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戒律學綱要 >> 沙彌律儀要略集註(電子書)

 

沙彌律儀要略集註(全集之二)不殺生戒.doc

廣化律師 註述

第一  不殺生戒

 

一曰:不殺生。

 

生是生物,包含一切有生命的動物。斷除一切有生命的動物之生命,叫做殺生。佛制沙門不得殺害有生命的眾生,叫「不殺生戒」。

 

解曰:上至諸佛聖人師僧父母,下至蜎飛蝡動微細昆蟲,但有命者,不得故殺。

 

十戒名相,從「一曰不殺生」至「十曰不捉持生像金銀寶物」,是佛所制的戒條,每條戒文後面「解曰」以下的文字,是蓮池大師解釋戒文的著作。

 

「諸佛」通指十方世界一切佛,佛本萬德具備,一切人天魔外所不能害。所謂殺者,惡心出佛身血,即召殺佛之罪。如提婆達多推石害佛,為謢法神所擋,碎石飛來,傷佛足指,即名殺佛。若末世眾生,去佛久遠,凡以惡心毀佛像者,等同出佛身血。

 

「聖人」有世間聖人與出世間聖人之分,這裏所指是出世間三乘聖人。「師僧」者,師指剃度恩師,戒和尚、阿闍黎、親教師等,僧通指一切比丘僧。「父母」是生育自身的恩人。上來諸佛聖人師僧父母等,皆屬恩田,應當念恩圖報,若反加以殺害者,犯逆罪,不通懺悔死墮大阿鼻地獄,受燒煮之苦,永劫無盡。

 

「蜎飛」是空中飛行之小蟲。「蝡動」泛指地上爬行之小蟲。「微細昆蟲」肉眼能見之小蟲。此三句,概括一切蟲類。牠們雖然體形不同,都有生命活力,知道貪生怕死,抑且都有佛性,都可能成佛。所以佛制「但有命者,不得故殺」。

 

這裏說:上至諸佛,下至昆蟲,其中間當然包括天、人、龍、神、鬼、畜等,皆不得殺。既不得殺,亦就不得墮胎、破卵也。

 

若殺人,犯重罪、失戒體,不通懺悔。殺天龍鬼神,犯中罪。殺畜生昆蟲,犯輕罪,許懺悔,滅犯戒罪。但殺業未了,因緣會遇時,仍須償命。若殺人不死,犯中方便可悔罪。若無心誤殺眾生者,不犯戒,然有誤殺之業報,應立即給他念佛念往生咒,助他往生西方,令解怨釋結。並到佛前至誠求哀懺悔,一誤不得再誤。若見他殺,有力能救者、應救。設不能救,當起慈心,念佛持咒,祝令解冤釋結,永斷惡緣。

 

犯戒處斷:凡犯逆罪、極重罪及重罪者,皆失戒體(破戒),不通懺悔,滅擯僧團之外,此生永不得出家受戒。犯中罪及輕罪者,通懺悔。可到師長前,發露懺悔,滅犯戒罪。懺悔之後,戒體仍復清淨。以下各條犯戒處斷,準此為例。

 

或自殺,或教他殺,或見殺隨喜,廣如律中,文繁不錄。

 

「自殺」身業犯罪,凡自手殺生,或用刀杖,或擲木石,或以毒藥,乃至推落水中坑中等,皆屬身業犯罪。「教他殺」口業犯罪,或以惡口令他人自尋死路,或以好言勸他人自死,如說:「善人!用此惡活為,寧死不生。」他死者,犯重罪。或以語言信件,教他人去殺生,例如張三教李四去殺王五,李四聽順張三所教,殺死王五者,張三李四兩人,同犯殺人罪。與他毒藥令自殺死者,得重罪。

 

「或見殺隨喜」屬意業犯罪,如看見他人殺生時,心生歡喜,口出讚言、該殺、殺得好,這等事雖非自殺,然有助長他殺之嫌,殺生之心,罪無可逭,故名為犯。此處只舉自作、教他、見聞隨喜,三者而已,至於種種不同的殺法,和結罪輕重,在大「律中」說得很「廣」很詳,因為「文」字「繁」瑣,大師故「不錄」。

 

經載冬月生虱,取放竹筒中,煖以棉絮,養以膩物,恐其饑凍而死也。乃至濾水覆燈,不畜貓狸等,皆慈悲之道也。微類尚然,大者可知矣。

 

前段文講戒殺,這段談護生。「冬月生虱,取放竹筒」者,戒經記載:「一老比丘,身上生虱,不敢殺害,夜間頻頻起床,將虱放生門外,累的很疲勞,比丘白佛,佛聽將虱放竹筒中,煖以棉絮,養以膩物,以免飢凍而死,早晚送去放生於牆隙或木孔中,任其自活。」

 

古人禦寒工具簡單,惟棉布衣被及烤火而已,故容易生虱;今時科學發達,冬季禦寒,有電熱器、煖氣、熱水袋,及尼龍衣被等,故很少生虱。然雖不生虱,古人對虱的護生細行,尚可作我們戒殺護生的借鏡。「乃至」二字是超略詞,舉前護虱,及後濾水覆燈,以概括不得焚燒山林,決湖塞溝等。「濾水」者,佛觀一缽水,八萬四千蟲。所以佛制出家人喝水,須用濾水囊濾過方喝,以免殺生。若外出五里以上,須帶濾水囊。

 

佛世有二比丘,遠道去親近佛陀,忘了帶濾水囊,中途口渴,見路旁池水有蟲,老者持戒不喝遂死,少者求見佛心切,飲水復前行往見佛。佛呵斥他說:「佛子不持吾戒,雖在吾身邊,去吾千里;年老比丘持戒死故,得生天上,早已到此。」現在各寺院,雖無濾水囊,但喝的自來水,在水廠已過濾了,故不犯戒。若出行中途,可買汽水喝,免犯戒。

 

「覆燈」者,古時用油燈,點燈時常有飛蛾撲火傷生,為了護生,須用罩覆燈。今時用電燈,但夏夜開燈時,應將門窗關閉,以免飛蟲入室不得出而喪生。「不畜貓狸」者,喜殺鼠,畜犯教他殺之嫌,不得畜。鼠為竊食故來,若經常將食物儲置穩固,鼠不得食,便不來了。要之,養虱、濾水、覆燈、不畜狸,這些護生細行,「皆」是叫出家人養成「慈悲」心腸「之道」。

 

慈悲是佛法根本,一切佛法皆從佛的慈悲心流露出來。涅槃經說:慈悲即如來。欲想 成佛,先陶養慈悲心。慈悲是什麼?給予眾生快樂就叫「慈」,幫助眾生解脫苦惱就叫「悲」。古人對虱蛾鼠等「微」細之「類」眾生,尚且慈悲護持,而對於「大者」飛禽走獸的愛護,便「可」想而「知」了。

 

今人不能如是行慈,復加傷害,可乎?

 

這是勸人,效法古德,戒殺護生。古人竹筒養虱,濾水,覆燈,那樣的慈悲,愛護虱、蟲、蛾等微細眾生,現「今」的「人」,雖「不能」效法古人那樣「行慈」愛護眾生,「復加」打「傷」殺「害」,怎麼「可」以呢?若已犯殺生者,請多行放生,以贖前愆。

 

今時有一些人,夏夜多蚊,便打DDT。種菜、種花生了蟲,就洒農藥,這都是犯殺戒,應速悔改。夏夜多蚊,方便驅除,驅不去者,作布施結緣想,何必殺生?菜園生蟲,洒大悲水驅之,令牠得善處,我除災害,皆大歡喜。但是洒大悲水,須有信心、有耐性,方有感應。

 

民國五十五年冬,霧峰護國寺菜園長蟲,全園青菜,皆被吃光,大眾都主張洒農藥,我堅持不可。初命香燈師將大殿供水,交給工人去澆菜,無效;是時常定法師在護國寺從我學唯識,平日戒行清淨,我復命常定法師去求大悲水澆菜,效果不大;於是我親自提一桶水,在佛前至誠懇禱菩薩顯靈,並唸大悲咒加持之,洒過之後,次日清晨去看,吃了七顆菜,信心頓增;是晚復洒大悲水一次,次日去檢查,只少了三顆;再洒一次大悲水,從此蟲害永除,而且菜長的特別茂盛。廣化自愧無德少學,耐心行之,尚有感應;諸方大德,道高行清,若能實行,收效必宏。

 

故經云:「施恩濟乏,使其得安,若見殺者,當起慈心。」

 

恩是恩惠,以財物或人力惠施困難中的人,叫施恩。乏者貧乏,救濟貧乏,名為濟乏。此語出沙彌戒經。「施恩濟乏」有二種:一是物質的貧乏者,應行財施,「使其」身口「得安」樂。一是知識的貧乏者,精神苦悶無所寄託,當行法施──說法給他聽,「使其」精神「得安」慰。沙彌名為行慈,即行此等慈濟事。

 

「若見」有「殺」生「者」,「當」生「起慈」悲「心」,出錢買來放生。若屠夫不肯賣,可向他說明殺生與放生之利害。他若不聽,亦不得對他生瞋心,應「當起」大「慈」悲「心」,可憐他不明因果,犯殺生罪,必墮地獄。並向被殺之眾生,起慈悲心,可憐他為業力牽掣,將遭殺害。且對它說法,作還債想,莫生怨結。給它說三皈依,唸往生咒,迴向給他聞法往生,死後得解脫。

 

度狗經說:「有一沙門,見屠夫牽狗去殺,沙門要買來放生,屠夫不肯。以是沙門將缽中飯給狗吃,並對狗說法,狗食飯聞法,歡喜皈依,死後即轉生為人,復見沙門,即隨之出家,不久證了聖道,因感激師恩,終身侍奉師父。」由此看來,狗子尚且得道,是故不應殺生

 

噫!可不戒歟?

 

噫是嘆息之聲。歟為疑問之詞,即今語體文之嗎、呢等字。這是說:佛制不殺生戒,為我等眾生閉三惡道之門。是故古人,從佛聞法,得知殺生罪報之可怖,竭力奉行戒殺護生,我等豈可不戒嗎?應當切戒才是。

 

華嚴經道:「殺生之罪,能令眾生墮於地獄、畜生、餓鬼中,三惡道受苦畢,轉生人道,還得受二種果報,一者短命,二者多病。」賢愚經說:「戲笑殺他命,悲哭入地獄。」如經所說,殺生之罪,苦報無窮,長劫遭殃,應當深信。

 

拙衲在俗家時,本村有一貧苦老叔公,以受僱製板鴨為職業,一生所殺之鴨,數十餘萬,他臨命終時,自言有成千上萬的鴨子,向他索命。說過之後,即漸漸昏迷不省人事,全身抽筋,四肢發抖,反覆跳動不停,一如雞鴨死時之痛苦形狀,時經三日三夜然後斷氣。以臨終之相看來,死後當墮地獄無疑。殺生之罪,深可畏也。

 

再以拙衲本身而言:生長於佛教家庭,故不敢殺生,然而好飲酒食肉,犯教他殺,所食雞鴨豬狗等眾生,不計其數。雖初聞佛法,立即斷肉茹素,悔已遲了。於六十三年五月間,正禮懺時,忽見雞鴨豬狗等眾生,成千上萬,隨在我後,是夜在禪房平地一跤,跌斷左腿,迄今兩年餘,尚未復元,時時作痛,猶人間地獄,慘苦萬分。此教他殺之罪,亦可畏也。惟望讀者大德,勸告世人,引此為誡,切勿殺生,是所至禱。

 

   ┌1. 有生命的眾生

  犯│

   ├2. 意知是有生命的眾生

  罪│

   ├3. 故起殺心

  要│

   ├4. 應用殺法

  件│

   └5. 被殺者命斷

 

 

   ┌上品──殺諸佛聖人師僧父母犯逆罪,殺人犯重罪

  犯│

  罪├中品──殺天龍鬼神犯中罪

  品│

  類└下品──殺畜生為輕罪

 

 

  開┌1.若營造房屋,誤墮木石殺人或遙擲瓦石,誤著彼身而死者,不犯。

   

  緣└2.若病狂失心(如見火而捉等)殺生者無犯。

 

 

   ┌1.犯逆罪者,墮阿鼻地獄。

  犯│

  罪├2.犯重罪者,失戒體(破戒)不通懺悔,滅擯。

  處│

  斷└3.犯中罪及犯輕罪者,通懺悔。速到師長前,發露懺悔,懺悔之後,

          仍復清淨。(殺業未了終須償報)

 

 

測驗題

1.什麼叫殺生?什麼叫不殺生?

2.試寫出殺戒的犯罪要件。

3.殺戒罪分那三品?

4.試將自殺、教他殺、見殺隨喜,配以身、口、意三業罪,列表說明。

5.略說殺生的果報如何?

6.什麼叫不通懺悔罪?什麼叫可悔罪?

 

 

  

 沙彌律儀要略集註pdf

 

 

以戒為師_wiki.jpg

勤修清淨波羅蜜   恆不忘失菩提心
滅除障垢無有餘   一切妙行皆成就

牟尼佛法流通網 釋大寬法師 合十 分享

http://www.muni-buddha.com.tw/dakuanQA

 

 

 

弘律沙門wiki    amita-buddha-wiki.jpg

勤修清淨波羅蜜   恆不忘失菩提心
滅除障垢無有餘   一切妙行皆成就

Email:dakuan00@yahoo.com.tw

牟尼佛法流通網 釋大寬法師 合十 分享

http://www.muni-buddha.com.tw/dakuanQA/

佛教的戒律主要有:五戒、八關齋戒、沙彌戒、比丘戒、菩薩戒,在這些戒律中,「沙彌戒」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因為沙彌戒不但是比丘戒的基礎,更是在家居士要邁入出家修行的第一個門檻。沙彌律儀要略集註(目錄)(廣化法師)弘律沙門:釋大寬法師解釋 Pdf Wik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