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集菩薩學論卷第二十二
若人於我滅度後 而能修治佛塔廟
百千那由他劫中 巍巍身相皆嚴好
最上適意旃檀香 合成宮殿及輦輿
雖獲勝報無所著 斯由修治於佛塔
於佛正教欲滅時 不生閻浮諸國上
隨其意樂住天宮 斯由修治於佛塔
厭患五欲諸垢染 安住清涼淨戒蘊
廣修梵行靡不周 斯由塗香於佛塔
從是滅已生天上 快樂豐饒不可量
復能教化諸天人 斯由塗香於佛塔
面貌圓滿常熙怡 所發言音生眾善
見者咸興愛敬心 斯由塗香於佛塔
遠離無邊惡道苦 常得親近諸如來
廣修淨業利群生 斯由塗香於佛塔
若人暫於剎那頃 能於佛塔拂塵網
是人之報難可量 永離八難生無難
勇猛聰惠悉明了 於五欲境無追來
常能出離諸輪迴 斯由淨心掃佛塔
具足禁戒無缺犯 聞深妙法生忻仰
永不退轉菩提心 斯由淨心掃佛塔
是人能於惡世中 常離毀訾諸過失
積集廣大勝福惠 斯由淨心掃佛塔
獲得上味諸珍饌 殊淨衣服所莊嚴
常覺妙觸適諸根 斯由淨心掃佛塔
若於佛塔生歡喜 而能除去諸萎華
由依十力大導師 得離五欲深怨害
形儀挺特世希有 眾所樂觀無厭捨
王者常生愛敬心 由去萎花於佛塔
具足菩薩諸戒品 滅除一切險惡道
意常明了遠癡迷 由去萎花於佛塔
棄背煩惱諸障染 永無病苦相纏縛
於一切處獲輕安 由去萎花於佛塔
得受人中第一施 復以最上諸供養
清淨福惠莊嚴身 由去萎花於佛塔
又復持以新妙花 或曼陀羅缽吒羅
而於佛塔換萎者 斯人當獲殊勝報
若人能於諸佛塔 精勤合掌伸禮敬
彼於佛德善稱揚 令其見者皆稽首
諸天龍神摩[目*侯]羅 王及臣民生信重
譬如妙花開世間 而能善說諸法要
由彼善說正法故 安住佛智無缺減
令眾生離惡趣中 增長人天勝義利
福力念惠皆具足 眷屬廣多常善順
我說是人於世間 隨其意樂心安隱
常發柔和寂靜音 教諭群生使出離
於其富樂不生貪 斯由合掌禮佛塔
能行布施及愛語 利行平等亦復然
為他毀訾不生瞋 斯由合掌禮佛塔
或往天中為帝釋 或在世間作人王
所至自在悉隨心 斯由合掌禮佛塔
於諸欲境無耽染 處世豪貴常止足
永不墮於惡趣中 斯由合掌禮佛塔
所發言辭豐義味 悉與經典善相應
常生人世上族中 斯由合掌禮佛塔
若以最上清淨心 盈掬持花散佛上
所獲之報得為王 安住如前興善利
彼於五欲能覺了 則無憂惱所逼迫
身相端嚴眾樂觀 自性寂靜亡諸怖
又如大悲經云。阿難。若有眾生能於現在供養我者。若我滅後供養舍利芥子許者。復能為我造立形像及塔廟者。阿難。且置是事。設使有人暫能發起一淨信心緣念諸佛。持以一華散於空中而用供養。是人當得轉輪聖王帝釋天主大梵天王。即能超越前際無知。及未來劫生死流轉。阿難。復置是事。假使有人而於夢中能以一花散空供養。我說是人以此善根所得福報不知其邊。又娑伽羅龍王所問經云。若菩薩親近諸佛。則能獲得八種增上之法。何等為八。一者教化眾生睹佛妙相。二者於如來所承事供養。三者於眾會中讚佛勝德。四者想念如來造立形像。五者勸化眾生常不離佛。六者隨所至處常聞佛名。七者常願往生諸佛國土。八者志不怯弱樂求佛智。是為八種增上之法
論曰。復何增長殊勝義利。謂於佛所起承事故。當得菩提。如華嚴經偈云
無量億千劫 佛名難可聞
況復得親近 永斷諸疑惑
如來世間明 通達一切法
普生三世福 令眾悉清淨
如來出世間 為世大福田
普導諸含識 令其集福行
若有供養佛 永除惡道畏
消滅一切苦 成就智惠身
若見兩足尊 能發廣大心
是人常值佛 增長智惠力
是經復說
如來大慈悲 出現於世間
普為諸群生 轉無上法輪
如來無數劫 勤苦為眾生
云何諸世間 能報大師恩
寧於無量劫 受諸惡道苦
終不捨如來 而求於出離
寧在諸惡趣 常得聞佛名
不願生善道 暫時不聞佛
何故願久住 一切惡道中
以得見如來 增長智惠力
若得見於佛 減除一切苦
能入諸如來 大智之境界
若得見於佛 捨離一切障
長養無盡福 成就菩提道
論曰。暫見形像尚獲斯報。況復親睹如來色相信受教誨。得福甚多。如信力入印經云。文殊師利。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於一切世界微塵數辟支佛所。日日持以百味飲食上妙衣服。於河沙劫而用供養。文殊師利。若復有人暫能瞻奉一畫佛像及諸經典。此福勝前無量阿僧祇。何況合掌。持以一花。或以一香。及以塗香。或燃一燈。而以供養。此福勝前無量阿僧祇
論曰。此明方便增長功德。如菩薩藏經云。若能修治故舊佛塔。當獲四種清淨大願。一者最上色相無有與等。二者受持經典精進無懈。三者所生之處得見如來。四者於當生身具足諸相。是經復說。若人能於如來塔。所以眾名花及諸塗香恭敬供養。而復獲得八種無減。一者色相無減。二者受用無減。三者眷屬無減。四者戒品無減。五者定力無減。六者多聞無減。七者智惠無減。八者勝願無減。又如寶積經云。假使眾生充滿三有。各各造作如來塔廟。其量高廣如須彌盧山。於殑伽沙劫。各以種種上妙供養。若菩薩以不捨一切智心。持以一花奉施彼塔。所獲福蘊復過於彼。是經復說。假使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眾生。一一皆得轉輪聖王安住大乘。一一輪王以大海量而為燈器。等彌盧山而為燈炷。各以如是供養佛塔。若出家菩薩能以少油塗撚為燭。持用供養如來塔廟。所得功德勝前燈施。百分歌羅分乃至烏波尼剎曇分不及其一。又彼轉輪聖王能於現前佛比丘眾。以諸樂具而用布施。若出家菩薩常行乞食。或有所得隨彼見者分以食之。所獲功德勝前無比。又彼轉輪聖王以袈裟服積如須彌。能於現前佛比丘眾。持用布施。若出家菩薩於三衣外所有長物。隨應奉施現前諸佛安住大乘諸比丘僧及如來塔。其所得福倍前所施。又彼轉輪聖王一一各以滿閻浮提諸上妙花供養佛塔。若出家菩薩能以一花施如來塔。勝前供養。百分歌羅分乃至烏波尼剎曇分不及其一
論曰。若廣明行相。如次第超越品說。彼出家菩薩如是知已。若能現前供養如來。即獲四種賢善功德。一者常得最上恭敬供養。二者彼所見已隨順依學。三者而能堅固大菩提心。四者增長善根現前得見三十二種大丈夫相。又海意菩薩所問經云。復次海意。有三種法。名為供養承事如來。何等為三。一者發菩提心無有退轉。二者於諸正法而能攝持。三者於眾生所發起大悲。又寶雲經說。善男子。菩薩成就十法。處於胎藏垢穢不染。何等為十。一者以淨信心造如來像。二者修治諸佛故舊塔廟。三者以眾妙香而用塗飾。四者持諸香水灌沐如來。五者於佛塔中掃灑塗地。六者親能承事所生父母。七者親能供養和尚闍梨。八者常能供給同梵行者。九者所行惠施不希其報。十者以此善根令諸有情不染胎藏垢穢而生。善男子。若能具足如是十法。則能發起深心隨喜。如般若經云。若菩薩摩訶薩安住大乘。應當最初發心隨喜。是諸菩薩能行是行。則於大乘得不退轉。佛言。憍尸迦。假使有人而能稱量三千大千世界。可知其數。此諸菩薩發心隨喜所得功德。不可校計。時帝釋天主白佛言。世尊。若諸菩薩從初發心乃至得成正等正覺。而於其中所作無量隨喜善根。若諸菩薩不聞不知亦不攝取。當知是人為魔所持。佛言。憍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欲速證得如來應供正等正覺。應於大乘發心隨喜。然於聲聞辟支佛乘。亦非愛樂亦非捨離。而能共彼興隨喜心。當知是人在所生處。常值十善則能獲得供養恭敬尊重讚歎。於所見色聲香味觸無不可意。永離惡趣得生天上所以者何。是人所作如其利益。使諸眾生皆得快樂。以是善根。能令無量阿僧祇人。發隨喜心。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經復說。須菩提。假使殑伽沙數三千大千世界一切眾生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一一各於殑伽沙劫修四禪定。安住寂靜離動亂想。若菩薩摩訶薩脩習般若波羅蜜多。能以方便善巧。攝取過去未來現在諸佛所修定惠解脫解脫知見。於緣覺乘及聲聞乘所有戒定惠解脫解脫知見。如是等種種善根合集稱量。以最上最極最勝最妙廣大無量無等等心皆悉隨喜。復以如是隨喜善根。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其所得福勝前菩薩修定功德。不可為比。百分歌羅分乃至烏波尼剎曇分不及其一
論曰。此說迴向行竟勸請功德。如最上問經云。若能攝受正法。則為已於無量無數諸佛剎土護佛壽命
論曰。明賢善行次第增福。此非別因而能獲得。謂於信等常當修習。如祕密大乘經云。佛言。大王。汝今當知有四種法。若能於此如理行者。則為安住大乘趣向勝道所有善法而無壞失。何等為四。大王。一者謂信能向勝道復何名信。以有信故。而能隨順諸聖種類。所不應作而悉不作。二者尊重能向勝道。以尊重故。於諸聖者所說妙法審諦聽受。三者無慢能向勝道。以無慢故。則能於彼一切聖眾恭信頂禮。四者精進能向勝道。以精進故。若身若心悉得輕安。所作善法皆得成辦
論曰。此說於信常所修習如是。別明信等五根。如無盡意經說。云何五根。所謂信根進根念根定根惠根。云何信根。謂於四法深忍樂欲。一者於生死中。行世正行信於業報。由造業故彼報定有。乃至失命終不作罪。二者信樂菩薩所行正行。不求餘乘不隨諸見。三者於勝義中。了知無我眾生壽者補特伽羅。於空無相無願諸法深能信解。四者於佛功德力無畏等。生決定信斷除疑網。是名信根。云何進根。若法信根所攝是法。勤勇無間。是名進根。云何念根。若法進根所修是法。終不忘失。是名念根。云何定根。若法念根所攝是法。一心不亂。是名定根。云何惠根。若法定根所攝是法。自所觀照不從他解。是名惠根。是五根者相續而起。則能圓滿一切佛法
論曰。復於信力等法。常當脩習。如寶髻經云。善男子。云何菩薩力行清淨。謂於諸根無有怯弱。一切惡魔不能動亂。聲聞緣覺不能退轉。一切煩惱不能破壞。而能堅固安住大乘。夙願滿足心淨勇猛。密護身根得勝清淨
論曰。如是信等根力常能修習。所修慈行增長功德。如月燈經偈云
那由他億佛剎中 所有種種供佛具
悉以供養諸如來 不及慈心一少分
大乘集菩薩學論卷第二十二
| 佛教如來宗 | 台灣論壇 | 電子書下載 | 法師 Wiki | 陀羅尼 | 佛教 | 弘憶論壇 |