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普賢行願品講記

(第三十二卷)

 

淨空法師講述

華藏圖書館

 

請掀開經本八十七面,「總結大願」,上面我們將十願都講過了,這一段是總結,請看經文「普能嚴淨諸剎海,解脫一切眾生海,善能分別諸法海,能甚深入智慧海。普能清淨諸行海,圓滿一切諸願海,親近供養諸佛海,修行無倦經劫海。三世一切諸如來,最勝菩提諸行願,我皆供養圓滿修,以普賢行悟菩提。」諦閑大師的註解將這十二句每一句結前面那一願都註得很清楚、很明白,諸位一看就曉得了,大意我們在此地略說一說。第一句就是結淨土願,「普能嚴淨諸剎海」,嚴是莊嚴,淨是清淨,普遍。雖然每一句裡面結前面的別義,可是我們要曉得總別是一體,我們也可以把它看作修學十大願王以及前面所說的十地品中所講的菩薩十願,都是嚴淨諸佛剎土的行法,向下還要詳細給我們說明諸佛剎土就是我們自己的清淨心,所以心淨則土淨,「普能嚴淨諸剎海」,這個意思才能講到究竟圓滿。

 

「解脫一切眾生海」,這是成熟眾生的願,菩薩發心要幫助一切眾生證得究竟解脫,這是菩薩的本願,菩薩的存心;如果念念不忘這個心願,那就是修菩薩道、學菩薩行,跟我們華嚴經裡面所講的完全相符合。第三句說「善能分別諸法海」,這是結轉法輪願。其實此地一共說了八句,每一句都用海來比喻,而八句其實成就一心,一心展開來有八海的作用,你要能從這一方面去體會,經中的意趣就很容易能夠體會得到。法輪,前面長行裡說過,偈頌裡面也談過,是世出世間一切法,都要能夠圓滿通達,也是一心所現的,心現心變,如果我們自己心果然能一了,是自己所現自己所變,那有不知道的道理呢!這是世出世間一切法都能通達明瞭就是這麼一個理由,所以由此可知清淨心的重要。

 

我們日常生活當中待人接物不知道用真心,怎樣勤苦修學都無法成就;果然能夠用真心,一切法沒有一樣不是現成的,法法現成,就是要用真心。「能甚深入智慧海」,這一句是講受持,受持佛法目的就是開智慧,而智慧實在講是本有的,不是從外面來的,正如馬嗚菩薩在起信論裡面給我們說的本覺本有,本覺就是無上正等正覺,也就是佛經裡頭常講的般若波羅密多,本有的;不覺本無,不覺是無明,塵沙煩惱,本來沒有的,這個話是真的。本來沒有的,你現在有了;本來有的,你現在沒有了,那麼我說這個話意思能講得通嗎?其實不通。本來沒有的,現在還是沒有;本來有的,現在還是有,並沒有失掉,縱然墮三惡道,本來有的也沒有失掉,所以眾生成佛,成佛之後怎樣呢?不增不減,大經常說圓滿菩提,歸無所得,你有什麼得?沒有得,完全是本有的。

 

那麼現在我們本有的好像沒有了,沒有的似乎是有,這就是迷了,迷的相;覺悟的相那就不一樣了,實際上只有迷悟之差,沒有得失之事,得失的事沒有啊!只有迷悟,所以眾生悟了就是佛,佛要迷了就是眾生。那麼大家聽了我這個話又怕聽了起執著,佛迷了就是眾生,那成佛還會迷嗎?那這個佛成了有什麼意思,成了佛還會迷?告訴你成了佛之後就不會再迷了,這樁事情佛在楞嚴經裡面講得非常詳細,成了佛就不會再迷。第五句是「普能清淨諸行海」,前面一句是根本智,這一句是後得智,真正能智慧顯現了,就是此地所講的深入智慧,智慧顯現了,你的行為自然就清淨了,為什麼呢?口之言語,身體造作都依般若智慧,不像我們現在是感情用事。情是迷,智是不迷,其實情跟智是一不是二,諸位要明白這個道理。

 

情,覺悟的情,就是不迷的情,就叫做智慧;換句話說,迷了的智慧我們就叫做感情,那麼換句話說,情與智也就是迷悟不同的稱呼,悟了就叫智慧,迷了就叫感情,其實它是一樁事情,不是兩樁事情。所以有很多人學佛他恐懼,學佛的人沒有感情,不講情了,沒有感情,害怕了,其實給諸位說,換句話說智是真正的感情,我們世間人講感情是完全虛妄的,假的,靠不住的,它會變;智是永恆不變的真實的感情。「圓滿一切諸願海」,前面講修行,其實修行簡單地說就是把迷惑顛倒修正過來就行了,覺而不迷是修行的總綱領,心地覺而不迷了,我們的行為決定不會有過失,也就是不會造業。第六句就是大願,「圓滿一切諸願海」,在本經就是指十大願王,如果通指就是四弘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四願也總歸到一心,一心不亂這四願就圓滿了,所以這四願實際上就是大菩提心。

 

「親近供養諸佛海」,這裡有承事供養,有兩願。特別是對初學的人來說,像普賢菩薩,佛在大經裡給我們說華藏會上的普賢菩薩是早就成佛了,成了佛之後再退居菩薩的地位幫助佛接引教化一切眾生,這個普賢我們稱他作道後普賢。他已經成道之後又回頭來,真是所謂倒駕慈航,這樣的地位依然還示現初學的樣子,還要事奉如來、事奉善知識,還要供養如來、供養善知識,這個意思我們要深深地去體會。學佛的同修你們這一生要想成佛,那你就得要真正明瞭佛法的義理,要依照這個方法去修行,如果說違背了,那你決定不能成就。昨天晚上我們此地清明法會圓滿,我們邀請明乘法師在此地放大蒙山施食,法會殊勝莊嚴。

 

昨天有一位居士是明乘法師的皈依弟子,她說他皈依明乘法師二十年了,看到我,明乘法師就要她拜法師啊!她不肯拜。為什麼不肯拜呢?她的先生跟我是同班同學,好像我們地位是平等的,我不應該拜他,她見了師父會磕頭,你那個師父是我的師弟,這是說明什麼呢?她是皈依某一個法師,她不是皈依三寶,學佛學了廿年了,迷惑顛倒啊!很可憐!對於佛法一樣也不通。明乘法師叫她拜,她就說明這個道理。還是要拜呀!我就告訴她,別說是妳先生跟我同班同學,我的老師周邦道居士,他是我校長,今年八十八歲了,見到我還給我頂禮,那是什麼呢?那是一個真正懂得佛法的三寶弟子;不但是老師,再給諸位說兒女出家了,父母見到了也頂禮也拜,為什麼?他是禮敬三寶,他並沒有想到那是我兒子,我不應該拜他,不是的。

 

你們看看地藏菩薩的塑像旁邊有兩位尊者,一個是道明法師,年輕的,站在左面的;右面的是閔公,就是道明的父親。兒子跟地藏菩薩出家了,以後爸爸拜他兒子做老師,跟他兒子學,在世俗法裡面,他是他爸爸;出世間法裡面,他是他兒子的學生,諸位一定要懂這個道理,這是我們講親近承事供養。尤其是三皈的時候諸位要明瞭在佛法裡頭不但一切法是平等的,一切佛法是平等的,世出世間法無有一法不平等,為什麼呢?法的本體就是法性,佛性跟法性是一性,一性無二性,所以一切法平等,無有高下。我們要在一切法裡面要生平等心,就與法性相應了,豈不聞大經裡常講稱性起修,什麼叫稱性起修?以平等心接一切人,應一切事就叫稱性起修,性是平等的。

 

所以諸位一定要記住三皈依決定不是皈依某一個人,搞錯了!大錯特錯了!你是皈依三寶,那一個出家人不過是給你作證明而已,你在三寶面前宣誓我要做三寶弟子,我今天真正發心來修學覺正淨,那是給你證明的,不是皈依他的,這一點千萬要記住。如果你說我皈依某個人,某個人是我的師父,你跟你師父統統要下地獄,為什麼呢?你是毀謗三寶,你是分化佛法;佛法是團結的、是清淨的,你在裡面起了染污的心,你在分化佛法,使佛法彼此各立門戶,建立派系來鬥爭,搞這個嘛!一家人就不鬥爭了,兩家就決定要鬥爭了。鬥爭堅固從那來?就是皈依搞錯了。所以你不皈依還不造這個業,一皈依就破佛法、滅佛法、幹這個!你造這個罪業,這是阿鼻地獄的罪業。

 

所以諸位要曉得我們皈依佛,佛是覺悟的意思,皈依佛就是從迷惑顛倒回過頭來依覺悟,覺而不迷,這叫皈依佛;皈依法,法是正知正見,換句話說,從錯誤的思想、錯誤的見解回過頭來,依正確的思想、正確的見解,這叫皈依法;皈依僧,僧代表清淨的意思,我們從一切染污回過頭來依清淨,淨而不染,這叫三皈依。你們在宣誓念誓詞的時候,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沒有說我皈依某某法師,沒有啊!我們親近一個善知識跟他學道、跟他求學,這是可以的,這就是我們一般稱為和尚、阿闍黎。和尚、阿闍黎都是印度話,和尚的意思是親教師,就是直接教導我的老師,我稱他做和尚。和尚跟我們關係最密切了,我們的法身慧命得自於和尚,所以我們對於和尚的看法跟父母沒有兩樣,我們的肉身得自於父母,我們的法身慧命得自於和尚,和尚是親教師。阿闍黎就是遠一點了,阿闍黎不一定是親自指導我的,但是他的言行可以作我的榜樣可以做我的模範,我們應當要效法他,那叫阿闍黎,所以一定要懂得這個意思。

 

因此我們求受三皈,乃至於出家剃度師父都不重要,那都是介紹你入門的,給你做證明入門的,這個不重要。最重要就是你要是在家受過三皈之後,出家剃頭之後,你要找一個真正善知識跟他學,那個重要。不會說是我不是他剃度的,我沒有皈依他,他就不教了,沒有這個道理。他說是你沒有皈依我,我不教你,你不要跟他學,那是假的不是真的。為什麼?他自己就不通嘛!所以你真正肯發心親近善知識,善知識沒有不指導的,沒有不盡心盡力來幫助你、來成就你;這裡頭絕對不會有彼此私人當中建立關係,沒有這個關係的,所以這是一定要應得的。可是這個弊端並不只在今天,今天是積習太深了,我們佛法才衰,佛門才鬥爭堅固。

 

我們看蕅益大師,蕅益大師是明朝末年人,你看他在五戒相經淺要,就是他註解的,簡單地註解五戒相經,後面就有很長一段文說明佛教的末法時期的現象,大家破壞僧團,從那裡破壞呢?從皈依破壞,在家居士選一個名氣大的到那邊皈依,某某大德是我的師父;而那個法師也把佛法根本道理給忘掉了,說某宰官、某貴人是我的徒弟,彼此都這麼說法,完全違反了佛教的教義,這個不得了啊!所以有許多在我這個地方來發心皈依要我給他作證明,我都給他說得清清楚楚,你這一發心,兩條路,一個是作佛,一個是下地獄,這兩條路你要搞清楚。因為將來你墮地獄之後,你不能把我扯上,我沒教你墮地獄,你自己要墮地獄那有什麼法子呢!我是給你證明你是皈依三寶的,我沒有說你皈依我,你看我給你的皈依證後面寫三皈證明阿闍黎,我給你作證明的,你仔細看看皈依證寫得很清楚,賴不到我頭上,你們將來下了阿鼻地獄,見了閻羅王,你賴不到我頭上,所以我們要護持佛法,真正依佛法修學要曉得這個道理,別人怎麼作法我們不管,我們沒法子管不了這麼多,我們自己要做得正,一定要如法地來修學。

 

親近承事供養諸佛,諸佛也就包括了一切善知識,後頭意思非常地深長,善知識,給諸位說世出世間沒有一個人不是善知識,個個都是善知識,這個意思就深長了,前面說過,後面還會講到。「修行無倦經劫海」,這一句就是發長遠心、恆心、毅力,確實我們在此地看到普賢菩薩給我們作一個榜樣,沒有成佛之前,他的修行經歷無量劫,這是沒有話說的;成了佛之後還退到菩薩位子了,還要來修行,還要從頭再來起,這真正是了不起。為什麼從頭再來起呢?做樣子給我們看,身教、言教,他要做樣子給我們看。換句話說無論成佛之前、成佛之後,修行永遠沒有中斷,就跟地藏菩薩的大願沒有兩樣,地獄不空,誓不成佛,換句話說,地獄不空,他的修行就不中斷。我們現在修行為自己呀!這些菩薩們修行是為眾生,不是為自己,但是為眾生跟為自己,意義不相同,修行是一樣,所以普賢菩薩在此地所示現的也是持戒念佛,求生淨土,給我們做一個好榜樣。「三世一切諸如來,最勝菩提諸行願,我皆供養圓滿修,以普賢行悟菩提」。這是總結前面成正覺的一願,前面兩句好懂,要緊的是後頭兩句。

 

我們自己一定要發心,供養圓滿修就是要效法諸佛;從近的來說,本師釋迦牟尼佛,如果我們發願求生淨土,那麼阿彌陀佛就是我們的榜樣。阿彌陀佛怎麼樣修行成功的,這一些事都記載在大本經中,大本經就是指無量壽佛經,諸位讀無量壽佛經就曉得了,他在因地裡面是一個國王的身分,捨棄王位出家修行,那個時候住世的是世自在王佛,他出家發四十八願多生多劫在修學,願願都圓滿,這是我們應當要效法的。末後一句很重要,我們依普賢行就能夠證得無上菩提,悟菩提就是證得無上菩提的意思。

 

再看上面這一段,「一切如來有長子,彼名號曰普賢尊,我今迴向諸善根,願諸智行悉同彼,願身口意恆清淨,諸行剎土亦復然,如是智慧號普賢,願我與彼皆同等。」科判裡頭說「願同二聖」,二聖就是文殊菩薩跟普賢菩薩,在華嚴經裡面普賢菩薩排列在第一位,以普賢為長子,以文殊為庶男,庶男就是次子,好比佛的兩個兒子,這都是比喻。文殊代表智慧,普賢代表實行,所以我們看他這種排列就曉得華嚴是重在實踐;但是實踐要依智慧,不能離開智慧,換句話說,要把文殊師利所表的大智慧圓圓滿滿的應用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就是普賢,所以他是重實踐,重現前的受用,學了現前就能夠離苦得樂。那麼我們發心學佛就要以這兩個菩薩做榜樣,兩個菩薩都是自己,一個就是自己的智慧,一個是自己的修行、行持;從行持上來說就是普賢,從智慧上來說就是文殊師利,所以說一切如來有長子。

 

如來就是自己的本性,自己的法身本體,法身本體起作用就是菩薩,所以佛代表本體,菩薩代表從體起用,諸位要明白這個道理。那麼一切如來就是指的我們自己,就是指的一切人,一切人的本性,起作用第一就是用普賢菩薩來代表,「彼名號曰普賢尊」,普賢的意思前面都曾經說過。「我今迴向諸善根,願諸智行悉同彼。」我們的智慧、我們的行持要與菩薩一樣,那麼你要問了,怎麼樣才能跟菩薩一樣呢?你就要讀誦這一卷經,這是最低限度的,要把這一卷經裡面所講的道理、所講的方法都變成我們自己的生活,那麼你就是普賢菩薩了,你就是普賢行了。當然靠這一卷實在講它的意思是圓滿的,沒錯,可以說與整個大方廣佛華嚴經沒有兩樣;我們不能說八十卷經比這個多,這一卷比八十卷少,不能這樣說。裡面所含的意思是不增不減,八十卷說得詳細,這一卷說得簡單,這一卷展開就是八十卷,八十卷濃縮就是這一卷,一定要明白這個道理。

 

如果沒有時間讀大經、讀大疏,我們最近此地印的別行疏鈔,這一本就非常之好,要細細地去研究才能夠體會經中的奧義,將這些義理變成我們自己的生活行為,那麼我們的智、行完全與菩薩相同了。這個智剛才跟諸位說過,智就是感情,是理性的感情、不迷的感情,就是智慧,行為就跟菩薩沒有兩樣。「願身口意恆清淨」,一個覺而不迷、正而不邪、淨而不染的人,他的身語意當然清淨,身語意清淨就是身心清淨。身心清淨,下面講境界就清淨,「諸行剎土亦復然」,境界清淨。「如是智慧號普賢」,這是簡單給你解釋這就叫普賢,身心境界無一不清淨就叫普賢。

 

「願我與彼皆同等」,這是我們修行可以說是總綱領,用什麼方法來修呢?本經文殊教善財就是用念佛的方法。念什麼佛呢?念阿彌陀佛。你們看看念佛譜前面那麼長的序文所寫的,你就可以覺悟到,文殊教善財念阿彌陀佛,我們今天修的法門念佛求生淨土就是文殊普賢他們所用的唯一的妙法,我們果然念佛,心定在一心不亂與普賢行沒有兩樣,完全相符合了。註解諸位自己去看,諦閑法師註得很好。

 

再看底下一段「雙齊二聖」,「我為遍淨普賢行,文殊師利諸大願,滿彼事業盡無餘,未來際劫恆無倦。」這是第一首。「我所修行無有量,獲得無量諸功德,安住無量諸行中,了達一切神通力。」這是第二首。「文殊師利勇猛智,普賢慧行亦復然,我今迴向諸善根,隨彼一切常修學。」註子裡「文殊表解,解發願故。普賢表行,能起行故。」這在華嚴他們所代表的,這個意思是以解為願而修行,如果不理解,我們的願是靠不住的,願是建立在信解的基礎上;如果信解要是有錯誤,那個願就不真實了。而行又是以願為基礎,願為前導,願在前面引導你修行。一個有大願的人跟一個沒有志向的人,他在基本觀念上就不同,必有大願才能夠修大行,太難太難了!這個事情是勉強不來的,所以你看佛在一切大經典裡頭總是勸勉我們要發大願。

 

我們在歷史上能夠看到一個很明顯的故事,張良在國家遭大難的時候,他是戰國時候的人,戰國的後期,所以戰國七雄韓趙魏,他是韓國人,韓被秦滅掉了,他想報仇,報仇怎麼個報法呢?找些刺客準備去刺殺秦始皇,結果沒刺中,很僥幸地他自己能夠逃出秦始皇的掌握,沒有被逮捕到,這種是匹夫之勇,這個作法是錯誤的,不是大勇。所以他以後遇到黃石公,黃石公給他兵書,其實那個兵書並不是很重要的,而黃石公的攝服他,那才是一個關鍵的地方。他是個貴家公子出身的,有學問有才華。黃石公是以最傲慢的態度、最無禮的態度對他,他還能忍得住,所以說儒子可教啊!如果是不能忍,黃石公就不理了。我們金剛經裡頭佛教給我們一切法得成於忍,其實黃石公教給他就是忍辱波羅密,凡事能忍就能成就。

 

可是真正有大智的人才能忍,為什麼呢?他不計較這些小節,他要留著寶貴的身心去辦大事,不能為小事情損壞了自己的身心,不值得!佛菩薩要立大志救度一切眾生,一切眾生當中當然有許許多多剛強難化,那我們遇到了要能夠忍受得了,不要與他計較,與他計較什麼事情都不能成功了。真發大心,真有人來考驗你,前面我們不是念過嗎,舍利弗是小乘回小向大了,想學大菩薩了,忉利天主就變現一個人來試驗他,就問他你行菩薩道,我今天要化緣,要一個得道阿羅漢的眼睛;他給他一折磨,他馬上就退了心了,菩薩道難行,算了,我還是當小乘去,這就是受不了了。

 

我們在金剛經上看到歌利王割截身體那一段,那個忍辱仙人就是釋迦牟尼佛的前身,他在修菩薩道、修忍辱波羅密的時候,那也是遇到個不講理,無緣無故的割截身體,凌遲處死,刀一片一片肉把你割死,菩薩不動心,沒有動一念瞋恨心,他的忍辱波羅密圓滿了,所以他倒過頭來禮敬歌利王,為什麼呢?不是歌利王這樣地試驗,他自己不曉得他的忍辱波羅密圓滿了,等於他考試,經過他考試滿分,畢業了,這個科目畢業了。所以歌利王是忍辱仙人的第一大善知識,沒有他不能成功。我們在法華經讀到提婆達多,釋迦牟尼佛對他非常之稱讚,他要沒有提婆達多,他不能成佛,他之所以能那麼快成佛要多謝提婆達多的幫忙,大善知識啊!所以這些地方我們一定要能深深地體會得到。

 

所以行一定要依大智、大願才能夠圓滿成就,自己總要把觀念糾正過來,世出世間一切人、一切法,無有一個不是我的善知識,就像華嚴經的善財童子一樣,我們這一生一定成佛,一定成就;因為你的心行跟文殊普賢沒有兩樣,經上常講圓頓根性,根熟的這種善根,那你就是嘛!你能念念都是這樣的想法、這樣的觀法、這樣做法,你就是圓頓根性,而且你就是現在成熟的人,你這一生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必定是實報莊嚴土,不會在凡聖同居土或方便有餘土,不會的。我們希不希望在一生當中能夠生實報莊嚴土呢?所以要生實報莊嚴土這一卷經就得下功夫,彌陀經幫助你往生,這部經幫助你提高品位,幫助你上品上生。所以念佛你就曉得不聽經不行,不讀經不行。所以我出國期間希望我們圖書館每一星期有兩天同樣這個法會在一塊念經,像我們這幾天誦經一樣,念一次彌陀疏鈔,敲著木魚念,念一次別行疏鈔,這兩個本子就夠了,每個星期念一個半鐘點。念的時候前面也像講經的儀式一樣,三稱釋迦牟尼佛、開經偈,念完之後念迴向偈,不可中斷。

 

你在家裡面念,一個人有的時候提不起精神來,大家在一起念非常非常之好。念經功德很大,念熟透了會開悟,以後我回來再講就不一樣了,以後我回來再講,我要講別行疏鈔。我們彌陀經疏鈔演義會本,我想我回來的時候也都印好了,大家念熟了,聽講就不一樣了,現在你聽講聽這麼多遍不開悟,就是你不熟,你要是念得很熟的話,你聽講那有不開悟的道理,所以要好好地念。意思明瞭,文就不難懂了,「我為遍淨普賢行」,遍是周遍,清淨莊嚴的普賢行法,實際上這就是我們日常的生活,從早到晚,待人接物就是這些。「文殊師利諸大願」,文殊師利的大願也是求生西方淨土。「滿彼事業盡無餘」,佛菩薩的事業就是教化眾生,幫助別人破迷開悟、離苦得樂,這是菩薩事業。「未來際劫恆無倦」,這是普賢菩薩的精神,他老人家十大願王,每一願都是無有疲厭,不疲不厭。「我所修行無有量」,獲得無量諸功德,在一切行持當中成就自己無量功德,功德就是定慧,成就自己無量的智慧,無量的禪定;在佛經裡面講三昧就是禪定,也就是一心不亂。

 

「安住無量諸行中,了達一切神通力」,前面這兩句是自己的成就,成就自己的功德,後面這兩句是教化眾生,在一切行持當中講安住,一切行為當中。了達就是不迷,決定是覺而不迷。神通就是示現的能力幫助別人,能夠利益他人。「文殊師利勇猛智,普賢慧行亦復然,我今迴向諸善根、隨彼一切常修學」,這一首說出自己的願望,我們要同文殊之智、同普賢之行,將自己所修學的一切善根迴向眾生、迴向菩提、迴向實際;常隨佛學,常隨二乘來修學。

 

「三世諸佛所稱讚,如是最勝諸大願,我今迴向諸善根,為得普賢殊勝行。」這一段是「結歸迴向」,這一首偈首先給我們說出菩薩行願不可思議,是三世諸佛如來之所稱讚。如果我們將它合在彌陀經上看,這個意思就更為顯明,彌陀經後面六方佛讚嘆的一段,所以那個經經題就給我們明白顯示出來,一切諸佛之所讚嘆,跟此地所講的三世諸佛所稱讚是一樣的說法。「如是最勝諸大願」,這總結以前,如果狹義地來說就是指迴向,結前面迴向;廣義地來講是結從前面講十大願王,總結這個意思。「我今迴向諸善根」,迴向跟發願有一點不同前面說過,發願的時候是你沒有修的時候可以發願,迴向的時候必須自己有修學了,我才能拿東西迴向,我要沒有修怎麼迴向呢?自己一定修了,修了才能迴向,迴向跟發願意思有一點不同。

 

這就是像前面所講的十大願他統統都修了,修了把這些功德全都迴向三處,這個意思就是絕不執著。不迴向行不行呢?不行。怎麼不行呢?不迴向,你要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只能生凡聖同居土,你要記住。我們兩個統統都修普賢行的,不迴向的人求生西方就是凡聖同居土帶業往生,一迴向就實報莊嚴土,為什麼呢?因為凡聖同居土裡的人有我執,有能所;實報莊嚴地裡頭不但我執沒有了,法執也破了,沒有能所,所以他不一樣。不迴向功德據為己有,這我修的功德怎麼可以給別人,給了別人,我就沒有了,所以處處還為自己著想,我執打不破;所以迴向就是破我執、破法執,提昇自己的品位,這個自己一定要明了。

 

因為我曾經聽人告訴我,他說學佛不能迴向,還來勸我,法師你很懂得經教,你每一次講經都迴向,不行啊!迴向之後你自己一點功德都沒有。我就給他說,是啊!我不要功德了,我說大家有功德就好,我不要功德,大家都成佛,我願意下地獄。他沒話說了,他很關心我,我謝謝他,大家好就好了,所以一定要迴向,他說的那個說錯了。十大願王偈頌到此地可以說是一個段落,前面長行文的意思都已經說盡了,以下是顯經勝德,特別讚嘆這一部經殊勝的功德。「願我臨欲命終時,盡除一切諸障礙,面見彼佛阿彌陀,即得往生安樂剎。我既往生彼國已,現前成就此大願,一切圓滿盡無餘,利樂一切眾生界。彼佛眾會咸清淨,我時於勝蓮花生,親睹如來無量光,現前授我菩提記。蒙彼如來授記已,化身無數百俱胝,智力廣大遍十方,普利一切眾生界。」這是普賢菩薩發願求生西方淨在的一段文。

 

求生淨土我們一定要牢牢地記住必定要先淨心,心淨則土淨,這就是經文裡所說的蓮花化生。蓮花是表清淨的意思,它代表染淨兩邊都不染,這才叫真正的清淨,如果你住在清淨上,離染住淨,那個淨也是染污,必須染淨兩邊都不住叫真淨。蓮花根生在泥裡面,泥代表染;根上的莖在水當中,水代表淨;花開在水的上面,所以代表染淨都離了,這才叫真正的淨。喜歡清淨,錯了,也是墮到一邊去了;當然喜歡清淨比喜歡污穢要好一點,可是還是不淨,必須染淨雙離才是真正清淨。所以我們常常想到蓮花表法的意趣,這是講修因,因緣果滿;下手的功夫可以身心兩方面同時,但是每一個人根性不相同,有的人先從身下手,就是從戒律,為什麼呢?外面境界能影響我們的心理,凡夫心隨境轉,有好的環境好修行,這對初學人來講是有利的。

 

那麼有一種人從心境下手,所以一般二乘聞聲、緣覺多半是從環境上下手、從身境下手,嚴持戒律,找一個清淨之處修行。菩薩,尤其是圓、實菩薩,圓教、實教的菩薩,他們從心境下手,所以他持的戒是心地戒品,這就是入門兩種不相同的方式,但是都能夠達到目標。心淨,身、外面境界沒有不清淨的;身淨未必心淨,還要相當一段長的時間來修心淨,必須心淨了才能成就。如果身心不清淨,諸位要記住念佛不容易往生,同時還要記住人命真的是無常。

 

我有一個老朋友這一兩年身體不好,住在榮民醫院,我回來之後就打個電話給我要我去看看他,正好我另外也有一個朋友從外國回來,也住在榮民醫院,我聽說了他們兩個住在一起,順便去看看他吧!前天去看了一次,今天早晨他的女兒打個電話告訴我,他的爸爸已經過世了。什麼時候啊?她說就是你看他的第二天。我看他,我們談了很多話,我想他還蠻有福報的,沒有什麼病苦嘛!他覺得他在榮民醫院費用太重了,還要拜託我去找政委員替他想想辦法,說了很多話,那裡想到第二天就走了,人命無常,我一點都沒有看出來他要走的樣子。他雖然對佛法有信心,但是沒有聽過經,沒有聞過法,在醫院裡還看傳記文學,我帶了幾本經書他大概沒有看,他就走了,送他幾本書,沒看就走了。

 

人身難得,佛法難聞,地藏經上常勸我們聞見自修,分分己獲,功德利益全是自己得到。我們現在耳目聰明,身體健康,要認真努力來修學,不可以把大好光陰白費了,要知道世事無常,一口氣不來就是隔世,要明白、要覺悟啊!小註裡頭說「首句願我,改是人,則彌顯矣。」願我,普賢菩薩自己說的,實際上他用這兩個字也是非常好,給我們做個榜樣,普賢菩薩都往生淨土,我們怎麼能不去呢!好像清涼國師的大疏裡也是這樣,如果把願我要改成是人,好像意思就更顯明了。是人就是依照前面方法修行的人,換句話人人都有分,臨命終時盡除一切障礙,念佛即得往生,安樂剎就是極樂世界。那是講依照前面修行的人,所以它這兩個字不同,意思不一樣;我覺得這個意思也非常之好,他老人家給我們做個樣子來警惕我們,必須依照前面方法來修行,在臨命終時才沒有障礙,才能夠與佛感應,西方阿彌陀佛、觀音、勢至、諸上善人前來接引。

 

即得,即是見佛的時候就跟到佛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了,一絲毫障礙都沒有,依照前面的方法來修。註子裡頭還有一句話說得很好,「不生華藏,願生極樂」,這個很有意思。他為什麼不生華藏世界,他要生西方極樂世界呢?而且普賢菩薩勸華藏世界那些諸菩薩們,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四十一位是指圓教初住、二住、三住、四住... 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這四十位;等覺,四十一位,通通都到西方極樂世界,莊嚴之極啊!到西方極樂世界要幹什麼?圓滿成就無上正等正覺,去幹這個事情的。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 Google | 百度 | Yahoo! | 維基 Wiki | MSN | 佛教 | 經典圖書館 | 

| 電視 | 購物 | 兒童 | 書店 | 雜誌 | 視頻 | 免費佛經 | 音樂下載 | 熱門網站 | 佛教論壇  |

般若文海佛教經典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