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觀經四帖疏上品上生章講記

 

淨空法師講述

劉承符居士記

 

淨空法師於一九九二年九月在美國聖荷西講善導大師所述「佛說觀無量壽佛經上品上生章」,為期一週。茲根據錄音帶寫成講詞,順文整理,供養讀者。

 

各位同學:

 

今天要為各位介紹的是《觀經•上品上生章》。這本講義是採取唐朝善導大師的註解,他將這部經從玄義到經文分成四個部份,所以又稱為《四帖疏》。今天選出這一章,其中最重要的意義即「發菩提心」。淨宗常說「三心圓發」,所謂「三心」即「至誠心、深心、迴向發願心」。此三心發的圓滿就是無上菩提心。淨土宗最根本的經典,是三經一論,「論」是天親菩薩造的,「經」是佛說的,當然以經為最根本的依據。三經中以《無量壽經》最重要,因其對西方極樂世界介紹的最圓滿最周詳,可以稱之為「淨土概論」。《觀無量壽佛經》是《無量壽經》的補充,內容說明西方淨土的理論與修行方法,如觀想念佛、觀像念佛與持名念佛。我們所修的執持名號也是出在《觀經》。另外它又詳細說明西方世界九品因果,所以理論、方法、因果,在《觀經》中說的非常詳細。

 

《佛說阿彌陀經》份量最少,過去修淨土受持讀誦者甚多,其中主要是勸相信、勸發願、勸念佛求生淨土。所以蓮池、蕅益兩位大師判此經均用「信願行」為淨土三資糧。今天介紹的是《觀經》九品往生的一章,也是九品因果。善導大師判作散善。善分定善、散善,「定善」是專持一句名號,目的在得一心不亂。「散善」是修集功德,屬於助行。正助雙修有密切關係。

 

我先把這一章經文分成段落,容易看得清楚。全章分十二段:

 

(一)佛告阿難及韋提希。

(二)上品上生者。

(三)若有眾生願生彼國者。發三種心。即便往生。

(四)何等為三。一者至誠心。二者深心。三者迴向發願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國。

(五)復有三種眾生。當得往生。

(六)何等為三。一者慈心不殺。具諸戒行。二者讀誦大乘方等經典。三者修行六念。

(七)迴向發願。願生彼國。

(八)具此功德。一日乃至七日。即得往生。

(九)生彼國時。此人精進勇猛故。阿彌陀如來。與觀世音大勢至。無數化佛。百千比丘聲聞大眾。無量諸天。七寶宮殿。觀世音菩薩執金剛臺。與大勢至菩薩。至行者前。阿彌陀佛。放大光明。照行者身。與諸菩薩。授手迎接。觀世音大勢至。與無數菩薩。讚歎行者。勸進其心。行者見已。歡喜踴躍。自見其身乘金剛臺。隨從佛後。如彈指頃。往生彼國。

(十)生彼國已。

(十一)見佛色身眾相具足。見諸菩薩色相具足。光明寶林。演說妙法。聞已即悟無生法忍。經須臾間。歷事諸佛。遍十方界。於諸佛前。次第受記。還至本國。得無量百千陀羅尼門。

(十二)是名上品上生者。

 

以上全章經文並不長,而善導大師的註解極為詳細,我們先看註解。

 

次下先就上品上生位中。亦先舉。次辯。後結。即有其十二。一從佛告阿難已下。則雙標二意。一明告命。二明辯定其位。此即修學大乘上善凡夫人也。

 

「次下先就上品上生位中,亦先舉、次辯、後結,即有其十二」。下面是把上品上生的要件列舉出來,然後加以解說,最後說明所得到的結果。現在即就以上十二段加以說明。

 

「一從佛告阿難已下,則雙標二意。一明告命,二明辯定其位,此即修學大乘上善凡夫人也」。大師在此段解文最後一句說的很清楚,這是修學大乘上善凡夫,我們是凡夫,如有上善的水平,上品上生我們有份,應當努力修學。大師與古大德說法不同,古大德認為上品上生者均為菩薩,念佛求往生,凡夫無份。善導大師說,九品往生在乎遇緣不同,統統說的是凡夫。

 

三從若有眾生下。至即便往生已來。正明總舉有生之類。即有其四。一明能信之人。二明求願往生。三明發心多少。四明得生之益。

 

經文上說的很清楚,若有眾生願生彼國者,發三種心即便往生。「正明總舉有生之類」,大師在此講眾生要具備四個條件,第一要能信,不信就沒分。第二信了要求生,要有其願望,如《無量壽經》中所提到的阿闍王子,有信而無願,亦不能成就。第三說發心多少,有人具足一種,有人具足兩種,最好三心齊發。第四說往生的利益,即必生彼國。

 

四從何等為三下。至必生彼國已來。正明辯定三心以為正因。即有其二。一明世尊隨機顯益。意密難知。非佛自問自徵。無由得解。二明如來還自答前三心之數。經云一者至誠心。至者真。誠者實。欲明一切眾生身口意業所修解行。必須真實心中作。不得外現賢善精進之相。內懷虛假。貪瞋邪偽。奸詐百端。惡性難侵。事同蛇蝎。雖起三業。名為雜毒之善。亦名虛假之行。不名真實業也。若作如此安心起行者。縱使苦勵身心。日夜十二時。急走急作。如炙頭燃者。眾名雜毒之善。欲迴此雜毒之行。求生彼佛淨土者。此心不可也。

 

第四段正式開示三心,即發菩提心,亦即上品上生章中最重要的一段開示。「從何等為三下,至必生彼國已來,正明辯定三心以為正因」。這段經文有兩個意思,「一明世尊隨機顯益,意密難知,非佛自問自徵,無由得解」。佛自己說出來,如《阿彌陀經》,無問自說。佛觀眾生機緣成熟,無量劫來善根發現,現前又得諸佛如來的加持。這個法門只要一說出去,一定有人聽到生歡喜心,發願求生淨土,這就是眾生成佛的機緣成熟了,所以為眾生說出這個無上法門。第二個意思是「明如來還自答前三心之數」。前面曾說過具三心者,此處說出。蕅益大師在《彌陀要解》中說過:「深信發願,即無上菩提。合此信願,的為淨土指南。由此執持名號,乃為正行。若信願堅固,臨終十念一念,亦決得生。」可知蕅益大師為我們解釋的菩提心容易懂,善導解釋的非常周圓,如仔細研究即可有很深的體會。善導講的周圓,蕅益講的精要,若真能體會即能知如何發心。

 

「經云:一者至誠心,至者真,誠者實」。即真心實心,真心即非妄心,實心即非虛情假意。一切是真誠,真誠是真心的本體,深心與迴向發願心是真心的作用。深心是對自己的作用,屬於自受用,迴向發願心是他受用。此與儒家所講的不謀而合,儒家教學有三綱(君臣、父子、夫婦)八目。對於修學的程序也講得非常清楚,儒家說「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與大乘菩薩行完全相同,只是用的名詞不一樣。八目中「誠意、正心」即此處所講的三心,「誠意」即是心之本體、至誠心。「正心」即心的起用。人人皆有一個真心,真心顯露即是菩薩,凡夫用的是妄心,為什麼真心不能現前?因有障礙故,亦即《華嚴經》所講的妄想執著,因而真心透不出來。「妄想」擴張成為「所知障」,「執著」演變為「煩惱障」。儒家亦知有障礙,而名詞不同,儒家講「格物」,「物」是物欲,物欲即煩惱。「格」是格鬥格除,「格物」即是破煩惱障,然後致知,致力於智慧,智慧現前即破所知障。格物致知之後,真心即現前,真心起作用即示現正大光明,儒家在修學過程中與佛家完全相同。善導大師在此地為我們開示,理論與方法兼而有之,應細心體會。

 

「欲明一切眾生身口意業所修解行,必須真實心中作,不得外現賢善精進之相,內懷虛假」。「欲」是希望,「明」是明瞭。「一切眾生」指九法界眾生,菩薩不難,已經覺悟。聲聞緣覺亦不難,煩惱少,比我們薄,容易覺悟。最麻煩的就是六道凡夫,妄想執著特別重,把妄心當作真心,以為自己對人對事皆是真誠,果如此想法即無可救藥。不可自己在外表上裝作賢明善良之相,而內心裡仍有貪愛。貪愛無論對世間法或出世間法,均能著魔,所有境界現前統統不要理會,保持心中如如不動。要斷瞋恚心,要斷邪心,惡性難改,無始劫來養成的,與生俱來的煩惱,例如一歲大的嬰兒,分糖果給他們吃,分的不均,他就會生氣,無人教他,這是天生的貪心、嫉妒心。所以人一定要靠後天良好的教育,否則內有煩惱,外有惡緣,一定會造惡業。念佛人雖然拜佛念佛,心也想佛,而心中參雜著貪瞋痴慢,這是虛偽的,謂之「雜毒之行」,不能稱為真實業。假如用雜毒之心起行者,縱然一天二十四小時晝夜不斷,勇猛精進,而仍有貢高我慢之心。聞某人念佛一晝夜不斷。他說:這算得了什麼,我能兩天兩夜不停,這就是雜毒之心。所以大師說:「欲迴此雜毒之行,求生彼佛淨土者,此心不可也。」佛在大乘經中說「心淨則土淨」。黃念祖老居士教我們修行重實質,不重形式,實質是《無量壽經》經題所講的「清淨平等覺」,也就是前面所說的「至誠心、深心、迴向發願心」。外表事相上無關緊要,最重要的是心。永明大師《四料簡》所說,「有禪有淨土,猶如帶角虎;無禪有淨土,萬修萬人去」。問題是有沒有清淨心與清淨願,一心求生淨土,沒有第二個願,願就清淨了。若一方面想求生淨土,一方面又想修禪定求開智慧,心就不清淨。古德說:「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把得定開悟的事統統放下,見了阿彌陀佛再說。有此清淨願必定得生,若含雜毒之行,能否往生則是未知數。

 

何以故。正由彼阿彌陀佛因中行菩薩行時。乃至一念一剎那三業所修。皆是真實心中作。凡所施為趣求。亦皆真實。又真寶有二種。一者自利真實。二者利他真寶。言自利真實者。復有二種。一者真實心中制捨自他諸惡及穢國等。行住坐臥。想同一切菩薩制捨諸惡。我亦如是也。二者真實心中勤修自他凡聖等善。真實心中口業讚歎彼阿彌陀佛及依正二報。又真實心中口業毀厭三界六道等自他依正二報苦惡之事。亦讚歎一切眾生三業所為善。若非善業者。敬而遠之。亦不隨喜也。又真實心中身業合掌禮敬四事等供養彼阿彌陀佛及依正二報。又真實心中身業輕慢厭捨此生死三界等自他依正二報。

 

學佛就是要學佛的真實,展開經卷,讀誦受持,是檢點自己的心行,與經典對照是否相應。這樣讀就不白讀,並不是念給佛菩薩聽。佛叫我們作的,即應照作,保持勿失。不許作的,決定不作,有則改之。《無量壽經》中說阿彌陀佛在因地中行菩薩道時修三種真實,說的非常詳盡。他的一念一剎那間,無論是自行或化他,皆由真實心中作。凡有所設施,全是為了幫助眾生圓成佛道。他所求的是希望十方世界一切眾生快快成佛,沒有一樣是為自己。真實有二種:一者自利真實,二者利他真實。在大經中看到「住真實慧」是自利真實;「惠以眾生真實之利」是利他真實;「開化顯示真實之際」是自他真實。

 

「言自利真實者,復有二種。一者真實心中制捨自他諸惡及穢國等,行住坐臥,想同一切菩薩制捨諸惡,我亦如是也」。學佛的人念念以佛菩薩作標準,我們要學得同他一模一樣,先決條件是真心。「制」是「止持」,自他三業諸惡,自己的三業之惡應當戒除,而他人則難,看到他人作惡,回過頭來要深深反省,九法界眾生所有不如法者,絕不造作。孔子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善人惡人皆是老師。「穢國」指五濁惡世,若不想捨離,則障礙重重,內增煩惱,外多誘惑,想有成就太難了。所以佛祖告訴我們暫時把五濁惡世捨棄,求生淨土,到西方後有了智慧神通,再倒駕慈航,回到娑婆,與眾生和光同塵,絕不會被他污染,更不會墮落。這些話是對我們沒有本事的凡夫說的,一定要先求離開五濁惡世,否則必致墮落。

 

一切時一切處常常想菩薩,我們讀過《無量壽經》要以法藏比丘在因地時的行持作榜樣,常常想到他的大願大行,歷劫修行,自利利他,向他學習,制捨諸惡,連念頭習氣都沒有。第二修善,「真實心中勤修自他凡聖等善」。自己善念善行要保持,他人之善要立刻學,不要等待。凡夫之善耳聞目睹者,比比皆是。古來大德編輯善書,如《了凡四訓》、《安士全書》、《感應篇》等,均應讀誦學習。聖人之善載諸經典,所述最為具體豐富者莫過於《大方廣佛華嚴經》,如有時間可以涉獵,目的在學習如何作人處世,以增長見識。「真實心中口業讚歎彼阿彌陀佛及依正二報」,這一句是叫我們用真心誠意演說淨土經論,古來大德所會集的淨土經論有五經一論,其中均說阿彌陀佛極樂世界之依正莊嚴。「讚歎」就是「演說」,演說也是自他二利,若天天講,每講一次就有一次更深的體會,遍遍不一樣。尤其是對於惡習氣天天勸別人改,勸多了自己不知不覺的也慢慢改掉。此種影響非常深遠,往往自己無法覺察。一般人常常想惡念惡事,為什麼不想好的呢?最好的就是西方世界依正莊嚴,乃善中之善。儒家說「止於至善」。《無量壽經》是至善,常常讀誦思惟就是真正的「止於至善」。

 

「又真實心中口業毀厭三界六道等自他依正二報苦惡之事」。前面所說「真實心中制捨自他諸惡及穢國等」就是這一句解文的詳細說明。口業毀厭中常常勸告別人三界六道之苦。我們知道娑婆世界之苦,所以積極求生淨土,為什麼其他許多人不知求生?他們實在不知道娑婆世界是苦。身在苦中不知苦,儒家常說:「哀莫大於心死。」佛在經中常說三界六道眾生為「可憐憫者」,如不替他詳細說明,他不知道六道是苦,與極樂之樂,若真清楚明白,他決定對五濁惡世不會留戀,必與諸佛菩薩同願同行,希望自己快快學成,具足智慧德能,回過頭來像諸佛菩薩一樣幫助苦難的眾生,離苦得樂。

 

「亦讚歎一切眾生三業所為善。若非善業者,敬而遠之,亦不隨喜也」。對於眾生之善心善願善行要讚歎,古德教我們「隱惡揚善」。指責人家的惡事只有兩種人,一為父母,一為老師。老師的恩德與父母同,老師教訓弟子時亦應在暗室,要顧全其面子。讚善要恰如其份,不能過份,過份則近於諂諛。又在生活中遇到許多人,其所作所為並非善行,但同他是好友,人情難卻,勉強隨喜,以致誤導眾生,不辨邪正,此乃以佛法作人情,了無是處。若遇此種人,最好敬而遠之。

 

「又真實心中身業合掌禮敬四事等供養彼阿彌陀佛及依正二報」。此亦舉例,應知其精神所在。「合掌」是表一心,對人對事對物均應恭敬。「四事」指「飲食、衣服、臥具、醫藥」,此為生活所必需。《無量壽經》說西方世界衣食自然,清虛之身,四事均不需要,此處所說「四事」是「受持、書寫、讀誦、讚歎」,以此四事供養阿彌陀佛及依正二報,乃屬必要。從一個地區影響到另外一個地區,逐漸影響到全世界。如今天我們所說的流通法寶,現在的錄音帶錄影帶經典佛像,在物質方面比以前方便,可以廣為流通。

 

「又真實心中身業輕慢厭捨此生死三界等自他依正二報」。我們對於娑婆世界五濁惡世這個環境與自己的身體要認識清楚,真正能把它捨棄,乃屬上策。

 

又真實心中意業思想觀察憶念被阿彌陀佛及依正二報。如現目前。又真實心中意業輕賤厭捨此生死三界等自他依正二報。不善三業。必須真實心中捨。又若起善三業者。必須真實心中作。不簡內外明闇。皆須真寶。故名至誠心。

 

善導大師將身語意三業情況各說了兩條,一個是善,一個是惡,講的雖然精簡,而甚圓滿。「意業」即思想、見解,三業中「意」是主宰,意如清淨真實,身語一定清淨,絕無虛妄。念佛人的思想、想阿彌陀佛;意念、念阿彌陀佛;觀察、觀阿彌陀佛。《無量壽經》所說的就是阿彌陀佛三業行為具體的記錄,仔細研究,念佛人應當學阿彌陀佛。密宗裡稱為「本尊」,本尊就是我的典型,我的榜樣,時時刻刻要向他學習,作為修學唯一的依靠。學他的發心、修行與成就,如何幫助別人,自行化他。他建立西方極樂世界是他修行的成就。這個成就主要目的是提供十方世界眾生一個圓滿的修學環境,乃是他對於一切眾生之貢獻與恩惠。若講布施,他是大施主。我們常常想這些事情,自己將來有一天智慧德能亦能如阿彌陀佛,我們對於法界眾生也要有阿彌陀佛同樣的貢獻,此念佛人心中時時嚮往的。

 

「又真實心中意業輕賤厭捨此生死三界等自他依正二報」。娑婆世界是一個很苦的環境,困難重重,內有煩惱,外有惡緣,善知識很難遇到,邪知見的人充斥在我們四週,《楞嚴經》說:「邪師說法,如恆河沙。」此間修學不易,其他世界比娑婆好,但非十全十美,因十方世界是三種力量集合變現出來,第一是佛的願力,第二是眾生的善業,第三是眾生的惡業。西方世界則不然,它是阿彌陀佛願力造成的新世界,他成佛以來,於今只有十劫,一切環境都是新的,沒有惡業。凡是到西方的人都是移民過去的,其入境條件很嚴格,必須心地清淨才能去。心淨則土淨,所以它的世界是最清淨、最殊勝,道理在此。修學環境最好,沒有一個國土能比得上,一切諸佛都讚歎阿彌陀第一,指其提供修學環境,並非指福報,若講福報,有不少佛國土比極樂世界更好。我們對於今天所居住的娑婆世界不可留戀貪著,否則即被枷鎖。本來宇宙間有無限的活動空間,很自在,如對於某一環境貪著就只限於這個狹隘的小範圍。只能把這個世間當作旅社,暫時在此休息一番,對一切依報有使用權,不要所有權,可得大自在。真正的故鄉是極樂世界,回到故鄉,壽命無量。對此身心世界絕不貪戀。但亦不應任意糟蹋,要借假修真。我們這個身體以及世界環境都是假的,要借著這個假環境修我們的真實。真實的是求生極樂世界。如果沒有假的,真的也修不成。

 

「不善三業,必須真實心中捨。又若起善三業者,必須真實心中作,不簡內外明闇,皆須真實,故名至誠心」。反而言之,身語意凡是不善的,決定不造,時時刻刻提醒自己。斷惡要用真心去斷,修善也要用真心去修,善惡都不能離開真實心。學佛對人對事對物,都應用真實心。這個世界是一個騙人的世界,再想想這樣做一定會吃虧,明知道吃虧也要這樣做。縱然吃虧能吃虧幾年?幾年過後,決定不吃虧,佔了大便宜。現在小小的虧不肯吃,西方世界依正莊嚴就沒份,來生還要搞六道輪迴,不值得。旁人虛情假意,我們處處真實。真實心與佛菩薩的心相應,應認識清楚,認真去作。以上所說是至誠心的含義。

 

二者深心。言深心者。即是深信之心也。亦有二種。一者決定深信自身。現是罪惡生死凡夫。曠劫已來。常沒常流轉。無有出離之緣。二者決定深信彼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攝受眾生。無疑無慮。乘彼願力。定得往生。

 

至誠心是真心之本體,深心是真心之用。「深心」即深信之心,深信自己是罪惡之身,生死凡夫。我們凡夫從早到晚念頭川流不息,善念少,惡念多,凡是利益公眾之心為善念,凡是自私自利之心為惡念,這是善惡最淺顯的標準。凡夫為什麼輪轉六道?就是因為有二執,一為我執,一為法執,有二執不能成佛。念念想到自己,我執就增長了,六道輪迴無法脫離。我執破了即證羅漢,法執破了即明心見性,見性成佛,可見此二障是大障礙。覺悟的人起心動念都是為一切眾生,不為自己,首先要知道自己是罪惡生死凡夫,所有的想法、看法、作法都錯了。無量劫來,沉淪苦海,在三善道的時間短,在三惡道的時間長。人天道受身時,如同頭朝上冒出水面吸一口氣,一轉眼又栽到水底下去了,頭出頭沒,沒有機緣出離三界。《彌陀經》說:「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這三個條件必須圓滿具足才能生到西方。即使遇到大小乘佛法,歡喜信受,依教奉行,能證到小果,如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羅漢果,亦要有相當的善根福德因緣。如三緣不具足,縱然遇到佛法,也不能接受,可能當面錯過,出離之緣實在不容易。

 

前面所說果能深信,即有資格學佛。斷惡修善,在世間不失為賢人君子,來生決定不會墮三惡道。第二為決定深信彌陀四十八願攝受眾生,無疑無慮。不但這一生超越六道輪迴,而且能圓滿菩提,成無上道。「攝受」是幫助接引義。以四十八願接引眾生,幫助眾生成就佛果。相信佛的能力,相信自己三業能與佛的教訓相應。本經教導我們的修行方法,九品因果,我們一一依教奉行,不必憂慮自己罪障深重不能往生。凡夫未遇正法,難免造作罪業,如能真正懺悔,從前所作諸惡業不必想它,也不必記住它,若再想一次即是又造一次罪業,專想阿彌陀佛。真正懺悔是能真心念佛,念佛就是懺悔。臨命終時,十念一念決生淨土,阿彌陀佛本願威神時時刻刻加持,只要自己的心願解行與他相應,臨終一定來接,此事實要決定深信不疑,乃一生中第一件大事。

 

又決定深信釋迦佛說此觀經三福九品定散二善。證讚彼佛依正二報。使人欣慕。又決定深信彌陀經中十方恆沙諸佛證勸一切凡夫決定得生。

 

釋迦佛是本師,他出生在王宮,以世間人說,他是繼承王位的太子,富貴兩全。他覺悟世間功名富貴虛幻不實,如曇花一現,看破事實真相,統統捨掉,乃出家修行。佛當年在世三衣一缽,過最低水準的生活,與人無爭,於世無求,對後世絕無欺騙,其所遺留的經教應深信不疑。

 

佛在此經中講到三福九品,定散二善。三福九品是散善,定善是念佛。修定善之法即是修念佛三昧,講了三種,觀想念佛、觀像念佛、與持名念佛。佛在《阿彌陀經》與《無量壽經》中都特別提倡持名念佛,可知在種種念佛法門中以持名最為殊勝,一心念佛,淨念相繼,謂之定善。在正助雙修中屬於正修,散善屬於助修。「證」是佛給我們作證明,「讚」是佛為我們演說,對西方極樂世界極力讚歎,說明阿彌陀佛依正二報,令人生起歡喜羨慕之心。

 

諸佛如來同心同願,願十方無量剎土一切苦難眾生,皆能即時破迷開悟離苦得樂。今天阿彌陀佛的念佛法門實現了諸佛如來的心願,所以一切諸佛對阿彌陀佛異口同音,皆來勸勉十方一切凡夫念佛求生淨土。

 

羅什大師所譯的《阿彌陀經》將十方佛讚簡化為六方,四維免去了。文字雖省略,而意義則包括十方。玄奘大師所譯保存梵文原貌,仍為十方,《無量壽經》亦為十方佛讚。這些經文皆證明釋迦佛所介紹西方世界完全真實,共同勸我們念佛,求生極樂世界,決定得生,等於一切諸佛給我們授記,也就是對我們決定得生提出保證。

 

又深信者。仰願一切行者等。一心唯信佛語。不顧身命。決定依行。佛遣捨者即捨。佛遣行者即行。佛遣去處即去。是名隨順佛教。隨順佛意。是名隨順佛願。是名真佛弟子。

 

這些話是善導大師說的,在中國佛教史中有說善導大師是阿彌陀佛的化身。中國人最有福報,諸佛菩薩在中國應化史跡最多,所知彌陀化身就有善導、永明延壽、豐干和尚。還有身份未洩露的,無從揣測。佛菩薩常常示現在人間,可惜我們肉眼凡夫見不到。此處說「仰願」是極尊敬的語氣,與《華嚴經》普賢菩薩十大願王所說「禮敬諸佛」一樣,我們是未來佛。佛菩薩禮敬眾生,而眾生並不禮敬諸佛。「一心唯信佛語」,淨土五經皆是佛說,決定要信仰。不顧身家性命,下定決心,依照經中所講的理論方法教訓去作,佛叫我們捨的就捨,叫我們作的就作,叫我們放下的就放下,叫我們到西方極樂世界,我們就去,這才是真正隨順佛的意願與教誨,佛的意思是叫我們破迷開悟,快快成佛。往生西方世界就是最快成佛的道路。成佛就是成就自己究竟圓滿的智慧德能,對於宇宙人生的真相,過現未無所不知就是成佛。若能把這一段教導作到,佛就承認我們是他的弟子。

 

又一切行者。但能依此經深信行者。必不誤眾生也。何以故。佛是滿足大悲人故。實語故。除佛已還。智行未滿。在其學地。由有正習二障未除。果願未圓。此等凡聖。縱使測量諸佛教意。未能決了。雖有平章。要須請佛證為定也。若稱佛意。即印可言。如是如是。若不可佛意者。即言汝等所說。是義不如是。不印者。即同無記無利無益之語。

 

「一切行者」包括九界眾生,上至等覺菩薩,如文殊普賢;下至惡道眾生,連五逆十惡均包括在內。「但能依此經」,「此經」指往生極樂不退成佛之經典,如淨土五經之任何一經。要深信不疑,依照經典修行,這一生必有成就,如此作必不誤眾生。我們為什麼要如此相信佛語?因為佛是圓滿的大慈大悲的人,焉能誤導我們。況且《金剛經》上說:「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佛的話最真實。

 

佛以下等覺菩薩、三賢、十聖、羅漢辟支佛等智慧未達圓滿,仍在學地,尚有正習二障未除,「二障」是煩惱障與所知障。「正」是講現行,亦即起作用,「習」是習氣,到了等覺菩薩尚有一品生相無明未破,他仍有正習二障,但是很微薄,雖微薄,仍屬障礙而不能成佛,如除之即圓滿菩提。此處勸勉我們要相信佛語,信心由此建立,此一生往生有望。此等凡聖五十一位菩薩,包括聲聞、緣覺,長期接受佛的教誨,並不一定完全了解佛的教義,尚有所不知。「雖有平章」,「平」是「平等」,見解與佛平等,「章」是「明顯」,顯露其思想見解行持與佛一樣,尚須由佛證明。菩薩講經要得佛的認可才算數。菩薩說經總不如佛,學佛人要依靠佛。淨土三經是佛親口說的,《華嚴》、《楞嚴》都比不上。況且又為十方一切諸佛之所證明與讚歎,無論任何人批評三經,都不要理會,縱然是等覺菩薩所說,你也不要相信。又菩薩所說,佛同意,即印可言「如是如是」。佛不同意,就說汝等所說是「義不如是」。不印可者,就如同「無記無利無益之語」,「無記」是無所謂善惡,「無利無益」是沒有好處。

 

佛印可者。即隨順佛之正教。若佛所有言說。即是正教正義正行正解正業正智。若多若少。眾不問菩薩人天等。定其是非也。若佛所說。即是了教。菩薩等說。盡名不了教也。應知。是故今時仰勸一切有緣往生人等。唯可深信佛語。專注奉行。不可信用菩薩等不相應教。以為疑礙。抱惑自迷。廢失往生之大益也。又深心深信者。決定建立自心。順教修行。永除疑錯。不為一切別解別行異學異見異執之所退失傾動也。

 

凡有所說,佛如同意給予印可,並說「如是如是」,亦等於佛說,可以流傳後世。只要佛同意,所有言說即是「正教」,「教」是教誨,「正義」是道理沒有錯,「正行」是行持,「正解」是理解,「正業」是行業,「正智」是理智,非邪知邪見,以此六項作為正法的標準。佛經除佛之外,還有四種人說的,佛經是開放的,如其所說的宗旨意趣與佛相同亦等於佛說。因此佛法中有「三法印」及「一法印」,「法印」即「標準」。小乘有三法印,無常、無我、涅槃。佛弟子與天、人所說,如其內容合乎此三法印,佛均予認可,與佛說無異。大乘只有一個標準即「實相」。「實相」即事實真相,佛在大乘經典所說均為實相。大眾不需要問菩薩定其是非,菩薩都不必問,菩薩以下更不必問。令我們要信心堅固,在修學過程中絕不動搖,不為外緣所礙。念佛求生淨土連菩薩都不要問。念佛往生是諸佛如來的境界,唯佛與佛方能究竟。佛今天雖不在世,佛的經典存在世間,我們讀到經典,與親聞佛說法,無二無別。

 

「是故今時仰勸一切有緣往生人等,唯可深信佛語,專注奉行」。這是第二次遇到「仰勸」二字,說的非常恭敬誠懇。勸一切有緣往生者,對此經典能信能願能行的人,就是有緣之人。若菩薩所講的與淨土三經不相應,亦不要相信,免得發生障礙退失信心,把這一生往生淨土、決定成佛的殊勝利益錯過。不往生則決定輪迴,因見思煩惱不能斷,八萬四千法門,門門都要斷見思才能出三界,三界六道是見思煩惱變現出來的,惟獨此一法門,蒙阿彌陀佛的本願威神加持,不要斷煩惱,只要伏住煩惱就行,叫「帶業往生」。禪宗到最後,臨終時念佛求生淨土,參看《禪門日誦》與《百丈清規》即可明瞭。密宗到最後也是念佛,教下更不必說。為什麼臨終都念佛求生淨土?知道其他法門都走不通,在《無量壽經》上三輩往生最後一段,有提及此類非專修淨土者,亦能往生,品位高下,看其功夫淺深。慈舟大師判作「一心三輩」指這些非專修淨土者。專修大乘者往生是否可靠?如有真實功夫專不專修都可靠,若無真功夫,則專修可靠,我們業障深重的凡夫,還是專修靠得住,不要雜修。

 

「又深心深信者,決定建立自心」,此「自心」即自信心,自己對自己要完全相信,才不會受他人影響。蕅益大師說,信願行中之信,要相信自己是未成之佛,阿彌陀佛是已成之佛。今借阿彌陀佛之助使我在一生中圓滿成佛,順從佛在經典上的教導,認真修學。永遠除去疑錯,不為一切別解、別行、異學、異見、異執、之所退失傾動。此疑錯中略舉幾端,要特別小心。「別解」,同樣學佛,依據不同的經典,不同法門,故見解不一樣。「別行」是修行的方法不同,念佛取執持名號方法,而他人採《觀經》之觀想方法,行不同,必有妨礙。其他經典可以參考,了解其理論、方法、因果,而我自己修行則專持名號,絕不受其影響,這就對了。「異學」,學的不同。「異見」,見解不同。「異執」,執著不同。本經是教我們一切放下,專門執持名號,不為一切外面境緣所動搖,退失自己本來的行願。否則這一生又空過了。

 

問曰。凡夫智淺。惑障處深。若逢解行不同人。多引經論來相妨難。證云一切罪障凡夫不得往生者。云何對治彼難。成就信心。決定直進。不生怯退也。

 

此處問的意思是說凡夫智慧淺薄,惑障深重,如果遇到修學宗派法門與我們不相同的人,故意為難我們,還引經據典,證明罪障凡夫不能往生。我想念佛同修在修學過程中會常常遇到。如何對付這些故意為難之人,同時也要堅持我們的立場。大師在下面有一大段極為精要的答辯。

 

答曰。若有人多引經論證云不生者。行者即報云。仁者雖將經論來證道不生。如我意者。決定不受汝破。何以故。然我亦不是不信。彼諸經論。盡皆仰信。然佛說彼經時。處別。時別。對機別。利益別。又說彼經時。即非說觀經彌陀經等時。然佛說教備機。時亦不同。彼即通說人天菩薩之解行。今說觀經定散二善。唯為韋提及佛滅後五濁五苦等一切凡夫。證言得生。為此因緣。我今一心依此佛教。決定奉行。

 

大師解答此問題頗為詳盡。過去陳健民老居士曾費了很多時間,查了許多經論,查不出經中有「帶業往生」字樣,並在刊物上發表言論。因此有許多修行多年的老居士,聽了他這番話也動了心。善導大師在一千多年前老早就看清楚,所以他的答復是:「仁者雖將經論來證道不生,如我意者,決定不受汝破。」「仁者」是對人的尊稱,通常是對菩薩的稱呼,即是很有慈悲心的人。他說你雖然以許多經論來證明凡夫帶業不能往生,但是我的看法與信願絕不會被你破壞。因為我不是不信,對於你所引用的經論確是佛說。佛當年在世說法並無定法可說,乃應機而說,眾生根性不同,智慧障礙亦異,佛能觀機,對其說法,他當時即能得到利益,甚至於開悟證果。我們現在末法時期,不過讀到佛在當年對某一類聽眾說的許多法而已,講經的時期、處所、對象均不同,所得利益也不一樣。有人想得人天福報,佛所講的經典即是求人天福報的經典。說這些經時,並不是說《觀經》、《阿彌陀經》的時候。佛說法一定適合於聽眾之根性、程度與願望,佛說一切大乘經典多是說人天法、二乘法、菩薩法。但是佛說《觀無量壽經》時主要是說定散二善,「定善」是一心持名,「散善」是三福九品。定善是正修,散善是助修。佛說淨土三經是對誰說的呢?說《觀經》是針對韋提希夫人遭遇很大苦難時而說,同時也是為佛滅後五濁五苦等一切凡夫所說的,我們當然也包括在內。佛說其他經典有特定的對象,不一定包括我們。這一部《觀經》就是為我們說的。依這部經修學念佛法門也是有依據的,你學的有依據,我這個也有依據,你那些經典是佛為人天菩薩說的。我這個經典是佛為了末法時期罪業深重的凡夫說的。因此我乃下定決心,依教奉行。

 

縱使汝等百千萬億道不生者。唯增長成就我往生信心也。又行者更向說言。仁者善聽。我今為汝更說決定信相。縱使地前菩薩羅漢辟支等。若一若多。乃至遍滿十方。皆引經論證言不生者。我亦未起一念疑心。唯增長成就我清淨信心。何以故。由佛語決定成就了義。不為一切所破壞故。

 

這一段的意思更深一層。又答復說,縱然像你這樣有百千萬億人都對我說帶業不能往生,我也不會動搖、退心,只是更增長我的信心。縱使三賢位十住十行十回向的菩薩,人數遍滿十方,都引經據典對我說念佛不能往生,我也不起一念疑心,唯有增長成就我的清淨信心。這個信心經得起考驗,因為佛的言語是真誠的、真實的,決定成就了義,不為一切所破壞故。所以佛祖對我們說:「菩薩說法與佛所說相應,我們可以相信,如與佛說不相應,我們就不要聽。」能如此,這一生中才可以決定往生。

 

又行者善聽。縱使初地已上。十地已來。若一若多。乃至遍滿十方。異口同音。皆云。釋迦佛指讚彌陀。毀此三界六道。勸勵眾生專心念佛及修餘善。畢此一身後。必定生彼國者。此必虛妄。不可依信也。我雖聞此等所說。亦不生一念疑心。唯增長成就我決定上上信心。何以故。乃由佛語真寶決了義故。佛是實知實解實見實證。非是疑惑心中語故。又不為一切菩薩異見異解之所破壞。若實是菩薩者。眾不違佛教也。

 

把境界再往上提升一層,前面講三賢位菩薩,修行的道力智慧還不會圓滿。至於菩薩摩訶薩,從初地到十地,十地是法雲地,上面就是等覺菩薩,距佛只兩個階層,若一若多,無量無邊,異口同音,皆說:「釋迦牟尼佛讚嘆阿彌陀佛,總是說,這個娑婆世界三界六道不好,要離開,並勸勉行者正助雙修,盡此一生必生佛國。佛說這些話都是虛妄不實的,不可以相信。」無量無邊的十地菩薩來同我說這些話,我認為都與佛所講的不相應,佛所講的是決定得生,他們地上菩薩講的是不得生,與佛所講的不符。這個法門是如來果地上的境界,唯佛與佛方能究竟,難怪菩薩多有疑惑。經上講難信之法,是指菩薩難信,非指凡夫,十地菩薩都很難相信。我雖然聽到諸大菩薩說這些話也不生一念疑心,唯有增長成就我的決定上上信心。為什麼呢?因為佛語是真實決定了義,只有佛對人生宇宙真相徹底明瞭,他所說的完全是事實真相,所以稱為「真實決定了義」,我們因此生起決定信心。佛是實知、實解、實見、實證,無一不真實。佛的心性無一絲毫障礙,煩惱無明皆斷盡了。等覺菩薩尚有一品生相無明,其真實是接近真實,而非真正真實。「佛知」是究竟圓滿的知,「佛解」也是究竟了義的解,「佛見」是五眼圓明所見。佛給我們作證明,絕對不錯。佛以下者因無明未斷盡,心性未完全顯露,還有自己的推斷,所見非真。其知見理解與言說絕不能使我的信心動搖。若真是菩薩,無論修學什麼法門,對於淨宗一定尊敬稱讚,必無毀謗。

 

又置此事。行者當知。縱使化佛報佛。若一若多。乃至遍滿十方。各各輝光吐舌遍覆十方。一一說言。釋迦所說相讚勸發一切凡夫。專心念佛及修餘善。迴願得生彼淨土者。此是虛妄。定無此事也。我雖聞此等諸佛所說。畢竟不起一念疑退之心。畏不得生彼佛國也。何以故。一佛一切佛。所有知見解行證悟果位大悲等同。無少差別。是故一佛所制。即一切佛同制。如似前佛制斷殺生十惡等罪。畢竟不犯不行者。即名十善十行隨順六度之義。若有後佛出世。豈可改前十善令行十惡也。以此道理推驗。明知諸佛言行不相違失。

 

此段文字說到極處。大師說,念佛的人應當知道,假使現在十方諸佛來了,都說:「釋迦所說相讚勸發一切凡夫,專心念佛及修餘善,迴願得生彼淨土者,此是虛妄,定無此事也。」這是假設之詞,聰明人遇到這些諸佛,一句話就頂回去了,你們在《彌陀經》上不是一齊讚嘆嗎?為什麼又否定呢!佛說話還模稜兩可,連凡夫都不如,如何可稱為真語者、實語者?說此話者絕非真佛,必是冒充的。一切諸佛來講,我也不會動搖、退心,我也不怕不得生彼佛國。因為一切諸佛皆是平等,妄想執著斷盡,所有知見、解行、證悟、果位、大悲都是一樣,無少差別,這是佛在大乘經典中常常說的。《華嚴經》上說:「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九法界有情眾生,菩薩、緣覺、聲聞、六道凡夫,只不過妄想執著厚薄不同而已,重者墮,輕者升,統統斷了即成佛。成佛是自性的智慧德能圓滿顯現,其知見、解行、證悟、果位、大悲當然平等,沒有高下。既然等同,一佛所說,即是一切諸佛所說,諸佛所說便是一佛所說。我們這個堅定信心永不動搖就是建立在這個理論的基礎上。一佛所制定的原則,也是一切諸佛所制。例如過去佛教化眾生,制定菩薩行持守則有五戒十善六度等,後佛出世,其妄想執著也已斷盡,還能改十善為十惡嗎?這是自自然然的法則,一絲毫勉強都沒有。因為五戒十善六度是自己的性德,本性德能中自然流露出來的,當然是一樣的。佛有十號,其第一個名號是如來,「如來」解釋為「今佛如古佛之再來」。佛佛道同,絕無兩種說法,因此信心在任何情況下絕無動搖。

 

縱令釋迦指勸一切凡夫。盡此一身專念專修。捨命已彼定生彼國者。即十方諸佛悉皆同讚同勸同證。何以故。同體大悲故。一佛所化。即是一切佛化。一切佛化。即是一佛所化。即彌陀經中說釋迦讚歎極樂種種莊嚴。又勸一切凡夫。一日七日一心專念彌陀名號。定得往生。次下文云。十方各有恆河沙等諸佛。同讚釋迦。能於五濁惡時惡世界惡眾生惡見惡煩惱惡邪無信盛時。指讚彌陀名號。勸勵眾生稱念。必得往生。即其證也。

 

釋迦佛在《無量壽經》、《阿彌陀經》與《觀無量壽佛經》中皆勸勉我們專念專修,捨命即生佛國。此本師一佛所說,十方諸佛悉皆同讚同勸同證,讚歎釋迦佛於五濁惡世示現成佛,為惡世眾生說此難信之法,一切諸佛為我們證明依照釋迦佛淨土三經修學決定得生彼國。三經決定不是偽造的,現在還有些人存心阻人往生,故意說《阿彌陀經》是偽造的,不是佛說的,他也提出許多根據,就有不少人相信。因此我們學佛人腦筋要清醒,不可輕信妄言。佛經傳到中國,對於徵信作得非常仔細,什麼人傳到中國,在什麼地方翻譯,由何年月日翻譯,到何時圓滿。什麼人翻譯,主持譯場的為何人,協助翻譯的為何人,記載得清清楚楚,留為後人徵信。淨土三經份量不多,在中國流行甚廣,修學有成就者不計其數。大藏經中《淨土聖賢錄》、《往生傳》以及古今所記載的往生事蹟,不勝枚舉。如其是假的,還能流傅到現在?玄奘大師當年發願到印度求學,其主要動機就是懷疑以前所譯經文不夠信達雅,並非懷疑經典是假的。他在印度待了十七年,回來之後,對古大德所譯經典未有一字批評。這是佛家的規矩,若完全同意就不必說話,表示默認了。尤其是《彌陀經》,玄奘大師亦有一種譯本,他的傳人第一大弟子窺基大師給《阿彌陀經》作註解,名曰《通讚疏》,採取鳩摩羅什大師的譯本,並未採用其老師玄奘的新本,使我們對羅什大師的譯本信心更加確定。有玄奘師徒二人的證明,還能是假的?

 

諸佛同讚是什麼原故?因同體大悲故。心性圓滿顯露,只有一個願,願一切眾生圓成佛道。佛菩薩完全明瞭盡虛空遍法界一切眾生都是自己心性變現之物,所以完全平等,稱為「同體大悲」。「一佛所化,即是一切佛化」,此「化」為「教化」。「一切佛化,即是一佛所化」。《華嚴》說:「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就廣義說,「一」是「任一」,而非「專一」,一切法平等,故說萬法一如,又說諸法平等無有高下。但眾生根性不平等,業障習氣不平等,善根福德不平等。法門雖平等,而有些法門與我們的根性不適合。這種障礙發生於我們自身,而不在法門上。《華嚴》到最後五十三位善知識修學法門不同,均各成無上道。對每個法門皆仰信,而自己修學則一門深入。《無量壽經》講得非常明白,專修念佛法門,決定得生,專修其他法門,迴向求生淨土也決定得生,這才是佛知佛見。

 

有人專念《地藏經》,念了多年,要不要改?不必,念《地藏經》依然可以往生,但須迴向求生淨土。念《大悲咒》亦同,喜歡念《大悲咒》必與觀音有緣,即專念《大悲咒》,不要改,但一定迴向求生淨土,一樣可以往生。《無量壽經•三輩往生》最後一段就是說明此事。佛法純屬理性而非感情用事。我們對於不同的宗派不同的經論,一定要禮敬,不可自讚毀他,其他法門均是佛說,若有批評則是謗佛謗法謗僧,罪過彌天。凡自讚毀他者一定貢高我慢,其心必不平等,絕不能得定,三昧不能成就,果報仍在六道輪迴。要想出三界必須修九次第定。根據此種理論觀察,應知修行功夫能到什麼程度。再看《華嚴》五十三位大善知識,每一位都是自己非常謙虛,讚歎他人,讚歎其法門而他自己不學。他說那些法門雖好不適合我的根性。他們根性比我好,可以學有成就。中國古來讀書人稍明理者均知君子絕交,不言人過。世間善人尚且如此,何況修行有道之人,對於異知異見異解者要禮敬,不可毀謗。要知統統學的是佛法,只不過學的科系不同而已。

 

「一佛所化,即是一切佛化」,大師舉出《彌陀經》的例子。《彌陀經》中佛讚歎極樂世界種種莊嚴,又勸一切凡夫,一日七日一心專念彌陀名號定得往生。此法門最方便的是不需要很長的時間,至於個人成就則看其遇緣如何,早遇此法門,有長時間修學,較有把握。有的臨命終時才聽到這個法門,前些年華盛頓D.C.周廣大居士在臨終前三天才聽到這個念佛法門,他有善根,聞而信受,一連三天念佛晝夜不斷,他往生了。

 

《彌陀經》中六方恆沙諸佛同讚釋迦佛在五濁惡世行此難事,殊為甚難。這一段註解,大師為我們解釋得非常詳細,他不是引用經文,而是引用經義。「惡時」,是年頭不好,所謂黑暗時代,其實時並無好壞,此時惡人多,這個時代就不好。「惡世界」指地區,亦是指人而言。「惡眾生」是大多數人作十惡。假如某一地區全是惡人,無一修善者,此地區惡報立時現前。就是因為還有一部份人修善,所以惡的果報不是全面性的。若修善的人多,此世界愈來愈安全美滿。佛菩薩阿羅漢應化世間,唯一任務就是憐憫苦難眾生規過勸善,並不是為他自己。阿羅漢已出了三界,他自由自在,來去自如,三界對他們毫無關係。世間有許多人排斥佛教,從前儒家讀書人視佛教為異端,非孔孟書不看。現在學科學的不相信佛教,基督教亦排斥其他宗教,唯天主教比較開明,神父皆讀佛經。前些年天主教教宗曾下達命令,叫全世界神父與佛教交往。于斌樞機主教在台灣曾辦了一個天主教東亞精神生活研究所,設立在輔仁大學後邊多瑪斯修道院。研究生為神父修女,修業期限兩年。我在該研究所教了一個學期,課程是「佛教精神生活」,于主教原邀我教兩年,一學期之後,國外弘法因緣成熱遂辭去該所課業。他們的學習精神殊堪敬佩。

 

有的人存心排斥佛教,我們必須用善巧方便詳為解說,使其知道造惡業一定得惡報,行善一定得善果。明此事實,棄惡向善,至少不會墮三惡道。清末民初印光大師,相傳是大勢至菩薩化身。他教導徒眾,固然以念佛為主,而其所印送的書籍,以善書為最多,尤其是《了凡四訓》、《感應篇》、《安士全書》,流通最廣,內容完全是勸人斷惡修善,老實念佛。

 

「惡見」,錯誤的思想,錯誤的見解,要以善巧方便糾正之。「惡煩惱」,指貪瞋痴慢疑。有錯誤思想見解的人絕不承認自己是錯誤,反而覺得是思想進步,而我們的正知正見,在他看起來是落伍的。正知見中最起碼的是深信因果報應,深信世間眾生並不平等,貧富貴賤,相差懸殊,因每人造業不同,善根福德因緣都不一樣,迨成佛之後始能平等,因成佛即不造業,不造業即無業繫苦。菩薩修學法門不同,業習以及斷證的功夫也不一樣,所以也不平等。極樂世界一切平等乃是阿彌陀佛本願功德加持,情況非常特殊,故稱為「難信之法」。知此事實,得益良多。貧賤者能安份守己,不會有嫉妒惡念。不會輕舉妄動,他斷惡修善,來生得好果報。富貴之人覺得我的富貴是過去生中修的,今生更要多行善事,幫助窮人,利益社會大眾,使我生生世世保持美好環境不衰。此是事實真相,並非統治階級的愚民政策,編一套說詞,使老百姓不敢造反。古聖先賢集千百年累積的寶貴智慧經驗,編寫成書,垂教於後世,乃中國文化之精華,我們應當竭誠受持,繼承古人遺訓再加以發揚光大。使我們後代子孫咸蒙其益,是我們這一代的責任。

 

「惡邪無信」是對於佛法及聖賢真實的教誨完全否定。在這種邪思想氾濫的時代,釋迦牟尼佛還能勸勉一切眾生念佛求生淨土,一切諸佛如來又為釋迦佛助一臂之力,共同為釋迦佛作證,我們這個心就定了。如果不是最殊勝的真實法,怎麼能得到一切諸佛如來讚歎證明?在這樣的境界中如果我們的信心還生不起來,那就真是經上所說的無善根的一闡提了。

 

又十方佛等。恐畏眾生不信釋迦一佛所說。即共同心同時。各出舌相遍覆三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皆應信是釋迦所說所讚所證。一切凡夫。不問罪福多少。時節久近。但能上盡百年。下至一日七日。一心專念彌陀名號。定得往生。必無疑也。是故一佛所說。即一切佛同證。誠其事也。此名就人立信也。

 

大師很明顯的為我們指出這個法門無比殊勝,若遇不到乃是一生的不幸,遇到真正能信能願能行,無一不往生。往生佛國才是稱佛本懷。佛的願是希望眾生在一生中圓成佛道,其方法就是念佛。所以佛看見眾生遇到這個法門就發願求生淨土,那有不歡喜的道理?

 

在大小本《彌陀經》中都說,念佛法門一定要善根福德因緣成熟才能往生。佛的幫忙,只是助緣,但在善根福德因緣將要成熟之時,佛若幫一點忙就非常有效,一念迴光,發一念淨信,立刻即可成就。一切諸佛唯恐眾生聽了不相信。所以他們才來證明。在《無量壽經》中第二十三品十方佛讚可以看到,小本中六方佛讚也說得很清楚,共同心同時各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皆應信是釋迦所說所讚所證」。「是」字非常肯定,等於說釋迦佛所說所讚所證一點都不錯。

 

「一切凡夫,不問罪福多少,時節久近,但能上盡百年,下至一日七日,一心專念彌陀名號,定得往生,必無疑也」。我們聽了,往往發生疑惑,一生作惡多端也能往生,乃善惡不分,豈能算是公平?世間法說:「浪子回頭金不換。」敗家子若真正回頭,善人好人都比不上他。佛法亦復如是。今生宿世造諸惡業,今天肯回頭,執持名號,這個名號是善中之善,深深喚醒自性,自性中所具足的無量智慧功德立時現前。回過頭來,看看無始至今造作諸業,恍如夢幻,問題在能不能覺悟,知此理論與事實就不會懷疑。況且佛在經中說,往生淨土有兩種業因,一為盡形壽依教修行,積功累德。二為在臨終時幸遇善知識指教,方始懺悔,知一生所造諸惡,以懺罪悔過念佛求生為第二種業因。若問那一種殊勝,很難說,要看心地真誠之程度。造作罪業者,憑一念真心悔過,往往品位之高不可思議。如阿闍世王,造五逆十惡,臨終真心懺悔,念佛往生,其品位是上品中生,此由懺悔力量把品位提升,由此提示我們不可輕視造罪之人。

 

「下至一日七日,一心專念彌陀名號,定得往生,必無疑也」,此「一日至七日」有兩種說法。一是指在臨終時,一是指在平時。一般人生活繁忙,障緣很多,抽不出時間念佛,可以每月修一天或一年修七天,永不間斷,亦符合於一向專念。真正打佛七是七日七夜不間斷,最重要是有護七的人。一心專念阿彌陀佛,決定得生淨土,這是諸佛給我們的印證,不必懷疑。所以一佛所說,一切佛皆作證明。以上所說的一段話從異見異知一直到此,全是就人立信,使我們建立堅定信心,不為外緣所動搖。

 

次就行立信者。然行有二種。一者正行。二者雜行。言正行者。專依往生經行行者。是名正行。何者是也。一心專讀誦此觀經彌陀經無量壽經等。一心專注思想觀察憶念彼國二報莊嚴。若禮。即一心專禮彼佛。若口稱。即一心專稱彼佛。若讚歎供養。即一心專讚歎供養。是名為正。

 

此條亦甚重要,行有兩種,一為正行,一為雜行。正行是定善,雜行是散善。通常淨土法門講正助雙修,正行是正修,雜行是助修。此與本宗教義完全相應。「言正行者,專依往生經行行者,是名正行」,專門依佛所講往生西方淨土的經典修行者,謂之正行。祖師大德替我們翻譯會集的五經一論,乃專講修行往生淨土的方法。善導大師時代淨土所依據的經論是三經一論。「三經」是《觀經》、《阿彌陀經》與《無量壽經》。第四經是前清咸豐年間魏源居士將《普賢行願品》加進去,稱為淨土四經。第五經是民國初年印光大師將《楞嚴經》中之《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附在四經之後作為「淨土五經」。

 

「一心專注思想觀察憶念彼國二報莊嚴」,大師教我們一心專修的原則,是一心專門思念想像西方世界依正二報莊嚴。正報想阿彌陀佛,依報想西方極樂世界的環境。凡夫不能沒有念頭,任何念頭都是念六道輪迴,所以出不了三界。佛叫我們專念西方淨土,念阿彌陀佛,念他發心,念他修行,念他智慧,念他功德,念他慈悲,念他接引十方眾生無量功德,這是念正報。念西方種種莊嚴,寶池、泉水、眾鳥、六時說法,法音宣流,這是念依報。「若禮,即一心專禮彼佛」,禮拜是修行方法之一,頗為重要。常說借假修真,身體是假的,真是真性。禮是修淨,淨是性德中最要的一個項目,從內心裡發出來的,對諸佛菩薩尊敬,然後再發展對一切人平等恭敬,對事對物均用真誠恭敬心。禮不但修淨,同時拜佛也是養生之道,提到養生,大家都感興趣,但不知如何保養,往往其作法適得其反。人是心色合成,即肉體與精神,心要清淨,八萬四千法門均是修定,如果不是修定就不是佛法。念佛的目的在求一心不亂,一心不亂就是定。拜佛,以至誠恭敬心拜是養心,禮拜是養身,身體是機器,一定要運動,不動就壞了。身動心不要動。有人專修此法門,一天拜三千拜。我早年學佛尚未出家時,同懺雲法師在埔里住茅棚,每天拜八百拜,早課拜三百拜,中午拜兩百拜,晚課再拜三百拜。

 

「若口稱,即一心專稱彼佛。若讚歎供養,即一心專讚歎供養。是名為正」。念佛時即專念阿彌陀佛。讚歎是弘揚,專弘揚淨土經典中之五經一論。若供養即專印贈往生經論,此即專修專弘。

 

又就此正中。復有二種。一者一心專念彌陀名號。行住坐臥。不問時節久近。念念不捨者。是名正定之業。順彼佛願故。若依禮誦等。即名為助業。除此正助二行已外。自餘諸善悉名雜行。若修前正助二行。心常親近憶念不斷。名為無間也。若行後雜行。即心常間斷。雖可迴向得生。眾名疏雜之行也。故名深心。

 

前面說過,若口稱一心專稱彼佛。口若不稱,此處說得明白,念佛要相續不斷,行住坐臥四威儀中均在念,這一句佛號時時刻刻保持相續不斷。口念有時會累,心中要常保持佛號,無論大聲小聲或金剛持,隨自己調節,不疲不厭。到很疲倦的時候可以稍休息片刻,莫脫衣睡。不論老參或初學均應念念不捨不間斷,是名「正定之業」。「正定」即「念佛三昧」,亦即《彌陀經》說的「一心不亂」。十方一切諸佛與阿彌陀佛對我們的願望相同,能如此作就是隨順佛願,亦為正中之正。三業之中持名念佛是正中正。意業中之觀想與身業中之禮拜,謂之「助業」。這是善導大師在《觀經》中的開示。許多念佛方法中特別注重持名念佛,因其為一切諸佛菩薩所提倡。除了以上所說正助二行外,其餘諸善,如三福九品悉名「雜行」。若修前正助二行,心常親近憶念不斷,名為「無間」。符合《楞嚴經》大勢至菩薩教導我們的念佛要領,「都攝六根,淨念相繼」的意旨。若行後雜行如三福等可能把念佛斷掉了。雖可迴向得生,仍屬於雜行。總而言之,以念佛為正,以三業專注依正二種莊嚴為正,除此之外,經論上教我們的一切方式均屬於雜行助行。如《無量壽經》三十二至三十七品均屬雜行,但是很重要,因為我們專不起來,若身語意念念不間斷專注在西方極樂的境界,怎麼會有過失?既然不能專,常打閒岔,所以三福九品就有必要,可以幫助正修。以上所講均屬於深心。

 

三者迴向發願心。言迴向發願心者。過去及以今生。身口意業所修世出世善根。及隨喜他一切凡聖身口意業所修世出世善根。以此自他所修善根。悉皆真實深信心中。迴向願生彼國。故名迴向發願心也。

 

「深心」完全屬於自利,即至誠心之自受用。「迴向發願心」是至誠心利益眾生的受用,即他受用,所謂如何處世待人接物。「過去」是指過去生中,「今生」是指這一生。這是一種解釋。第二種說法都指現世,「過去」是昨天以前的,「今生」是今天所造作的,兩種說法均講得通。身口意造諸惡業且不懺悔,當然不能往生。西方世界純善無惡,焉能容納。世間法的善根簡單說就是利益一切眾生的事業。學佛的老同修,長期接受佛法薰陶,知宇宙人生的真相無非是因果循環的現象,因中有果,果中有因,十法界都離不開因果。古德說:「不是不報,時辰未到。」有因無緣亦不起作用,而且因果通三世,此生未報,可能報在來生,來生未報必報在後世。佛家說:「菩薩畏因,眾生畏果。」果報現前頓生畏懼,怕也沒用,仍要受報。菩薩則反是,起心動念一切造作,小心謹慎,不敢逾分,恐受報應。此宇宙間之真理。修善是應作的,造罪是不應作的。眾生之所以造惡,因其迷惑顛倒。雖然迷惑程度不同,總是每況愈下,一世不如一世,要想出離三界太難了。今日有幸,得聞佛法,對於諸佛菩薩教誨之恩德實感戴無已。如果遇不到佛法,這一生又虛度了。

 

一切善法之中以幫助別人覺悟最有價值。世出世間之善根莫過於此,而出世間之第一善根即專修專弘往生的法門,此外還要隨喜一切凡聖身口意業所修世出世善根。過去所修與今生所修以及隨喜他人所修善根,一概都不求,不求今生來世人天福報,以及智慧德能,只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心專念一,必定往生。修行到此地步,道力堅強,若想幫助過去的家人以及冤親債主,動個念頭就行了。倓虛老法師的自傳《影塵回憶錄》中有一段真實故事。倓老未出家時與友人開中藥鋪,鋪中有一位同事劉先生,平時研究《楞嚴經》多年。有一天在櫃台上打瞌睡。正在此時境界現前,看見二人走上前來,他一看是他的冤家,已經死了,心想一定是來找麻煩。他就問他們來此何事,二人態度安和對他說:「此來求你超度。」他問如何超度?二人說只要你答應就行了。他說我答應。於是二人就沿著他的膝蓋肩膀攀緣升天了。後來又來了兩個人,一看是他已去世的太太與女兒,也是來求他超度的,他一樣答應,也都相攜升天。這一段故事的題目是「八載寒窗讀楞嚴」。可見修行有功夫,不必請和尚念經超度亡人,自己動個念頭就行了,這全是由真實深信心中發出來的,有無比的力用。

 

又迴向發願願生者。必須決定真實心中迴向願作得生想。此心深信。由若金剛。不為一切異見異學別解別行人等之所動亂破壞。唯是決定一心。投正直進。不得聞彼人語。即有進退。心生怯弱。迴顧落道。即失往生之大益也。

 

上文「必須決定真實心中迴向願作得生想」,語意堅定,必須真實心中迴向,有真實信心求生淨土,無絲毫懷疑。信心之堅定猶如金剛,不為一切異見異學別解別行人等所動。修行人有的稍有功夫,即增長貢高我慢,產生異見,所謂「知見不圓,解行偏漏」,希望你改學他的法門。我有一年在台灣大專佛學講座開了一門課,講《感應篇》,非佛教經典,一次下課時在休息室裡,來了一位法師,把我訶斥一頓,他說:「你是一位講經法師,講得也不錯,為什麼不講佛經而講外道的書?」我說我未講外道書。他說《感應篇》不是外道是什麼?我說它雖然不是佛經,而是法印印定,等於佛經。他說:「什麼法印?」我說:「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算不算法印呢?他聽了之後扭頭就走了。佛法非常開明,任何人所講只要符合其標準,就是佛的大印蓋上了。弘揚佛法講《感應篇》不是我開的端,印光大師最先提倡。印光大師住普陀山,定海縣知縣邀他到定海弘法,他派人去,講《文昌帝君陰騭文》,道教的經典,可見老和尚有慧眼。要救度眾生,最初級的佛學,就是令其深信因果,斷惡修善,這是基礎。印光大師苦口婆心的教誡,真是有智慧有方便,不是淺學之士所能明瞭的。真正發菩提心的人,有真實智慧,決定一心,一個方向,一個目標,勇猛精進。不可聽到別人說幾句閒話就猶豫不決,乃至退轉,把這一生往生機緣失掉,實自棄之甚者也。在大經裡讀過,許多菩薩念念所希求的,還求不到,我們今天如果當面錯過,豈不可惜?此不能怪罪異見之人,只怪自己信心不堅,作不了主宰。

 

問曰。若有解行不同。邪雜人等。來相惑亂。或說種種疑難。道不得往生。或云汝等眾生曠劫已來。及以今生。身口意業。於一切凡聖身上。具造十惡五逆四重謗法闡提破戒破見等罪。未能除盡。然此等之罪。繫屬三界惡道。云何一生修福念佛。即入彼無漏無生之國。永得證悟不退位也。

 

此種問題常常縈迴於心中,造成不能往生的真正障礙。善導大師實在是大慈大悲為我們開示解答這些問題。同樣學佛而不同宗派不同法門,如天台、華嚴、禪密與我們解行不同,另外還有邪見之人,說出種種疑難,歸根結柢,就是說念佛不能往生,你是白修了。你們無量劫來一直到今天,身口意三業對凡聖之輕慢,對大乘經典之誹謗,對修行人惡意傷害,以及造作十惡五逆,破四重戒,毀謗三寶,斷善根起大邪見,破戒破見,業障如此之重,焉能只憑一生修福念佛即能往生佛國圓證三不退呢?我們聽了之後,他說得很有道理,如信心發生動搖,這不是破戒而是破見,就沒救了。

 

答曰。諸佛教行。數越塵沙。稟識機緣。隨情非一。譬如世間人眼可見可信者。如明能破闇。空能含有。地能載養。水能生潤。火能成壞。如此等事。悉名待對之法。即目可見。千差萬別。何況佛法不思議之力。豈無種種益也。

 

大師的答復是先說機緣,不僅是釋迦牟尼佛,十方世界諸佛無量無邊,其教導大眾修行的方法實在太多了。佛為什麼說這麼多方法呢?他是應機施教,一切眾生因緣不同,根機亦不同,因此佛教人修行方法也不一樣。譬如世間人親眼看到的事物,自然會相信,如明能破闇,空能含有,地能載養,水能生潤,火能成壞,這些待對之法,千差萬別,無可置疑。佛法是如來果地上親證之法,佛具十力四無畏以及種種不思議境界,絕非一般人所能體會,豈能說沒有利益耶?

 

隨出一門者。即出一煩惱門也。隨入一門者。即入一解脫智慧門也。為此隨緣起行。各求解脫。汝何以乃將非有緣之要行。障惑於我。然我之所愛。即是我有緣之行。即非汝所求。汝之所愛。即是汝有緣之行。亦非我所求。是故各隨所樂而修其行者。必疾得解脫也。行者當知。若欲學解。從凡至聖。乃至佛果。一切無礙。皆得學也。若欲學行者。必藉有緣之法。少用功勞。多得益也。

 

「隨出一門者」,「出」是指「出離」,法門無量無邊,皆是對治煩惱,如能出一門,即脫離一種煩惱。「隨入一門者」,「入」是講「親證」,如證得一分即得一分智慧自在。佛說種種不同法門,使個個得智慧,個個得解脫。你提出來這些疑問,乃是給我一個障礙,你對這個法門很喜歡即是有緣,不喜歡即是無緣,我對淨土法門很喜歡,我有緣,有緣就得度,各人修各人的,互不相礙,隨各人愛好,很快的能得到解脫。

 

學佛的目的如果是為求解,一切法門經論均須涉獵,從人天聲聞緣覺菩薩以至於佛果,一切皆學都無障礙。如講修行,目的是在修定開悟,若用前面的方法,即變成障礙,對自己斷煩惱、得清淨心、開悟證果,毫不相干。學佛與佛學是兩回事。

 

又白一切往生人等。今更為行者說一譬喻。守護信心。以防外邪異見之難。何者是也。譬如有人。欲向西行百千之里。忽然中路見有二河。一是火河在南。二是水河在北。二河各闊百步。各深無底。南北無邊。正水火中間。有一白道。可闊四五寸許。此道從東岸至西岸。亦長百步。其水波浪交過溼道。其火燄亦來燒道。水火相交。常無休息。此人既至空曠迥處。更無人物。多有群賊惡獸。見此人單獨。競來欲殺。此人怖死。直走向西。忽然見此大河。即自念言。此河南北不見邊畔。中間見一白道。極是狹小。二岸相去雖近。何由可行。今日定死不疑。正欲到迴。群賊惡獸漸漸來逼。正欲南北避走。惡獸毒蟲競來向我。正欲向西尋道而去。復恐墮此水火二河。當時惶怖不復可言。即自思念。我今迴亦死。住亦死。去一死。一種不免死者。我寧尋此道向前而去。既有此道。必應可度。作此念時。東岸忽聞人勸聲。仁者。但決定尋此道行。必無死難。若住即死。又西岸上有人喚言。汝一心正念直來。我能護汝。眾不畏墮於水火之難。此人既聞此遣彼喚。即自正當身心。決定尋道直進。不生疑怯退心。或行一分二分。東岸群賊等喚言。仁者迴來。此道陰惡不得過。必死不疑。我等眾無惡心相向。此人雖聞喚聲。亦不迴顧。一心直進念道而行。須臾即到西岸。永離諸難。善友相見。慶樂無已。此是喻也。

 

次合喻者。言東岸者。即喻此娑婆之火宅也。言西岸者。即喻極樂寶國也。言群賊惡獸詐親者。即喻眾生六根六識六塵五陰四大也。言無人空迥澤者。即喻常隨惡友。不值真善知識也。言水火二河者。即喻眾生貪愛如水。瞋憎如火也。言中間白道四五寸者。即喻眾生貪瞋煩惱中。能生清淨願往生心也。乃由貪瞋強故。即喻如水火。善心微故。喻如白道。又水波常溼道者。即喻愛心常起。能染污善心也。又火燄常燒道者。即喻瞋嫌之心。能燒功德之法財也。言人行道上直向西者。即喻迴諸行業直向西方也。言東岸聞人聲勸遣尋道直西進者。即喻釋迦已滅。後人不見。由有教法可尋。即喻之如聲也。言或行一分二分群賊等喚迴者。即喻別解別行惡見人等。妄說見解迭相惑亂。及自造罪退失也。言西岸上有人喚者。即喻彌陀願意也。言須臾到西岸善友相見喜者。即喻眾生久沈生死。曠劫淪迴。迷倒自纏。無由解脫。仰蒙釋迦發遣。指向西方。又藉彌陀悲心招喚。今信順二尊之意。不顧水火二河。念念無遺。乘彼願力之道。捨命已後。得生彼國。與佛相見。慶喜何極也。

 

在經上常看到某菩薩弟子白佛言如何如何。如今善導大師對我們講經說法也用「白」字,可見大師對我們真誠恭敬到了極點。舉一譬喻,目的在幫助我們防止外道邪師異解異見之人為難我們。他說有人向西而行,到一空曠之地,遇水火二河,中間有一狹窄白道,常被水火侵擾。此刻又有群盜惡獸在後追逐。心中惶恐,進退兩難。只能循此白道前進,正在急行之際,忽聞東岸有人說:「仁者決由此道行,定可免難,不必多疑。」又聞西岸有人說:「你一心正念來到我處,我保護你不會遇難。」此人既聞此遣彼喚,即決定循此白道直進,行不多久,群賊又說,你走那條路太危險了,你回來我們不會害你。此人聽到亦不迴顧,一心直進而行,不久到達西岸,脫離諸難,善友相見,慶樂無已。

 

這是比喻,「東岸」喻娑婆世界,「西岸」喻西方世界,「群賊惡獸」喻眾生六根、六識、六塵、五陰、四大,全是魔障。言無人空迥澤者,喻遇不到善知識,常值惡友。言水火二河者,喻眾生貪愛如水,瞋恚如火。言中間白道四五寸者,喻眾生貪瞋煩惱中能生一念清淨之心,發願往生。因貪瞋心強故,如同水火二河,善心微弱,喻如狹窄白道。水波常溼道,喻愛心常起,染污善心。火焰常燒道,喻瞋恚能燒功德法財。言人行道上直向西者,喻迴諸行業直向西方。言東岸聞人聲勸遣尋道直西進者,喻釋迦已滅,後人不見,由有教法可尋,喻之如聲。言行一分二分群賊等喚迴者,喻別解別行惡見人等,妄說見解迭相惑亂及自造罪退失。言西岸上有人喚者,喻彌陀願意。言須臾到西岸善友相見喜者,喻眾生久沉生死,曠劫輪迴,迷倒自纏,無由解脫,仰蒙釋迦發遣,指向西方。又藉彌陀四十八願,願願悲心招喚,使我們對釋迦彌陀二尊生堅定信心,順從兩位佛陀的教誨,把貪瞋痴慢一齊放下,無論任何誘惑現前,絕無顧及受其影響,凡是境界現前,就是他想把我留在娑婆世界,阻我出離。俟見到西方世界與諸上善人,聚會一處,無始劫來未能脫離三界,今天到達西方極樂世界,這是一個盡虛空遍法界最好的修行場所,何其慶幸。這一大段比喻的說詞,細細體會,可以幫助我們專心修持絕無返顧。

 

又一切行者。行住坐臥。三業所修。無問晝夜時節。常作此解。常作此想。故名迴向發願心。又言迴向者。生彼國已。還起大悲。迴入生死。教化眾生。亦名迴向也。三心既具。無行不成。願行既成若不生者。無有是處也。又此三心。亦通攝定善之義。應知。

 

一切行者,行住坐臥,身口意三業,一切時、一切處、一切境緣之中,「境」是物質環境,「緣」是人事環境,無論順逆,常作此想,一心嚮往西方世界,一心專念阿彌陀佛,即名「迴向發願心」。「又言迴向者,生彼國已,還起大悲,迴入生死,教化眾生,亦名迴向也」,這是另一個意思。迴向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是三種迴向中之迴向佛道,迴向實際。此處所說是到達西方之後,再倒駕慈航,迴入生死,教化眾生,此之謂迴向眾生。可知到西方不是去逃難,也不是去享福,只為成就自己的道業。根據《無量壽經》所說,我們已經修行無量劫,已供養無量無邊諸佛如來,到今天還是老樣子,方知在此世界修行之難,不要說見思煩惱,連身見都破不了。今天知道沒有認真念佛求生淨土。八萬四千法門樣樣都喜歡,才耽誤了。假如一切放下,一生中專念專修專弘,必定往生。今天法緣非常殊勝,對淨土法門之理論方法境界非常清楚,問題在於如何去作。若真肯作,一切諸佛如來都要恭喜你,很快就要成佛了。成佛以後生起同體大悲,無緣大慈,再回到三界六道中,教化眾生,助其修念佛法門,圓成佛道。

 

「三心既具,無行不成」。「三心」即至誠心、深心、迴向發願心。古德說三心圓發,無行不成,願行既成,無不生者。又此三心也通攝定善。定善即一心念佛,一心念佛的基礎即建立在三心上,用圓滿三心修三福亦必得生。

 

五從復有三種眾生已下。正明簡機。堪能奉法。依教修行。六從何等為三下。至六念已來。正明受法不同。即有其三。一明慈心不殺。然殺業有多種。或有口殺。或有身殺。或有心殺。言口毅者。處分許可。名為口殺。言身殺者。動身手等指授。名為身殺。言心殺者。思念方便計校等。名為心殺。若論殺檠。不簡四生。皆能招罪障生淨土。但於一切生命起於慈心者。即是施一切眾生壽命安樂。亦是最上勝妙戒也。此即合上初福第三句云慈心不殺也。即有止行二善。自不殺故名止善。教他不殺故名行善。自他初斷名止善。畢竟永除名行善。雖有止持二善。總結成慈下行也。

 

我們回頭再看看經文。第五「復有三種眾生,當得往生」。第六「何等為三,一者慈心不殺,具諸戒行。二者讀誦大乘方等經典,三者修行六念」。再看註解即可接得上。此處說明,修學這個法門要具備三項條件。第一明慈心不殺,殺業有三種,身、口、意。口殺是命令他人為我殺一生物供庖廚。指授他人為其殺生謂之「身殺」。起心動念欲殺生者,小乘戒雖動心欲殺而不實行,不算犯戒,大乘戒雖未行殺而動念殺害亦算犯戒。大乘戒論心不論事。「若論殺業,不簡四生,皆能招罪障生淨土」。「四生」為「卵胎溼化」。雖屬蟲蟻之類亦不予殺害,因常存殺念障礙了念佛三昧。對弱小動物不殺害,即等於布施眾生壽命安樂,乃是最上勝妙戒,屬無畏施。對小動物如蟑螂蟲蟻之屬,若以真誠慈悲之心,懇切勸其遷離,亦能有感應,印光大師傳記中有一段記載。印光大師早年所住房間有跳蚤蚊蟲等,小侍者擬為其清除,不許,他說:「我的德行不夠,叫牠們留在此間,給我有所警惕。」迨大師七十歲以後,房中昆蟲皆絕跡,此事與三福中之第一「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之第三句「慈心不殺」相應。善中有二,一曰止,二曰作。不殺生是止善,對一切眾生不起殺心,且勸別人勿殺,謂之作善。斷殺的意念是止善,任何情況之下不起殺心,乃大慈大悲之下的一種作持也。

 

言具諸戒行者。若約人天二乘之器。即名小戒。若約大心大行之人。即名菩薩戒。此戒若以位約者。當此上輩三位者。即名菩薩戒。正由人位定。故自然轉成。即合上第二福戒分善根也。

 

戒律分大乘小乘,非從戒本上分或戒經上分,是由人心上分。假如是人天二乘之根器,所有一切戒皆謂之小乘戒。他縱然受菩薩戒也算小乘戒。如果是大心大行之人,他的心是菩薩心,他的行是菩薩行,他所受的一切戒皆大乘菩薩戒。就往生位而說,心地無分別執著,真正清淨平等對待一切人等,即是大心大行之人,此人往生西方必在上三品。古德說:「取法乎上,僅得乎中。」標準一定要訂的高一點,達不到尚可求其次。

 

三福中之第二是「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學佛人縱然未受過五戒菩薩戒,其戒律亦具足。世間戒壇上傳戒是形式,受戒以後,得不得戒是另一問題,不見得受戒即得戒。如明此理,真能慈心不殺,具諸戒行,所得的是上品戒。戒律中除比丘、比丘尼戒一定要師父傳授之外,其餘三皈五戒、沙彌十戒、菩薩戒皆可由行者在佛像前發願受持,只要真心發願,終身奉行,即可得戒。比丘、比丘尼戒要有三師十證,至少須有五比丘傳授才能得戒。

 

二明讀誦大乘者。此明眾生性習不同。執法各異。前第一人。但用修慈持戒為能。次第二人。唯將讀誦大乘為是。然戒即能持五乘三佛之機。法即薰成三賢十地萬行之智慧。若以德用來比校者。各有一能。即合上第三福第三句云讀誦大乘也。

 

這段註解是說明念佛人應當讀誦大乘方等經典。眾生根性不相同,無始劫來,往昔生中之習氣帶到今生,世人不察,以為是遺傳,其實不是。一般來說,人死之後,在中陰身時,總是要找習氣相近有緣的父母投胎,佛在經中說,神識投胎有四種緣,即報恩、報怨、討債、還債,如無此種因緣即不會變成一家人。投生時以貪愛為主因,愛不重不生娑婆。對父母有染愛之心,遂致其相貌有像父或像母者。但是相貌在後天方面,依個人所作所為之善惡業力亦能有所改變,此所謂習染不同。學佛選擇法門亦與過去習氣有關。種種不同法門中,如果是行者過去生中曾經學過的法門必然一見如故,否則很難接受。凡夫無觀機能力,羅漢能觀眾生五百世之因果,菩薩的觀機能力依其品位高低而有異,如能觀機,說法自會契機。所以佛為眾生性習不同,說出無量法門,以適應各個不同根機。

 

前面一種人但用修慈持戒為能,他修此法門能有成就,若不讀誦大乘經典,單單持戒也可以成就。佛在《大集經》中說,佛法分三個時期,第一、正法時期,戒律成就,能斷煩惱,能斷習氣,能開智慧,能證菩提。到了像法時期,人的根性漸劣,單靠持戒不能成就。不是戒有問題,而是人有問題,持戒人的心不如已往真誠,故難成就,須靠禪定,故曰禪定成就。到了末法時期,人的根性更差,煩惱習氣更重,修禪也不能成就。正如倓虛老法師說,在他一生中所見修行人得禪定者有之,而明心見性開悟者未見到一位。禪要明心見性才算成就,僅得禪定果報在四禪天,天福享盡仍入輪迴。末法時期念佛成就。我們今天持戒能得戒?修禪這個心能定得下來?事實擺在眼前,就應當老老實實依佛教誨,一向專念,帶業往生。正法時期的成就是說證阿羅漢果。像法時期的成就是講明心見性。末法時期的成就是講帶業往生。

 

第二種人有讀誦大乘之習性。其嗜好偏愛是先天的,過去生中有讀書的宿習。大乘經典很多,有些人讀經很容易領悟,證明過去生中曾學習過大乘經典。如過去生中未曾接觸過,今生令其讀誦即覺得格格不入。佛法修行不是一生一世的,乃多生積功累德。如某人對某種經典特別愛好,即讓他專修,一門深入,不必更改,以其專修功夫迴向淨土,亦能有成就。

 

持戒也有根性,生活習慣守規矩守法,是過去生中有戒行薰習的種子,他看到規規矩矩的生活覺得高興。若過去未有此種子,見到規律生活覺得太拘束。理論是知見,持戒是行持。理論若無行持,理論必然落空,二者不能分家。理論是思想見解的依據,亦即正知正見的標準,戒律是行為的規範,二者實為一體。若用心專修,這一面修成,那一面同時也得到了。譬如念佛,尤其是不識字的人,只要沒有妄想執著,念到一心不亂,他會開悟。有人說他既然開悟,為什麼不講經說法?應知講經說法要有法緣,若無法緣,講得再好,沒人聽。梁武帝時代四川有一位寶香法師,在四川一帶講道,但沒人聽。有一天寶香法師座下一位居士到京城辦事,順便拜訪寶誌公(世傳觀音化身),寶誌公就問這位居士:「你們四川的香,貴賤如何?」他答復說:「我們四川的香很賤!」寶誌公說:「既然賤為什麼還不走?」後來他回四川見到寶香法師,即將與寶誌公的對話轉告香師。過了幾天香師令人在廟門口挖一大坑,儲滿了水,作成池塘。香師平時戒律精嚴,常勸人持戒禁殺吃素。有一天廟裡舉行法會,招待信徒,備有雞鴨魚肉葷席。吃完之後,香師帶信徒到池塘參觀。他從口中吐出所吃的生物,到水中都變成活的。吐完之後就圓寂了。他因為聽了寶誌公的話,既然賤為什麼不走,他就走了。這才曉得他是一位得道的高僧。佛家說,佛不度無緣之人,不是佛不度他,而是他不接受佛的教誨,佛亦無可奈何。

 

戒律中有「五乘三佛」,「三佛」是法身佛、報身佛、應化身佛。「五乘」是佛、菩薩、聲聞、天、人。佛門戒律以本宗經論為例,《觀經》三福中之第一: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能把這四句圓滿作到,來生決定不墮三惡道,然而六道非真實,如一場夢,既然知其虛幻不實,何必認真。明白事實真相就心開意解,煩惱去了一大半,再也不會念念為自己設想,如真有智慧可以把自己的財富普施一切眾生,絕不自己貪圖享受,否則必錯到底,無可救。如果自己環境很好,生活優裕,應借此機緣,修布施供養,成就自己的清淨心、平等心,以及大慈悲心與大慈悲行,這些都是真實的。凡夫迷惑顛倒,他有機緣也不修真,而去造罪業,作威作福,欺壓善良,造無邊罪業。覺悟之人知道三界六道不是我們久居之地,被業力牽著走,自己一點作不了主。但是人天善法還是要修,修了之後絕不貪圖果報,把這點善果迴向求生淨土。小乘戒律超越三界,是出世的,純屬自利,菩薩戒律是自利利他,屬大乘戒。大乘戒律建立在小乘戒律之基礎上。出世之後再回來度化眾生,不是只在世間行善,若不出世乃凡夫戒,並非大乘菩薩戒。小乘戒是比丘比丘尼戒,講到戒條並不多,比丘戒純屬於戒條的總共只有十七條。前面有四重戒,後面十三僧殘,(此罪僅次於波羅夷重罪,必依僧眾行懺悔法,救犯者之殘命。)往下有二百餘條均屬威儀禮節或風度。戒律中以殺盜淫妄四種為根本戒。五戒十戒比丘比丘尼戒菩薩戒都有此四條。在現代社會中講經講論時有所聞,而講戒的則無。第一、自己持戒並不精嚴,教他人時難於出口。第二、受持戒律,左也犯罪,右也犯罪,大家也不願意聽。因此三學中缺了基礎,在修學成就上發生嚴重的障礙。淨土法門念佛不能成就是因為沒有持戒,不持戒心不清淨就不能得定,自然無法達到一心不亂。三無漏學因戒生定,《無量壽經》三十二品至三十七品就是戒律,希望念佛人對此數品,多讀多誦,記在心頭。

 

「法即薰成三賢十地萬行之智慧」。「法」是經典裡面的理論方法境界,其作用是能薰成三賢十地萬行之智慧。「三賢」是菩薩十住十行十迴向,有三十個階級,稱之為賢人。「十地」稱之為聖人,由初地到十地,有十個位子。賢聖合起來有四十位,再加上等覺菩薩共四十一位,謂之三賢十聖。階級不同是在智慧與斷證上分。「持戒」是改過自新,斷惡修善,防非杜漸,使修定沒有障礙,能順利得到禪定。「定」是清淨心平等心。其作用就是智照,以智慧照見外面的境界。如《心經》講「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三賢十聖定功淺深不一樣,智慧大小有差別,由此建立四十一個階級,這四十一個階級是佛對我們方便說的,他們自己沒有分別執著,所以你要問他,你是什麼階級,他也無從作答。若是他自承已達到某階級,則他仍有分別執著乃是凡夫。他們的心清淨平等,無分別執著,謂之「一真法界」,三賢位初住菩薩即入一真法界。讀誦大乘經典要知道要領,即馬鳴菩薩在《大乘起信論》中教導我們的,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以此方法讀經是修定,誦經是修慧,有定有慧,解行自然在其中,此種修行方法是戒定慧三學一次完成。戒學的綱領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經典是佛由真如本性中流露出來的真言,無有更善於此者,所以讀經就是「眾善奉行」。又在讀經時心中不雜一個惡念即是「諸惡莫作」。尤其是《無量壽經》,讀誦時五乘的戒學圓滿具足。專心讀經不思考是修定,字字分明是修慧,成就根本智,根本智在《般若經》說的就是「般若無知」,無知起作用即「無所不知」。我們現在是有知,因為有知,所以就有所不知。無知是真正的智慧,無妄想分別。《心經》末後說「無智亦無得」。「無智」是真實的智慧,「無得」所證得的都是自性中本來具足的。等到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依正莊嚴,才恍然大悟,原來是我自己本來具足的,不是從外面得來的,心外無法,圓滿菩提歸無所得,全是自家本有的,只是從前有障礙,本有的德能顯不出來,現在障礙去掉,本有的智慧德能顯露出來而已,不是真有所得。

 

讀經時不要研究經中的意義,這是很大的忌諱。一如此則落在意識中。凡夫讀書不能開悟是用意識心去讀,有分別妄想執著,只能增長世智辯聰,不能增長智慧。世人都羨慕才子,擅長詩詞歌賦。佛門中有一句話「自古詩人妄想多」,全是搞六道輪迴,與了生死出三界毫無關係。真正開悟,本性中有這個能力。這個能力顯露出來,可以用它作接引眾生的工具。所以在佛門中也有詩詞歌賦這些東西,作為弘法利生之用,非為迷惑眾生。

 

當讀經時或有悟處,不是自己想出來的,乃是自然湧現出來。但不能歡喜,怕著魔,亦不必記下,有一次就有二次,心定了,時時都有悟處。

 

學佛總是以經典為主,註解是菩薩羅漢佛弟子對經論的體會見解,只可作參考,不能完全依靠,如其所說與經文不相應,可不必看,免得虛耗時間。古大德到了晚年,往往覺得來日無多,只一部經一句佛號,專精到此地步,會有成就。應知「黃泉路上無老少」,光陰最珍貴,自己亦應有所警惕。

 

「若以德用來比校者,各有一能。即合上第三福第三句云讀誦大乘也」。此中「德」字與「得」字同義,就是說若就你修學之所得,以及修學用途而言,修持戒的人能得定,讀誦大乘的人能開智慧,各有一能。其能力如真實,定慧可通。此與三福中第三「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之第三句相應。

 

三明修行六念者。所謂念佛法僧。念戒捨天等。此亦通合上第三福大乘之意義也。言念佛者。即專念阿彌陀佛口業功德。身業功德。意業功德。一切諸佛亦如是。又一心專念諸佛所證之法。並諸眷屬菩薩僧。又念諸佛之戒。及念過去諸佛現在菩薩等。難作能作。難捨能捨。內捨外捨。內外捨。此等菩薩。但欲念法。不惜身財。

 

「明修行六念者」,「六念」前面是三寶,後面是戒、捨、天。佛在一切大小乘經典中常常勸人修學六念,此是正念。阿彌陀佛身口意三業功德均詳述於《無量壽經》中。大勢至菩薩在楞嚴會上教我們「憶佛念佛」。在大經上看到阿彌陀佛從初發心,在因地上修行一直到成佛,成佛之後,普度一切眾生。身體力行,屬於身業。口業讚歎,讀誦勸化。四十八願,願願普度眾生圓成佛道是他的意業。彌陀之行,幾乎在四十八品中行行均能見到,有不少是阿彌陀佛的開示,世尊為我們轉述。一切諸佛亦如是,再如釋迦佛,他的口業說法四十九年,講經三百餘會。他的身業,八相成道,六年苦行,當年示現在印度,出生於尼泊爾,近喜馬拉雅山,足跡一直到最南端錫蘭島。一生教化眾生,未嘗休息。他的意業,希望我們能接受彌陀法門,一心持名,求生淨土。善導大師說:「如來所以興出世,唯說彌陀本願海。」如眾生未往生西方,有隨時退轉之可能,還有許多苦難,要常常照顧。如已往生則釋迦佛可以卸責,阿彌陀佛去照顧。我們念佛不只空喊一句名號,最低限度也要落實在身口意三業上,虔誠的心自然就生起來,真誠恭敬乃是性德的流露。

 

「一心專念諸佛所證之法」,此處說「所證之法」,非所說之法,亦非所修之法。若是說佛所說所修之法,則大藏經均已包括,若說佛所證之法,就是指佛的成佛之法。蕅益大師在《要解》中說,釋迦佛是用念阿彌陀佛的法門成佛的。用念佛的法門證得無上菩提。一心專念諸佛所證之法,這個法就是淨土三經。「並諸眷屬菩薩僧」,西方世界諸菩薩們都是在十劫之中從十方世界去往生的。我們在過去十劫之中曾經修學這個法門但未能去得了,而同參道友去的很多,殊覺嚮往而自愧弗如。今生若能往生,諸佛菩薩來接的其中有不少都是熟人。

 

「又念諸佛之戒」,此「戒」字非戒律之戒,乃是教誡之誡。佛對於我們的教誨,均載在經律論中,要常念,並遵從佛與祖師的教導,一門深入,專修專弘,淨土五經的教誨,一生受用不盡,這是念戒。

 

「念過去諸佛現在菩薩等,難作能作,難捨能捨,內捨外捨,內外捨。此等菩薩,但欲念法,不惜身財」。這一段話是念捨。過去諸佛及現在菩薩為什麼他們能成就,就是因為能捨,我們仍然流轉六道,無有出期,就是因為不能捨,如想成就,必須身心世界一切放下。

 

行者等既念知此事。即須常作仰學前賢後聖捨身命意也。又念天者。即是最後身十地之菩薩。此等難行之行已過。三祇之劫已超。萬德之行已成。灌頂之位已證。行者等既念知已。即自思念。我身無際已來。共他同時發願。斷惡行菩薩道。他盡不惜身命。行道進位。因圓果熟證聖者。踰於大地微塵。然我等凡夫。乃至今日。虛然流浪。煩惱惡障。轉轉增多。福慧微微。若對重昏之臨明鏡也。忽思忖此事。不勝心驚悲歎者哉。七從迴向發願已下。正明各各迴前所修之業。向所求處。八從具此功德已下。正明修行時節延促。上盡一形。下至一日一時一念等。或從一念十念。至一時一日一形。大意者。一發心已後。誓畢此生。無有退轉。唯以淨土為期。又言具此功德者。或一人具上二。或一人具下二。或一人三種盡具。或有人三種無分者。名作著人皮畜生。非名人也。又不問具三不具三。迴盡得往生。應知。九從生彼國時下。至往生彼國已來。正明臨命終時。聖來迎接不同。去時遲疾。即有其十一。一明標定所歸之國。二明重顯其行。指出決定精勤者。亦是校量功德強弱。三明彌陀化主身自來赴。四明觀音以下。更顯無數大眾等。皆從彌陀來迎行者。五明寶宮隨眾。六明重觀音勢至共執金臺至行者前。七明彌陀放光照行者之身。八明佛既舒光照及。即與化佛等同時接手。九明既接昇臺。觀音等同聲讚勸行者之心。十明自見乘臺從佛。十一正明去時遲疾。

 

十從生彼國已下。正明金臺到彼。更無華合之障。十一從見佛色身下。至陀羅尼門已來。正明金臺到後。得益不同。即有其三。一者初聞妙法。即悟無生。二者須臾歷事。次第授記。三者本國他方。更證聞持二益。十二從是名已下。總結。

 

昨天最後我們所講的一段註解是念捨,所謂「難捨能捨,內捨外捨,內外捨」。捨中含義,非常深廣。通常在經論中講菩薩行中有六度,六度第一個是布施,「布施」就是「捨」。在普賢菩薩十大願王中有「廣修供養」,「供養」也是「捨」。在四攝法中第一個是布施。可知佛法修行,無論大小乘,「捨」為第一。佛法教學的真諦是說明宇宙人生的真相,真相明白之後,如何恢復自性中之本能,這是學佛要追求的。一切眾生學佛不能達到這個目標,原因就是放不下,所以佛法修學就把「捨」列為第一。自私自利的念頭放不下就不能出輪迴,對於一切諸法以及法相名詞放不下,就不能見性。不但人我要捨,法我也要捨。《金剛經》說:「法尚應捨,何況非法。」成佛是把一切法捨得乾乾淨淨,如還有一法未捨,就不能叫佛。菩薩最高階級為等覺菩薩,尚有一念生相無明未斷,如斷掉即功德圓滿成佛。前文中有「難捨能捨,內捨外捨,內外捨」這幾句話,《華嚴經》上有很長的一段經文說明其事,可以參考。念佛求生淨土一般說是最容易的法門,實在講最容易是與其他法門比較而言,其實並不太容易。如真容易,我們老早就生淨土,何至拖到現在。佛祖常叫念佛人身心世界一切放下,其好處是暫時放下,放下就帶業往生,這種放下如石頭壓草,未斷根。只壓著而已,以往生的願力與念佛的定力,把一切牽掛暫時控制著不起作用。淨土法門只憑這一點功夫就能起大作用,這種功夫用在臨終時一念之間,即能蒙佛接引,逕登安養。如臨終時又有牽掛,一打岔就沒用了。我們自己要反省,對於世間所有一切法,五欲六塵名聞利養那一樣看得最重,最重的地方就是病根所在,先把它放下。每人不一樣,有人重財,有人重名。自己腦筋要清楚。

 

「又念天者,即是最後身十地之菩薩」。此處所說之「天」並非欲界天或色界天,乃指「十地菩薩」,從初地到十地。十地菩薩修行多半在天上,而且多作天王,自行化他,在大乘經中講的很多。最高為法雲地菩薩。菩薩的因位三大阿僧祇劫,到此已修圓滿,地位達到最高位次,佛叫我們念天是念這個天。再想想自己,從無量劫以來,與他共同發願,他們只修了三大阿僧祇劫,而我們自己學佛已經過無量阿僧祇劫,他們這些菩薩當然是我們的同學,不但他們乃至於諸佛如來在過去生中都是我們的同學,他們今天成佛成菩薩,我們還落在六道搞生死輪迴。「念天」就是念這些人。「他盡不惜身命,行道進位,因圓果熟證聖者,踰於大地微塵」。他們拼命的學,真能放下,證得大聖,人數超過大地微塵。我們到今天仍在六道中生生死死,虛然流浪,沒有一點成就,縱然天上人間,總是空過,煩惱業障愈來愈多,福慧愈來愈少。如不想到這種事情,糊里糊塗也就混過去了,若是真心想到實在可怕。生死不可怕,輪迴每況愈下實在可怕。如同在昏闇時間照鏡子,看也看不清。想念及此,忽然生起警覺心。今幸遇此法緣,果能掌握機會,認真修學,亦未嘗不可以迎頭趕上。

 

註解講到此地,我們再翻開第一頁看經文。講了六天,才講到經文第六行「三者修行六念」講完了。再看下面經文,註解不必看沒關係了。「迴向發願,願生彼國」,這是說明前面講的三心。有三種眾生,當得往生。一者慈心不殺,具諸戒行。二者讀誦大乘方等經典。三者修行六念。在這段經文總共說了六樁事,而且三心必須圓發。下面所講三種屬於助修,單修一種亦可,有人專修慈心不殺,具諸戒行,或專讀大乘經典,或專修六念,或修兩種三種,但必須迴向。「具此功德,一日乃至七日,即得往生」。經上說,修行時間,上根之人盡形壽修行,上盡百年,天天修行,不夾雜不中斷。如工作很忙,可忙裡抽閒,修十念法,持佛名號,一口氣為一念,不拘念幾聲佛號,念時身心世界一切放下。早晚各修一次,一生不斷,亦符合《無量壽經》所講的「一向專念」。退休之人有時間可把功課時間加長,仍應以念佛為主,加念《阿彌陀經》及《往生咒》三遍,用意在修心。念佛必須用一心專念佛號,以求心定。一日至七日即通常所講的打佛七,可利用長假三日五日甚至一日亦可行之。一生所希求的就是臨命終時佛來接引,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真正精進就是老實念佛,有進無退,精而不雜。經典是信仰的依據,如真相信,經典亦可放下,只念「阿彌陀佛」四個字。往生時佛親自來接,上品上生者臨終時見到無數諸佛。上品中生有一千尊佛來接,上品下生有五百尊佛來接。凡是來接的都是與自己有緣的,接引時阿彌陀佛放光注照,以本願威神加持,行人的業障消除,六通本能恢復。看看這些接引的人皆是過去生中之同參道友家親眷屬,他們老早都到了西方世界。同時也見到七寶宮殿,觀世音菩薩執金剛臺與大勢至菩薩授手迎接,如彈指頃,蓮花化生,往生彼國。蓮花是自己願力念力變現出來的。在此世界真正發心,願生淨土,阿彌陀佛講堂外面的七寶池中即長出一朵蓮花花苞,念的功夫愈勤,心地真誠清淨,蓮花一天比一天大,光色日見鮮艷。等到往生的那一天,阿彌陀佛即持此花來接,花是自己培養的,而且花上都標著自己的名字。如若退心或改學其他法門,蓮花就逐漸枯萎。這與一切大乘經典的境界完全不相同。善導大師在此註解中給我們作了非常詳細的開導,叫我們一絲毫疑惑都沒有。一個人一生第一樁大事就是念佛。世間所有一切,沒有一樣東西能得到,全是假的。生到天上,不過壽命長一點而已,生到非想非非想天,有八萬大劫的壽命,到頭來還是要墮入輪迴。六道全是假的,所以叫我們要捨,真明白此理,才肯認真念佛。

 

《彌陀經》梵文原本沒有「一心不亂」字樣。羅什大師譯本是意譯,有一心不亂,他並未翻錯,如翻錯,玄奘大師一定會指出來。應知一心不亂太難了,有些修淨土者見到一心不亂害怕,認為這個法門難以作到。其實念到一切時一切境界中,心裡只有一句阿彌陀佛,其他妄想雜念都沒有,就是「功夫成片」,到臨終時阿彌陀佛來接,用佛光一照,立刻就使行人達到「一心不亂」。同時無量諸佛與觀音勢至無量菩薩都伸出歡迎之手,迎接行者到西方世界來。行者見已,歡喜踊躍,自見其身乘金剛臺,隨從佛後,頃刻之間,往生彼國。這一生所希求的,今天完全實現了。往生是活著時候去的,這個境界行者看得清清楚楚,跟著佛菩薩走了,所以念佛往生是「不死之法」。走了才死,不是死了才去。到了西方之後,觀音勢至與無數菩薩讚歎行者,勸進其心。這種讚歎永無停止,一直到成佛,在這種良好的人事環境中還能退轉?生到西方世界,沒有一絲毫障礙,因其無懷疑無雜念,如有疑就會生到邊地。「生彼國已,見佛色身眾相具足」。《楞嚴經•大勢至念佛圓通章》上說:「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臨終時見佛來接是現前見佛,生到西方之後,見佛色身眾相具足是當來見佛。前年華盛頓D.C.周廣大居士往生,在臨終時他告訴大家,他看到阿彌陀佛與觀音勢至在雲層中來接引他,他說我要跟他們去了。此事發生在美國,周廣大先生並非佛教徒,未受三皈五戒,亦未念過《彌陀經》,只在病危時遇到龔居士叫他放下一切,專心念「阿彌陀佛」,他聞而生信,連念三天三夜,即蒙佛接引。此乃千真萬確之事,如再不信,這種無比殊勝的利益,真是當面錯過,太可惜了,再到那一劫那一生才能再遇到此種往生實例?「見諸菩薩色相具足」,「諸菩薩」是阿彌陀佛的學生,也就是說十方世界往生到西方的人皆是菩薩。「光明寶林」,前面見到的人物屬正報,現在所看到的寶林是依報,物質環境。西方的特色,任何物質皆放光明。不但佛菩薩,人身上也放光明。「演說妙法」,佛菩薩說法,眾鳥說法,風樹說法,流水說法。「聞已即悟無生法忍」,聽到佛菩薩與六塵說法,行者就開悟了。娑婆世界業障深重,障其悟性,所以不能開悟。臨往生時佛來接引,佛光一照,業障消除,品位提升。行者生西之後親眼看到事實,開悟很快。《仁王經》中說「無生法忍」是圓教七地以上菩薩所證得的,無生法忍有上中下三品,七地所證的是下品無生法忍,八地是中品,九地是上品,與大經所說的「皆是阿鞞跋致」相應。什麼叫作無生法忍?「無生法忍」即「諸法實相」。一切諸法的真相是不生不滅,我們今天看一切法是有生有滅。人有生老病死,植物有生住異滅,礦物有成住壞空。大自然的現象全是生滅法。如證得無生法忍,看一切法都是不生不滅。此種情況我們很難懂,因為它不是我們的境界,也不是我們常識所能推斷。佛說這是真相,我們看一切法有生滅現象是我們的錯覺。六道輪迴、十法界皆是生滅法,不是真相,證到無生法忍就見到真相,真相是不生不滅,證道以後,這個世界就變成一真法界。如執著有一個一真法界又錯了。佛不得已而說一真法界,我們全把一真看走了樣,若問為什麼看走樣呢?因為我們用的是生滅心,一個念頭起,一個念頭滅,所看的現象也是生滅的。他用一心,一心無分別,所以看的境界就變為不生不滅的一真法界。以拍電影的攝影機作比,一秒鐘鏡頭開關二十四次,可拍二十四張照片,放出來的電影好像是真的,其實是生滅連續的現象。眼睛比作真心。真心看的是真相,妄心生滅所見的是妄相。佛法修學的總綱領是修定,無論那個法門,只要是佛法就不用生滅心,生滅心與不生滅心都是自己本來具足的,看如何用法。會用是佛菩薩,不會用是凡夫。《楞嚴經》是一部大經,交光法師說,楞嚴宗旨叫我們「捨識用根」,「識」是生滅心,「根」是不生不滅的真性,生滅心捨掉,用不生滅的根性就是無生法忍的菩薩。此乃真實話。理上沒錯,事上全用不上。所以楞嚴還是提倡念佛。若生到西方,一踏進蓮花,「楞嚴大定」就現前。使我們在娑婆世界不能學到的,到了西方世界自然圓滿完成,所以修楞嚴大定要到極樂世界去修。

 

「經須臾間,歷事諸佛,遍十方界,於諸佛前,次第受記」。這與《彌陀經》所講完全相符,該經說,西方世界的人每天早晨到十方世界供養諸佛,回來的時候,算算不過是一餐飯的時間,已遍歷一切諸佛剎土。「受記」是預先告訴你,你什麼時候成佛,到何方世界度化有緣眾生。「還至本國,得無量百千陀羅尼門」。從諸佛剎土,聽佛講經,蒙佛受記,再回到極樂世界,先拜見阿彌陀佛,也聽阿彌陀佛講經說法。「得無量百千陀羅尼門」,「陀羅尼」是梵語,華文譯為「總持」,總一切法,持一切義。以現代話說就是「綱領」。世出世間一切法無一樣不通達,此乃圓滿的後得智現前。《般若經》上說,般若有根本智與後得智。根本智是無知、清淨心,也是無生法忍。「得百千陀羅尼門」是後得智,無所不知,到了極樂世界自然圓滿。

 

他們三大阿僧祇劫修行圓滿,已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我們自覺慚愧,但是我們若肯放下,就用這個念佛法門,也能迎頭趕上。只是肯不肯放下,不但世法放下,佛法也要放下,才能真正得到殊勝利益。「是名上品上生者」,這句話是這一章的總結。

| Google | 百度 | Yahoo! | 維基 Wiki | MSN | 佛教 | 經典圖書館 | 

| 電視 | 購物 | 兒童 | 書店 | 雜誌 | 視頻 | 免費佛經 | 音樂下載 | 熱門網站 | 佛教論壇  |

般若文海佛教經典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