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經典圖書館。佛經電子書 Sutra Buddhism Book》

佛說大乘菩薩藏正法經卷第十一

    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光祿卿光梵大師賜紫沙門臣惟淨等奉 詔譯

  如來不思議品第四之五

復次舍利子。云何名為如來種種信解智力。謂佛如來於諸眾生諸補特伽羅。所有信解種種差別。如來一一如實了知。若諸眾生本住貪愛。於瞋起解。廣如經說。若諸眾生本住著癡。於瞋起解。如來一一如實了知。若諸眾生本住不善之法。於不善法起解。如來一一如實了知。若諸眾生本住善法。於善法起解。如來一一如實了知。若諸眾生修下劣行。於殊勝法而起信解。如來悉如實知。若諸眾生修殊勝行。於下劣法而起信解。如來悉如實知。若諸眾生修下劣行。於殊勝分位而起信解。如來悉如實知。若諸眾生修殊勝行起下劣解。如來悉如實知。若諸眾生於邪定聚。而起信解取彼定法。如來悉如實知。若諸眾生於正定聚。而起信解取彼定法。如來悉如實知。若諸眾生於正定聚取彼解脫。如來悉如實知。若諸眾生信解欲界定法。從欲界入。如來悉如實知。若諸眾生信解色界定法。從色界入。如來悉如實知。若諸眾生信解無色界定法。從無色界入。如來悉如實知。若諸眾生信解三界定法。遍三界入。如來悉如實知。若諸眾生。本住下劣分位。而得殊勝之法。如來悉如實知。若諸眾生本住殊勝分位。而得下劣之法。如來悉如實知。若諸眾生起種種信解種種色相。種種受用種種領納。如來悉如實知。若諸眾生信解以先業故當感墜墮。如來悉如實知。若諸眾生信解脫之法。取彼解脫。如來悉如實知。如來如是如實知已。隨其所應即為說法

舍利子。此是如來信解智力。無有邊際與虛空等。若諸住信菩薩。於佛如來種種信解最勝智力。聞已淨信。超越分別。離諸疑惑。後復生起身喜心喜適悅之相。發希有想

爾時世尊。重明斯義說伽陀曰

 世間種種信解法  過未現在無限量
 即彼信解如所思  佛人中尊皆曉了
 若於貪法起信解  而本住著瞋分位
 若瞋若癡義亦然  佛隨信解皆明了
 住貪住癡等諸法  隨心所持難思度
 相續無間遍所行  能仁勝智皆明了
 若諸眾生下劣行  還復信解廣大法
 行勝解劣義亦然  佛調御尊皆明了
 若眾生取邪定聚  來還所起亦復然
 所有三界解脫門  佛隨信解皆明了
 所生色相種種異  受用差別亦復然
 隨先業故報無差  二足勝尊皆明了
 隨其信解了知已  如其所應為說法
 第三勝解智力門  佛子當生清淨信 

舍利子。如是如來第三信解智力。如來應供正等正覺以具勝智力故。了知勝處。於大眾中能師子吼轉妙梵輪。一切世間天人魔梵悉不能轉。無與如來同其法者

復次舍利子。云何如來種種界智力。謂佛如來。於種種界如實了知。若諸眾生於諸世間。以諸福行而為長養。如來悉能如實了知。若諸眾生以非福行而為長養。如來悉如實知。若諸眾生以不動行而為長養。如來悉如實知。若諸眾生修出離行。如來悉如實知。又舍利子。如來如實了知眼界色界眼識界。云何能知。謂佛了知內空外空內外空故。乃至意界法界意識界悉如實知。云何能知。謂佛了知內空外空內外空故。又舍利子。如來了知地界水界火界風界及虛空界。悉如實知。云何能知。謂如虛空故亦然了知。如來悉知欲界色界及無色界分別所起。知有為界是造作相。知無為界是無造作相。知雜染界是客塵煩惱相。知清淨界是自性明亮相。知諸行界是不如理作意無明相。知涅槃界是如理作意明智相

又舍利子。若諸界依止諸界安住。諸界隨順。諸界建立。諸界作用。諸界意趣。諸界寂定。諸界住著。如來一一如實了知。隨所知已即為說法。舍利子。此是如來種種界智力。如是勝力無有邊際。若諸住信菩薩。於佛如來如是智力。聞已淨信。超越分別離諸疑惑。後復生起身喜心喜適悅之相。發希有想

爾時世尊。重明斯義說伽陀曰

 一切世間諸眾生  以種種界為依止
 隨轉界趣義亦然  佛無上尊皆明了
 福非福及不動行  諸出離界義亦然
 隨諸界趣安住心  涅槃無動常寂靜
 所有眼界及色界  彼眼識界亦復然
 耳鼻舌身意界中  如來如實皆明了
 於其法界了知已  彼意識界亦復然
 了知諸法內外空  此即能仁大智力
 地界水界及火界  而彼風界亦復然
 如是諸界遍了知  猶如虛空等無異
 所有欲界及色界  彼無色界亦復然
 如來如是遍了知  及彼分別所起等
 而彼虛空無邊際  諸界無邊亦復然
 佛於一切雖遍知  不起我心能了解
 了知諸界無所生  亦知諸界無所滅
 如是諸界寂靜心  無上丈夫皆明了
 如其虛空無邊際  佛智無邊亦復然
 以無礙智悉了知  種種信解皆解脫
 知心所起信解已  俱胝眾生悉調伏
 如來第四力圓成  佛子當生清淨信 

舍利子。如是如來第四智力。廣說乃至無與如來同其法者

復次舍利子。云何名為如來根勝劣智力。謂諸眾生所有根性若勝若劣。如來一一如實了知。云何能知。謂下根中根及彼利根。亦復遍知殊勝諸根乃至積集。分別從貪所起諸業根性。從瞋所起諸業根性。從癡所起諸業根性。如來悉如實知。如是分別諸業虛妄所起貪瞋癡等。皆如實知。如是分別諸根從貪瞋癡少分所起者。如來悉如實知。分別諸根從貪瞋癡廣大所起者。亦如實知。分別諸根從貪瞋癡執著所起者。亦如實知。若善因根性。若不善因根性。若不動因根性。若出離因根性。如來悉如實知

又舍利子。如來遍知一切眾生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女根男根命根。苦根樂根憂根喜根捨根。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未知當知根已知根具知根。如是二十二根。如來悉如實知。又諸根中。若眼根因通耳根分位。非鼻根舌根身根。如來悉如實知。若耳根因通鼻根分位。若鼻根因通舌根分位。若舌根因通身根分位。若身根因通眼根分位。如是諸根因及分位。如來悉如實知。若諸眾生有布施根性修持戒行。如來了知自他根故。即為宣說布施之法。若諸眾生有持戒根性修布施行。如來了知自他根故。即為宣說持戒之法。若諸眾生有忍辱根性修精進行如來了知自他根故。即為宣說忍辱之法。若諸眾生有精進根性修忍辱行。如來了知自他根故。即為宣說精進之法。若諸眾生有禪定根性修勝慧行。如來了知自他根故。即為宣說禪定之法。若諸眾生有勝慧根性修禪定行。如來了知自他根故。即為宣說勝慧之法。總略乃至諸菩提分法。亦如是說。若諸眾生具聲聞根性。修緣覺乘行。如來了知自他根故。即為宣說聲聞乘法。若諸眾生具緣覺根性。修聲聞乘行。如來了知自他根故。即為宣說緣覺乘法。若諸眾生具大乘根性。而修聲聞緣覺乘行。如來了知自他根故。即為宣說大乘之法。若諸眾生具最上乘根性。修大乘行。如來了知自他根故。即為宣說最上乘法。若諸眾生具不堪任非法器根性。如來了知無所堪任非法器已。即當捐棄。若諸眾生有所堪任。是法器者。如來即為宣說正法。舍利子。如來於一切眾生中。若觀察諸根而悉了知。不觀察諸根亦悉了知。若出離根者而悉了知。不出離根者亦悉了知。隨諸眾生何等根性。若諸行法。若意樂因。若緣若障若究竟處。若最後根。如來一一皆如實知

爾時世尊。重明斯義說伽陀曰

 趣向彼岸諸根性  知眾生性及意樂
 世間諸根遍了知  人中師子宣正法
 普觀下中上根器  未曾有智而遍轉
 知解脫器諸眾生  智宣勝法令開曉
 決定煩惱諸所起  隨眾生根少或多
 如諸根性遍了知  隨順宣說智行法
 若諸眾生具善根  或具不善諸根者
 眼耳鼻舌身意根  苦樂憂喜捨根性
 信進念定慧根等  男女命根亦復然
 如其宣說彼信根  餘根勝義亦如是
 根性所行及諸相  隨眾生意而遍轉
 應根宣說勝法門  智善明了諸苦法
 聲聞諸根難解脫  唯佛菩提善出離
 聲聞不知佛智因  為說菩提最勝力 

舍利子。此是如來第五智力。廣說乃至無與如來同其法者

復次舍利子。云何名為如來至處道智力。謂佛如來遍一切處所向之道。皆如實知。云何能知。若眾生界住正定聚者。住不定聚者。住邪定聚者。一一了知。若住正定聚眾生界者。所有因力及彼先行。而悉具足開明利根。如來知彼有所堪任是解脫器。隨昔因力而為說法。若住不定聚眾生界者。以彼緣力成熟相故。隨其所應說法教授即得解脫。若緣力未熟即不解脫。如來俟其因緣和合。值佛出世即為說法。彼於佛所得聞法已。深固勤行乃得勝果。若住邪定聚眾生界者。不修正業。根性癡暗非其正器。如來不為說法。以其無所堪任非解脫器。如來知已即當損棄。是故諸菩薩應當勤行被精進鎧。又舍利子。如來了知三種貪處。謂有貪處善相所起。復有貪處邊際相所起。復有貪處先因所起。如來了知三種瞋處。謂有瞋處惱害相所起。復有瞋處貪不滿意所起。復有瞋處宿習所起。如來了知三種癡處。謂有癡處無明因所起。復有癡處有身見因所起。復有癡處疑惑因所起。如來一一如實了知。又舍利子。如來於諸苦處。以迅速神通而能了知。以其利根故。或於苦處以遲緩神通而能了知。以其柔軟根故。又復如來於諸樂處。以迅速神通而能了知。以其利根故。或於樂處。以遲緩神通而能了知。以其柔軟根故。又於遲緩處。以遲緩神通而能了知。以障道故。於遲緩處以迅速神通而能了知。令得輕安故。於迅速處以遲緩神通而能了知。以無畢竟安隱故。於迅速處以迅速神通而能了知。以無別異故。又復有處。得決擇力圓滿非修習力。有得修習力圓滿非決擇力。有修習力及決擇力皆得圓滿。有修習力及決擇力皆不圓滿。如來一一如實了知。又復有處。意樂具足行不具足。有行具足意樂不具足。有意樂具足行亦具足。有意樂不具足行亦不具足。如來一一如實了知。又復有處。身業清淨非語非心。又復有處。心業清淨非身非語。又復有處。身語心業皆不清淨。又復有處。身語心業皆悉清淨。如來一一如實了知

舍利子。所有一切眾生於一切處。所作因業若動若寂。如來以無礙智。隨眾生轉。舍利子。如是如來至處道智力。無其邊際與虛空等。諸住信菩薩。聞已淨信。超越分別。離諸疑惑。後復生起身喜心喜適悅之相。發希有想

佛說大乘菩薩藏正法經卷第十一

 

 

 

 

 

 

 

 

 

 

 

 

 

 

 

| 佛光山 | 佛經 | 英翻中 | 釋大寬法師佛學問答 Wiki | 佛陀紀念館 | 佛教 | 佛學 | 

 

佛教

Like

分享Sha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