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大乘無量壽
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講記
(勤修堅持第四十六)
淨空法師講述
勤修堅持第四十六
此一品經是「付囑流通」。猶如一個家庭,老人將過世之前給子孫所留之遺囑,非常重要。佛在此講經將要圓滿,對所有的菩薩、所有發願受持修學這個法門的弟子,殷勤囑咐。
佛告彌勒。諸佛如來無上之法。十力無畏。無礙無著。甚深之法。及波羅蜜等菩薩之法。
世尊於此處,將此念佛往生成佛法門,作了三番讚歎。這一部經、持名念佛,究竟是什麼法門?這不是釋迦牟尼佛一個人的法,也不是阿彌陀佛一個人的法。而是『諸佛如來無上之法』,就是指這一部經,就是指持名念佛往生淨土。善導大師說:「如來所以興出世,唯說彌陀本願海。」大師沒有誇大,這句話在此文中找到根據,的確是諸佛如來無上之法,所以是諸佛如來教化眾生的第一法門。這是第一番讚歎。
第二、『十力無畏,無礙無著,甚深之法』。「十力無畏,無礙無著」是什麼法?祖師大德判教稱之「一乘法」。唯獨《華嚴》、《法華》,才當得起「十力無畏,無礙無著」。今此經法是一乘圓滿大法。黃念祖老居士在註解裡,引用古來祖師的看法,說《華嚴》、《法華》皆是本經的導引而已。由是當可體會得,此經是《華嚴》中的《華嚴》,一乘中的一乘法。將這個法門、這一部經,在整個佛法裡的地位,體會到,認清楚,正如夏老居士所說「萬億人中一二知」。清清楚楚理解這件事的,真的不多。
『及波羅蜜等菩薩之法』,這是大乘法。本經是一乘中的一乘,是大乘中之大乘。世尊三番讚歎,第一番說是一切諸佛無上之法。一乘法、大乘法,至說此《無量壽經》時才達登峰造極。依照此經方法修學,那有不成就的道理。若將《無量壽經》從頭到尾念一遍,即是諸佛如來為你灌頂一次。你自己不知道。這種加持是冥加,冥冥中為你加持,你自己沒有感覺。等到那一天有感覺的時候,真是感應道交,法喜充滿。
我們講此經,大家聽了都生歡喜心,此乃一切諸佛如來加持現前道場,我們每個人都感受到。一切諸佛如來「光明注照」,所以人人皆生歡喜心。一座講竟,散出講堂,尚有餘味,才知道法門不可思議。我講的都是真話,我們正在讀誦、持名的時候;依照經典修行,憶佛、念佛的時候;心裡想佛,思念經義,只要是在這些時候,就是一切諸佛如來佛光注照、威神加持之時。你要是真正知道這些事實,我相信,你一有空立刻就想念佛,接受佛的加持。真正曉得之后,這種加持,感覺自然愈來愈明顯。最初不甚感覺,到后來真的常常感覺到,這是諸佛如來與我同在。
這三句讚歎,真正不可思議,讚歎到極處。見聞若是不相信,就如前面所講,「從惡道中來」,沒有法子。你不能讓他勉強相信,他從惡道中來的,惡習氣太深,不能接受;只有用憐憫心來同情他,沒有辦法幫助他。特別要留意的,自己是不是從惡道來的。
非易可遇。能說法人。亦難開示。
此經不容易遇到,在台灣的同修們聽了這句話沒有感觸,因為太容易遇到。但是在十年前,台灣想找本經也找不到。那時《無量壽經》有多少本?大概總共只有五千本。這五千本中,我印了三千本,台中瑞成書局印過二千本,是一九五O年印的。二十多年前,韓館長五十歲生日,印了三千本祝壽。那一年印這部經,曾發心在台北啟講一會。
當時,我有大事,必定請示老師。師說:機緣沒有成熟,現在不要講這部經。所以在十年前,你想遇到這個法門也不容易。不像這幾年,我們提倡這一本經,最保守的估計,各地印送應在一百萬本以上,流通全世界。今在台灣,隨時隨地可以看到《無量壽經》。現代人有福,台灣人特別有福,這是三寶加持。
『能說法人,亦難開示』,這是真的。「能說法人」就是指講經的法師大德。他講其他的經容易,講此經不容易。因緣若不成熟,這本經沒有辦法講。即使因緣成熟,還要諸佛如來威神加持。講的人,蒙諸佛加持;聽的人,也得到諸佛加持,法會才能圓滿。絕對不是講經人有能力宣講,也不是業障深重的人皆能聽得清楚,聽得明瞭,都是要得佛力加持。當然,佛力加持也有緣分。即是「皆由前世曾作佛道」,過去生中的善根、福德,現在得到因緣,三個條件具足,就是《阿彌陀經》上說的「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
三個條件都具足,這一生中就有可能往生。到底可不可能,這要問自己,不可以問別人。自己可以作主,因為外在條件都具足,現在的問題是,我想不想去?想去,這邊要放下,不能帶著去。我很想去,這裡還有不少我喜歡的東西,是不是都可以帶去?不行,不能帶去。這邊樣樣都能放下,就去得成,就沒有障礙。這一邊只要有一樁事放不下,就有障礙,這事很麻煩。產生障礙若在臨命終時最后一念,決定不能往生。若想現在我還年輕,不要緊,臨終最后一念再放下也不遲。理論上講是沒錯,絕對正確;問題是臨終最后一念,你會不會放下,有沒有把握在那時放下。那個時候,假如兒孫叫你,哭泣難捨,你的貪戀之心生起,就去不成,這一生又白過了。那是個關鍵的時刻。若是聰明人,現在就要放下,愈早愈好。我們把貪心沖淡,愈淡愈好,到臨終時愈能放下。預備的功夫不能不早做,古德常講「練兵千日,用兵一朝」,我們用在往生,就是臨終最后一念。現在天天努力,就是訓練、練兵,就希望在這一剎那勝利,把無始劫的妄想習氣戰勝。平時辛苦勤修,就為臨終時心不顛倒,正念分明,求生淨土。
平時一定要看破世界,不要對這世界有絲毫的留戀,絲毫的貪婪,心一定要清淨。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是心轉境界,神識往生,不是身體去,身體不要了。這就曉得,我們修行重要的是在心,不在身。
今天有遠道的同修到這兒來,說修行障礙很多,他念佛修行,家人不答應,聽到念佛就不高興。我說,你就不要念。不念怎麼行?不要出聲念,心裡念,口不要念,家裡不就沒事了。學佛吃素,家裡人一定要你吃肉,你就大塊吃,不要讓家人生煩惱。我身不清淨,心清淨,不是貪吃。如果貪吃,就破齋,破戒。我是慈悲方便,希望一家和睦,不要生煩惱,此是「開緣」,是開戒,不是破戒。戒有開緣,這不是破戒。如果你說,「這樣不錯,我天天有肉吃!」那就完全破戒了,就有罪過。
由此可知,罪福、染淨,皆在一念之心。一念心淨,沒有一樣不清淨。念佛法門的殊勝在於不拘形式,在家裡、在工作時,都可以念佛,心裡念,不出聲音。無論做什麼工作,佛號都可以不間斷。如果工作需要思考時,就暫時把佛號放下。工作做完之后,放下工作,又提起佛號來。這個法門確實殊勝方便,無論在什麼環境,順境也好,逆境也好,都能令功夫不間斷,這是其他法門做不到的。其他法門多少要受限制,只有這個法門自在無礙,沒有限制,說、聽、修持,必得諸佛如來無上加持。
堅固深信。時亦難遭。
諸佛如來度生第一法門難遭遇。遇到之后,要有真正的善知識開導,此事更難。遇到善知識開導,你肯不肯堅定的相信,真正發願老實修行。這些難關要是突破,就恭喜你,你這一生「圓成佛道」。真正了不起!這不是別的成就,這是成佛。成阿羅漢、成菩薩都不算最殊勝的成就。往生到西方世界,即使下下品往生,也是一生圓滿成佛。這是一生成佛之法,真的不容易遇到。層層淘汰,顯示法門無比殊勝,成就的人,諸佛護念,龍天擁護。
我今如理宣說如是廣大微妙法門。
釋迦牟尼佛在這一會為我們宣說的這一部經,他所講的字字句句都是真實的。無論理論、方法、境界,都說得恰到好處,不增不減,『如理宣說』。念佛成佛是真正廣大微妙的法門。
一切諸佛之所稱讚。
諸佛怎麼稱讚?就像釋迦牟尼佛一樣,常常為大眾宣說,即是稱讚。一切諸佛都為眾生講這部《無量壽經》,就是諸佛稱讚。稱讚西方世界依正莊嚴,稱讚阿彌陀佛自行化他,不可思議的功德。「稱讚」就是講經。
付囑汝等。作大守護。
與會的菩薩、阿羅漢、辟支佛,佛將此一部經付託給他們,讓他們來護持。現在社會很不好,妖魔鬼怪非常多,常常有奇奇怪怪的事發生。要怎樣才能保平安?家裡有這一部經典,家裡供養阿彌陀佛聖像,或是供西方三聖像;你對淨土法門、對於經、對於法,深信不疑,妖魔鬼怪自然迴避。你雖有供養,但是還有懷疑,妖魔鬼怪不怕你。家裡供奉的佛像,須有真實修持才有感應。若一念心清淨,立即感應道交。
家裡供養佛像靈不靈,是看你的心誠不誠。「誠」不是普通的誠,你要真信佛,真信法,這就「靈」。半信半疑就不靈,或者信這法門,還信其他法門,又參禪、又念咒,又搞別的法門,搞多了就不靈。妖魔鬼怪不怕你,你嚇不了他。你要是一念清淨心,魔鬼再也不敢惹你。這是我傳給諸位保平安的祕方,你們試試看,很有效。這就是中國古人講的「誠則靈」。
我們往往不懂什麼是「誠」,供佛應是深信不疑,依教奉行,這就是誠。因為有這麼多的諸佛菩薩護念,釋迦牟尼佛講的『付囑汝等』,與會的是佛的三乘弟子,還有十方來的菩薩。我們在經文第二品裡看到「賢護等十六正士」,這十六位等覺菩薩,除了「賢護」是我們娑婆世界的菩薩,出生在印度,是釋迦牟尼佛在世的學生,其餘的十五個人,皆是他方世界來的菩薩,是他方世界的代表。這個「付囑」就了不起,不僅是釋迦牟尼佛所有的三乘弟子,還包括十方無量無邊世界的諸佛菩薩,都接受釋迦牟尼佛的囑咐,要為這個法門、這部經典『作大守護』。這還得了!想想看,什麼樣的妖魔鬼怪敢來侵犯?確實是不敢,問題是你若不真信,魔就來了,他不怕你。
為諸有情長夜利益。莫令眾生淪墮五趣。備受危苦。應勤修行。隨順我教。
佛真慈悲,苦口婆心到達極處。為什麼要付囑菩薩護持正法?為了無量無邊有情眾生。我們了解真相會感動流淚。「長夜」是黑暗,是指在六道輪迴裡,沒有辦法脫離。淨土法門是一切眾生的真實利益,可以幫助他們永脫輪迴。其他法門有沒有能力?有能力,但是局限於特定的根性,不能普遍,如達摩祖師傳到中國來的禪宗。一直到今天,禪在世界上還很興盛。禪度什麼人?六祖大師在《壇經》講得很清楚,他度的是上上根人。換句話說,上中根的人都不度,上中根以下沒分,必須上上根人才有分。淨土法門是普度,從上上根到下下根皆度,這就不一樣,只要你肯信,肯願,肯行,沒有一個不得度。
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一定要具備三個條件:「信、願、行」。信西方世界真有,不是假想;真有阿彌陀佛,我一定要見他,一定會見到他;相信娑婆世界輪迴是苦,下定決心一定要脫離;要真信,要有真實的願心。怎麼修行法?我在講席中常常提到,正行就是「執持名號」;助行就是「讀經、斷惡修善」。為什麼說「讀經」也是助行?讀經是幫助建立信願的。真正信願堅固,經念不念沒有關係,那不重要。一句「阿彌陀佛」重要,因為一句阿彌陀佛就是全部的經教。
你想想看,念那個方便?這部經從頭到尾,念得再快也要半個小時才念完;我念一句「阿彌陀佛」不要一秒鐘,已經念完。誰來得快?「阿彌陀佛」四個字就是此經的題目,就是此經的綱領。這一部經所說的就是解釋「阿彌陀佛」四個字,才曉得念一句「阿彌陀佛」與念一部《無量壽經》沒有兩樣,無二無別。你一天念十萬聲佛號,就念了十萬部《無量壽經》,確實是這個意思。這一句佛號提起,全部的教義都湧現在心頭,這是「相應」。佛的教訓都記起來,我們的思想、見解、言行都能與佛的教訓相應,這是「修行」。我們從這些地方,才真正體會這一部經典真實的功德利益。
『莫令眾生淪墮五趣』。「五趣」就是六道。天道、阿修羅、人道稱為三善道;地獄、餓鬼、畜生,稱為「三惡道」,合起來是「六道」。說五趣,就不說阿修羅。天、人、畜生、餓鬼、地獄是五趣。阿修羅到那兒去?阿修羅在天道就歸到天一類。《楞嚴經》上講得很清楚,除了地獄道之外,其他的四道都有阿修羅。天上有阿修羅,人間有阿修羅,餓鬼道有阿修羅,畜生道有阿修羅,只有地獄沒有。其餘的阿修羅,都歸到各道。天阿修羅福報很大,也算他是一道。所以,六道與五趣是一樣的意義,這就是三界六道輪迴。
佛付囑這些菩薩們要守護這部經典,在六道裡度這些受苦的眾生,幫助他們。怎樣度?就是弘揚這部經典,把這經典、法門普遍的介紹給眾生,推薦給眾生,這是我們要盡心盡力做的。我們得到念佛的好處,得到念佛的利益,希望一切眾生都能得到。用什麼方法?方法實在太多。經典,我們大量的印送。現在有人重新製版,全部加以注音符號,小朋友會念注音符號就會念。普遍的介紹,印送經書,印送佛像,有的時候用錄音帶。如果有藝術天才的人,我非常期盼他們能將經中好的經文、偈頌譜上曲,可以歌唱,可以演奏,這都是宣揚。把它畫成連環圖畫,畫成畫冊,《無量壽經》變相圖。古時候就有,如我們曾經看過《阿彌陀經》的畫冊,《華嚴經》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的畫冊,《觀無量壽佛經》的畫冊。希望有此天賦的人能為《無量壽經》作一畫冊。這都是普遍廣泛的流通。
錄音帶、錄影帶保存的時間有限。現代雷射激光碟可以保存長久,但是成本比較高。今天台灣人有錢,是世界首富,我們不妨多做些功德,拿出一點力量,好的東西值得永遠保留。我們製作磁碟片,用此方法長遠的保存經教。所以,現在我們開始製作第一片,是倓虛老法師在香港佛七的開示,九十分鐘的錄音帶,其中講了幾個故事。倓老往生已將二十年,這一捲錄音帶非常寶貴,轉錄的效果愈來愈差,所以現在趕緊把它做成磁碟。估價一片大概是台幣八十元,最低限度做一千片,這樣就可以永久保留。這都是傳播佛法的方式。錄音帶、錄影帶,現代傳播;製作磁碟可傳到后代,橫豎我們都顧及到。能這樣做,我們也變成在無量壽會上接受世尊付囑的菩薩。
現在問你願不願作菩薩,你要是願意作菩薩,就應當接受釋迦牟尼佛的付託,我們就真正發心做。這是大慈悲心,因為三界眾生『備受危苦』。「備」就是具足。凡夫是什麼苦都要受,那一樣也避免不了。不要以為我現在作人不錯,很快樂,地獄苦,我沒分;應當覺悟,現在沒分,過幾年就有分。『應勤修行,隨順我教』。自己要接受佛的教誨,依教奉行,也應當盡心盡力幫助一切眾生。
當孝於佛。常念師恩。當令是法久住不滅。當堅持之。無得毀失。無得為妄。增減經法。
這一段經文是佛具體囑咐我們,在佛滅度之后,后世的弟子除了自己修持之外,應該怎樣幫助佛法長住世間,這是四眾弟子的責任。怎樣幫助佛法弘傳久遠,就要記住佛在此處的教訓。看看佛在此怎麼教我們的,有沒有看出來?不能疏忽,不能大意,不能馬虎看過去,就是兩個字,「孝」、「敬」。『當孝於佛,常念師恩』。如果把這兩句做到,護持正法,弘揚久遠,自自然然就做到。這是弘傳的根本法。一個孝親的人常常會念親恩,決不會使自己的親人蒙羞。《孝經》上講,我要是做一樁對不起人家的事,我的父母面子上沒有光彩。這不是以自身利害作標準,而是以父母的榮辱標準。
今天我們孝順於佛,一切以佛的光榮為標準。我們起心動念,一切造作,對得起佛、對不起佛,要以此作標準。佛不在世,距我們遠了。我們今天接受佛法,是祖師代代相傳,一代傳一代,對這些老師,應當要「常念師恩」。我們能不能對得起老師?做一樁不可告人的事,我們就對不起佛,對不起老師。常常有這標準存心,你在世間決定是好人,在佛法裡決定是善人;你自修一定成就,利生決定真實。只有這樣的人,才能擔當下面的任務。
第一個任務是令佛法「久住不滅」。能令佛法久住要靠「守法」。若是不守規矩,佛法就不能永住。守法在佛門裡稱為「持戒」。佛給我們制定的基本法,決定不能違背。基本法有多少?出家、在家都是「五戒」。五戒是基本法,沙彌戒前面是五戒;比丘戒前面也是這五條;菩薩戒前面還是這五條。我對於近代的人不敢有過高的要求,因為我本身做不到。自己做不到,要求別人做到,人家不服。因此,我們把標準降到最低的限度,出家遵守沙彌十戒就好;在家能把五戒十善做到,就是世間的善男子、善女人。出家人能把沙彌律儀,十戒二十四門威儀都做到,決定能擔當護持正法久住不滅。
『當堅持之,無得毀失』。對於佛的教誡,一定要「堅持」,決定不能違犯。「毀失」就是違犯。『無得為妄,增減經法』,這兩句經文,我今天讀起來感受很深。我覺得佛這兩句話,特別是對王龍舒、彭際清、魏源、夏蓮居講的,當然還有類似的。會集經本,隨意增減經文,所以王龍舒、彭際清、魏源的本子,印光大師都有批評。他們雖然會集,卻不能流通,原因就是他們會集本的經文,把原譯本的字改了。改得好不好?改得是好。為什麼不能改?不可以開這個端。隨意改經,則經傳到后世就會變質,經法就消滅。讀者縱然有懷疑,可以加註在經文旁邊,原文決定不能更動。明知道它錯,也不能更動。古人讀書都有這樣謹嚴的習慣,使它的本來面目能傳達給后世。
夏蓮居居士會集的本子(我們現在念的經本),若將五種原譯本拿來對照,確實沒有改動一個字。印光大師沒有見到這本子,他要是見到這本子,也許就點頭讚歎:這個本子可以流通。所以,我讀到這兩句經文,就想到這些人自古以來會集經典,也讓我們將來在弘法利生時,特別注意不可以改動經文。弘揚正法,一定要按照規矩,不可以隨意。弘法要有弘法的目標,為了達到特定的目標,可以用非常的手段,這就是佛法裡講的「通權達變」。
我教同修們自己修行,一部經、一句佛號,決定不夾雜。我們幫助別人,「別人」可以分為兩大類:一大類是已經覺悟的人,他一心一意求生淨土。那就把我們自己修學的法門,毫無保留的告訴他。還有一類是不相信佛法的人。不相信佛法,就障礙佛法流通,就是阻礙世界和平,障礙社會安定。這問題嚴不嚴重!對這一類的人,我們要把佛法介紹給他,就不是跟修行人一樣的方法,要講他心目中所要求的。你想不想自己在這一生中獲得幸福快樂,想不想家庭美滿,社會和諧?這些都想,好!我就把佛法介紹給你。了生死出三界、念佛往生不退,這些不必說,因為你不接受,你不相信。
因此,我就想了一個方法,把佛法廣泛的介紹給全世界的知識分子。只要大家想法、看法接近,建立共識,世界就和平,我們每個人的日子都過得好。怎麼辦?如果送《大藏經》給他,他回家就擺在書架上,充充場面,沒有人看。因此我就想,怎樣把《大藏經》濃縮成一小冊,他讀誦的興趣就生起來。若是百巨冊,誰都不想翻閱。要是將一百巨冊濃縮成一小本,節錄經文的精華,凡是對現代人生活、事業、社會安全、家庭幸福的教訓,分門別類抄錄下來,彙編成一冊,全部《大藏經》就變成一本。這一本即是佛典格言,讀了,對自己的身心真正得到好處,今人就很容易接受,才知道佛法不迷信。佛法對於社會確實有很大的貢獻,使大眾對佛法有新的認識,弘揚佛法的障礙消除,這是救度現代人的法門。下一代,也許他們的想法、需求跟這一代不一樣,但是原始資料在,再去採摘,圓滿的都在《大藏經》裡。不僅《大藏經》要這樣做,中國的古籍,像《四庫全書》,也應該這樣做。《四庫全書》一千五百冊,假如能濃縮成十五冊,我相信讀誦的人就很多。我們讀到這句經文,想到弘法利生責任的沉重,態度要謹嚴,方法要善巧。
常念不絕。則得道捷。我法如是。作如是說。如來所行。亦應隨行。種修福善。求生淨剎。
這一小段經文即是全經的總結,也可以看作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講經說法的總結。因此,其中意義非常深廣,我們要細心體會。
前面兩句,佛教導我們『常念不絕』。「不絕」就是不間斷。《楞嚴經》云「都攝六根,淨念相繼」,以及我們在講席中常常提醒同修「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的意義相同。我們在這一生中必定往生。既生淨土,即使是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也是一生圓滿成佛。「得道」就是成佛,成圓滿的佛果。「捷」是快捷。佛為我們宣說的無量法門中,那一個法門成佛最快?淨土法門成佛最快,可是得「老實念佛」。
末后兩句說絕了,真正要我們把所有一切疑惑都斷乾淨。『我法如是,作如是說』。世尊自己修行證果就是這樣,今天把他自己修證的法門為我們說出。不但釋迦牟尼佛修學證果如是,即使十方世界一切諸佛如來,從凡夫修成佛道也如是。善導大師說:「如來所以興出世,唯說彌陀本願海。」這部經典、這個法門,是一切諸佛如來度眾生成佛道的第一法門。我們看這兩句也證實了,可以把自己的疑惑斷盡,應當盡形壽信受奉行,才是如來的第一弟子。
『如來所行,亦應隨行』。諸佛如來在這世間,或者應化在九法界,佛是存著什麼樣的心,我們要能體會,要能學習。佛怎樣處世、待人、接物,怎樣教化眾生,怎樣圓成佛道,都是我們應當學習的。究竟我們要到那裡學習?一切經論全是我們的學習處。一切經論浩如煙海,分量太多,我們無從下手。楞嚴會上,佛教我們一定要求「最初方便」。最初方便是什麼?楞嚴會上是以觀音、勢至作代表。觀音代表的是「禪觀」;大勢至代表的是「念佛」。禪,只能接引上上根人;念佛法門,則九法界眾生平等得度。這就是「最初方便」,尤其是念佛,真是方便到了極處,我們要認清楚,要努力學習。明白這道理,我們就曉得,世尊四十九年說的方便法門、綱領的法門,就是這一部經。依照這部經修行,就得方便,就足夠了。如果還有多餘的時間、精力,可以遍涉大乘經論。如果覺得時間不夠用,精力、精神都有限,來不及,則這一部經就行了。
『種修福善,求生淨剎』,這兩句非常重要。「淨剎」就是指西方極樂世界,要以此為目標。一定要曉得「種福」,一定要曉得「修善」。「種福」是在心田裡種。什麼樣的心?經題上說得很清楚,用「三心」種福,「清淨心、平等心、大慈悲心」。覺悟就是慈悲;迷惑就不慈悲。「修善」,當然就要斷一切惡,修一切善。善惡,本經就是最好的標準,尤其是三十二品至三十七品,佛教我們種福修善的標準,詳細的為我們說明。諸佛如來自行化他的能事,至此皆究竟圓滿。
下一品是「重頌」,就是重複前面的意義,標明是非善惡,也就是「種修福善,求生淨剎」,再一次的開導。世尊對我們真正慈悲到了極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