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印光大師年譜

(誕生至出家時期1861∼1881)

 

沈去疾居士編著

 

公元一八六一年

公元一八八0年

公元一八八一年

 

公元一八六一年  辛酉  清咸豐十一年    一歲

 

夏曆十二月十二日辰時,生於陝西省郃陽(今合陽)縣(一)。師生六月即病目,幾喪明,後雖愈,目力已損(二)。

 

(一)見真達和尚等《印光法師行業記》。

 

(二)見《三編》卷二「復郭漢儒」:「生甫六月即病目,經六月之久,目未一開,除食息外,晝夜常哭。」(上冊三一四頁)

 

公元一八六二年  壬戍  清同治元年    二歲

 

公元一八六三年  癸亥  清同治二年    三歲

 

公元一八六四年  甲子  清同治三年    四歲

 

公元一八六五年  乙丑  清同治四年    五歲

 

公元一八六六年  丙寅  清同治五年    六歲

 

公元一八六七年  丁卯  清同治六年    七歲

 

公元一八六八年  戊辰  清同治七年    八歲

 

公元一八六九年  己巳  清同治八年    九歲

 

公元一八七0年  庚午  清同治九年    十歲

 

公元一八七一年  辛未  清同治十年    十一歲

 

公元一八七二年  壬申  清同治十一年    十二歲

 

公元一八七三年  癸酉  清同治十二年    十三歲

 

公元一八七四年  甲戍  清同治十三年    十四歲

 

公元一八七五年  乙亥  清光緒元年    十五歲

 

公元一八七六年  丙子  清光緒二年    十六歲

 

公元一八七七年  丁丑  清光緒三年    十七歲

 

公元一八七八年  戊寅  清光緒四年    十八歲

 

公元一八七九年  己卯  清光緒五年    十九歲

 

公元一八八0年  庚辰  清光緒六年    二十歲

 

隨兄讀書長安,離鄉四百二十里(一)。

 

去同州考秀才時,隻身投奔長安雁塔寺,擬出家。其兄幾經周折找到他,再三相勸,而他不以為然,說道:「舉人、秀才能怎樣?為官那有好下場!......到頭來,大禍臨身更悔煞!」被其兄硬扯回家,閑住八十餘日(二)。

 

(一)見釋南亭、樂建吾(崇輝)等《永思集續編•印光祖師傳略》(一九七0年):「嗣隨長兄讀書長安,距鄉四百二十里。」文中雖未明言「隨兄同至長安」之確切年份,然至少已在此(二十歲)前矣。

 

(二)按:此則資料據印光法師家鄉,陝西合陽縣縣誌辦公室,縣誌副主編,陝西印光法師紀念堂籌委會副秘書長鄒念宗先生於一九九七年十二月來信提供。資料原記「光緒五年」一八八0年。顯是光緒六年之誤,故補入本年條中。

 

印光法師紀念堂籌建委員會

 

在陝西合陽縣城,印光法師故里。一九九六年二月一日成立。由合陽縣人大常委常務主任李克明、縣政協主席黃萬合、秦飛老居士等發起。有印光皈依弟子弘林方丈,陝西佛協副會長昌明法師、大興善寺界明方丈,及陝西醫史博物館館長張厚墉教授等佛教界文化人士、居士參加。秦飛老居士為秘書長。秦老居士及張厚墉教授曾於一九九0年在合陽印光法師出生地考察五天,走訪調查,證實了印光法師生於陝西合陽縣孟莊鄉赤東村。

 

公元一八八一年  辛巳  清光緒七年    二十一歲

 

投終南山南五台蓮華洞寺出家,禮道純和尚為師(一)。夏,承剃度師命往皖之小南海參學(二)。

 

(一)見《行業記》。    又據陳煌琳《印光法師傳略》載述:「光緒七年辛巳,年二十一,長兄由長安回鄉,即往終南山南五台蓮華洞寺出家,禮道純長老為師。未三月,長兄尋蹤至,給以母病篤,乃隨回家。途中兄出俗服一襲,厲聲斥曰:『汝不卸僧裝,吾必死汝於此!』無奈,從之。及抵家,母固無恙也。長兄誡曰:『誰教汝擅自出家乎?從今將此念頭放下,否則定予痛責!』家人慮師潛逃,防範綦嚴,遇戚家有喜事,兄皆師往賀,席間有肉。師故大啖,兄大悅,以為不復有出家志,防範遂疏。一日,長兄往探親,二兄在埸曬穀,師乘機占一觀音課,云『高明占祿位,籠鳥得逃生』。遂竊取僧衫並錢二百文,奔蓮華洞寺道純師處,恐長兄追至,不敢久留,一宿而去。道純師係一苦行僧,贈洋錢一圓,陝人鮮見,錢店不兌換,乃向首飾店換得錢八百文。」

 

(二)見釋妙真等主編《印光大師書傳•蓮華曬經》:「師於光緒七年夏承剃度師命,往皖之徽州小南海參學。行前唯得其師所存之銀圓一枚,易錢八百為路費。登山涉水,只影孤征,備歷艱辛而毫無退志。道經湖北竹溪蓮華寺,詢知去程尚遠,復為常住留充『照客』。遂止行程。」

 

| Google | 百度 | Yahoo! | 維基 Wiki | MSN | 佛教 | 經典圖書館 | 

| 電視 | 購物 | 兒童 | 書店 | 雜誌 | 視頻 | 免費佛經 | 音樂下載 | 熱門網站 | 佛教論壇  |

般若文海佛教經典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