戒。所以在《法苑珠林》說:「偉大的聖人度化眾生,他的功能德用,唯獨在戒法。」《莊嚴論》說:「最初律儀戒,它是以禁防作為體性。後面的攝善、攝生這兩種戒是以勤勇作為體性。」第一種攝律儀戒,律就是法律,是禁止的意義。儀是儀式,就是軌範的意義。這包括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等。一切的律儀沒有不收攝在這裡頭的。所以《法苑珠林》也說:攝律儀戒要緊的唯獨有四種:第一不可以為了利養的緣故,自己讚嘆自己的德行,而毀謗其他眾生。第二不可以故意慳貪,對方貧窮困苦來向你乞求,你也不肯布施給對方,這個不可以。第三不得瞋心打罵一切眾生。四者不可以毀謗大乘的經典。持此四法,沒有惡法不離開的,所以叫做攝律儀戒。

 

第二攝善法戒,所行之行能收攝一切善法,也就是我們身口意所造作的善法,以及聞思修三慧,六度之法—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六度開出來就是萬行,無不收攝在裡頭,所以叫做攝善法戒。

 

第三攝眾生戒,也就是能攝受一切眾生。能攝之行就是慈悲喜捨,這些都是收攝眾生的。這是簡單解釋三聚淨戒的意義。

 

乙三、結標題

 

第二大科,解釋標題,已經說完。就是〈在家律學概說〉,「概說」就是概要的說明。這個題目說過了。

 

甲三、在家律學的重要性

 

接著第三大科,解釋在家律學的重要性。在家律學有什麼重要性呢?在《遺教經》裡說明了在家律學的重要性,其實也就是戒法對我們修行的重要性。《遺教經》上說:「汝等比丘,於我滅後,當尊重珍敬波羅提木叉。如闇遇明,貧人得寶。當知此則是汝等大師,若我住世無異此也。」「汝等比丘」,因為比丘是七眾佛子的綱領、首領,所以就以比丘做代表,其他的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優婆塞、優婆夷,都包括在裡頭,叫做「汝等比丘」。「於我滅後」,在我示現滅度之後。應「當尊重珍敬波羅提木叉。」所謂的「尊」就是功德非常高尚殊勝。「重」是利益非常宏大深遠。這個「珍」也就是保惜而不失去,叫做珍。「敬」是謹慎來奉行,不要高慢。所以要尊重珍敬波羅提木叉。「波羅提木叉」剛才說過了,是戒的三種名稱之一,這個就是別別解脫、處處解脫,就是以果德來詮釋的。波羅提木叉就是佛的法身,它能夠去除度脫兩種的障礙。哪兩種的障礙呢?就是能夠度脫煩惱闇障,所以下頭的經文說「如闇遇明」,如同黑暗遇到光明,就能夠度脫煩惱的闇障。「貧人得寶」什麼意思?這種戒法的法身,它能夠度脫空無善根的障礙,所以就好像貧窮的人獲得寶藏一般。「當知此則是汝等大師」,應當了知戒法就是汝等的大師,都是我們偉大的導師。佛在世,是以佛為師;佛不在世,就以戒法為師。所以說:「若我住世無異此也」,跟我住在世界是沒有兩樣的。所以我們在家眾,諸位也都是念佛,跟我們老師學習淨土法門,我們假如配合持戒的話,那就更殊勝了,將來必定在中品中生以上。戒能夠持好的話,是如此。

 

還有《華嚴經》的偈頌也說:「戒是無上菩提本,應當具足持淨戒,若能堅持於淨戒,則是如來所讚歎。」《華嚴經》說:戒法就是無上佛果菩提的根本,所以應當具足執持清淨的戒法。所謂的「具足」也就是輕戒、重戒都要平等心去受持。持得皎如冰霜,塵點不染。假若能夠堅固執持於清淨的戒法,那麼這是十方如來所共同稱揚讚歎的對象。還有《涅槃經》也說到:「欲見佛性,證大涅槃,必須深心修持淨戒。」想要照見佛性,換句話說,就是證得大菩提,還有證得大般涅槃,必須以深信之心來修持清淨的戒法。在《華嚴經賢首品》也說到:「若常信奉於諸佛,則能持戒修學處。若常持戒修學處,則能具足諸功德。」《華嚴經賢首品》說了:假若我們常常信奉於諸佛的話,就能夠「持戒修學處」,就能夠好好的學習戒法,好好持戒。「若常持戒修學處」,假若我們常常能夠好好持戒,修習這個學處的話,就能夠具足諸多的功德。所以,一切的功德善法都是由持戒而生。戒法就如同大地,大地能夠生長一切動植物,承載萬物,生長萬物。戒法這一種的大地能夠生長一切善法功德。在《明法品》裡頭也說到:「於去來今佛所說之法,所制之戒,皆悉奉持,心不捨離,是故能令佛法僧種,永不斷絕。」《明法品》說了:對於過去、未來、現在諸佛所說的法、所制定的戒,都能夠完全依照去奉行,如法去奉行,內心不肯捨離,因此之故,我們就能夠使令佛法僧三寶,永遠都不斷絕,能夠久住世間,永遠利益未來的眾生。所以太好、太殊勝了。

 

在《優婆塞戒經》裡頭也說到:「善男子,若優婆塞至心能受持如是戒,是人名為優婆塞中分陀利華,優婆塞中微妙上香,優婆塞中清淨蓮華,優婆塞中真實珍寶,優婆塞中丈夫之人。」說「善男子」,當然包括善女人。假如優婆塞、優婆夷能夠至心—至誠懇切、專心一意,能受持如此的戒法,就是指六重二十八輕的戒法。假若我們受《梵網經》的十重四十八輕,這是通於在家出家所受的,也都可以。這個就叫做優婆塞、優婆夷當中的分陀利華。分陀利華翻做中文叫做白蓮花,它是出淤泥而不染的,以這個做比喻。是「優婆塞中微妙上香」,什麼叫做微妙上香?因為戒德熏習出去,什麼地處都能夠熏聞得到,所以他是微妙上等的香。「優婆塞中清淨蓮華」,這個比喻什麼呢?他能夠契合實相的因果,所以叫做清淨的蓮華。「優婆塞中真實珍寶」,因為他能夠自利利他,所以就稱為真實的珍寶。「優婆塞中丈夫之人」,他是雄猛威力,能夠勝過煩惱,所以叫做丈夫之人。所以,你看,持戒那麼要緊。太好、太好了!

 

甲四、講授在家律學的內容次第

 

然後,第四大科就是講授在家律學的內容次第。我們準備講授的在家律學的內容次第是怎樣呢?第一就是《五戒八戒學處》,就是諸位桌上所發的這一本書。這一本書是育因法師所編的。他編這一本書很用心,發的時間也不少,有幾年的光陰陸陸續續才編成的。諸位看一看就知道的。這是第一步。第二步,我們準備講六重二十八輕的在家菩薩戒本。這個準備請天因法師來為諸位講授。還有四重四十三輕的瑜伽菩薩戒本,也是請天因法師講授。這一些他都講過的。最後,就是《梵網經》菩薩戒本,十重四十八輕的。它是通於在家出家所學習的,我們雖然是在家也可以好好學習,也可以受梵網菩薩戒。假若有時間的話,像弘一大師所編的《南山律在家備覽略篇》,也非常要緊。這本書編得非常精要,不是用心學習,不容易了解的。這是唐宋的古文,弘一律師為在家眾所編的。這一本也很要緊。但是要看時間的情形,將來能講得到講不到,還在斟酌考慮當中。

 

甲五、在家菩薩如何將戒持好

 

乙一、受戒

 

接著第五大科講在家菩薩如何將戒持好?第一我們要先受戒。我們要學戒嘛!學戒要先受戒。要受戒,你要找有德行的師父,不可以隨便找一個就為你授了。你受戒的時候可以找,這個可以選擇,這是開許的。不可以隨便找一位師父就為你授了,因為受戒是要得戒體的,所以這個可以找的。但是平常我們都用平等心一律的恭敬供養,不要分這位有修行、那位沒有修行,不要這麼分別。我們對師父都是平等恭敬供養,不要分彼此。這樣子,我們才能得到福德。不可以,這一位師父沒有修行,而就輕慢他。輕慢,你就造罪,就不能夠得到福德了。所以,這個要緊,不可以隨便。

 

受戒的時候,要好好的觀想,要領納戒體。怎麼領納戒體?這個受戒的時候,師長都會告訴你的。好比我們受五戒,正式得戒的時候,是在三皈依的地方。三皈依拜下去,也要觀想,對十法界有情無情的眾生—「誓斷一切惡,無惡不斷。誓修一切善,無善不修。誓度一切眾生,無一眾生而不度者。」再觀想十法界微妙的戒法,由我們心業力開始動湧起來。觀想好了,聽引磬的聲音,再起來。然後,第二遍皈依,拜下去。要觀想,對於前面也是一樣,對十法界有情無情眾生—「誓斷一切惡,無惡不斷。誓修一切善,無善不修。誓度一切眾生,無一眾生而不度者。」再觀想十法界微妙的戒法已經湧升虛空,如雲如蓋,蓋在我們受者的頭頂上。這是第二遍觀想。第三遍觀想的時候,跟前面一樣,對於十法界有情無情眾生—「誓斷一切惡,無惡不斷。誓修一切善,無善不修。誓度一切眾生,無一眾生而不度者。」再觀想我們身體好像虛空器量之身,然後盡虛空遍法界微妙的戒法由我們的頂門注入身心,充滿正報,納受成為五戒的戒體。所以五戒得戒體就是在三皈依的時候,你就要好好觀想,這個才能得戒體的。這個就是受戒。

 

乙二、學戒

 

第二步,受了戒之後,我們就要好好學戒。學戒分成兩個部份,第一要讀誦。譬如你受了在家六重二十八輕的菩薩戒,你就要常常讀誦。把戒本最好都能夠背誦起來。所以通常誦戒,半月半月誦戒,是說誦戒,不是讀戒。誦戒的意思就是背誦,把戒本能夠背誦,才叫做誦戒。不是照著本子念過去,這個叫做讀戒。我們受了什麼戒,就要將這個戒本背起來。背起來有什麼好處?也就是遇境逢緣,就想到大體的、粗略的開遮持犯;你就知道這一條不能犯,犯是什麼罪過。所以你要背。不要受了戒之後,就把戒本束之高閣,戒本都找不到了。遇境逢緣,犯不犯都不曉得,就糊里糊塗隨便造作,就犯戒了。所以戒本要背,還要半月半月誦戒。找同樣受過六重二十八輕的同參道友,半月半月誦戒。誦戒有它的儀規,起先要禮佛、要懺悔,依照那個儀規去做,然後才誦戒。所以自己平常就要把它背誦起來,然後半月半月誦。或者沒有伴的話,自己在家裡的佛堂也可以。有同參道友,我們就聚集起來,大家共同誦戒。這個就是讀誦方面的。

 

第二部份,也就是要解義。解義,好比我們現在請法師來為諸位講解裡頭的開遮持犯—開緣、遮止、持戒、犯戒,種種的相狀。諸位就要好好學習,才能夠了解裡頭的義理。這是第二部份,學戒。受戒是第一部份,第二就是學戒。學戒又分成兩小部份,讀誦跟解義。

 

乙三、持戒態度

 

接著第三持戒的態度是什麼呢?持戒的態度要輕重等持。輕戒、重戒,平等心受持。不要說現在是末法時代,我只要執持重大的戒法就好了,輕的戒法就隨隨便便,放逸懈怠,這個不可以。我們要曉得輕戒是守護重戒的。你輕戒假如小心謹慎都不毀犯的話,你的重戒絕對犯不到。所以要輕戒、重戒平等心去受持。就好像帶持浮囊,又好像草繫比丘一般,又好像驅毒龍的公案。

 

在罽賓國有一條龍叫做阿利那,牠的性情非常不好。牠住的地方靠近僧伽藍,屢次都來擾亂僧伽藍。當時有五百羅漢共同集合起來,運用禪定神通的力量,都不能夠驅遣這一隻毒龍。後來有一個人,他也不入禪定,直接到這個地方來,而彈指告訴毒龍:「賢善遠此處去!賢善遠此處去!賢善遠此處去!」龍就乖乖的永遠離開了。這些羅漢就問他。他就說:「我也不運用禪定力。直接是對於佛陀的戒法小心謹慎,守護輕戒猶如重禁」,守護輕的戒法就好像重大戒法一樣的,而絲毫不敢毀犯。所以這一隻毒龍受到戒德的感召,牠就乖乖離開了。你看,持戒的功德多麼殊勝。所以要輕重等持。好好護持守護輕的戒就好像重禁一樣。第二見到毀戒破戒的人,我們不要生起輕慢心。說:「我持戒很莊嚴。你看,你都破戒了」,就看不起對方,這個不可以,不要生起這種心。要生起大悲憫之心,而更加精勤的守護戒法,這樣才對。

 

乙四、持戒原則

 

第四,持戒的原則是什麼呢?要少欲知足。我們少欲則少苦惱,知足則常樂。《遺教經》上說:「汝等比丘,當知多欲之人,多求利故,苦惱亦多。少欲之人,無求無欲,則無此患。」「汝等比丘」,就是等於我們七眾的弟子。應當了知,假若多貪欲的人,多貪欲這個就是起惑了。「多求利故」,這個是造業。「苦惱亦多」,這是受苦。起惑、造業,就受苦。「少欲之人,無求無欲」,「無求」他的業障就去了。「無欲」,惑障就去除了。業障、惑障都去除,自然就「則無此患」,就沒有苦報,換句話說,苦障也就去除了。惑業苦都去除了。這個是講到少欲。還有知足,說了:「汝等比丘,若欲脫諸苦惱,當觀知足。知足之法,即是富樂安隱之處。知足之人,雖臥地上,猶為安樂。不知足者,雖處天堂,亦不稱意。不知足者,雖富而貧;知足之人,雖貧而富。不知足者,常為五欲所牽,為知足者之所憐愍。是名知足。」《遺教經》又說「汝等比丘」,假若想要脫離諸多的痛苦憂惱,應當好好的觀察知足這一法。知足這一法,就是富樂:因為他沒有貪愛的緣故,所以是富;沒有憂惱的緣故,所以就能夠安樂。「安隱之處」,「安隱」是什麼呢?往近來講,可以解脫三塗的苦惱。由遠來說,可以超越兩種的生死—分段生死、變異生死。所以富樂,這個就是清淨之因;安隱就是清淨之果。有清淨的因,就能夠獲得清淨之果。所以知足就是富樂安隱之處。知足的人,他雖然臥在地上,猶然非常的安隱快樂。不知足的人,雖然處在天堂,也不稱合他的心意。不知足的人,雖然是富有,然而他心裡卻是很貧乏。知足之人,雖然是貧困,但是他心裡非常富有。不知足的人,常常被五欲牽著鼻子走。五欲就是地獄的五條根,就是牽他墮落地獄去了。「為知足者之所憐愍」,被知足的人所憐愍。這個叫做知足。這個就是講到持戒的原則。

 

乙五、持戒威儀

 

接著,持戒要注意威儀。我們六根對著六塵,不要虛妄分別,要「常爾一心,念除諸蓋」。要常爾一心,要念除諸蓋。諸蓋是什麼呢?貪欲蓋、瞋恚蓋、睡眠蓋、掉悔蓋、疑蓋。這些煩惱都要把它去除。我們一舉一動要攝護根門,六根門頭要守護好,不要隨便的虛妄分別。不虛妄分別,就不取著。不取著就沒有生死的苦果。可以說,我們就能夠獲得解脫。

 

乙六、懺悔

 

接著第六就是懺悔。假如我們從受戒以來,對於戒法輕的、重的都不曾毀犯,這個叫做本淨,本來清淨。假如受了戒,你有所毀犯,但是你肯發露懺悔,這個叫做懺淨,懺悔恢復清淨。所以《涅槃經》這麼說:「菩薩摩訶薩,常不犯惡。」「菩薩摩訶薩」,就是大菩薩。常常不會犯到惡法。「設有過失」,假設他的身口意有了過失,「即時懺悔,於師同學,終不覆藏」,對於師長、同學,終究不覆藏他的過失。能夠發起大慚愧心,自己責備自己。「不敢復作」,不敢再去造作。對於輕的罪過,生起重大罪過的想法。你看,大菩薩都是如此的。這就是講到懺悔恢復清淨的辦法是非常切要的。我們都要如此,有了過失就應當趕快發露懺悔,不要使令它隔宿。對於諸多的小罪,要生起大的恐怖畏懼之心。應當要恭敬佛陀所制的禁戒。要善於護持譏嫌的這些小戒,輕的戒。

 

乙七、加行

 

接著第七項,講到加行。我們持戒加行的功夫是怎麼樣呢?在家菩薩要廣修六度萬行。在廣修六度萬行的當下,要離一切相。所以在《金剛經》上說:能夠離開一切相,行一切的善法,當下就是證入無上佛果菩提無漏的善因。這個非常殊勝。所以我們廣修六度萬行的當下,要離開一切相。在離開一切相的當下,要廣修六度萬行。所以古德就有兩句話這麼說:「觀空則萬行沸騰,涉有則一道清淨。」假如我們觀空,就是三輪體空。觀空的當下,我們要萬行沸騰,六度萬行熾然地這麼去修行。「涉有則一道清淨」,「涉有」也就是廣修六度萬行的當下,要一道清淨。「一道清淨」是什麼?也就是三輪體空。所以我們不要偏一邊,不要偏於空的一邊,也不要偏於有的這一邊。要空有圓融,合乎中道第一義諦。所以觀空當下,萬行沸騰。涉有的當下,要一道清淨,三輪體空。這個就是加行的功夫。我們在家眾雖然處在不好的環境,有種種的煩惱、事務牽纏,我們要跟維摩詰居士學習。維摩詰居士示現在家的身分,有妻子兒女,但是他絕對不染著。他心心念念都不離開菩提心。心心念念就是在度脫眾生。「猶如蓮花不著水,亦如同月不住空」,就如同蓮花處在淤泥而不染;又好像日月行空不住空的情形一般。要這樣學習。這樣子,你們就難能可貴了。

 

乙八、具足五種心

 

接著,第八要具足五種心,我們才能夠將戒持好。哪五種心呢?第一就是菩提心。要具足菩提心,我們才能夠將戒法持好。菩提心是什麼呢?菩提心也就是《觀經》的三心—至誠心、深心,還有迴向發願心。也就是《起信論》的直心、深心、大悲心的內涵。至誠心是什麼意思?我們身口意三業,要至誠懇切的,老老實實的,將一切的惡法都要斷除。所有的虛妄都要盡除。深心是什麼呢?樂集一切善法之心,叫做深心。根據善導大師的解釋,深心也就是深信之心。譬如我們對淨土法門深信不疑,就是祖師或者佛祖都現前要我們改修他法,我們都不改變我們原有的信心,這個就是深信之心。另外好樂積集一切善法之心,也是深心的內容。還有大悲心,迴向發願心。大悲心是什麼意思?「欲拔一切眾生苦」的心,就是大悲心。這個就是所謂的菩提心—上求諸佛的覺道,下化無邊有情的心。然後心心念念不要離開菩提心。離開菩提心修一切的善法,都變成魔業。

 

第二要有孝順心。什麼孝順心?在《梵網菩薩戒》講到:「若佛子。以慈心故行放生業。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無不從之受生,故六道眾生皆是我父母。而殺而食者,即殺我父母,亦殺我故身」等等。這個就是孝順心。我們持戒要具足孝順心。一切的男子曾經都做過我們的父親;一切的女人都做過我們的母親。「我生生無不從之受生」,我生生世世沒有不是從他們受生的,所以六道眾生都是我們的父母。我們既然有孝順心,怎麼會毀犯戒法去惱害眾生?假如惱害眾生,就不合乎孝順之道了。所以有孝順心的話,我們也就不會犯戒。

 

第三就是慈悲心。慈者予樂,悲者拔苦。眾生沒有安樂,眾生有種種苦惱,我們要拔除眾生的苦惱,要給予眾生安樂,就是慈悲心。我們有這個心也就不容易犯戒,也容易將戒持好。

 

接著,恭敬心。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只要他親近善知識,如法修行,將來都能成佛。既然如此,我們恭敬尊重都來不及,怎麼可以輕慢呢?所以不但對師長,對於良師益友,要好好的恭敬,就是其他同參道友,其他一切眾生,我們都要有恭敬之心。所以印祖也常常開示說:誠敬這一法,三世諸佛再來,都不會變異的。所以這個非常要緊。

 

第五真心。真心也就是常住佛性之心。一切眾生皆有佛性,都有真如本性。我們就體念到:一切眾生皆有真如本性,他將來都能成佛。我們怎麼可以隨便惱害他呢?我們要了知「心、佛、眾生」三無差別,這種體性是常住不變的。所以佛性是一切眾生都有當來佛果的這一種體性,這一種體性是以不改變作為意義的。這個也就是前面常住的意思。所以我們要有真心,也就是常住佛性心。

 

以上,我們假如具足這五心的話,絕對不容易犯戒,一定可以將戒法持得好。

 

甲六、結勸

 

最後一個就是結勸—結束勸勉。以上所說的,就是〈在家律學概說〉,已經說完。用意就是要諸位從此之後,好好耐心的學習。要有恆長之心,要耐心的學習,將開遮持犯學習得非常好、持得非常好。開遮持犯認識清楚,你才有資格、具備條件持好戒。開遮持犯都不了解,那你就不能夠將戒持好。所以要好好的學習。以後的每星期六這個時間,都有法師陸續的來為諸位講解。這裡頭講開遮持犯的相狀非常詳細。要用心的學習,才能夠學好的。那麼將這個持戒的功德,回向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將來我們的品位一定非常殊勝。

 

今天就說到這兒。最後我們就回向。

 

講戒功德殊勝行,無邊勝福皆回向,

普願沈溺諸有情,速往無量光佛剎。

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薩摩訶薩,

摩訶般若波羅蜜。

 

| Google | 百度 | Yahoo! | 維基 Wiki | MSN | 佛教 | 經典圖書館 | 

| 電視 | 購物 | 兒童 | 書店 | 雜誌 | 視頻 | 免費佛經 | 音樂下載 | 熱門網站 | 佛教論壇  |

般若文海佛教經典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