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佛說大乘無量壽

莊嚴清淨平等覺經玄義講記

六、藏教所攝)

淨空法師講述

◎ 六、藏教所攝

 

「藏教」是指經典。像圖書館一樣,這一部書應該分列在那一類,列在那一部分。這是屬於常識。「藏」是三藏經典;「教」是十二分教。

 

一、凡體究經典,宜先知此經屬於何藏,說在何時,判屬何教。知此,則有助於理解全經。

 

「三藏」裡它是屬於那一藏?「二藏」裡它是屬於那一藏?佛是什麼時候說的?十二分教用現代的話來說,是十二種不同的體裁,不同的教學表達方式。它是屬於那一種?這些對於弘經的人,是必須要知道的。如果不發心講經,自己修行,這些沒有多大關係。

 

二、經典能包含蘊積文義,故名為藏。有二:

 

    (一)三藏:(1)契經。(2)律。(3)論。 本經屬經藏。

 

「藏」字的來源、含義,我們要曉得。中國圖書的分類編排是由佛法首開其端,起源於佛教經典的整編。在宋朝的時候開始編纂《大藏經》,總分為三大類,就是經藏、律藏、論藏。以后《四庫全書》就是仿照佛家的分類方式來編的。當然現代分得非常細,分得非常多,也就是今天所講的科學方法將經典分類。在佛法裡稱為「藏」。藏就是蘊積、含藏的意思。在中國世法裡稱為「庫」。庫也是包含、蘊積的意思。所以「藏」跟「庫」性質相同。佛教經典有二種分法:一為『三藏』,一為『二藏』。三藏是經、律、論。

 

「經」,古時候譯為『契經』。中國人喜歡簡單,把契字省掉了,稱為「經藏」。「契經」跟我們世間所說的經不一樣,它有「契理、契機」二義,上契諸佛所證之理。換句話說,一定以真如本性為依據。真如本性,我們也聽得很多,但是搞不清楚。淺一點說,使大家對它的含義能明瞭,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相,這就是真如本性。與宇宙人生的真相不相違背,這叫「契理」。第二要契合現前大眾的根機,就是大眾的程度。必須說了之后,人人能理解,人人能接受,人人能歡喜,是謂「契機」。這就相當不容易,要契理,又要契機,這樣才稱之為「契經」。

 

「經」詮定學。戒、定、慧三學。經裡多半是講「定」學。「律」是法律,是方法,是規律,就是戒律,在三學裡是「戒」學。「論」是研究討論,是屬於「慧」學。研究討論中啟發智慧,開智慧的教學。

 

世尊當年說法,沒有辦佛學院,也沒有教科書,甚至於講義都沒有。佛當年在世,是「以音聲為佛事」。「佛事」是指佛一生以教學為事業。佛門裡,教學稱為「佛事」。現在則為死人念經叫佛事,這個意思不曉得錯到那裡去了!所以你在經典裡看到「佛事」的文字,千萬不要誤會,以為是替死人念經;要知道佛事是教學。釋迦牟尼佛在世的時候,就是天天給大家講經說法。這些事,就是佛的事業。來見釋迦牟尼佛的人,有近處來的,有遠道來的;有本國來的,有外國來的。來的這些人,男女老少都有,各行各業都有。他們有疑惑,有問題,向佛請教,請佛幫助他解決困難。你就想想,問題之多而且複雜是可以想見的。佛真有智慧,不管什麼人提出問題來請教他,一定會給他講解,會教他。人來請教,聽受教導,都得利益,都能開解,都能覺悟。

 

以后佛滅度了,弟子們將佛一生中所說的法記錄下來,成為「經典」。所以,經典的內容是錯綜複雜,嚴格的區分,這部經講定,那部經講律,那部經講論,是分不出的。可以說,佛每次給人開示,「戒、定、慧」三學都具足。

 

后人整理經籍,依憑什麼來分類?只有一個方法,就是戒、定、慧三學當中,那一種分量占得多,就把它歸作一類。譬如《無量壽經》,戒、定、慧三學都具足,講定的部分比較多,就把它歸到「經藏」。《梵網經》裡也講戒、定、慧三學,講戒律部分較多,就把它歸到「律藏」。三藏分類就依據經典裡三學分量作區分的。嚴格的來分,每一部經典裡都講到三學。這是我們應該要曉得的。所以,佛經的分類相當不容易,畢竟不像現代科學分類得專且細微。佛法的目的不是在專,跟科學的方法不相同。

 

佛法只有一個目標,令一切眾生「破迷開悟」。達到這個目標,他的教學就圓滿,就成功了。所以,跟今天學校教育、科學教育的目標不相同,因此方法也不相同。

 

(二)二藏:(1)聲聞藏。(2)菩薩藏。

 

二藏的分類,就是大乘和小乘。第一、『聲聞藏』。聲聞藏就是小乘法。第二、大乘法,稱為『菩薩藏』。小乘藏裡,聲聞藏有經、律、論三藏。中文翻譯的《大藏經》,阿含部分就是屬於聲聞藏。小乘經也分經、律、論三大類。阿含之外的屬於大乘佛法,也分經、律、論三大類。

 

在三藏裡,《無量壽經》屬於「經藏」。在二藏裡,這一部經屬於菩薩藏,它不是小乘經。

 

本經廣演大乘,詳陳信願往生,殊勝因果,淨佛國土,依正莊嚴,彌陀無邊願海,普度眾生之道。故為菩薩藏攝。

 

『本經廣演大乘』。佛說法是有表演的。佛教學的目的是要「令眾生破迷開悟」,是要令眾生覺悟,因此它的方法手段,可以說無量的善巧。我們在楞嚴會上看到釋迦牟尼佛講經說法,有表演,有動作。不像有一些法師講經,端坐在那兒,眼觀鼻,鼻觀心。一部經講完了,底下的聽眾一個都沒看見。佛講經是活活潑潑。「演」就是表演。古大德有將佛門的這些故事(在佛法裡稱為「公案」),搬到舞台上去表演。

 

在《大藏經》裡,收集有不少的歌詞,也有劇本。《歸元鏡》是平劇的劇本,這本書過去流通很少,知道的人不多。它的內容是寫淨宗三位祖師的故事,第一位是慧遠大師,淨宗的初祖;第二位永明延壽大師;第三位是蓮池大師。將這三位祖師的故事搬到舞台上去表演,劇本寫得很好。在過去,電視台曾經找過我,希望佛門同修提供電視連續劇的劇本,可惜我不會寫這些。佛經裡的材料實在太豐富了。像《楞嚴經》、《無量壽經》,善財童子五十三參,都可以編成連續劇劇本,在電視台播出。這就是現代化弘法利生的大事業。所以,學寫劇本的,在劇校裡讀書的,他要是走這個路線,就是菩薩化生。不曉得要度多少眾生!你說這事能不能做?可以做,古人已經有先例。平劇可以演,當然現在電視台也可以表演。這是「演說」,說中有表演,表演中有說法。

 

佛法離不開因果。『信願往生』,在一切因果裡是無比的殊勝。『淨佛國土,依正莊嚴』,這兩句是說明西方世界的美好。『彌陀無邊願海,普度眾生之道』,這兩句是講阿彌陀佛無量的功德,攝受法界無量的眾生。

 

在二藏,本經屬於菩薩藏,『故為菩薩藏攝』。

 

三、說時有五:

 

(一)華嚴時:最初三七日說。

(二)阿含時:次十二年說。

(三)方等時:次八年說,廣演四教,均被眾機。

(四)般若時:次二十二年說。

(五)法華涅槃時:後八年說法華,一日一夜說涅槃。

 

這一部經是在什麼時候說的?古德講,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說法四十九年。釋迦牟尼佛三十歲示現成佛,八十歲入滅。八十歲是中國人說的虛歲,實際上釋迦牟尼佛圓寂是七十九歲。說法四十九年,我們中國的古大德將它分作五個時期。就好像釋迦牟尼佛辦學校一樣,有小學、中學、大學、研究所,分作五個階段。

 

第一時期就是『華嚴時』。『最初三七日說』,也有經裡講「二七日說」。二七是十四天,三七就是二十一天。這是世尊成佛首先說的一部圓滿大經。這是大乘菩薩藏。小乘裡沒有,有些小乘人不承認。因為《華嚴經》是佛在定中說的,凡夫只看到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入定,那裡知道他在講《華嚴經》。參與華嚴法會的,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最低的程度也是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才能入釋迦牟尼佛大定中聽講《大方廣佛華嚴經》,所以這一樁事的確沒人曉得。小乘人不相信,小乘人認為「大乘非佛說」,不是佛講的。還有人說《大方廣佛華嚴經》是龍樹菩薩造的。因為佛滅度之后六百年,龍樹菩薩出生。《華嚴經》是龍樹菩薩從龍宮裡取出來的,我們這個世界上才有《華嚴經》。

 

《華嚴》的內容,是佛把自己所證得的境界全盤說出來,把果地上的境界—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相,完全說出來。說真的,我們就不懂,因為我們無始劫以來,一直到今天都生活在虛妄之中。我們用的是妄心,不是真心。所看到的現象都是假象,不是真相。這個心念念打妄想、起變化,這就不是真的。真心是永遠不變的。凡是會變的都是假的,不是真的。

 

佛在經上告訴我們,證得阿羅漢之后才能相信自己;沒有證得阿羅漢,不能相信自己。為什麼?你的心會變,今天跟這個人好,明天就惱了,可見不是真心。阿羅漢以上才逐漸有真心,其實阿羅漢還不是用真心,阿羅漢還是用八識心。不過他有很深的定功,變化的幅度不大,勉強可以相信。明瞭這個事實真相,人家來對你說些什麼,你就笑笑,不可當真。為什麼?靠不住的,說得那麼好,明天就變了。你不要覺得奇怪,這是很正常的。他不是菩薩、不是佛。如果是佛菩薩,他說的話就算數,永遠不會變的。我們自己對別人說的話,也靠不住。為什麼?我們的感情會變,心理會變。所以,人與人之間往來,六道眾生,包括天人、天神也是虛情假意,也不是真的。他跟你講的話,也未必能兌現。這些我們一定要曉得。佛說真的,凡夫反而不能理解;眾生說假的,我們偏偏就相信。現在這個社會,聽騙不聽勸,認假不認真,一點也不奇怪。真正理解事實真相,我們的心才能定下來,自己才好修行。

 

佛說完了《華嚴》,這個世間不能接受。六道凡夫、聲聞、緣覺、權教菩薩都不能接受。怎麼辦?再辦小學,講最淺的東西。完全講俗諦,講一切眾生常識所能理解的,就是最淺的佛法。『阿含時,次十二年說』,就是為大乘佛法奠定良好的基礎。《觀經》裡面所講的三福,前面兩條就是屬於阿含。「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這是阿含時教義,是佛法修學的基礎。

 

有這十二年的基礎,學生的程度,可以向上提升了,才講『方等』。「方」是方正。換句話說,前面阿含時是預備,不是正科。方等才是正科。「等」是等於佛知佛見。這是大乘佛法。『廣演四教,均被眾機』。四教是天台所說的藏、通、別、圓。方等講了八年,相當於佛教的中學。這八年培養大乘根性。有了成就,又可以向上提升,再講『般若』。

 

般若講了二十二年。釋迦牟尼佛總共說法四十九年,二十二年講般若。我們可以理解,般若是佛教的中心;般若是佛教化眾生的主要課程。般若開智慧,好比佛教的大學。

 

末后一個階段是『法華涅槃時』。《法華》講了八年,相當於佛教的研究所。《法華》的內容跟《華嚴》無二無別。所謂開權顯實,前面阿含、方等、般若,都是佛的方便說,最后要跟你講真實的。《華嚴》是真實說。最初講真,你不懂,經過這麼多年的訓練,再與你講真實法,你可以接受,終於識貨了。從阿含到般若,講了四十二年,所以有能力接受真實法。法華會上開權顯實,給我們講真實的。《涅槃經》是世尊的遺教,是世尊的遺囑。『一日一夜說』。釋迦牟尼佛是二月十五日入涅槃。此經是二月十四日說的,一天一夜說出來,是他老人家最后的遺囑。

 

說此法時,在第三方等時。又此經蒙世尊多次宣說,故不應限於一時也。

 

《無量壽經》,釋迦牟尼佛在什麼時候說的?依照本經的性質,是在「方等時」說的。

 

這一部經跟其他經典的確不一樣。其他的經典,釋迦牟尼佛一生中只講一次,所以集結經典只有一種。唯獨本經是釋迦牟尼佛多次宣講,所以集結的經典,就有很多不同的原本。傳到中國來,有十二次的翻譯。后面會跟諸位介紹。所翻譯的本子內容出入很大,原因就是原來的梵本不一樣,也就是佛多次宣說。從這個地方證明,念佛法門的重要性。如果不是很重要,佛當年在世講一遍,不可能重複講第二遍。

 

『故不應限於一時也』,所以一定要執著在「方等」講的,也有過失。佛多次宣說,勸導我們念佛往生,真的是從華嚴到法華,五時都說。《華嚴經》,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阿含時的《阿難問事佛吉凶經》,裡面就有勸修淨土。方等更多,不必說了。《法華經》裡,佛也勸我們念佛求生西方世界。由此可知,諸佛如來無時不說淨土。

 

四、判教

 

「判教」也是中國古大德的發明。釋迦牟尼佛在世時沒有。佛一生講經,沒有制定五時、四教、五教的。這都是中國古代的祖師大德,把佛一代時教分類,便利后人修學。好像一大堆的課本,把它分一分,那些排在一年級,那些排在二年級,那些課程排在三年級,就是這種情形。

 

(一)天台宗立四教:(1)藏教。(2)通教。(3)別教。(4)圓教。

 

(二)賢首宗立五教:(1)小乘教。(2)大乘始教。(3)大乘終教。(4)頓教。(5)圓教。

 

「藏教」是小乘,阿含時所說。「通教」是大乘之初教,前面可以通小乘,后面通大乘。算是大乘法,所以賢首稱為大乘始教,大乘的開始。「別教」是純大乘法,裡面沒有小乘的思想;相當於賢首的終教,就是大乘末后的一個階段。「圓教」是圓滿教。賢首把它分為頓教、圓教。天台家把「頓」跟「圓」合併起來,稱為圓教。由此可知,四教跟五教只是開合不同而已,大致上是相同的。

 

我們在清涼大師《華嚴經疏鈔》裡,看到古代「判教」有十幾家。但是其餘的影響不大,我們就不提了。這兩宗對於中國佛教影響很大。即使不是這兩宗的學人,研經或是講經、註解,都喜歡用這兩家的判教。

 

(三)以上判教雖有不同,但頓漸二教,諸家同攝。

 

至於判教,各家看法不同,但頓、漸二種,大家都承認。「漸」是由淺而深,按著次第來修學。「頓教」是沒有次第的。像世間所謂的天才教學,他不按次第,甚至小學沒有畢業,就可以讀大學了。這是屬於頓教。當然一般漸教的根性多,頓教的根性比較少。

 

《淨影疏》曰:「今此經者,為根熟人頓教法門。」

 

淨影是慧遠法師。不是晉朝的慧遠,兩人名字相同。他是隋朝時候人,佛教史上稱小慧遠。他一生在淨影寺住的時間最久,后人稱他為淨影法師。他有《無量壽經》的註解,題為《無量壽經淨影疏》,在台灣很流行。他在註解裡說:『今此經者,為根熟人頓教法門』。

 

這一部《無量壽經》,在判教講是「根熟頓教」的法門。根要是不熟,不能修學這個法門。甚至頓教根性的人,不修這個法門,修禪去了。禪也是頓教。什麼叫根熟?簡單的說,他成佛的機會到了,這叫做根熟。所以念佛法門,相信的人少,何足為奇!仔細看看這些人,像不像成佛的樣子?他這一生能成得了佛嗎?這一生要能成佛,這個人根熟了!遇到念佛法門,往生不退成佛,這是頓教。若不是頓教,他這一生怎麼能成得了佛。

 

「云何知頓。此經正為凡夫人中厭畏生死,求正定者,教令發心,生於淨土。不從小故大,故知是頓。」

 

怎麼曉得此經是頓教?這個解釋很好。一般根熟的凡夫,他知道六道輪迴可畏,知道六道輪迴之苦;他不願意再搞妄想執著了,不再幹生死輪迴了,要想求超越六道輪迴。動了這個念頭。眾生起心動念,佛都知道。很多同學常講,學佛都沒什麼感應,佛菩薩沒有加持,沒有保佑。其實佛知道你的念頭。真正理解生死輪迴,真正明瞭,真的發心,要想超越六道輪迴;佛菩薩冥冥中一定會照顧。眾生有感,佛才有應。用什麼方法?必定要依教修行,唯獨念佛往生不退成佛才能滿眾生的願。

 

佛教化眾生,無不是「隨眾生心,應所知量」!他指教得恰到好處。你真的想這一生成佛,佛就教你成佛的方法。如果你自己謙虛,業障重,這一生成不了佛,作個羅漢就好!佛也會隨你意樂,教給你證阿羅漢的方法。佛對人不是不平等,這才是真平等。你喜歡得什麼,他就教你什麼方法,滿足你的心願,這是真平等。

 

這部經是對根熟的眾生。若不是一心一意想作佛,根都沒熟。動個念頭,我要成佛!根才熟了。那就得修學念佛法門。念佛法門,不是從小乘修起,不要按次第,一句阿彌陀佛就成功了,所以他不經過小乘。這是大乘,不按次第,就是頓教。這個法門確確實實是圓頓大法。

 

大佑判小本曰:「漸頓分之,此屬頓教。」

 

大佑法師,元朝時候人。他有《阿彌陀經》的註解,在台灣也有流通,過去台中蓮社曾經印過。大佑禪師的註解叫《圓中鈔》,他也把此經判作頓教,『漸頓分之,此屬頓教』。法相唯識宗的祖師窺基大師,有《阿彌陀經》的註解,叫《通贊疏》,他也把《阿彌陀經》判作圓頓教。他說,《阿彌陀經》上講「若一日到七日」就成就,這七天成就是頓法,絕對不是漸修能做得到的。

 

我國諸師判本經大小二本,多同此說,為頓教所攝。

 

淨宗屬於頓教,是大家普遍承認的。說淨宗是圓教,還有一部分人不能接受。為什麼說圓教,他不能接受?實在是對於淨宗沒有深入的研究探討。真正深入研究探討,才曉得它是圓中之圓,頓中之頓!那是對於淨宗真正認識,真正理解。這話不是一般人能說出來的。

 

(四)若依五教,古今中外淨宗大德,莫不以本經實屬圓教。蕅益指出,天台純圓,賢首全圓,其祕髓與奧藏,皆不出此大經之外。

 

「五教」是賢首所判的。「天台」是指《法華經》,是「純圓」。『賢首全圓』,賢首是《華嚴》。《華嚴》是「全圓」。蕅益大師說,本經是《華嚴》奧藏,《法華》祕髓。那麼《華嚴》跟《法華》,『皆不出此大經之外』。「此大經」就是《無量壽經》,這就把《華嚴》、《法華》都包括了。

 

當然這部經是圓中之圓,頓中之頓。蕅益大師早年學天台,他的著作很多。在台灣有《蕅益大師全集》流通。諸位要細細去讀他的著作,幾乎全部是用天台教義來解釋,最后歸向淨土,成為淨宗的祖師。這也說明,本經不但是頓教,實實在在是圓教,究竟、圓滿、希有的法門。

 

(五)《圓中鈔》云:「圓頓法門,亦必須先開圓解,而次修圓行,破三惑而證圓果,以階不退。今則但說彼土依正二報,以之為開解生信。七日持名,一心不亂,以之為造修行門。臨命終時,即得往生,以階跋致。……故知此經為五濁惡世之無上醍醐。」

 

這一段文是幽谿尊者在《阿彌陀經圓中鈔》裡所說的。我們知道《疏鈔》、《要解》,還有《圓中鈔》,這是《阿彌陀經》最重要的三個註解。

 

這幾句話,說得非常好。『圓頓法門』包括華嚴宗、天台宗、禪宗。圓頓法門修行的次第,還是得『先開圓解』。「必須」二字,語氣非常肯定、堅決。換句話說,若不能開圓解,就沒有辦法修圓行。所以宗門、教下修行的人很多,成就的人很少。如果照倓虛法師所說的(倓老法師有一個錄音帶在我們這個地方,是他在香港打佛七期間的開示),他一生中見過許多參禪得禪定的,沒有見到一個開悟的。「開悟」就是此地所講的大開圓解。宗門、教下要是不開悟,就沒有辦法了生死,出三界。真正得禪定已經相當不容易了;將來可以生四禪天、四空天,仍出不了三界。所以,他的行就不圓,無論修什麼行門都不圓。可見得圓滿的行門,是建立在圓解的基礎上。

 

大乘佛法裡常常告訴我們,佛法是心法。心轉境界,不是境界轉心。所以,覺悟的心布施一塊錢,這一塊錢是圓行,圓滿功德。迷惑的時候,這一塊錢的功德很小,很有限,因為他有分別、有執著,他有界限。覺悟的心,沒有分別,沒有執著,沒有界限,因此小小一點功行,感得功德是盡虛空遍法界。所謂「稱性起修」,才是圓行。明白這個道理,淨宗念佛也一樣,智慧沒有開,分別、執著沒有打破,這句阿彌陀佛是有界限的,因為有分別,有執著。大開圓解之后,這句阿彌陀佛與法性相應,與虛空法界相應,佛號功德不可思議。由此可知,行的大小、淺深、偏圓,都是心在轉變。明白這個事實,對於大乘教義多少知道一些,就曉得修學其他宗派難。淨宗確實比較容易。只要能往生,品位低一點,也不在乎,反正能到西方極樂世界。修行其他法門,如果沒有圓解,就很難成就。這是真的,這是事實,他們必須要破三惑,才能證圓果。

 

佛在經裡把迷惑、煩惱歸納成三大類:第一、見思煩惱,第二、塵沙煩惱,第三、無明煩惱。這是「三惑」。很難破!用什麼方法破?看破、放下,無住生心。我們今天所解所行,有沒有能力破三惑?不要說破三惑,三惑裡最粗、最重的見思煩惱,我們能不能破得掉?見思煩惱裡第一個要破的「身見」,能不能破得了?

 

凡夫起心動念執著身是我,這個見解叫「身見」。也許有人問,身不是我,什麼是「我」?佛說這個身不是我,身是我所有的。如果身是我,身死了,我不也就死了!誰去投胎,誰去往生?即使六道輪迴,也不是這個身去輪迴;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也不是這個身去往生。所以,身確實不是我,身是我所有的。像衣服一樣,衣服是我所有的,衣服不是我。再往深刻一點去體會,身體也不是我,身體是我所有的。所以,我在六道輪迴裡捨身受身,就像穿衣服、脫衣服一樣。「身見」把身當作我,是錯誤的見解,就好比人穿衣服,把衣服當作我。這是第一個錯誤的見解。幾個人能把它破掉,能在這個地方生起正確的見解?你就曉得難,真正不容易!宗門、教下要證圓果,確實不容易。這是講佛法修學的法門,確實有難行道,有易行道。宗門教下皆是難行道。淨宗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比較起來是易行道。

 

『今則但說彼土依正二報』。《圓中鈔》雖然說的是小本《佛說阿彌陀經》。小本跟《無量壽經》是屬於同部,所以註解此經的大德們常常引用。因為註小本等於註大本,是可以通用的。這一部經直說西方極樂世界依報正報二種莊嚴。「依報」是物質環境;「正報」是人事環境。我們生活在世間,不外乎物質環境與人事環境。「莊嚴」就是美好、圓滿,沒有絲毫的缺陷。『以之為開解生信』。「以之為」就是因此。我們理解、明白了,從這個地方建立信心。相信娑婆世界的西方確實有極樂世界,確實有一尊阿彌陀佛,現在在說法。

 

發願求生,怎麼去呢?『七日持名,一心不亂,以之為造修行門』。念佛法門修行的方法,就是持名念佛。需要多久?七天就行了。但是你念念看,你念了七天,往生不往生。說老實話,果然念了七天往生,這個法門沒人敢學了。這還得了,七天就要死了,誰願意學這個法門。還好,你們念了七天也沒走。別說七天,念上七年,你們也走不了。原因在那裡?不是法門有問題,是你們念佛的心有問題,依然貪戀這個世間並不想去,念是念,不想去。

 

你們讀經很多遍的同修都知道,西方世界阿彌陀佛、觀音、勢至諸上善人,天眼洞視、天耳徹聽、他心遍知!人家早就把你看透了。你念了七年,他也不來接引你,因為你並不真想去。如果真想去,感應就靈驗得很,確實七日持名,一心不亂,就能往生。古今往生的大德中,我們確實見過。像最近美國華府的周先生,念佛三天三夜往生!那不是假的。他還沒有念到七天,三天三夜,阿彌陀佛就來接引他往生了。所以,問題就是我們求往生的心真不真。果是真心,果然切願,這是必生淨土的第一個因素。

 

第二個因素就是『一心不亂』。念佛心中還夾雜妄想,功夫如何得力?七天七夜不能往生。你念一天一夜也好,兩天兩夜也好,這句佛號中決定不能夾雜妄想,這才是「一心繫念」。念佛的功夫,講求的是「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如果是不夾雜、不間斷,還有懷疑,可能生到邊地。這是經上講的。如果不懷疑、不間斷,還夾雜,是決定不能往生,邊地也沒分。這是念佛同修必須要知道的,夾雜對於念佛有大障礙,不是法門不靈驗,是我們自己走錯了。修行這個法門,的確比其他法門簡單、容易、穩當、快速。

 

『臨命終時,即得往生,以階跋致』。修行人必定預知時至,臨終的時候,佛來接引。你看倓虛老法師的一個皈依弟子,鄭錫賓居士,山東人,原本是個商人。學了幾年佛之后,他不做生意了,他學會講《阿彌陀經》。大概講得還不錯,到處去講《阿彌陀經》,勸人念佛。他的兄弟很不諒解他,認為他學佛著迷了,對他很不滿意。他有一次講經,講完之后,聽經的人都散了,還有幾個老朋友。他就對這幾個老朋友說:「我要走了,請你們幫助我租個房子。」朋友們聽了就奇怪說:「你要走了,還租房子幹什麼?」他說:「我不是到別的地方去,我要到西方極樂世界。怕死在人家裡,有忌諱,所以要租個房子。」同修們聽到他要往生極樂世界,都不忌諱,都說:「到我家來!到我家來!」家家都歡迎,他就到朋友家裡去了。

 

朋友們跟他講:「你往生是好事,古人往生都要說幾首偈,你作幾首詩給我們留個紀念!」他面西盤腿坐好,說:「不必了,用不著!大家看我這個樣子,來去自如,你們就照我這樣行,就是很好的紀念。」說完這話,大家一起念佛,不到一刻鐘工夫,在床上含笑往生了。乾淨俐落!是在家居士。以后他家兄弟看到哥哥這樣去,也都相信了,他的弟弟也老實念佛了。三年以后,弟弟也往生了。這是真的。

 

諸位要把祕訣記住。我們聽經、研教,目的在建立清淨的信心,堅固的信心。有信、有願。經,聽不聽不重要,讀不讀也不要緊。講經的時候,你來到這裡坐著,好像你是在聽經;其實你在老實念佛,一句也沒聽進去。你是來作影響眾。如果講經地方聽眾人多,新來的人覺得道場莊嚴,能幫助初學啟發信心。如果這個地方講經,聽的人不多,給人的印象是大概這個法門沒什麼了不起,都沒有人聽!他也就不來了。所以,道場必有影響眾,能影響別人增長信心,不是自己要聽。可是自己若有疑惑,信願還不堅定,那就真要聽。要真正用心聽,斷疑生信。你看那些往生預知時至,站著走的,坐著走的,自在瀟灑走的。他沒有別的,就是信、願、行,三個條件圓滿具足,真正做到「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凡是不能成就的,他的病根,絕對這三個條件不具足,所以他不能成功。

 

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即使是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也是阿鞞跋致。「阿鞞跋致」,一般講是七地以上的果位。佛在一切經上講,凡夫從證得小乘初果這一天算起,三大阿僧祇劫才能成佛。他要修到阿鞞跋致需要多久?也要修滿兩個阿僧祇劫以后,才能證得阿鞞跋致。第一個阿僧祇劫,可以證到三賢位。第二個阿僧祇劫,從初地到七地。他已經修滿兩個阿僧祇劫,進入第三個阿僧祇劫,才得到阿鞞跋致的地位。我們是凡夫,一品煩惱也沒有斷,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就得到佛的本願加持,即時證得阿鞞跋致的地位。所以,念佛法門是不可思議的法門。因此,諸佛、祖師大德們讚歎。

 

『故知此經為五濁惡世之無上醍醐』。「無上醍醐」是比喻至高無上的法門,沒有比這更高。五濁惡世裡最高,其他的世間就不必說了。因為濁惡之極,一切法門都度不了,這個法門能度,這才稱之為「無上第一法門」。祖師大德的用意,是苦口婆心勸導我們要真正相信。念佛往生的法門實在不容易遇到,開經偈上講「百千萬劫難遭遇」,彭際清居士說「無量劫來希有難逢」,這都是真的。

 

(六)《甄解》稱本經為「專中之專,頓中之頓,真中之真,圓中之圓。」「絕對不二之教,一乘真如之道也。」

 

《無量壽經甄解》,是唐朝日本道隱法師的著作,有這樣幾句讚歎。他說這一部《無量壽經》在一切大乘經典中,是『專中之專,頓中之頓,真中之真,圓中之圓』,把《無量壽經》讚歎到極處。說專、說頓、說真、說圓,通常這四個字是讚歎《華嚴》、《法華》的。比《華嚴》、《法華》還要專、還要頓、還要真、還要圓,這是讚歎到頂點。又說:『絕對不二之教,一乘真如之道也』,可見得隋唐時代,日本的高僧在中國留學,對淨宗的認識非常透徹。淨宗傳到日本之后,產生很大的影響。

 

五、印光大師讚《要解》云:「理事各臻其極。為自佛說此經以來第一註解,妙極確極。縱令古佛出世,重註此經,亦不能高出其上矣。」可見上之判教,如佛親判也。

 

讚歎《要解》,也就等於讚歎《無量壽經》。此二經屬同部,古德稱為小本、大本。

 

『理事各臻其極』。「理」是理論;「事」是事實。無論是理論、事實,都說到究竟圓滿。小本經如是,大本就更不必說了。

 

『為自佛說此經以來第一註解,妙極確極』,這是讚歎蕅益大師註的《彌陀經要解》。蕅益大師九天寫成此解。他寫完之后,自跋說,末法億億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嗚呼,今正其時矣!印光大師是大勢至菩薩再來的。大勢至菩薩對這註解這樣讚歎,蕅益大師要不是阿彌陀佛再來,必定是觀世音菩薩再來。他讚歎說:「自佛說此經以來第一註解,妙極確極!」這個註解,字字句句都妙極了,正確極了;與事實完全符合,一點差錯都沒有。

 

『縱令古佛出世,重註此經,亦不能高出其上矣』。前面《甄解》是隋唐時候日本法師的讚歎。現在看的是民國初年近代祖師對這部經的讚歎。這樣讚歎,教下還有不少大法師對印祖的讚歎懷疑。我就遇到過,曾經有人向我提出疑問,他說:「印光大師對《彌陀經要解》讚歎,是不是太過分了一點?」如果真正通達大乘,你就曉得印光大師的讚歎一點都不過分,就像《金剛經》上所說的「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如語者,是讚歎恰到好處,不增不減,才稱為「如語」。

 

『可見上之判教,如佛親判也』。我們讀了祖師大德對於大小二本經典的認識,實在講,我們不認識。我們看看別人的認識,這是值得我們參考的。如果我們讀了這些文字就能深信不疑,證明有很深厚的善根。若能直下承當,立刻就依教修行,非常值得慶幸可喜。這是不容易的事。

 

六、《疏鈔》廣引淨宗經中事事無礙之文,深意苦心,以證本經正顯事事無礙法界,亦即證明本經屬於圓教,實不容或疑也。

 

《疏鈔》是蓮池大師作的。《疏鈔》裡的註解,引用《華嚴經》的文字最多。諸位要曉得時代背景,淨宗傳到明朝末年,已經衰到極處了。大家只曉得念佛,念佛的道理不曉得。別人不相信,就諷刺、譏笑。蓮池大師生在這個時代。當時禪風很盛,宗門教下瞧不起念佛人,但是宗門教下沒有不尊重《華嚴》的,都曉得《華嚴經》是經中之王,是如來的根本法輪。蓮池大師通宗通教,不是普通人,也是佛菩薩再來的。他用《華嚴經》來註解《阿彌陀經》,大家看了,沒話說了。這是用《華嚴經》把《阿彌陀經》的地位捧起來,是他的『深意苦心』。

 

我們要曉得,在那個時代不能不用這個方法證明,但也不是刻意勉強來烘托。仔細體究,本經確實具足華嚴境界,這是真的,所以古德稱《無量壽經》為中本《華嚴》,稱《阿彌陀經》為小本《華嚴》。因為本經確實具足《華嚴》的特色,「四無礙法界、十玄門」,是其他經典所沒有的,但是本經具足。這是證明《阿彌陀經》、《無量壽經》與《華嚴經》的分量完全相等,無二無別,確實是圓頓大法,教我們斷疑生信。

 

黃念祖居士依《疏鈔》義,專論本經中事事無礙之相。取《探玄記》所說十玄次第,引證經文,以明本經實具十玄,於是確證本經正屬圓教,即是中本《華嚴》。以證如上之說,皆是真實語,非因淨宗行人之妄自尊大也。

 

黃老居士《大乘無量壽經註解》,我在台灣流通的是初版。這本書出來之后,他又改過幾次。我這次到北京,他把一份詳細修改過的本子交給我,算是第四版,改得很多。我就問他:「還要不要改?」他說:「不改了,這個本子算是定本了。」希望以后就流通這個本子。我將此書交給基金會出版。因為必須重新製版,總得要半年以后才能印出來。這是老居士《無量壽經》註解的定本,以后可以大量流通。

 

他在「概要」裡「判教」這一段,引用《華嚴經》的《探玄記》。《探玄記》是賢首國師作的,賢首所用的是晉譯《六十華嚴》。清涼大師作《疏鈔》,用的是后來翻譯的八十卷《華嚴》。最初傳到中國來的是《六十華嚴》。黃居士作註解,特別提出《華嚴》的特色,有四無礙法界、十玄門。他把《探玄記》裡的這段文字,一一與本經對照,本經都有,跟《華嚴》一樣,具足四無礙、十玄門。這才確確實實證明《無量壽經》是《華嚴》的精華,是《華嚴經》的濃縮。八十卷文字多,《無量壽經》文字少。文字上有廣略之別,義理上完全沒有差別,圓圓滿滿。不能說《無量壽經》的義理比《華嚴經》要少,或《華嚴》比《無量壽經》圓滿。是同樣的圓滿,所以古德稱本經為中本《華嚴》。有中本,當然還有小本。小本就是《阿彌陀經》。這兩部經在整個佛法的地位,我們就可以確定它是至高無上。可惜知道的人太少了,就是學淨宗念阿彌陀佛的人,也不知道。

 

黃老居士后面這一句話尤其說得好,這絕對不是淨宗學人自己誇自己,『妄自尊大』。如果這樣做,那就有過失。這完全是事實真相,末后一段,尤其可以作為鐵證。

 

七、《華嚴》末後以十大願王導歸極樂。今本經全顯極樂,導引凡聖,同歸極樂。故稱本經為中本《華嚴》,誠有據也。

 

《華嚴經》末后導歸極樂,才得到究竟圓滿。如果《華嚴經》沒有后面十大願王導歸極樂,《華嚴經》就不圓滿。這是證據,憑據!《華嚴》到最后引你到西方極樂世界。本經從頭到尾,字字句句都顯示極樂世界依正莊嚴,理事因果。

 

『導引凡聖』。前面講過了,佛說這部經,主要是幫助「凡夫成佛」。凡夫只要具足信願行,沒有一個不是一生成就。對於聲聞、緣覺、菩薩,是附帶說的。他們有緣分聽到,回心歸向淨土,那是輕而易舉、不費力氣,一生就圓滿成就。他若還有執著,有成見,還不想念佛求生,這就是業障。

 

菩薩也有業障,聲聞、緣覺,煩惱障斷了,所知障沒斷。有許多大乘菩薩,所知障破了幾分,煩惱障沒斷。你們聽了,也許覺得奇怪,所知障斷了,煩惱障怎麼沒斷?你要是仔細讀《楞嚴》就知道。《楞嚴經》(在第三卷末后,阿難開悟了,以偈頌讚佛),講到第四卷的時候,富樓那尊者起來請教釋迦牟尼佛說,「阿難初果,他怎麼開悟了,我沒開悟?」四果阿羅漢聽釋迦牟尼佛講《楞嚴》,沒開悟。富樓那尊者煩惱障輕,所知障重,所以他斷煩惱容易,證阿羅漢果。他聽釋迦牟尼佛講大乘佛法,聽不懂,所知障重。阿難尊者感情很重,煩惱障重,所知障輕,一聽,開悟了。煩惱斷不掉,兩碼事!眾生根性確實如此。何況我們現在二障都重,麻煩大了!

 

從前老師接引學生,為什麼限制那麼嚴格,不准你隨便聽講,不准你隨便看書,原因在怕你增長邪見。本來我念佛,念得心很清淨;聽別人說了幾句話,信心動搖了,起了懷疑,這就是魔障現前。所以,嚴格的限制是把魔障排除出去。

 

不要說你們這些同修,就是周宣德老居士,台灣大專學生學佛,是他提倡的,晨曦社是他幫助建立的,跟台中李老師是多年的老友。他雖然拜李老師作老師,但是李老師沒有把他當學生看待,對他非常尊重。學佛那麼多年了,前些年,陳居士提倡消業往生,不能帶業往生,就把他嚇呆了。我到洛杉機,他到飛機場接我。一見面,他就說:「法師,不能帶業往生,要消業才能往生,那我這一生不都是白念了?」你想想看,聽人家這些閒言閒語,看人家那幾篇文章,幾十年的信心就動搖了。我看到他驚慌的樣子,很感歎!我就反問他一句,我說:「西方極樂世界要不許帶業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有多少人,你曉不曉得?」他搖搖頭說:「我不知道。」我說:「只有阿彌陀佛孤家寡人一個!」他驚訝的問:「怎麼啦?」我說:「等覺菩薩還帶一分生相無明,那是不是業?」他一聽,有道理!我說:「等覺菩薩還帶一品生相無明。那個不帶業?只有阿彌陀佛一個人不帶業。若眾生不能帶業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豈不就阿彌陀佛一個人?」他這一聽,就笑起來了。我就安慰他:「你老實念佛!都是帶業往生,只是帶的多少不一樣。你帶得多,品位下一點;帶得少,品位高一點。」

 

那個不帶業?文殊、普賢還帶業。他是等覺菩薩,也有一品生相無明沒破,還是帶業。怎麼能說淨土五經裡沒有這些文字,沒有這個字樣,就證明不准帶業往生。他們所憑藉的就是這一點,這是所知障。雖然沒有講帶業往生,我反過頭問他:「西方極樂世界,經上有沒有講四土九品?」他說:「這個有講。」我說:「要不帶業,那來的四土九品?」不帶業是平等的,怎麼可能有四土九品呢?有四土九品,當然是帶業多少不同而分的。書真的不可以亂看,話不能亂聽。你看,那麼大年歲了,聽了人家幾句話,看幾篇文章,幾十年念佛的信心都動搖了。太可怕了!你們隨便看書,斷了自己的法身慧命,你不能怪我,我沒有叫你隨便看。所以說老實話,不可以隨便看書。

 

我跟李老師學佛的時候,他這一條就限制很嚴格。不管我看什麼書,要向他報告,得他同意。沒有經過他同意,一律不准看。我們今天沒有這個限制。圖書館這麼多書,隨便你們看。看了,害死你們,我不負責任。好像藥店一樣,裡面都是藥,你不曉得自己害的什麼病,看到藥都好,都吃,亂吃,結果吃死了,你自己要負責。藥不能隨便亂吃的,就是這麼一個道理。所以要知道,佛法契機可以救人,佛法不契機也可以把你的法身慧命斷送掉。就跟吃藥一樣,對了症,就救你;不對症,救不了你,反而害你。道理完全相同。

 

我在過去講席中,曾經勸導過大家,專修淨土的人,一生受持一本經,《無量壽經》,或是《阿彌陀經》。《阿彌陀經》的註解,我只選二種,《要解》或者《疏鈔》。一生只選一樣,是上上根人。因為一切邪知邪見都不能進入修行的範圍,決定不看也不聽。如果覺得太少了,讀一本經書總覺得不夠,你可以念淨土五經一論。我們現在新編的五經讀本,這個分量不少了。如果還嫌不夠,就加上蕅益大師的《淨土十要》,這算是中等根性。若還不夠,就再加上《印光大師文鈔》,這算是下等根性。你說「我還想多念一點」,那我就告訴你,「你往生沒指望了」。雜修,就是你修的摻雜了。你摻得愈多,你愈沒有指望。也許將來我們要弘法?弘法也不成問題,你一生專講一部經,專弘一部經,真正自利利他,也並不會有缺陷。

 

中國古大德有一生講《阿彌陀經》三百多遍的。大家知道清涼一生講《華嚴經》五十遍。講一部經是專家。一部經決定成就,何必要講那麼多,那麼雜?諦閑法師有一位徒弟就是一句阿彌陀佛念三年,站著往生。死了以后還站三天,等老和尚替他辦后事。死了以后站三天,不容易!所以他的讚歎,也不簡單,他說,「你這三年念佛的成就,超過講經說法、名山寶剎的方丈住持。」真超過了,就是諦閑法師自己也自歎不如。這才曉得「專」的好處,「專」的利益。大家為什麼不肯專?不專就不是上根,是下根。沒有法子,劣根性太重,煩惱習氣太深。什麼人是上上根人?一生受持一部經是上上根人。

 

| Google | 百度 | Yahoo! | 維基 Wiki | MSN | 佛教 | 經典圖書館 | 

| 電視 | 購物 | 兒童 | 書店 | 雜誌 | 視頻 | 免費佛經 | 音樂下載 | 熱門網站 | 佛教論壇  |

般若文海佛教經典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