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無垢稱經卷第三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譯

  問疾品第五

爾時佛告妙吉祥言。汝今應詣無垢稱所慰問其疾。時妙吉祥白言。世尊。彼大士者難為酬對。深入法門善能辯說。住妙辯才覺慧無礙。一切菩薩所為事業皆已成辦。諸大菩薩及諸如來祕密之處悉能隨入。善攝眾魔巧便無礙。已到最勝無二無雜。法界所行究竟彼岸。能於一相莊嚴法界。說無邊相莊嚴法門。了達一切有情根行。善能遊戲最勝神通。到大智慧巧方便趣。已得一切問答決擇無畏自在。非諸下劣言辯詞鋒所能抗對。雖然我當承佛威神詣彼問疾。若當至彼隨己力能與其談論。於是眾中有諸菩薩及大弟子釋梵護世諸天子等。咸作是念。今二菩薩皆具甚深廣大勝解。若相抗論決定宣說微妙法教。我等今者。為聞法故亦應相率隨從詣彼。是時眾中八千菩薩五百聲聞。無量百千釋梵護世諸天子等。為聞法故皆請隨往。時妙吉祥。與諸菩薩大弟子眾釋梵護世及諸天子。咸起恭敬頂禮世尊。前後圍繞出菴羅林詣廣嚴城。至無垢稱所欲問其疾。時無垢稱心作是念。今妙吉祥與諸大眾俱來問疾。我今應以己之神力空其室內。除去一切床座資具及諸侍者衛門人等。唯置一床現疾而臥。時無垢稱作是念已。應時即以大神通力。令其室空除諸所有。唯置一床現疾而臥

時妙吉祥與諸大眾俱入其舍。但見室空無諸資具門人侍者。唯無垢稱獨寢一床。時無垢稱見妙吉祥。唱言善來。不來而來。不見而見。不聞而聞。妙吉祥言。如是居士。若已來者不可復來。若已去者不可復去。所以者何。非已來者可施設來。非已去者可施設去。其已見者不可復見。其已聞者不可復聞。且置是事。居士所苦寧可忍不。命可濟不。界可調不。病可療不。可令是疾不至增乎。世尊慇懃致問無量。居士此病少得痊不。動止氣力稍得安不。今此病源從何而起。其生久如當云何滅。無垢稱言。如諸有情無明有愛生來既久。我今此病生亦復爾。遠從前際生死以來。有情既病我即隨病。有情若愈我亦隨愈。所以者何。一切菩薩依諸有情久流生死。由依生死便即有病。若諸有情得離疾苦。則諸菩薩無復有病。譬如世間長者居士。唯有一子心極憐愛。見常歡喜無時暫捨。其子若病父母亦病。若子病愈父母亦愈。菩薩如是。愍諸有情猶如一子。有情若病菩薩亦病。有情病愈菩薩亦愈。又言。是病何所因起。菩薩疾者從大悲起。妙吉祥言。居士。此室何以都空復無侍者。無垢稱言。一切佛土亦復皆空。問何以空。答以空空。又問。此空為是誰空。答曰。此空無分別空。又問。空性可分別耶。答曰。此能分別亦空。所以者何。空性不可分別為空。又問。此空當於何求。答曰。此空當於六十二見中求。又問。六十二見當於何求。答曰。當於諸佛解脫中求。又問。諸佛解脫當於何求。答曰。當於一切有情心行中求。又仁所問何無侍者。一切魔怨及諸外道皆吾侍也。所以者何。一切魔怨欣讚生死。一切外道欣讚諸見。菩薩於中皆不厭棄。是故魔怨及諸外道皆吾侍者。妙吉祥言。居士此病為何等相。答曰。我病都無色相亦不可見。又問。此病為身相應為心相應。答曰。我病非身相應身相離故。亦身相應如影像故。非心相應心相離故。亦心相應如幻化故

又問。地界水火風界。於此四界何界之病。答曰。諸有情身皆四大起。以彼有病是故我病。然此之病非即四界。界性離故

無垢稱言。菩薩應云何慰喻有疾菩薩令其歡喜。妙吉祥言。示身無常而不勸厭離於身。示身有苦而不勸樂於涅槃。示身無我而勸成熟有情。示身空寂而不勸修畢竟寂滅。示悔先罪而不說罪有移轉。勸以己疾愍諸有情令除彼疾。勸念前際所受眾苦饒益有情。勸憶所修無量善本令修淨命。勸勿驚怖精勤堅勇。勸發弘願作大醫王療諸有情。身心眾病令永寂滅。菩薩應如是慰喻有疾菩薩令其歡喜

妙吉祥言。有疾菩薩云何調伏其心。無垢稱言。有疾菩薩應作是念。今我此病皆從前際虛妄顛倒分別煩惱所起業生。身中都無一法真實。是誰可得而受此病。所以者何。四大和合假名為身。大中無主。身亦無我。此病若起要由執我。是中不應妄生我執。當了此執是病根本。由此因緣。應除一切有情我想安住法想。應作是念。眾法和合共成此身。生滅流轉。生唯法生滅唯法滅。如是諸法展轉相續。互不相知竟無思念。生時不言我生。滅時不言我滅。有疾菩薩應正了知如是法想。我此法想即是顛倒。夫法想者。即是大患我應除滅。亦當除滅一切有情如是大患。云何能除如是大患。謂當除滅我我所執。云何能除我我所執。謂離二法。云何離二法。謂內法外法畢竟不行。云何二法畢竟不行。謂觀平等無動無搖無所觀察。云何平等。謂我涅槃二俱平等。所以者何。二性空故。此二既無誰復為空。但以名字假說為空。此二不實平等見已無有餘病。唯有空病。應觀如是空病亦空。所以者何。如是空病畢竟空故。有疾菩薩應無所受而受諸受。若於佛法未得圓滿。不應滅受而有所證。應離能受所受諸法。若苦觸身應愍險趣一切有情。發趣大悲除彼眾苦。有疾菩薩應作是念。既除己疾亦當除去有情諸疾。如是除去自他疾時。無有少法而可除者。應正觀察疾起因緣。速令除滅為說正法。何等名為疾之因緣。謂有緣慮。諸有緣慮。皆是疾因。有緣慮者皆有疾故。何所緣慮。謂緣三界。云何應知如是緣慮。謂正了達此有緣慮都無所得。若無所得則無緣慮。云何絕緣慮。謂不緣二見。何等二見。謂內見外見。若無二見則無所得。既無所得緣慮都絕。緣慮絕故則無有疾。若自無疾則能斷滅有情之疾

又妙吉祥。有疾菩薩應如是調伏其心。唯菩薩菩提。能斷一切老病死苦。若不如是己所勤修即為虛棄。所以者何。譬如有人能勝怨敵乃名勇健。若能如是永斷一切老病死苦。乃名菩薩

又妙吉祥。有疾菩薩應自觀察。如我此病非真非有。一切有情所有諸病。亦非真非有。如是觀時不應以此愛見纏心於諸有情發起大悲。唯應為斷客塵煩惱於諸有情發起大悲。所以者何。菩薩若以愛見纏心。於諸有情發起大悲。即於生死而有疲厭。若為斷除客塵煩惱。於諸有情發起大悲。即於生死無有疲厭。菩薩如是為諸有情。處在生死能無疲厭。不為愛見纏繞其心。以無愛見纏繞心故。即於生死無有繫縛。以於生死無繫縛故即得解脫。以於生死得解脫故即便有力宣說妙法。令諸有情遠離繫縛證得解脫。世尊依此密意說言。若自有縛能解他縛無有是處。若自解縛能解他縛斯有是處。是故菩薩應求解脫離諸繫縛。

又妙吉祥。何等名為菩薩繫縛。何等名為菩薩解脫。若諸菩薩味著所修靜慮解脫等持等至。是則名為菩薩繫縛。若諸菩薩以巧方便攝諸有生無所貪著。是則名為菩薩解脫。若無方便善攝妙慧。是名繫縛。若有方便善攝妙慧。是名解脫。云何菩薩無有方便善攝妙慧名為繫縛。謂諸菩薩以空無相無願之法而自調伏。不以相好瑩飾其身。莊嚴佛土成熟有情。此諸菩薩無有方便善攝妙慧。名為繫縛。云何菩薩有巧方便善攝妙慧名為解脫。謂諸菩薩以空無相無願之法調伏其心。觀察諸法有相無相修習作證復以相好瑩飾其身。莊嚴佛土成熟有情。此諸菩薩有巧方便善攝妙慧。名為解脫。云何菩薩無有方便善攝妙慧名為繫縛。謂諸菩薩安住諸見一切煩惱纏縛隨眠修諸善本。而不迴向正等菩提深生執著。此諸菩薩無巧方便善攝妙慧。名為繫縛。云何菩薩有巧方便善攝妙慧名為解脫。謂諸菩薩遠離諸見一切煩惱纏縛隨眠修諸善本。而能迴向正等菩提不生執著。此諸菩薩有巧方便善攝妙慧。名為解脫

又妙吉祥。有疾菩薩應觀諸法身之與疾悉皆無常苦空無我。是名為慧。雖身有疾常在生死。饒益有情曾無厭倦。是名方便。又觀身心及與諸疾展轉相依無始流轉生滅無間非新非故。是名為慧。不求身心及與諸疾畢竟寂滅。是名方便

又妙吉祥。有疾菩薩應如是調伏其心。不應安住調伏不調伏心。所以者何。若住不調伏心。是凡愚法。若住調伏心是聲聞法。是故菩薩於此二邊俱不安住。是則名為菩薩所行。若於是處非凡所行。非聖所行。是則名為菩薩所行。若處觀察生死所行。而無一切煩惱所行。是則名為菩薩所行。若處觀察涅槃所行。而不畢竟寂滅所行。是則名為菩薩所行。若處示現四魔所行。而越一切魔事所行。是則名為菩薩所行。若求一切智智所行。而不非時證智所行。是則名為菩薩所行。若求四諦妙智所行。而不非時證諦所行。是則名為菩薩所行。若正觀察內證所行。而故攝受生死所行。是則名為菩薩所行。若行一切緣起所行。而能遠離見趣所行。是則名為菩薩所行。若行一切有情諸法相離所行。而無煩惱隨眠所行。是則名為菩薩所行。若正觀察無生所行。而不墮聲聞正性所行。是則名為菩薩所行。若攝一切有情所行。而無煩惱隨眠所行。是則名為菩薩所行。若正欣樂遠離所行。而不求身心盡滅所行。是則名為菩薩所行。若樂觀察三界所行。而不壞亂法界所行。是則名為菩薩所行。若樂觀察空性所行。而求一切功德所行。是則名為菩薩所行。若樂觀察無相所行。而求度脫有情所行。是則名為菩薩所行。若樂觀察無願所行。而能示現有趣所行。是則名為菩薩所行。若樂遊履無作所行。而常起作一切善根無替所行。是則名為菩薩所行。若樂遊履六度所行。而不趣向一切有情心行妙智彼岸所行。是則名為菩薩所行。若樂觀察慈悲喜捨無量所行。而不求生梵世所行。是則名為菩薩所行。若樂遊履六通所行。而不趣證漏盡所行。是則名為菩薩所行。若樂建立諸法所行。而不攀緣邪道所行。是則名為菩薩所行。若樂觀察六念所行。而不隨生諸漏所行。是則名為菩薩所行。若樂觀察非障所行。而不希求雜染所行。是則名為菩薩所行。若樂觀察靜慮解脫等持等至諸定所行。而能不隨諸定勢力受生所行。是則名為菩薩所行。若樂遊履念住所行。而不樂求身受心法遠離所行。是則名為菩薩所行。若樂遊履正斷所行。而不見善及與不善二種所行。是則名為菩薩所行。若樂遊履神足所行。而無功用變現自在神足所行。是則名為菩薩所行。若樂遊履五根所行。而不分別一切有情諸根勝劣妙智所行。是則名為菩薩所行。若樂安立五力所行。而求如來十力所行。是則名為菩薩所行。若樂安立七等覺支圓滿所行。不求佛法差別妙智善巧所行。是則名為菩薩所行。若樂安立八聖道支圓滿所行。而不厭背邪道所行。是則名為菩薩所行。若求止觀資糧所行。不墮畢竟寂滅所行。是則名為菩薩所行。若樂觀察無生滅相諸法所行。而以相好莊嚴其身成滿種種佛事所行。是則名為菩薩所行。若樂示現聲聞獨覺威儀所行。而不棄捨一切佛法緣慮所行。是則名為菩薩所行。若隨諸法究竟清淨本性常寂妙定所行。非不隨順一切有情種種所樂威儀所行。是則名為菩薩所行。若樂觀察一切佛土其性空寂無成無壞如空所行。非不示現種種功德。莊嚴佛土饒益一切有情所行。是則名為菩薩所行。若樂示現一切佛法轉於法輪入大涅槃佛事所行。非不修行諸菩薩行差別所行。是則名為菩薩所行。說是一切菩薩所行希有事時。是妙吉祥。所將眾中八億天子聞所說法。皆於無上正等菩提。發心趣向

  說無垢稱經不思議品第六

時舍利子。見此室中無有床座。竊作是念。此諸菩薩及大聲聞。當於何坐。時無垢稱。知舍利子心之所念。便即語言。唯舍利子。為法來耶求床坐耶。舍利子言。我為法來非為床座。無垢稱言。唯舍利子。諸求法者不顧身命何況床座。又舍利子。諸求法者不求色蘊乃至識蘊。諸求法者不求眼界乃至意識界。諸求法者不求眼處乃至法處。諸求法者不求欲界色無色界。又舍利子。諸求法者不求佛執及法僧執。諸求法者不求知苦斷集證滅及與修道。所以者何。法無戲論。若謂我當知苦斷集證滅修道即是戲論。非謂求法。又舍利子。諸求法者不求於生不求於滅。所以者何。法名寂靜及近寂靜。若行生滅是求生滅。非謂求法非求遠離。諸求法者不求貪染。所以者何。法無貪染離諸貪染。若於諸法乃至涅槃少有貪染。是求貪染非謂求法。又舍利子。諸求法者不求境界。所以者何。法非境界。若數一切境界所行。是求境界非謂求法。又舍利子。諸求法者不求取捨。所以者何。法無取捨。若取捨法是求取捨非謂求法。又舍利子。諸求法者不求攝藏。所以者何。法無攝藏。若樂攝藏是求攝藏非謂求法。又舍利子。諸求法者不求法相。所以者何。法名無相。若隨相識即是求相非謂求法。又舍利子。諸求法者不共法住。所以者何。法無所住。若與法住即是求住非謂求法。又舍利子。諸求法者不求見聞及與覺知。所以者何。法不可見聞覺知。若行見聞覺知是求見聞覺知非謂求法。又舍利子。諸求法者不求有為。所以者何。法名無為離有為性。若行有為是求有為非謂求法。是故舍利子。若欲求法於一切法應無所求。說是法時。五百天子遠塵離垢。於諸法中得法眼淨

時無垢稱問妙吉祥。仁者曾遊十方世界無量無數百千俱胝諸佛國土。何等佛土有好上妙具足功德大師子座。妙吉祥言。東方去此過三十六殑伽沙等諸佛國土。有佛世界。名曰山幢。彼土如來號山燈王。今正現在安隱住持。其佛身長八十四億踰膳那量。其師子座高六十八億踰膳那量。彼菩薩身長四十二億踰膳那量。其師子座高三十四億踰膳那量。居士當知。彼土如來師子之座。最為殊妙具諸功德

時無垢稱。攝念入定發起如是自在神通。即時東方山幢世界山燈王佛。遣三十二億大師子座。高廣嚴淨甚可愛樂。乘空來入無垢稱室。此諸菩薩及大聲聞。釋梵護世諸天子等。昔所未見先亦未聞。其室欻然廣博嚴淨。悉能苞容三十二億師子之座不相妨礙。廣嚴大城及贍部洲四大洲等。諸世界中城邑聚落國土王都。天龍藥叉阿素洛等所住宮殿亦不迫迮。悉見如本前後無異

時無垢稱語妙吉祥。就師子座。與諸菩薩及大聲聞。如所敷設俱可就座。當自變身稱師子座。其得神通諸大菩薩。各自變身為四十二億踰膳那量。昇師子座端嚴而坐。其新學菩薩皆不能昇師子之座。時無垢稱為說法要。令彼一切得五神通。即以神力各自變身。為四十二億踰膳那量。昇師子座端嚴而坐。其中復有諸大聲聞。皆不能昇師子之座。時無垢稱語舍利子。仁者云何不昇此座。舍利子言。此座高廣吾不能昇。無垢稱言。唯舍利子。宜應禮敬山燈王佛請加神力。方可得坐。時大聲聞咸即禮敬山燈王佛請加神力。便即能昇師子之座端嚴而坐。舍利子言。甚奇居士。如此小室乃能容受爾所百千高廣嚴淨師子之座。不相妨礙。廣嚴大城及贍部洲四大洲等。諸世界中城邑聚落國土王都。天龍藥叉阿素洛等所有宮殿。亦不迫迮。悉見如本前後無異。無垢稱言。唯舍利子。諸佛如來應正等覺及不退菩薩。有解脫名不可思議。若住如是不可思議解脫菩薩。妙高山王高廣如是。能以神力內芥子中。而令芥子形量不增。妙高山王形量不減。雖現如是神通作用。而不令彼四大天王三十三天知見我等何往何入。唯令所餘睹神通力調伏之者知見妙高入乎芥子。如是安住不可思議解脫菩薩。方便善巧智力所入。不可思議解脫境界。非諸聲聞獨覺所測。又舍利子。若住如是不可思議解脫菩薩。四大海水深廣如是。能以神力內一毛孔。而令毛孔形量不增。四大海水形量不減。雖現如是神通作用。而不令彼諸龍藥叉阿素洛等知見我等何往何入。亦不令彼魚鱉黿鼉及餘種種水族生類諸龍神等一切有情憂怖惱害。唯令所餘睹神通力調伏之者知見如是四大海水入於毛孔。如是安住不可思議解脫菩薩。方便善巧智力所入。不可思議解脫境界非諸聲聞獨覺所測。又舍利子。若住如是不可思議解脫菩薩。如是三千大千世界形量廣大。能以神力方便斷取置右掌中。如陶家輪速疾旋轉。擲置他方殑伽沙等世界之外。又復持來還置本處。而令世界無所增減。雖現如是神通作用。而不令彼居住有情。知見我等何去何還。都不令其生往來想亦無惱害。唯令所餘睹神通力調伏之者。知見世界有去有來。如是安住不可思議解脫菩薩。方便善巧智力所入。不可思議解脫境界。非諸聲聞獨覺所測。又舍利子。若住如是不可思議解脫菩薩。或諸有情宜見生死多時相續而令調伏。或諸有情宜見生死少時相續而令調伏。能以神力隨彼所宜。或延七日以為一劫。令彼有情謂經一劫。或促一劫以為七日。令彼有情謂經七日。各隨所見而令調伏。雖現如是神通作用。而不令彼所化有情覺知如是時分延促。唯令所餘睹神通力調伏之者覺知延促。如是安住不可思議解脫菩薩。方便善巧智力所入。不可思議解脫境界非諸聲聞獨覺所測。又舍利子。若住如是不可思議解脫菩薩。能以神力。集一切佛功德莊嚴清淨世界。置一佛土示諸有情。又以神力。取一佛土一切有情置之右掌。乘意勢通遍到十方。普示一切諸佛國土。雖到十方一切佛土。住一佛國而不移轉。又以神力。從一毛孔現出一切上妙供具。遍歷十方一切世界。供養諸佛菩薩聲聞。又以神力。於一毛孔普現十方一切世界所有日月星辰色像。又以神力。乃至十方一切世界大風輪等。吸置口中而身無損。一切世界草木叢林。雖遇此風竟無搖動。又以神力。十方世界所有佛土劫盡燒時。總一切火內置腹中。雖此火勢熾焰不息。而於其身都無損害。又以神力。過於下方無量俱胝殑伽沙等諸佛世界。舉一佛土擲置上方。過於俱胝殑伽沙等諸佛世界一佛土中。如以針鋒舉小棗葉。擲置餘方都無所損。雖現如是神通作用。而無緣者不見不知。於諸有情竟無惱害。唯令一切睹神通力調伏之者便見是事。如是安住不可思議解脫菩薩。方便善巧智力所入。不可思議解脫境界。非諸聲聞獨覺所測。又舍利子。若住如是不可思議解脫菩薩。能以神力。現作佛身種種色像。或現獨覺及諸聲聞種種色像。或現菩薩種種色像。諸相隨好具足莊嚴。或復現作梵王帝釋四大天王轉輪王等一切有情種種色像。或以神力。變諸有情令作佛身及諸菩薩聲聞獨覺釋梵護世轉輪王等種種色像。或以神力。轉變十方一切有情上中下品音聲差別。皆作佛聲第一微妙。從此佛聲演出無常苦空無我究竟涅槃寂靜義等言詞差別。乃至一切諸佛菩薩聲聞獨覺。說法音聲皆於中出。乃至十方諸佛說法。所有一切名句文身音聲差別。皆從如是佛聲中出。普令一切有情得聞。隨乘差別悉皆調伏。或以神力。普於十方隨諸有情言音差別。如其所應出種種聲演說妙法。令諸有情各得利益。唯舍利子。我今略說安住如是不可思議解脫菩薩。方便善巧智力所入。不可思議解脫境界。若我廣說。或經一劫或一劫餘。或復過此。智慧辯才終不可盡。如我智慧辯才無盡。安住如是不可思議解脫菩薩。方便善巧智力所入。不可思議解脫境界亦不可盡。以無量故。爾時尊者大迦葉波。聞說安住不可思議解脫菩薩不可思議解脫神力。歎未曾有。便語尊者舍利子言。譬如有人對生盲者。雖現種種差別色像。而彼盲者都不能見。如是一切聲聞獨覺。皆若生盲無殊勝眼。聞說安住不可思議解脫菩薩所現難思解脫神力乃至一事亦不能了。誰有智者男子女人。聞說如是不可思議解脫神力。不發無上正等覺心。我等今者。於此大乘如燋敗種永絕其根復何所作。我等一切聲聞獨覺。聞說如是不思議解脫神力。皆應號泣聲震三千大千世界。一切菩薩聞說如是不可思議解脫神力。皆應欣慶頂戴受持。如王太子受灌頂位生長堅固信解勢力。若有菩薩聞說如是不可思議解脫神力。堅固信解。一切魔王及諸魔眾。於此菩薩無所能為。當於尊者大迦葉波說是語時。眾中三萬二千天子皆發無上正等覺心

時無垢稱即語尊者迦葉波言。十方無量無數世界作魔王者。多是安住不可思議解脫菩薩。方便善巧現作魔王。為欲成熟諸有情故。大迦葉波。十方無量無數世界一切菩薩。諸有來求手足耳鼻頭目髓腦血肉筋骨一切支體妻妾男女奴婢親屬。村城聚落國邑王都四大洲等。種種王位財穀珍寶。金銀真珠珊瑚螺貝吠琉璃等諸莊嚴具。房舍床座衣服飲食。湯藥資產象馬輦輿。大小諸船器仗軍眾。如是一切逼迫菩薩而求乞者。多是安住不可思議解脫菩薩。以巧方便現為斯事試驗菩薩。令其了知意樂堅固。所以者何。增上勇猛諸大菩薩。為欲饒益諸有情故。示現如是難為大事。凡夫下劣無復勢力。不能如是逼迫菩薩為此乞求。大迦葉波。譬如螢火終無威力映蔽日輪。如是凡夫及下劣位。無復勢力逼迫菩薩為此乞求。大迦葉波。譬如龍象現威鬥戰非驢所堪。唯有龍象能與龍象為斯戰諍。如是凡夫及下劣位。無有勢力逼迫菩薩。唯有菩薩。能與菩薩共相逼迫。是名安住不可思議解脫菩薩方便善巧智力所入不可思議解脫境界。說此法時。八千菩薩。得入菩薩方便善巧智力所入不可思議解脫境界

說無垢稱經卷第三

 

 

 

 

 

 

 

 

 

 

 

 

 

 

 

| 佛教如來宗 | 台灣論壇 | 電子書下載 | 法師 Wiki | 陀羅尼 | 佛教 | 弘憶論壇 | 

 

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