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彌律儀要略集註(白話解釋) No.016 釋大寬法師 白話解釋 http://www.muni-buddha.com.tw/monk_wiki/monk-ex-menu.html
《 不淫戒,男女交媾,以染污心,行穢惡行,名不淨行。No.016 》
第三 不淫戒
三曰:不淫。
淫者男女交媾,以染污心,行穢惡行,名不淨行,又名非梵行。佛制出家僧尼,不得與一切男女作不淨行,名不淫戒。
解曰:在家五戒,惟制邪淫;出家十戒,全斷淫欲。
眾生根性,各各不同,故佛制戒,亦分多種。五戒是適應於人天福報者,十戒是適應於求了生死者。「在家」居士,有夫妻家室,只圖人天福報,不求超出三界,是故「五戒」,「惟制邪淫」而已,持不邪淫戒,得夫妻感情專一,家庭和樂的人世福報。至於出家沙彌,本圖了脫生死,求證涅槃故,辭親割愛,捨俗入道。而淫欲正是生死之根本,證涅槃之大障礙。
解釋: 本圖了脫生死,求證涅槃故 → 本來就是為了 了脫生死輪迴之苦,以求證悟到不生不滅的涅槃境界
辭親割愛,捨俗入道 → 所以才離開最親的父母眷屬,放下最愛的妻子兒女,抛棄世俗的一切享受,以求進入到究竟解脫的成佛之道
所以「出家」的沙彌「十戒」,不但制禁邪淫,而原有的妻子,出家之後,亦不得行淫,及不得與鬼神畜生行淫,不得想念淫事。若起淫心,當自悔責。總而言之,出家必須「全斷」一切「淫欲」。如戒經所說:「不得娶婦,畜養繼嗣,防遠女色,禁閉六情。」如此才可希望證淨法身,圓滿菩提,不負出家的初衷。
解釋: 不得娶婦,畜養繼嗣 → 不可以結婚娶妻,或者是養育可以傳宗接代的子女
禁閉六情 → 禁止、關閉「喜、怒、哀、樂、好、惡」這六種世俗的情感
現在全世界的佛教國家,如中、韓、泰、印、越、緬、錫、柬……等地的僧人,都仍然遵守佛制,無妻無子,惟獨有人誤會日本僧人,娶妻生子。須知道日本淨土真宗的本願寺裏,畜妻生子的傳教師,是居士身份,非「結婚比丘」也。
考日本淨土真宗傳教師的畜妻因緣,起源於攝政關白時代,親鸞上人年青英俊,善於說法,很得朝野欽敬。當時攝政王公關白之女,私戀親鸞,意欲逼他還俗結婚。適親鸞的師父法然上人,大倡淨土法門仗他力了生死之說,於是關白詢問法然道:我今居俗,上人出家,我們同是念佛,是否功德同等──同生西方,同了生死?法然答是同等。(按淨土法門,出家眾可得上輩往生,在家眾最高僅能中輩往生。)關白抓住此語病就說:既是出家在家念佛功德同等,即請上人命令高足與小女結婚。親鸞懾於關白之淫威,不敢違抗,乃捨戒還俗結婚,並遷出原住之寺院,另建新居。因親鸞善說法,信眾很多,顯得獨成一派,類似我國的居士林,即今日本之淨土真宗。
解釋: 起源於攝政關白時代 → 起源於日本的攝政王「關白」的那個時代 (所謂「攝政」是指代替君主處理國家政治的人)
親鸞懾於關白之淫威 → 「親鸞」害怕於「關白」濫用權力的強大威勢
續明法師遺著一二六一頁云:「但據去年日本京都西本願寺傳教師飛利浦、查理、愛德曼致函「佛教世界」聲稱:『真宗並無僧侶比丘教士等,本願寺傳教師,皆是佛教講師,並不自稱僧人,親鸞上人脫離僧侶生活而返俗作居士,以居士身傳教。最要者,即為本願寺傳教師並非破戒之「結婚比丘」,不可作此想。日本比丘亦如西洋比丘,堅持佛戒,住持佛法。因真宗多為西方佛教徒誤解,故特為說明。』(見海潮音月刊第三五卷九月號佛教簡訊欄「日本京都」條)。」
由此項聲明,可知世人以為日僧娶妻畜子,皆是誤會。臺灣過去受日本統治之影響,本省人亦有作東施效顰者,娶妻生子,居住佛寺,宣傳佛法。此等人若「並不自稱僧人」,亦可視作「以居士身傳教」的「佛教講師」;若「自稱僧人」,那就是「結婚比丘」,破戒又破見的惡人了。
解釋: 本省人亦有作東施效顰者 → 結果本省的台灣人也有模仿日本佛寺傳教師娶妻生子的,這不就像是那醜陋的「東施」不衡量本身的條件,卻去模仿美女「西施」皺著眉頭的漂亮模樣,只會得到反效果呀!
牟尼佛法流通網 弘律沙門 釋大寬法師 謹識
勤修清淨波羅蜜 恆不忘失菩提心 Email:dakuan00@yahoo.com.tw http://www.muni-buddha.com.tw/dakuanQA/ 佛教的戒律主要有:五戒、八關齋戒、沙彌戒、比丘戒、菩薩戒,在這些戒律中,「沙彌戒」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因為沙彌戒不但是比丘戒的基礎,更是在家居士要邁入出家修行的第一個門檻。沙彌律儀要略集註(目錄)(廣化法師)弘律沙門:釋大寬法師解釋 Pdf Wik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