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育王經卷第二

    梁扶南三藏僧伽婆羅譯

  見優波笈多因緣品第二

爾時阿育王。起八萬四千舍利塔已生大歡喜。與諸大臣共往雞寺。到已於上座前合掌禮拜而作是言。佛一切見者記我以沙施佛今得是報。更復有人佛所記不。彼時上座比丘名耶舍(翻名聞)答阿育王言亦有。世尊未涅槃時有龍王名阿波羅囉(翻無留)。復有陶師及旃陀羅(翻惡)龍王。佛化是等竟至摩偷羅國。於摩偷羅國告長老阿難言。此摩偷羅國如來涅槃百年之後。當有賣香商主名曰笈多。其後生兒名優波笈多。最勝教化為無相佛。我涅槃後當作佛事。復告阿難汝今見彼遠青林不。阿難答言已見。佛言彼有山名優樓漫陀。如來涅槃百年之後。當於彼山起寺。名那哆婆哆最勝坐禪處。於時世尊而說偈言

 教化弟子中  智慧最第一
 世尊之所記  名優波笈多
 大德於此世  當廣作佛事 

彌時阿育王復問上座耶舍。優波笈多為生以未。大德耶舍答言已生在優樓漫陀山。除一切煩惱。諸阿羅漢悉隨從之攝受世間。故如一切智於天人阿修羅。及諸龍神等而為說法。是時長老優波笈多。為一萬八千阿羅漢之所圍繞。在那哆婆哆寺。時阿育王為諸大臣。而說偈言

 汝當速莊嚴  象馬車步兵
 我欲往彼國  優樓漫陀山
 為欲見大德  名優波笈多
 勤精進盡漏  乃至阿羅漢 

時諸大臣白阿育王言。王應遣使報彼諸人令優波笈多來至王門。王答諸臣。阿羅漢者不可輕屈我等今應自往禮拜。而說偈言

 處世同如來  名優波笈多
 若不受其教  其心金剛造 

乃至阿育王遣使往優波笈多所白優波笈多言。我欲至大德處。優波笈多聞使語已即便思惟。若阿育王來必多人隨從當損此國。思惟已即語使言。我當至彼不須王來王即造船迎優波笈多。處處道路無不修治。至摩偷羅國是時優波笈多將一萬八千阿羅漢。為攝受阿育王。故一切入船乃至往波吒利弗多國時阿育王民白大王言。優波笈多為攝受王。故已至此國。大王當知佛法如地。王今修善由之得正渡三有海至無為岸。優波笈多至明清旦當步至王所。王聞歡喜即解瓔珞價直千萬以賞此人。復令此人擊鼓宣令。使波吒利弗多國一切聞知優波笈多明當入國。復令此人說此偈言

 若人樂富樂  及天解脫因
 一切應當見  彼優波笈多
 若人不見佛  兩足中最尊
 自然大慈悲  無漏大師等
 彼見當供養  名優波笈多 

乃至阿育王。令一切人民聞此偈言。又復令其嚴治道路。時王出城至半由旬共諸臣民嚴持香花。種種伎樂迎優波笈多。時阿育王遙見優波笈多已在岸上。與一萬八千阿羅漢。如半月形而自圍繞。即便下象步至優波笈多處。時阿育王一足在船一足在岸。以兩手捧優波笈多以置船中。五體投地敬禮其足猶如大樹摧折墮地。又復以舌舐其兩足長跪合掌瞻仰無厭而說偈言

 大地海為衣  山莊嚴一繖
 除怨得此地  令我生歡喜
 不如於今日  與大德相見
 我今見大德  倍生於心念
 是故我生喜  謂已見世尊
 佛已入涅槃  大德作佛事
 世間為無明  汝如日月光
 以智慧莊嚴  猶如大師等
 第一教化人  眾生所歸依
 應當見教化  我當如說行 

爾時大德優波笈多。以右手摩阿育王頂。而說偈言

 王今得自在  當修不放逸
 三寶值遇難  王應常供養
 世尊付法藏  於王及我等
 當守護佛法  為攝受眾生 

阿育王答言。如世尊記我今已作。而說偈言

 我今已供養  世尊舍利像
 處處廣起塔  以珍寶莊嚴
 唯不能出家  修行於梵行 

優波笈多言。大王善哉善哉如此之事。是王應作。何以故

 王於身命財  應當修真實
 王若在異世  不受異世苦 

時阿育王以大供養。將優波笈多入城。手捧大德以置高座。優波笈多其身軟滑如兜羅綿。阿育王既觸其身合掌而言

 大德身軟滑  如綿迦尸等
 今我體鹿澀  而觸大德身 

時優波笈多復說偈言

 我以勝供養  供養佛世尊
 不及王以沙  奉施於如來 

時阿育王復以偈言

 我先小兒意  以沙奉世尊
 值遇功德田  是故今為王 

時優波笈多。為令阿育生歡喜故。而說偈言

 王值功德田  而生布施種
 是故得此報  不可思議樂 

王聞是已心大歡喜。復說偈言

 昔以沙布施  世尊大福田
 今得無比樂  四分轉輪王
 誰聞如此事  不供養如來 

是時阿育王禮優波笈多足白言。大德我欲於佛行住坐處悉皆供養。又欲作相令未來眾生知佛如來行住坐臥所在之處。為攝受故即說偈言

 我欲於如來  行住坐臥處
 悉皆修供養  為離生死苦
 又欲作如來  行住坐臥相
 使未來眾生  起見佛因緣 

優波笈多答言。大王善哉善哉王今此心最為難及。今欲現王如來世尊四威儀處令王作相。為欲攝受諸眾生故。是時阿育王即嚴四兵。香花伎樂與優波笈多。即往彼處時優波笈多將阿育王至佛生處入嵐毘尼林(翻解脫處)舉右手指言。阿育王。此是佛生處。而說偈言

 世尊第一處  生便行七步
 淨眼觀四方  而作師子吼
 是我最後生  處胎住亦然 

時阿育王五體投地。頂禮如來初生之處。合掌說偈

 有人見佛者  彼具大功德
 若聞師子吼  功德亦如是 

優波笈多為阿育王生大信心。而問王言。有天見佛初生行七步。及聞師子吼王欲見耶。王答言大德。我今欲見優波笈多言。如來初生摩耶夫人所攀樹枝天在其中。即便以手指示其處。而說偈言

 若有諸天人  住在此林中
 得見世尊生  復聞師子吼
 當現其自身  為阿育生信 

是時天人便現其身。於優波笈多前立合掌說言

大德令我欲何所作。時優波笈多語阿育王。此天見佛生時。阿育王合掌向天。而說偈言

 汝見佛初生  百福莊嚴身
 佛面如蓮花  世間所愛樂
 復聞師子吼  依此大林中 

是時天人復以偈答

 我已見佛身  光明如金色
 七步行虛空  二足中最勝
 亦聞師子吼  為天人中尊 

時王問言。如來生時有何瑞相。天人答言。我今不能廣說妙事。略說少分。即說偈言

 放金色光明  照於盲世間
 人天所愛樂  及山海地動 

乃至阿育王。以十萬兩金供養如來初生之處。即便起塔復往餘處。時優波笈多將阿育王入迦比羅婆修斗仙人住處(翻蒼色)。舉手示王此處。人以菩薩與白飯王。三十二相可愛之色莊嚴其身。王見已五體投地向彼作禮。釋迦(人姓)跋陀那(翻正當)是天神處。菩薩至彼欲禮天神。是時天神不受其禮。而禮菩薩。時白飯王見是事己即便說言。我今此兒為天之天。即為立名謂之天天。又言此是相師婆羅門相菩薩處。又言此是仙人記菩薩處。云此兒生已當應作佛。又言此是摩訶波闍波提養菩薩處。又言此是菩薩學書之處。又言此是菩薩乘象車馬等種種技術之處。又言此是菩薩究竟諸道滿足之處。又言此是菩薩轉石輪處。又言此是共六萬婇女娛樂之處。又言此是菩薩見老病死生悲心處。又言此是菩薩閻浮樹下修諸禪定離欲惡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入初禪處。菩薩坐禪日已過中蔭菩薩樹其影不移。其餘諸樹影隨日轉。時白飯王見如此事五體投地禮菩薩足。又此間有一萬天人。隨侍菩薩從迦毘羅城中夜而出。又此是菩薩脫寶冠并遣馬與車匿還處。而說偈言

 捨寶冠纓絡  并馬與車匿
 令其還本國  一身無侍衛
 為修精進行  便入山學道 

菩薩於此處。以迦尸衣易獵師袈裟而便出家。此是娑羅伽婆(翻姓)請菩薩處。此處頻毘娑羅(翻摸實)王與菩薩半國。是處問鬱頭藍弗復說偈言

 此處有仙人  名鬱頭藍弗
 聞其法捨去  人王無餘師 

此處六年苦行。復說偈言

 六年中苦行  難行我已行
 知苦行非道  捨仙人所行 

此處是菩薩。受難陀難陀波羅二女奉十六轉乳糜受已食之復說偈言

 菩薩在此處  食難陀乳糜
 大勇最勝語  往菩提樹間 

此處迦梨龍王讚嘆菩薩。如偈所說

 龍王名迦梨  讚歎而說言
 以此道當往  於菩提樹間 

是時阿育王。禮優波笈多足合掌說言。我欲見龍王其先見如來行如象王。從於此路往菩提樹。時優波笈多往迦梨住處。以手指而說偈言

 龍王中最勝  汝當起現身
 汝見菩薩行  往詣菩提樹 

是時迦梨龍王即現其身。於優波笈多前合掌說言。大德教我欲何所作。優波笈多語阿育王言。此迦梨龍王。菩薩從此路往菩提樹時是其讚歎。時阿育王合掌向迦梨龍王。而說偈言

 汝見佛世尊  光明如金色
 於世間無等  面如秋滿月
 十力大功德  汝當說一分
 云何從此行  佛神力具足 

迦梨龍王答言。我今不能廣說當略說之王當諦聽而說偈言

 菩薩履地時  六種大震動
 及大海諸山  放光過於日 

乃至阿育王於龍王處起塔已便去。時優波笈多將阿育王往菩提樹舉手指言。大王此處菩薩以慈悲為伴勝魔王軍。覺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說偈言

 滿足王於此  勝種種魔軍
 得無比醍醐  無上正遍知 

時阿育王以十萬金供養菩提樹。及起塔已便去。優波笈多復白王言。此是佛受四天王四缽合為一缽處。又此處受二商主提謂波利所奉之食。佛從此處往波羅奈國。時有外道名優波祇歎如來處。優波笈多復將阿育王往仙面處舉手指言。此是世尊三轉十二行法輪處。即說偈言

 是此處三轉  十二行法輪
 真實法所造  為度生死苦 

此是一千外道出家之處。又此是佛為頻婆娑羅王說法得見諦處。及八萬諸天摩伽陀國婆羅門長者無數人等說法得見諦處。此是佛為帝釋天王說法及八萬諸天得見諦處。此是世尊為母說法夏安居竟與無數諸天從彼來處。乃至廣說。優波笈多將阿育王至拘尸那城佛涅槃處。舉手示言。大王此是如來所作已辦入無餘涅槃處。而說偈言

 天人阿修羅  夜叉龍神等
 及一切世間  教化彼已竟
 大慈悲精進  是故入涅槃 

時阿育王聞是語已悶絕躄地。乃至以冷水灑面尋得醒寤。從地而起以十萬金。供養如來涅槃之處及起塔已。禮優波笈多足而說言。我是世尊所說大弟子。我欲供養舍利。優波笈多答言。善哉善哉王心極善。是時優波笈多將阿育王入祇洹林。舉右手指言。大王此是舍利弗塔自當供養。阿育王問優波笈多言。舍利弗功德智慧其事云何。答言是第二佛為法之將。能隨如來而轉法輪。佛弟子中智慧第一。一切世間所有智慧。十六分中不及其一。唯除如來。而說偈言

 無等正法輪  佛為世間轉
 舍利弗隨轉  以利益世間
 誰能說其人  功德智慧海 

時阿育王心大歡喜。以十萬金供養舍利弗塔。合掌說偈言

 我禮舍利弗  以恭敬心念
 大慧離煩惱  為世間光明 

優波笈多復示阿育王目揵連塔說言。大王此是目揵連塔王當供養。王問言其人功德神力云何。長老答言。佛說其神力弟子之中最為第一。能以足指動天帝釋最勝法堂。亦能降伏難陀優波難陀龍王。即說偈言

 目揵連神力  佛說為第一
 能以足指動  帝釋最勝殿
 降伏二龍王  難陀波難陀
 神力功德海  無有能稱量 

時阿育王以十萬金供養目揵連塔。合掌說偈

 最勝之神力  離生死苦惱
 我今以頂禮  名聞目揵連 

優波笈多復指示言。此是摩訶迦葉塔應當供養。阿育王問言其人功德云何。長老答言。於少欲知足乃至八種及頭陀苦行。佛說其人最為第一。佛以半座與其令坐。又以自身袈裟覆之。攝受苦人受持法藏。復說偈言

 最勝大福田  行少欲知足
 受持佛法藏  能攝苦眾生
 佛與其半座  及以衣覆身
 無有人能說  其大功德海 

時阿育王復以十萬金。供養大迦葉塔。合掌說偈

 常在山石窟  具少欲知足
 除諸煩惱怨  獲得解脫果
 無比功德力  是故今頂禮 

時優波笈多。復示阿育王薄拘羅塔說言。大王。此是薄拘羅塔應當供養。阿育王問言。其人功德云何。答言。佛弟子中精進無病最為第一。不曾為人說一二句法。時王令人以二十貝子供養其塔。時有大臣問阿育王。等是羅漢。何故餘塔皆以金供養。而薄拘羅塔獨與二十貝子以為供養。阿育王言。汝當聽說

 以智慧為燈  除於無明闇
 住意為舍宅  少利益世間
 是故以貝子  供養於其塔 

是時二十貝子從塔處來著阿育王足。時大臣見深生驚怪而說言。此阿羅漢少欲之力。乃至已入涅槃而不受施。時優波笈多。復將阿育王至阿難塔說言。大王。此阿難塔應當供養。其是如來給事弟子能持佛語。佛說。其人弟子之中多聞第一。而說偈言

 是長老阿難  諸天人所貴
 常護持佛缽  具足念慧心
 多聞為大海  口說微妙語
 方便正覺意  明了一切法
 為諸功德藏  世尊所讚歎 

時阿育王以十萬金供養阿難塔。大臣問言。何故於此最勝供養。阿育王答言。當聽我說

 佛世尊法身  清淨無與等
 其能攝受持  故我上供養
 其然佛法燈  除諸煩惱闇
 其力故法住  故我上供養
 如以牛跡水  不及於大海
 阿難智慧水  不及佛智海
 於修多羅中  佛與登王位
 故我於今日  設最上供養 

時阿育王供養已竟生大歡喜。禮優波笈多足。而說偈言

 我今生人中  不失善業果
 以先功德力  得作自在王
 以不真實法  獲得於真實
 世尊舍利塔  莊嚴於世間
 云何修苦行  於我所未作 

時阿育王禮優波笈多足。還其本國

阿育王經卷第二

 

 

 

 

 

 

 

 

 

 

 

 

 

 

 

| 佛教如來宗 | 台灣論壇 | 電子書下載 | 法師 Wiki | 陀羅尼 | 佛教 | 弘憶論壇 | 

 

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