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學藏經閣 >>  佛教戒律學綱要

 

佛說優婆塞五戒相經箋要 集註 考題 (不邪淫戒)

 

佛說優婆塞 五戒相經淫戒 考題 解答

 

1.何謂遠方便、次方便、近方便?試舉例說明之。

遠方便:內心淫意,身口未現,此犯下罪(下品可悔罪)

次方便:動身口,未到前境,此犯中罪(中品可悔罪)

近方便:臨至境所,身分相交,未至犯處以來,此犯重中罪(中品可悔罪)

 

例如,內心起了行淫的念頭,尚未表現在身口的動作上,這叫作「遠方便」。 如果起了淫念之後,接著動了身口,就是開口向對方講,或者身體向著行淫的處所走去,「未到前境」,就是尚未到達那個行淫的地點時,這叫作「次方便」。 到達了行淫的地點,「身分相交」,男女雙方的身體已經抱在一起,「未至犯處以來」,但是尚未交媾,還未犯到淫戒的根本入如胡麻許,這時是近方便。

 

2.略寫出爾所知降伏淫心的方法。

一、法華經普門品:若有眾生多於淫欲,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欲。

二、四覺觀:深知彼我同具陋質,是為隨境除貪方便門。隨在覺其污,愛從何處起?「四覺觀」包括:睡起生覺第一,醉後生覺第二,病時生覺第三,見廁生覺第四。

三、九想觀:方悟身後無量悽慘,是為返終絕愛方便門。人想死亡日,欲火頓清涼。「九想觀」包括:新死想第一,青瘀想第二,膿血想第三,絳汁想第四,蟲噉想第五,筋纏想第六,骨散想第七,燒焦想第八,枯骨想第九。

 

3.佛告諸比丘,優婆塞不應生( )( ),尚不應生心,何況起( )( )

  欲想  欲覺  欲恚癡  結縛根本不淨惡業 

 

4.什麼是「欲想」?於欲境界安立名言,名為欲想。(心中想女眾的身體特徵,如胸臀等。)

 

5.什麼是「欲覺」?於欲境界忽起尋求,名為欲覺。(繼續聯想下去,身心如醉如癡而起尋求。)

 

6.什麼是「結縛根本」?由欲不遂,而起於恚,欲之與恚,同依於癡,三毒既具,則為一切結縛根本。

 

7.什麼是「不淨惡業」?違清淨行,能招此世他世苦報,故名不淨惡業。

 

8.是中犯邪淫有四處:( )( )( )( )。 男    黃門  二根

 

9.什麼是「黃門」?「黃門」有哪幾種?

「黃門」是:男根損壞之人。「黃門」有以下五種:

一、生黃門:天生即不能行淫者。

二、半月黃門:半月能淫,半月不能淫者。

三、妒黃門:見他人行淫,男根方能勃起者。

四、變黃門:欲行淫時,忽失男根者。

五、形殘黃門:生已腐爛,或因蟲啖等而截去男根者。

(戒律規定上述諸人皆不能出家受具足戒。)

 

10.若優婆塞與( )( )( ),三處行邪淫,犯不可悔。  人女  非人女  畜生女 

 

11. ( )( )( )( )( ),二處行淫,犯不可悔。  人男  非人男  畜生男  黃門  二根 

 

12. 若發心欲行淫,未和合者,犯( );若二身和合,止不淫,犯( )  下可悔  中可悔 

 

13. 佛家的說法:「每個人身上有兩個神,一個叫( ),另一個叫( )」。  同名神  同生神 

 

14. 《無量壽經》說:「神明記識,犯者不赦。」是什麼意思?

有神明記下我們所造的善惡,如果犯了罪,他就不會饒恕你。 

 

15.若優婆塞,婢使已配嫁有主,於中行邪淫者,犯( )。除是三處,餘處行欲,犯( )  不可悔罪  可悔罪  

 

16.邪淫戒的開緣為何?

一、為怨家所執,如熱鐵入身等,惟苦無樂。

二、熟睡不覺知。

三、狂亂壞心。

 

17.若優婆塞婢使未配嫁,於中非道行淫者,犯( ),後生受報罪重。  可悔罪 

 

18.什麼是「非道行淫」?

指行不正當之淫事。其意有二:

()除夫妻之外,凡與一切男女、鬼神、畜生而行淫,皆為非道行淫。

()又作非處行淫,蓋雖是夫妻,亦須避於「非處」行淫。所謂非處,即指口道、大便道等。

 

19.若優婆塞,有男子僮使人等,共彼行淫二處,犯( )  不可悔罪 

 

20.若優婆塞,共淫女行淫,不與值者,犯( );與值,犯( ) 

邪淫不可悔  無犯 

 

21.若人死乃至畜生死者,身根未壞,共彼行邪淫,女者三處,犯( ) 

不可悔 

 

22.若優婆塞,自受八支(一日一夜八關戒齋),行淫者,犯( )  

不可悔 

 

23.若優婆塞,雖都不受戒,犯「佛弟子淨戒人」者,雖無犯戒之罪,然後永不得受五戒,乃至出家受具足戒。何謂「佛弟子淨戒人」?

「佛弟子淨戒人」謂 比丘、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優婆塞、優婆夷。乃至己妻受八支戒日,亦不得犯;犯者,同名破他梵行。 

 

24.佛告諸比丘,吾有二身。若善男子,為吾( )起七寶塔,至於梵天,若人虧之,其罪尚有可悔;虧吾( ),其罪無量,受罪如伊羅龍王。 

生身  戒身 

 

25.淫欲的女三道為何?

口道、大便道、小便道

 

26.佛以( )為法身。  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 

 

27.犯邪淫戒須具幾緣成不可悔?

犯罪要件:

一、淫心。(如飢得食,如渴得飲。)

二、是道。(口處、大便處、小便處。)

三、事遂。(入如胡麻許,即失戒體。)

 

28.老和尚開示唐朝宰相狄仁傑什麼「息滅貪淫欲念」的方法?

大凡人之所以會興起男女淫欲的念頭,就是因為貪愛著對方的美貌,如果能試著把那美豔的軀體,聯想成忽然生了一場大病,纏綿床笫,骨瘦如柴而頭髮蓬散,眼睛深陷而無神,好像鬼一般的可怕。

 

或者聯想那美麗的軀體,因臥病太久,即將死亡,一陣青一陣白,全身抽搐,變得很醜惡,令人不敢看。

 

更進一步,聯想死後,時間一久,遍體腐敗臭穢,口、鼻、眼、耳都有蛆蟲,鑽入鑽出齧食骨肉。本來嬌豔美麗的軀體,一下子變作骨是骨,肉是肉,被蟲齧得骨肉淩亂不成形。

 

到此地步,相信你必會把那炎熾的淫欲念頭,潑得冷如寒冰,再也提不起興趣了。

 

29.什麼是「睡起生覺」?

默想清晨睡起,兩眼朦朧,未經盥漱,此時滿口黏膩,舌黃堆積,甚是汙穢。當念絕世嬌姿,縱具櫻桃美口,而脂粉未傅之先,其態亦當爾爾。

 

30.什麼是「醉後生覺」? 

默想飲酒過度,五內翻騰,明晨忽然大嘔,盡吐腹中未消之物,餓犬嗅之,搖尾而退。當念佳人細酌,玉女輕饗,而杯盤狼藉之時,腹內亦當爾爾。

 

31.什麼是「病時生覺」? 

默想臥病以後,面目黧黑,形容枯槁,又或瘡癰腐潰,膿血交流,臭不可近。當念國色芳容,縱或年華少艾,而疾苦纏身之日,形狀亦當爾爾。

 

32.什麼是「見廁生覺」? 

默想通衢大廁,屎尿停積,白蠟青蠅,處處繚繞。當念千嬌百媚之姿,任彼香湯浴體,龍麝熏身,而飲食消融之後,所化亦當爾爾。

 

33.什麼是「新死想」? 

靜觀初死之人,正直仰臥,寒氣徹骨,一無所知。當念我貪財戀色之身,將來亦必如是,則淫心淡矣。

 

34.什麼是「青瘀想」? 

靜觀未斂骸屍,一日至七日,黑氣騰溢,轉成青紫,甚可畏懼。當念我如花美貌之身,將來亦必如是,則淫心淡矣。

 

35.什麼是「膿血想」? 

靜觀死人初爛,肉腐成膿,勢將潰下,腸胃消糜。當念我風流俊雅之身,將來亦必如是,則淫心淡矣。

 

36.什麼是「絳汁想」? 

靜觀腐爛之屍,停積既久,黃水流出,臭不可聞。當念我肌膚香潔之身,將來亦必如是,則淫心淡矣。

 

37.什麼是「蟲啖想」? 

靜觀積久腐屍,遍體生蟲,處處鑽齧,骨節之內,皆如蜂窠。當念我鸞儔鳳侶之身,將來亦必如是,則淫心淡矣。

 

38.什麼是「筋纏想」?  

靜觀腐屍,皮肉鑽盡,只有筋連在骨,如繩束薪,得以不散。當念我偷香竊玉之身,將來亦必如是,則淫心淡矣。

 

39.什麼是「骨散想」? 

靜想死屍,筋已壞爛,骨節縱橫,不在一處。當念我崇高富貴之身,將來亦必如是,則淫心淡矣。

 

40.什麼是「燒焦想」? 

靜觀死屍,被火所燒,焦縮在地,或熟或生,不堪目擊。當念我文章蓋世之身,將來或亦如是,則淫心淡矣。

 

41.什麼是「枯骨想」? 

靜觀破塚棄骨,日暴雨侵,其色轉白,或複黃朽,人獸踐踏。當念我韶光易邁之身,將來亦必如是,則淫心淡矣。

 

 

 

 

五戒相經不邪淫戒 考題doc檔案下載:

五戒相經 不邪淫戒 考題 題目wiki.doc

 

五戒相經不邪淫戒 解答doc檔案下載:

五戒相經 不邪淫戒 考題 解答wiki.doc

 

 

 

 

 

 

 

佛說優婆塞五戒相經箋要

宋 天竺 三藏求那跋摩 譯

明 沙門 智旭箋要

 

佛說優婆塞五戒相經箋要doc_wiki.doc

 

 

 

 

佛說優婆塞五戒相經箋要集註

釋廣化法師 集註

 

五戒相經箋要集註pdf_wiki.pdf

 

 

 

牟尼佛法流通網 釋大寬法師 合十 謹識

 

 

 

聞如是。一時佛在迦維羅衛國。爾時淨飯王來詣佛所。頭面禮足。合掌恭敬。而白佛言。欲所請求。以自濟度。惟願世尊。哀詶我志。佛言。可得之願。隨王所求。王白佛言。世尊已為比丘。比丘尼。沙彌。沙彌尼。制戒輕重。唯願如來。亦為我等優婆塞。分別五戒可悔不可悔者。令識戒相。使無疑惑。

 

迦維羅衛。中天竺國之名。即世尊生處也。淨飯王。即世尊之父。以父王為當機而請五戒法相。正表此五戒法。乃是三世諸佛之父。依於五戒出生十方三世一切諸佛。詎可忽哉。

 

佛言。善哉。善哉。憍曇。我本心念。久欲與優婆塞分別五戒。若有善男子受持不犯者。以是因緣。當成佛道。若有犯而不悔。常在三塗故。

 

上契佛意。下契群機。故再歎善哉也。憍曇。即瞿曇。是王之姓。西國以稱姓為敬故。受持不犯。則當成佛。犯而不悔。則墮三塗。五戒為法界。十法界皆趣五戒。皆趣不過也。

 

問。受持不犯。當成佛道。受而犯者。亦當成佛否。犯而不悔。常在三塗。犯而悔者。亦墮三塗否。答。受而犯者亦當成佛。惟不受戒。則永無成佛因緣。犯而悔者。不墮三塗。但犯分上中下三種差別。悔亦有作法。取相。無生三種不同。理須各就當戒委明。未可一言盡也。

 

牟尼佛法流通網 釋大寬法師 合十 謹識

 

佛說優婆塞五戒相經箋要集註doc pdf《戒律學綱要總整理》Wiki

 

五戒戒相表解 (新編) - 犯戒、破戒的標準?

 

釋大寬法師佛學問答  佛教戒律學綱要總整理   

牟尼佛法流通網 Muni-Buddha 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