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佛說大乘無量壽

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解

(泉池功德第十七)

 

菩薩戒弟子鄆城夏蓮居會集各譯敬分章次

金剛乘三昧耶戒弟子黃念祖敬解

 

泉池功德第十七

 

本品明極樂泉池不可思議功德。(一)首明池德之總相,並列標池量、水德、岸樹、池花等別相。(二)池揚妙法,成熟善根。(三)十方生者,蓮池化生。

 

又其講堂左右,泉池交流。縱廣深淺,皆各一等,或十由旬,二十由旬乃至百千由旬。湛然香潔,具八功德。

 

「講堂左右,泉池交流」是總相。表寶樹蓮池,周遍其國也。《觀經》曰:「一一池水,七寶所成。......其摩尼水,流注華間,尋樹上下。」可見極樂,莊嚴微妙,超逾一切。

 

別相中,首為泉池之形量。縱者長度。廣者寬度。池之長寬深淺,應機化現,其量非一。稱其形體,各為一等。從十由旬,乃至百千由旬,皆隨應而現。次表水德。是諸泉池,即八功德池。池水湛潔,清芬芳馥,故曰「湛然香潔」。水具八德。故稱八功德水。《稱讚淨土經》曰:「何等名為八功德水。一者澄淨。二者清冷。三者甘美。四者輕軟。五者潤澤。六者安和。七者飲時除饑渴等無量過患。八者飲已定能長養諸根四大,增益種種殊勝善根。多福眾生,長樂受用。」極樂之水能令飲者,增長種種殊勝善根。可見極樂不可思議。

 

岸邊無數栴檀香樹,吉祥果樹,華果恆芳,光明照耀。修條密葉,交覆於池。出種種香,世無能喻。隨風散馥,沿水流芬。

 

上顯池岸妙樹莊嚴之相。「栴檀」見前釋。「吉祥果」,印度所產。此方所無。狀似瓜簍,黃赤色。今以此方之石榴擬充之。石榴一花多實,故以石榴擬吉祥果。今經云「池流華樹。....皆以無量寶香合成」。是故「華果恆芳」。恆芳者,常香也。「光明照耀」者,即前之「無量光炎,照耀無極。」可見此諸華樹,既吐芬香,復放妙光也。「修條」者,長枝也。「交」者,相接。「覆」者,垂蓋。岸側寶林,枝長葉茂。凌空相接,垂覆池上。如是林樹出種種妙香,其香殊勝,非世間所有,故云「世無能喻」。「隨風散馥」,隨德風而散播其香馥。「沿水流芬」,順池水而流送其芬芳。此乃第四十三「寶香普薰願」之所攝。

 

又復池飾七寶,地布金沙。優缽羅華、缽曇摩華、拘牟頭華、芬陀利華,雜色光茂,彌覆水上。

 

上顯池中莊嚴之相。「池飾七寶」者,《吳譯》曰:「皆復有自然流泉浴池,皆與自然七寶俱生」。「地布金沙」,地指池底。《漢譯》曰:「有純白銀池者,其底沙皆黃金也。中有純黃金池者,其水底沙皆白銀也。....中復有二寶共作一池者,其水底沙皆金銀也。」乃至「中復有七寶共作一池者,其池底沙皆金、銀、水精、琉璃、珊瑚、琥珀、硨磲、瑪瑙也。」

 

下明池花有四種妙蓮。《會疏》曰:「優缽羅,此云青蓮華。缽曇摩,此云紅蓮華。拘牟頭,此云黃蓮華。芬陀利,此云白蓮華。小本所謂四色華也。」又《箋註》曰:「西方之蓮,有青黃赤白四種。又隨未敷、開、落之三時而異名,芬陀利為白蓮華之正開敷者。又此華最大,花瓣數百,一名百葉花。《妙法蓮華經》之蓮華,即此白蓮華百葉之芬陀利華也。又此華多出於阿耨達池,人間無有,故稱為人中好華、希有華等。」又「雜色光茂」。「雜」者,和也,合也,眾也,集也。故「雜色」,指眾色和合也。「光茂」者,明盛也。小本曰:「池中蓮華,大如車輪,青色青光,黃色黃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亦顯雜色光茂也。「彌」者,滿也。蓮花遍滿寶池,覆蔭水面,故曰「彌覆水上」。

 

若彼眾生,過浴此水,欲至足者,欲至膝者,欲至腰腋、欲至頸者,或欲灌身,或欲冷者、溫者、急流者、緩流者,其水一一隨眾生意,開神悅體,淨若無形。寶沙映澈,無深不照。

 

上顯水具妙用,善如人意。「過浴此水」者,《會疏》曰:「彼土人天,非水谷身。清淨成就,不須洗濯,何須水耶?唯是為隨意受樂,蕩除心垢故也。」意謂:彼土天人,蓮花化身,非依飲水食穀以維身命。本來清淨,何須洗浴?蓋隨意樂而浴,為除心垢耳!心垢消除,自然神開體適,故下文曰「開神悅體」也。

 

此功德水之妙用,實不可思議。其水位上下、水溫高低、水流緩急,「一一隨眾生意」。若人初欲此水至足,或欲至腰,至頸,或欲灌身。則同一池水隨人意念而升降自在。甚至水升虛空,而作淋灌。人間之水,其性向下。彼土之水,上下無礙。更有進者,同一池水,多人入浴,人之所欲,各有不同,或高或低,或暖或涼,或緩或急。而此水能一一知眾生意,復能一一隨眾生意。如其所願,同時同處,普應現之。當思此水,是何等之水。如斯境界,是何等境界。《法華》曰:「止止不須說,我法妙難思。」此正是難思之妙法。

 

茲於不須說中,勉強說之。彌陀因地,住真實慧。莊嚴淨土,開化顯示真實之際。此真實之際,勉強說之,即實際理體。當人自心,亦即是一法句,一清淨句,真實智慧無為法身。此水即是真實之際,故能普門示現,廣滿眾願,一一惠以真實之利也。下曰水演妙法,彌顯此意。

 

「開神」。「神」者,明也。又有情之心識,靈妙不可思議,故曰神識(俗稱為靈魂)。又如《肇註維摩經序》曰:「夫道之極者,豈可以形言權智,而語其神域哉!」是則以真證之不可思議境界謂之神域。又自在徹見事理之智慧,曰神智。故知「開神」乃能使浴者開顯識性中本有之神智也。又水具八德,調和適意,故「悅體」。「淨」者,清澄無垢。「無形」者,表至清也。以水至清,能使池底寶砂清澈映現,故曰「寶沙映澈」。徹照至底,故曰「無深不照」。「淨若無形」,水之相也。「開神悅體」,水之用也。相用俱妙,實因水之本體妙也。

 

微瀾徐迴,轉相灌注。波揚無量微妙音聲;或聞佛法僧聲、波羅蜜聲、止息寂靜聲、無生無滅聲、十力無畏聲;或聞無性無作無我聲、大慈大悲喜捨聲、甘露灌頂受位聲。

 

上段明本品之(二)水演妙法。廣演無情說法之妙諦,以成熟極樂眾生之善根。「微瀾」,水生細紋曰「波」;大波曰「瀾」。今曰「微瀾」,乃指細波。「徐迴」。「徐」者,緩也。「迴」者,迴流,水往復也。水波徐緩往復,互相激盪,輾轉生波。故云「轉相灌注」。水波相擊,發微妙悅耳之聲。其聲之種類無量,微妙亦無量,故曰「波揚無量微妙音聲」。所言「無量微妙」者,以能廣說無量妙法故。

 

「佛法僧聲」。佛法僧者,三寶也。《小本》曰:「聞是音者,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波羅蜜」,譯為到彼岸。或度無極,簡曰度。或事究竟。以菩薩之大行,能究竟一切自行與化他之事。故名事究竟。乘此大行能由生死之此岸,到涅槃之彼岸,故名到彼岸。因此大行能度諸法之廣遠,故名度無極。「止息」。「止」者,停止之義,住止於諦理不動也。「息」者,休息。《止觀三》曰:「息義者,諸惡覺觀,妄念思想,寂然休息。」故「息」者,息諸妄念也。此就所觀而得名,故止息即止觀。又《止觀三》曰:「法性寂然曰止,寂而常照曰觀。」又「無明即明。不復流動,故名為止。朗然大淨,呼之為觀。」又《止觀輔行》曰:「中道即法界,法界即止觀。止觀不二,境智冥一。」「寂靜」,見前「諸根寂靜」註。「無生無滅」者,涅槃之真理,本來無生滅。《仁王經》曰:「一切法性真實空。不來不去。無生無滅。」又《圓覺經》曰:「一切眾生於無生中,妄見生滅,是故說名輪轉生死。」又清涼云:「若聞無生者,便知一切諸法,皆悉空寂,無生無滅。」

 

「十力」者,如來證得實相之智。了達一切。無能壞,無能勝,故名為力。(詳見第四十六品十力註)(一)知是處非處智力。(二)知三世業報智力。(三)知諸禪解脫智力。(四)知諸根勝劣智力。(五)知種種解智力。(六)知種種界智力。(七)知一切至處道智力。(八)知天眼無礙智力。(九)知宿命無漏智力。(十)知永斷習氣智力。是為「十力」。「無畏」者,又云無所畏。佛於大眾中說法,泰然無畏之德也。此有四種:(一)一切智無所畏。佛於大眾中,明言我為一切智人,而無畏心。(二)漏盡無所畏。佛於大眾中,明言我斷盡一切煩惱,而無畏心。(三)說障道無所畏。佛於大眾中,說惑業等諸障法,而無畏心。(四)說盡苦道無所畏。佛於大眾中,說戒定慧等諸盡苦之正道,而無畏心。是名四無畏。

 

「無性」者,《法華經》曰:「知諸法常無性。」性者體也,一切諸法皆無實體,故曰「無性」。又《楞伽經》、《唯識論》等,明三種無性:(一)相無性。一切眾生,以妄心向因緣生之事物,計度為我、為法,並迷執為實我與實法,是名遍計所執性。如見繩而誤以為蛇,蛇非實有,但因妄情迷執,而有蛇相。此相非實有,但因妄情而現。故曰相無性。(二)生無性。由因緣而生之一切萬法,謂之依他起性。他,即指因緣。例如繩從麻之因,與它助緣而成,離妄情而自存。但繩無實性,緣散繩空,故曰生無性。(三)勝義無性。勝義者,謂圓成實性,指圓滿成就之真實性。亦名法性,亦曰真如,是一切有為法之體性。例如繩之實性為麻。圓成實性為絕待之法,離一切相。若見知是麻,則離蛇繩之相。故曰勝義無性。「無作」者,無因緣造作。義同無為。《華嚴大疏》曰:「以有所作為,故名有為;有為是無常。無所作為,故名無為。無為即是常也。」《探玄記》曰:「緣所起法,名曰有為。無性真理,名曰無為。」故知「無作」、「無為」皆真理之異名。又《法事贊》曰:「極樂無為涅槃界。」涅槃為不生不滅,絕一切有為之相,是名無為。離一切有為造作,是名無作。極樂國土舉體是一清淨句,真實智慧無為法身,故曰無為涅槃界。「無我」。我者,具常一之體,有主宰之用者也。於人身體執有此,謂之人我。於法執有此,謂之法我。然人身者,五蘊之假和合,無常一之我體。如《止觀七》云:「以無智慧故,計言有我。以慧觀之,實無有我。我在何處。頭足支節,一一諦觀,了不見我。」又《原人論》曰:「形骸之色,思慮之心,從無始來,因緣力故,念念生滅,相續無窮,如水涓涓(前浪去而後浪來)。如燈焰焰(新焰生而舊焰滅)。身心假合,似一似常(實則剎那之際,生滅無窮)。凡愚不覺,執之為我。寶此我故,即起貪瞋癡等三毒。三毒擊意(攻動意根),發動身口,造一切業。」再言法者,總為因緣所生,亦無常一之我體。《大乘義章二》曰:「法無性實(一切法皆無實性),故云無我。」故《十地經》曰:「無我智有二種,我空法空。」又《金剛經》曰:「通達無我法者,如來說名真是菩薩。」

 

「大慈大悲喜捨聲」(喜捨見《宋譯》)。慈悲喜捨,名四無量心。(一)慈無量心,能與樂之心也。(二)悲無量心,能拔苦之心也。(三)喜無量心,見人離苦得樂生慶悅之心也。(四)捨無量心,如上三心捨之,而心不存著也。又怨親平等,捨怨捨親也。此四心,普緣一切眾生,引無量之福,得無量之果,故名四無量心。

 

「甘露灌頂受位」。「甘露」者,天人所食之美露,味甘如蜜。《光明文句五》曰:「甘露是諸天不死之藥,食者命長身安,力大體光。」「灌頂受位」者,顯教謂等覺菩薩將入妙覺之位,一切十方佛,以智水灌菩薩頂。譬如轉輪聖王,取四大海水灌太子頂,唱言:「太子已受位竟。」是名灌頂受位。又密典《秘藏記鈔》以水灌頂,名甘露灌頂。《大日經疏》曰:「今如來法王,亦復如是,為令佛種不斷故,以甘露法水,而灌佛子之頂,令佛種永不斷故。為順世法故,有此方便印持之法。從此以後,一切聖眾,咸所敬仰。亦知此人畢竟不退於無上菩提。定紹法王之位。」又《秘藏記》曰:「菩薩初地乃至等覺,究竟遷佛果時,諸佛以大悲水灌頂。即自行圓滿,得證佛果。」如上種種微妙法音,皆是水波自然之聲,無情說法,遍滿國土,池水樹林,悉演妙法。

 

得聞如是種種聲已,其心清淨,無諸分別;正直平等,成熟善根。隨其所聞,與法相應。其願聞者,輒獨聞之;所不欲聞,了無所聞。永不退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上段明聞者得益。諦聞妙法,心無妄念,離諸垢染,故曰「其心清淨」。「分別」者,思量識別諸事理,以妄分別為體。乃妄於無我無法之上,而分別我與法也。若無我、人、眾生、壽者之相,平等無差,一味無別,故曰「無諸分別」。「正直」者,方正質直,無邪無曲。《往生論註》曰:「正直曰方。....依正直故,生憐愍一切眾生心。」又《法華經》曰:「正直捨方便,但說無上道。」此中所謂正直,指唯說圓教之一乘妙法之本懷也。「平等」,無差別曰平等。《往生論註》曰:「平等是諸法體相。」因真如周遍於一切諸法。萬法一如,故曰平等。又《論註》曰:「聞阿彌陀如來至德名號,說法音聲,如上種種口業繫縛,皆得解脫。入如來家,畢竟得平等口業。」是故極樂國人,得聞種種法音,其心清淨,遠離分別,正直無邪,畢竟得如來平等口業,故曰「平等」。又《法華科註四》曰:「平等有二:一者法等,即中道理。二者眾生等,即一切眾生,同得佛慧也。」蓋謂:一者,平等是中道之理體,一毛一塵無非中道,故曰平等。二者,眾生本具如來智慧德相,同得佛慧,故曰平等。「善根」者,《小本》云:「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彌陀要解》云:「菩提正道名善根。」《圓中鈔》疏曰:「執持名號,發願往生,方名多善根也。」《彌陀疏鈔》云:「執持名號,願見彌陀。誠多善根、大善根、最勝善根、不可思議善根也。」彼土眾生因聞泉流說法,如上之不可思議善根,悉皆成熟。

 

「隨其所聞,與法相應」。《唐譯》曰:「得聞如是種種聲已,獲得廣大愛樂歡悅,而與觀察相應、厭離相應....(乃至)涅槃相應。」「相應」者,即契合之義。《往生論註》曰:「相應者。譬如函(匣也)蓋(匣之蓋也)相稱也。」又《起信論》曰:「以離念境界,唯證相應故(唯有實證,方能契入離念境界。)」又《華嚴論》曰:「一念相應一念佛。一日相應一日佛。」今經云「隨其所聞,與法相應」,深顯彌陀本願功德,不可思議。諸往生者,善根成熟,所聞妙法,悉能契會。躡解起行,行起解絕。忘照同時,能所不二。智與理冥,乃至種種所聞,悉能頓契,與法相應。下云:「其願聞者,輒獨聞之。所不欲聞,了無所聞。」復表此水圓明具德,自在無礙,妙應無窮。「一一隨眾生意」也。極樂國土,水鳥樹林,悉演妙法。色光聲香,皆作佛事。耳目所對,全顯本心。舉足下足,咸作佛事。故於無上菩提之心,永無退轉,純是增上因緣。

 

十方世界諸往生者,皆於七寶池蓮華中,自然化生。悉受清虛之身、無極之體。

 

上段乃本品之(三)十方往生者皆於寶池蓮花化生。此為第二十四「蓮花化生願」之成就。「自然化生」。自然者,義寂云:「非胎藏所生育。故自然。」《會疏》曰:「非妄業所感,佛願令然,故謂自然。」化生,見前第二十四願註。「清虛之身,無極之體」。「清虛」見漢吳譯。《魏譯》為虛無。其義同。義寂曰:「非飲食所長養,故虛無。非老死所殞沒,故無極。」《嘉祥疏》曰:「以神通無所不至,故無極之體。如光影,故虛無之身。」又《會疏》曰:「有而若無,縱任無礙,故名虛無之身。一得受生,無有終期,故名無極之體。」憬興云:「虛無、無極者,無障礙故,希有故。如其次第。」意謂:無障故曰虛無。希有故稱無極。諸家之釋,可合參。

 

不聞三途惡惱苦難之名,尚無假設,何況實苦。但有自然快樂之音,是故彼國,名為極樂。

 

上文為第一「國無惡道願」,與廿八「國無不善願」之成就。小本云:「其彿國土。尚無惡道之名,何況有實。」又曰:「其國眾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故名極樂。」又《論註》曰:「永離身心惱,受樂常無間。」故經云:「但有自然快樂之音,是故彼國,名為極樂。」

 

| Google | 百度 | Yahoo! | 維基 Wiki | MSN | 佛教 | 經典圖書館 | 

| 電視 | 購物 | 兒童 | 書店 | 雜誌 | 視頻 | 免費佛經 | 音樂下載 | 熱門網站 | 佛教論壇  |

般若文海佛教經典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